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城市新经济生长点的选择与培育
城市新经济生长点的选择与培育

城市新经济生长点的选择与培育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春友,邱成利著
  • 出 版 社: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6111575X
  • 页数:419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管理新知下一篇:营销学:最佳实践
《城市新经济生长点的选择与培育》目录

目 录 1

序 1

前 言 1

第一章导论 1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1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 1

二、经济增长模型 3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关于经济发展的研究 11

一、发展经济学概述 11

二、发展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和成长理论 13

三、发展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理论 18

第三节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0

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的原因 22

二、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 28

三、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和要求 32

第一篇城市新经济生长点 36

第二章城市新经济生长点选择理论 36

第一节新经济生长点选择的意义 37

一、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 37

二、有利于促进城市集约经济的发展 37

一、新经济生长点的含义 38

二、新经济生长点的特点 38

第二节新经济生长点的含义与特点 38

三、有利于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38

第三节新经济生长点选择的基本原则 40

一、市场有效需求和潜在市场有效需求大 41

二、技术和资金的密集度高,具有高技术附加值 41

三、带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41

四、具有较高的产业化能力和高成长性 41

第四节新经济生长点选择的方法 42

一、城市新经济生长点选择的基准 42

二、充分认识地区和国家在选择新经济生长点时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42

一、经济发展的成就 45

第一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状况国内比较分析 45

第三章产业结构分析及国内比较研究 45

第二篇城市新经济生长点选择与培育的实证研究 45

二、产业增长情况 46

三、产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47

第二节工业内部主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49

第三节大连市产业结构内部关联分析 53

第四节工业内部主要行业发展现状国内比较分析 57

一、大连市工业内部主要行业发展现状 57

二、工业内部主要行业发展状况国内比较 62

第五节新经济生长点初步选择结论 67

第四章大连市新的经济生长点及重点关注行业 73

第一节大连市新的经济生长点 73

一、软件产业 73

二、生物制药与保健品 77

三、新材料 81

四、复合燃油 84

第二节大连市重点关注产业 88

一、电子通讯业 88

二、彩印包装业 89

三、机车制造业 91

四、海洋产业 92

第二节新经济生长点培育的具体措施 95

一、营造良好的、开放的经济环境 95

第一节新经济生长点培育的目标 95

第五章城市新经济生长点的培育与成长 95

二、构筑优惠的政策环境 97

三、采取适当有效的模式 99

四、大力提高和开发企业的竞争力 102

第三篇国内外城市新产业发展的启示 107

第六章国际高技术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107

第一节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107

第二节科技工业园功能定位与发展模式研究 111

第三节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16

第四节英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21

第五节东亚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25

第一节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奥秘 129

一、美国制造业衰退的主要原因 129

第七章国际产业发展经验 129

二、美国制造业最佳实践的新兴模式 134

三、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启示 141

第二节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原因探究 147

一、国内外有利的环境 147

二、强有力的经济计划与产业政策 148

三、技术革新的刺激作用 149

四、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 150

五、企业集团的作用 150

第三节新加坡成功的产业政策 151

一、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特点 151

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151

二、新加坡成功的经济政策 153

第四节韩国经济发展战略及经济结构调整 160

一、韩国经济发展战略 161

二、经济发展配套措施 166

三、新时期面临的困难 169

四、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 172

五、韩国优化产业结构的经验 176

第五节香港经济腾飞原因探究 179

一、香港经济发展的过程及其现状 180

二、香港经济发展的特点 185

三、香港经济发展的原因 189

一、台湾地区经济转型的背景 192

第六节 台湾地区的经济转型 192

二、台湾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措施 194

三、台湾地区经济转型的未来前景 198

第八章中国城市新经济生长点 202

第一节淄博市新产业发展预测 202

一、工业产业现状分析 202

二、发展环境与潜力 203

三、产业结构预测与工业支柱、主导行业选择 204

四、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战略 213

五、政策建议 224

一、株洲市工业总体评价及若干特征 227

第二节株洲市新产业发展战略 227

二、株洲市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231

三、工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232

四、政策建议 240

第三节增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新经济生长点 243

一、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状况 243

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45

三、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245

四、新经济生长点与经济调整 249

五、保障措施 257

第四节龙口市产业规划 261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61

二、产业经济分析 262

三、产业发展目标与方向 267

四、对策与措施 277

第九章国内典型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281

第一节 “长虹”的持续创新和集约化经营 281

一、“长虹”的持续创新 281

二、“长虹”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总结及运用推广 285

三、“长虹”集约化经营 287

第二节“春兰”的启示 291

一、只有从市场出发,依靠市场,发展市场,开拓市场,才能办好企业 291

二、“严”字当头,切实加强内部管理 292

三、多角化经营战略是实现企业腾飞的必由之路 293

一、企业概况 294

第三节“联想”的成长 294

二、艰苦创业(1984年~1987年) 295

三、高速发展(1988年~1994年上半年) 298

四、步入成熟(1994年下半年~1998年) 304

第四节“海尔”的管理方法和经营理念 308

一、OEC管理法 308

二、“海尔”的经营理念 309

第五节“方正”模式 312

一、“方正”模式的内涵 312

二、“方正”模式的启示 314

第六节“冰山”的资本活化 322

一、盘活闲置资产,变死资产为活资本 323

二、将实物形态的资本,变为价值形态的流动资本 324

三、在招商引资中实现资本运营国际化 324

四、优化组合生产要素,重塑资本结构 325

五、塑造“冰山”形象,发挥无形资产效应 325

第四篇城市新产业发展方向 327

第十章城市新产业发展方向研究 327

第一节知识经济与城市新产业发展 327

一、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 327

二、知识产业体系与新产业发展 330

三、知识经济对新产业发展的启示 335

一、城市产业层次结构的提升 336

第二节构建城市新的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优化 336

二、产业虚拟与城市功能的“广域”系统 338

三、城市产业的资本与资产的优化与重组 340

四、城市产业发展纳入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大经济”之中 345

第三节依靠科技进步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346

一、依靠科技进步,重视科技是加速经济发展的关键 348

二、第一生产力要由第一把手来抓 348

三、制定科技兴县规划和实施方案 349

四、强化科技管理工作的功能,充分发挥县(区)科委的作用 350

五、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350

六、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开展信息咨询服务 351

七、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或技术服务中心 351

第四节 实施“跨世纪绿色经济工程”塑造“绿色城市”全新形象 352

一、塑造“绿色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国际地位和竞争力 354

二、“跨世纪绿色经济工程”是城市形象的最本质支撑 354

三、“跨世纪绿色经济工程”架构 358

四、“跨世纪绿色经济工程”实施方略 360

第五节 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新产业发展 362

一、选择支柱产业应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前提 363

二、支柱产业要择优 364

三、支柱产业要避免趋同化 365

四、开发新产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365

五、技术领先是支柱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366

六、技术创新是支柱产业发展的灵魂 367

第六节 “虚拟规模”——面向21世纪的企业发展模式 368

第十一章创新体系的构建 374

第一节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 374

第二节 创建大连市城市创新体系 实现城市发展定位高、轻、绿 383

一、高新技术支撑下的城市高大形象 383

二、“不求太重,但求轻精” 384

三、“绿色”是21世纪的象征 385

四、创建城市创新体系 385

附 录 国家及部分省、市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规定 38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 405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 405

参考文献 4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