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宪义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300038271
  • 页数:736 页
图书介绍: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指南》目录

目录 1

第一编综合课 1

第一部分法理学 1

第一章法的特征 1

第一节法、法律的词义 1

第二节法的形式特征 2

第三节法的本质特征 4

第二节刑法各论的体系 59 7

第一节法律历史概说 8

第二章法律历史 8

第二节法律历史的规律 11

第三节法律的历史传统 13

第三章法律作用 18

第一节法律作用释义 18

第二节法的规范作用 19

第三节法的社会作用 21

第四节法的局限 22

第四章法律制定 25

第一节法律制定的概念和特征 25

第二节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27

第三节法律制定的程序 29

第四节法律效力 30

第五章法的要素 32

第一节法律原则 32

第二节法律概念 34

第三节法律规范 35

第一节法律体系结构 37

第六章法律体系 37

第二节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与原则 39

第三节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部门法结构 41

第四节法的分类 44

第七章法律关系 47

第一节法律关系的概念 47

第二节法律关系的种类 47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48

第四节法律事实 51

第八章法律责任 54

第一节法律行为 54

第二节法律责任 56

第三节法律制裁 60

第九章司法原理 62

第一节司法权的性质 62

第二节司法的特征 63

第三节司法体制 65

第一节法律职业及其形成标志 68

第十章法律职业 68

第二节法律职业主体 69

第三节法律职业伦理 74

第十一章法律思维 78

第一节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 78

第二节法律渊源的识别 80

第三节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 82

第十二章法治国家 87

第一节法治与法治国家的释义 87

第二节法治观念 89

第三节法治原则 91

第四节法治条件 93

第二部分宪法学 96

第一章宪法的基本理论 96

第一节宪法的概念 96

第二节宪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分类 100

第三节宪法的基本原则 105

第四节宪法规范 108

第五节宪法与宪政 109

第六节宪法的实施及其保障 111

第二章我国国家制度概要 116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116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0

第三节选举制度 127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131

第三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136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136

第二节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139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41

第四节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54

第四章我国中央国家机关 157

第一节国家机构概述 157

第二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159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63

第四节国务院 165

第六节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167

第五节中央军事委员会 167

第三部分中国法制史 172

导论中国法制发展史概述 172

第一节中国法的起源 176

第一章奴隶制法律制度 176

第二节法制指导思想 177

第三节立法活动 180

第四节刑事法律制度 184

第五节民事法律制度 187

第六节司法制度 190

第二章封建制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194

第一节法制指导思想 194

第二节立法活动 196

第三节刑事法律制度 203

第四节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208

第五节司法制度 211

第二节立法活动 215

第一节法制指导思想 215

第三章封建制中期(隋、唐、宋)法律制度 215

第三节刑事法律制度 219

第四节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222

第五节司法制度 226

第四章封建制后期(元、明、清)法律制度 229

第一节法制指导思想 229

第二节立法活动 230

第三节刑事法律制度 232

第四节民事经济法律制度 236

第五节司法诉讼制度 240

第五章清末及中华民国时期的法律制度 244

第一节清末“预备立宪” 244

第二节清末修律 246

第三节 清末司法机关的变化与领事裁判制度 249

第四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 251

第五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刑法 255

第六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法 257

第七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其他立法及“六法全书” 258

第八节 中华民国时期的司法制度 262

第二节宪法性文件 265

第六章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265

第一节立法概况 265

第三节土地立法 267

第四节婚姻继承立法 268

第五节刑事立法 270

第六节司法制度 273

第二编 民法学 277

第一章导论 277

第一节 民法的本质 277

第二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278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原则 279

第二章民事法律关系 281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281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283

第三节 民事法律事实 285

第二节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 287

第一节公民的概念和本质 287

第三章公民(自然人) 287

第三节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289

第四节监护 291

第五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293

第六节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295

第七节个人合伙 297

第四章法人制度 300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和分类 300

第二节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02

第三节法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303

第四节联营 306

第五章民事法律行为 308

第一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308

第二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309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311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313

第五节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314

第六节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316

第一节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323

第六章代理 323

第二节代理的适用范围和种类 325

第三节代理权及其行使 327

第四节无权代理 332

第五节代理关系的终止 334

第一节诉讼时效概述 336

第七章诉讼时效 336

第二节诉讼时效的种类 339

第三节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340

第四节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 341

第五节期间 343

第八章物权概述 345

第一节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345

第二节物权的种类 346

第三节物权的民法保护 348

第九章所有权 352

第一节所有权的概念和特点 352

第二节所有权的内容和限制 353

第三节所有权的取得和消灭 355

第一节国有土地使用权 360

第十章他物权 360

第二节土地承包经营权 361

第三节抵押权 363

第四节质权 367

第五节留置权 368

第十一章共有 371

第一节共有的概念和特征 371

第二节按份共有 371

第三节共同共有 372

第一节相邻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373

第二节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 373

第十二章相邻关系 373

第三节几种主要的相邻关系 374

第十三章债权概述 375

第一节债的概念和种类 375

第二节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377

第三节不当得利 382

第四节无因管理 384

第一节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386

第十四章合同法总论 386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388

第三节合同的效力 391

第四节合同的履行 394

第五节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398

第六节合同的担保 400

第十五章合同法分论 403

第一节转移财产权的合同 403

第二节完成工作交付成果的合同 414

第三节提供劳务的合同 417

第四节技术合同 424

第一节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427

第十六章人身权 427

第二节人格权 429

第三节身份权 432

第十七章知识产权 434

第一节 概述 434

第二节著作权 435

第三节专利权 440

第四节商标权 446

第一节概述 452

第十八章继承 452

第二节法定继承 455

第三节遗嘱继承 459

第四节遗产的处理 463

第十九章民事责任 467

第一节 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467

第二节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468

第三节 民事责任的分类 469

第四节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 483

第三编刑法学 485

第一章刑法概述 485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 485

第二节刑法的属性和特征 485

第三节刑法的任务 486

第四节刑法的基本原则 487

第五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490

第六节刑法的效力范围 491

第一节犯罪的概念 495

第二章犯罪概念 495

第二节犯罪的基本特征 496

第三节犯罪概念的意义 499

第三章犯罪构成 500

第一节犯罪构成的一般概述 500

第二节犯罪客体 504

第三节犯罪客观方面 507

第四节犯罪主体 511

第五节犯罪主观方面 514

第四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521

第一节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521

第二节犯罪既遂 522

第三节犯罪预备 523

第四节犯罪未遂 524

第五节犯罪中止 528

第五章共同犯罪 530

第一节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530

第二节共同犯罪的形式 531

第三节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 532

第一节一罪与数罪的概念 535

第二节实质的一罪 535

第六章一罪与数罪 535

第三节处断的一罪 538

第一节正当防卫 543

第七章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 543

第二节紧急避险 545

第八章刑罚的概念和目的 548

第一节刑罚的概念 548

第二节刑罚的目的 549

第九章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551

第一节刑罚的体系 551

第二节刑罚的种类 552

第十章量刑 560

第一节量刑的概念和原则 560

第二节量刑的情节 562

第三节量刑制度 566

第十一章刑罚执行制度 586

第一节刑罚执行概述 586

第二节减刑 587

第三节假释 589

第一节刑罚消灭概述 593

第十二章刑罚消灭制度 593

第二节时效 594

第三节赦免 596

第十三章刑法各论概述 597

第一节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 597

第三节罪状、罪名、法定刑 599

第一节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 603

第十四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603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604

第十五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609

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 609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610

第十六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625

第一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 625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627

第一节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概述 659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659

第十七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659

第十八章侵犯财产罪 676

第一节侵犯财产罪概述 676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676

第十九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689

第一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689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689

第一节危害国防利益罪概述 711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711

第二十章危害国防利益罪 711

第二十一章贪污贿赂罪 715

第一节贪污贿赂罪概述 715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715

第二十二章渎职罪 724

第一节渎职罪概述 724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725

第二十三章军人违反职责罪 732

第一节军人违反职责罪概述 732

第二节本章要求掌握的犯罪 7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