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寅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01034365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目录
标签:诗学 诠释

目录 1

(一)转换:困境与出路 1

(二)立场转换:尊重理论遗产的历史价值 5

(三)理论遗产发掘和诠释的历史取向 7

(三)理论遗产发掘和诠释的历史取向 7

一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 13

(一)意象意境概念使用的纷乱 15

(二)意象与物象语象的区别 17

(三)意境的本文属性 23

(四)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重新定义 27

(四)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重新定义 27

二 清:诗美学的核心范畴——诗美学的一个考察 32

(一)“清”在古典诗学中的位置 32

(二)作为传统审美趣味的清 35

(三)清在诗学中的确立 40

(四)清的美学内涵 48

(五)清作为诗美的核心概念 54

(五)清作为诗美的核心概念 54

三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逻辑依据 59

(一)不可言说的言说:禅与诗的表达欲求 63

(二)不说破和悟入:诗学中的以禅喻诗 69

(二)不说破和悟入:诗学中的以禅喻诗 69

四 不说破——“含蓄”概念之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 78

(一)“含蓄”概念溯源 78

(二)“不说破”与“绕路说禅” 85

(三)代语不犯题字不著题 89

(三)代语不犯题字不著题 89

五 起承转合——诗学中机械结构论的消长 100

(一)诗学中起承转合之说的由来 101

(二)起承转合与八股文之关系 104

(三)起承转合之说在诗学中的展开 107

(四)诗学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清算 111

(四)诗学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清算 111

六 至法无法——古典诗学对技巧的终极观念 122

(一)法与对法的超越 123

(二)“至法无法”的两个例证 126

(三)法的重新定位 130

(四)至法无法的哲学内涵及思想渊源 134

(四)至法无法的哲学内涵及思想渊源 134

七 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 142

(一)问题的提出 142

(二)历来对诗画关系的理解 144

(三)王维诗对画的超越 148

(四)“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标准的限度 153

(四)“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标准的限度 153

八 角色诗——角色诗中的性别意识 160

(一)“角色诗”概念及种类 161

(二)角色诗的历史发展 167

(三)角色诗的单一性向 170

(四)性别转换的深层心理 174

(四)性别转换的深层心理 174

九 文如其人?——诗歌作者和文本的相关性问题 181

(一)作为传统观念的“文如其人” 181

(二)难以反驳的诘难 185

(三)文不如其人的理论依据 188

(四)“文如其人”命题成立的限度 193

(四)“文如其人”命题成立的限度 193

十 言志感物缘情——有关诗歌观念转变的考察 201

(一)“感物”对象的转移:人事与自然 203

(二)“感物”含义的分化:本源与动机 205

(三)悲情时代:感物与情感中心论的确立 210

(三)悲情时代:感物与情感中心论的确立 210

十一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以唐诗繁荣原因的探讨为中心 217

(一)命题的提出 217

(二)文学繁荣原因的结构分析 221

(三)决定艺术成功的内在机制 225

(三)决定艺术成功的内在机制 225

十二 以诗为性命——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人生意义的几种理解 233

(一)“不朽之盛事” 234

(二)“其文在即其人在” 238

(三)“以诗为性命” 242

(四)“文字留传胜子孙” 246

附录 256

后记 2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