马克思主义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勇,杨志,李春雨等著
- 出 版 社: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7420677
- 页数:417 页
绪论 1
第一章 “五四”前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 11
一、“五四”前后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 11
二、陈独秀:从文学革命论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22
三、李大钊:劳动至上的“平民文学” 3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确立 42
一、渗透马克思主义文艺精神的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历程 42
(一)蕴涵马克思主义文艺精神的“为人生”现实主义主张 43
(二)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建设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精神的本土化理解 54
二、自然主义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 57
(一)揭示“矛盾”的入口:茅盾早期文艺思想中的自然主义问题 58
(二)以倡导自然主义来推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建设 59
(三)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审视关于自然主义的三场论争 61
(四)茅盾自然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契合点 71
(五)茅盾早期文学进化观与之后接受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联 76
三、从文艺“为人生”到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的飞跃 84
(一)茅盾由“为人生”向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文艺观转变的思想历程 84
(二)茅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观脱胎于“为人生”主张 89
(三)茅盾从“为人生”到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的飞跃 92
(四)茅盾与郭沫若向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转变的对照考察 96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演变 100
一、由浪漫主义走向马克思主义 101
(一)中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所蕴涵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精神 101
(二)创造社所掀起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译介热潮 104
二、革命文学的倡导 106
(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影响下的中国革命文学 106
(二)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对于革命文学的倡导 108
三、革命文学的理论建设 112
(一)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观 113
(二)革命文学批评标准的探讨及其批评的实践 116
四、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理解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123
(一)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 123
(二)茅盾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 128
(三)冯雪峰、胡秋原等关于“革命文学”的意见 130
(四)革命文学论争的意义和对它的历史评价 133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左翼文学的兴起 138
一、左联的成立及苏俄式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主导地位的确立 138
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144
(一)阶级论指导下的作家立场之争 145
(二)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创作方法之争 149
(三)人民历史观指导下的大众化写作之争 152
三、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鲁迅文艺观和文艺实践 157
(一)后期杂文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159
(二)后期杂文的辩证因素和理想色彩 163
第五章 瞿秋白与冯雪峰: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探索者 167
一、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俄苏文学 168
(一)译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 169
(二)译介“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172
(三)译介和传播俄苏文学 176
二、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论争 180
(一)文艺大众化的前提论争:否定“五四”还是肯定“五四” 180
(二)文艺大众化的姿态论争:教导大众还是深入大众 183
(三)文艺大众化的任务、语言、技巧、形式、内容等问题的论争与阐释 186
三、与自由主义的论争 197
(一)与胡秋原的论争——“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 197
(二)与苏汶的论争——文学家“做不成什么‘第三种人’” 201
(三)正面阐释无产阶级文学的相关问题 207
四、不一样的鲁迅观 211
(一)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深化对鲁迅的认识 211
(二)以辩证的态度阐释鲁迅的唯物论思想、阶级文学观和人民力量观 215
(三)杂文研究:透视鲁迅思想和文学道路的窗口 221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与国统区文学 229
一、马克思主义在文艺大众化运动中的体现 229
(一)文艺与大众问题的根源 230
(二)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为政治服务观 232
(三)文艺大众化的实绩 235
二、民族形式的讨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国统区的传播 239
(一)毛泽东提出“民族形式” 239
(二)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241
(三)国统区作家对民族形式的解读 244
三、胡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个人化表述 248
(一)在“五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中成长 249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支脉 250
(三)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现实主义 251
第七章 延安文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形成 256
一、《讲话》前奏曲:1942年以前的延安文艺 260
(一)前进着的延安文艺——延安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运动方向的尝试 260
(二)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另一种诠释 266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熟的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的建立 270
(一)《讲话》前的毛泽东文艺思想——无产阶级的文艺理论观念 270
(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马克思主义两个基本理论体系内的文艺观 273
(三)《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280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的延安无产阶级群众化文学创作 282
(一)对于王实味“思想异端”的批判 283
(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下的文艺运动——大规模的民众戏剧 289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引领下的文艺创作——新天地里的新小说 295
第八章 十七年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 301
一、建国之初的文坛格局 301
二、《讲话》精神的全面发扬 304
(一)旧话重提: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304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话语地位的确立 306
三、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的贯彻 308
(一)争鸣中的人学思潮 309
(二)“小资产阶级”的创作倾向 313
(三)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316
(四)关于“英雄人物形象” 320
(五)“写中间人物”问题 322
四、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323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原则确立及其争鸣 323
(二)“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328
五、“干预生活”文学思潮对文艺功能的探索 329
(一)“干预生活”文学思潮的兴起 330
(二)“干预”与“反干预”的理论争锋 331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时期的拓展和演变 335
一、文学与政治 336
二、人性、人道主义的复苏 345
三、现实主义的深化 356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 365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365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引进中国的意义 365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 368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376
二、马克思异化命题在20世纪中国文坛的演绎与争鸣 378
(一)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本质内涵 379
(二)中国现代文学对异化命题的关注和演绎 380
(三)中国当代文坛对异化问题的探讨与论辩 382
三、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论题的关注和审理 393
(一)引入西马关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问题的研讨视角 394
(二)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的萌发与影响 402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411
编辑后记 415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著 2019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谭劲松,金一斌主编 2018
-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王京清 2019
- 《书法主义图像叙述》洛齐 2019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刘诗白主编 2019
-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曹泳鑫李冉主编 2019
-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著 2018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苏联文艺问题》华北大学第三部辑 1949
- 《新闻出版博物馆 总第33期》新闻出版博物馆 2018
- 《文艺方法总论 上》戴叔清编著 1931
- 《文艺视阈下翻译的多向度研究》肖红著 2020
-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 小说奖获奖作品集 上》《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编辑部编 2019
- 《哈佛出版史》董唯责编;李广良,张琛译者;(美)马克斯·豪尔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