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词的魅力](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26/s663cbad.jpg)
![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词的魅力](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26/s663cbad.jpg)
留得枯荷听雨声 诗词的魅力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古远清著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10800965X
- 页数:283 页
目 录□中华文库序□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缘起□编辑说明□作者序引 论 1
诗词魅力的具体表现 3
吸引力与诱导力/感染力与震撼力诗词魅力的构成因素 6
真实性与新颖性/情感性与趣味性寺词魅力的生成动因 9
作品本身的美学特性/欣赏者的个人条件/相应的社会环境因素第一章诗(词)品与人品 15
“有血痕”与“无墨痕” 17
凭热血去写/无脂粉气和工匠气“诗如其人,不可不慎” 20
展诵其诗,如见其人/思想的退步会影响诗风的变化/人品是艺术风格的来源/人品与诗品不能划等号/诗如其人,不可不慎“鸟激则能翔青云之志” 27
“诗穷而后工”是普遍的文学现象/在烈焰中飞翔,在黑暗中发光,在痛苦中歌唱第二章诗的寻找 33
“我要寻诗”与“诗来寻我” 35
“诗来寻我却难辞”/掌握“诗来寻我”的运行规律“灵犀一点是吾师” 38
“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诗的灵感特征/为灵感的培养创造条件行万里路,写旅游诗 45
饱餐山河秀色是诗人们最大的欢乐/旅游可以开拓视野,磨炼诗人的艺术敏感力/给读者留下更多的风韵佳话触类旁通 50
姐妹艺术可与诗歌创作沟通/诗人必须转益多师,不拒众流从“隔墙诱竹”说开去 54
诗人写诗,要懂得一点自然科学常识/自然科学知识要融入作品的意境之中/诗人掌握自然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第三章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61
情与景会,意与象通 63
没有意境,也就失去了诗歌/境:“形”与“神”的统一/意:“情”与“理”的统一/要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意境生成的三个阶段意象的种类 69
意象:诗人的立意与所描写的物象结合/描绘性意象·叠映式意象·拟意性意象/扫除平庸,力求奇创诗词中的“蒙太奇” 74
用画面与声音组合起来的“电影镜头”/绾合式与跳跃式组合/对比式与跌宕式组合第四章诗词的想象和夸张 81
飞腾吧!想象的翅膀 83
“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想象的三种方式/贵在合理自然和富于创造性“险觅天应闷,狂搜海欲枯” 88
奇想能使读者产生出一种惊奇感/努力寻找石破天惊的想象“精言不能追其极” 92
真的艺术,有权利夸张/夸张与比喻、比拟、借代/不似真实,胜似真实/托庄于“奇”,寓真于“假”“无理而妙” 98
貌似荒唐无理,却极其真实/让大自然依附自己的意志/不能以“醒”眼去看“醉”语第五章诗词的风格 105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107
一股夺人胆魄的英风豪气/气势有如浩浩奔放的长河/豪放与婉约风格的区别和融合词情蕴藉,文气疏宕 111
在词的题材上是一种扩展/体物融情,细致入微/婉约之情的多种表现方式“子弹在枪膛里的沉默” 116
含蓄是一种饱满的蕴藏/以有尽寓无尽,以有限写无限/含蓄不等于朦胧/含蓄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生活基础上“花非花,雾非雾”的朦胧美 122
“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不应受到批评/多义性是朦胧诗一大特点/感情隐秘、艺术新异为读者所需要“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127
如黄河决堤,奔流直泻的流畅美/用一连串比喻造成诗的流畅气势/诗的流畅美是生活的结晶“褪却红衣学淡妆” 132
质朴是漂亮不可缺少的条件/需要大巧之朴,浓后之淡从“诗有别趣”谈起 135
“别趣”与“关理”/“别趣”是诗的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奇趣与隐趣/枯燥贫竭的人和诗没有缘分五色纷披,各呈异彩 143
像四时鲜花一样千姿百态/倾向的一致不等于风格的划一/风格的形成与传统的继承和体裁的运用有关/诗人要多备几副笔墨第六章诗词的技法 149
“花中之花,蜜中之蜜” 151
要在精炼上多下功夫/要“画眼睛”,不要“画头发”/要繁简得当,长短相宜凝炼的情节与精巧的构思 156
用简捷、单纯的情节构成画面/“惨淡经营意象中”触景生情与移情于景 159
“无我之境”其实是“忘我之境”/“有我之境”其实是“拟我之境”/烟云泉石,寓意则灵诗的环境氛围描写 164
力图突出时代精神/表现人物个性及其心理状态/赋予氛围以意识和感情色彩/抓住时间、地点的不同特征“宜实而不泥乎实” 170
细节描写不能违反生活真实/细节真实不应等同生活事实/细节描写应服从典型化原则工于发端 173
“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心怡神爽与开门见山的发端“行文看结穴” 177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上”/给人留下深长的回味诗的节奏感 180
节奏是诗的生命/在声律上随情易声第七章诗词的修辞 185
五官开放的通感现象 187
从“幸运的错误”说起/听觉形象的通感/视觉形象的通感/嗅觉形象的通感/妙用通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194
赋与形象思维有密切的关系/情景毕现,耐人寻味/赋与比兴手法的比较近取譬与远取譬 198
在与本体相似的事物中寻找喻体/在常人以为不同的事物中看出同/力争超越喻、本体的关联点托事于物,触物起兴 204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兴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好花也得绿叶扶” 208
众宾拱主/反衬与正衬有点有染,点染结合 213
互相衬托,相得益彰/点染手法的多样化指物借意,借字寓意 217
两种双关语/言在此而意在彼诗词的对仗 221
律诗和绝句的对仗用法不同/对仗的多种形式/词的对仗互文见义 226
化呆板为灵活/贵在贴切自然回环动听的叠字 229
一种走月流云的音韵美/造成一种反复回旋的抒情气氛/“复而不厌,颐而不乱”第八章诗词的语言 237
诗的“通”与“不通” 239
不能以文律诗,以“饭”责“酒”/追求“声谐而句警”的艺术效果“绘声”:诗的音响描写 243
将音乐与诗融为一体/诗人必须有音乐的耳朵“绘色”:不亚于苏绣妙手 247
“笔补造化天无功”/将形象置于读者想象之前/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诗眼:窥视神府的窗口 253
全集之眼与一篇之眼/诗句之眼/日锻月炼,屡思频改数字入诗妙趣生 258
数词的多种妙用/不能带着算盘去读诗/为了修辞的需要光华闪耀的警句 263
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警句的三种类型有如向导的问句 269
设问:自问自答/诘问:答案寓于问句之中/为了语言环境和表意的需要“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274
- 《李辅耀诗词集》李崧峻主编 2019
- 《一本书备考高考古诗词》王大绩 2017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咏史卷 向上吧!诗词》《意林》图书部编 2019
- 《浣月集 骈邑居士格律诗词选》周海洋 2018
- 《声声入心 重塑你的声音魅力》(中国)赵琳 2019
- 《经典传唱 中小学古诗词歌曲集》(中国)姚玉卿 2019
- 《少儿乐唱古诗词 2》苏杨,苏勇主编 2019
- 《女人最高级的魅力是教养》(日)加藤惠美子著 2020
- 《2018诗词中国 第5期》诗词中国丛刊编辑部编 2018
- 《剧场的魅力 对戏剧演出“剧场性”特征的探寻》高志方责任编辑;(中国)杨硕 2019
- 《屈原》浦江清著 2019
- 《物联网中的传感器》葛卫清著 2019
- 《我在一线做用户增长》杨瀚清著 2020
- 《唐诗别解 三养斋文存》王志清著 2017
- 《耦合振子系统的振荡猝灭动力学》刘维清著 2019
- 《浙江吹打乐与宗族认同 祭祖、丧葬仪式用乐研究》廖松清著 2018
- 《宫本武藏全传 4》(日)小山胜清著;冯莹莹,杨田,范楠楠译
- 《丁香花开》王文清著 2019
- 《新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许远理,熊承清著 2016
- 《智造密码》葛清著 2018
- 《女丹仙道:道教女子内丹养生修炼秘籍 下》董沛文著 2012
- 《母亲传承给孩子的四季生活》千早译;(日)麻希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社会学与人类生活 社会问题解析 第11版》(美)James M. Henslin(詹姆斯·M. 汉斯林)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书情书》(德)布克哈德·施皮南(Burkhard Spinnen)著;(德)琳娜·霍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朱子读书法》(南宋)朱熹著 2019
- 《你活成什么样,什么就是生活真相》张军霞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