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
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

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叶望春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624238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
《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战略》目录

0 导论 1

0.1 问题的提出 1

0.2 本书的结构 3

0.3 对此研究课题的推进 6

第1章 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理论发展 9

1.1 市场定位的涵义 9

1.1.1 市场定位 10

1.1.2 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目标市场 10

1.2 市场定位的意义 13

1.2.1 促进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 14

1.2.2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15

1.2.3 应对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7

1.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18

1.3.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现状及问题 19

1.3.2 市场定位缺陷引致的负面效应 24

1.4 若干发达国家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实践 26

1.4.1 美国 26

1.4.2 英国 29

1.4.3 日本 31

1.4.4 德国 32

1.5 国外经验的启示 35

1.5.1 市场定位的指导思想 36

1.5.2 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类型:目标市场策略 37

1.5.3 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类型:市场竞争位次策略 40

1.5.4 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类型:C-A-P模型 40

第2章 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制度背景 44

2.1.1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建立与发展 45

2.1 中国银行体系沿革 45

2.1.2 新兴商业银行的兴起 48

2.1.3 城市商业银行的组建与发展 52

2.2 “四大”与中小商业银行:制度差异分析 53

2.2.1 产权制度与治理结构 53

2.2.2 调控权 55

2.2.3 信用保障 56

2.2.4 金融服务 57

2.2.5 网络覆盖范围 58

2.2.6 激励与约束机制 59

2.2.7 资本补偿机制 60

2.3 制度差异对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影响 62

第3章 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金融环境的影响 65

3.1 信贷市场发展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66

3.2 货币市场的发展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68

3.2.1 我国货币市场的发展 68

3.2.2 货币市场中的资金流动格局 71

3.2.3 货币市场中的中小银行 74

3.3 资本市场的发展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77

3.3.1 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中小商业银行完善资本金补充机制 77

3.3.2 资本市场的发展还会对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定位产生直接的影响 78

3.3.3 对表外业务的影响 79

3.4 金融政策与中小银行的市场定位 79

3.4.1 宏观金融环境的影响 80

3.4.2 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 81

3.5.1 银行业市场的微观结构 85

3.5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 85

3.5.2 宏观效应 90

3.5.3 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考虑市场定位 91

第4章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金融风险 93

4.1 金融风险:理论分析 93

4.1.1 金融风险的成因 94

4.1.2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96

4.1.3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机制 98

4.1.4 企业与商业银行风险 99

4.2 管理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 100

4.2.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特殊原因 100

4.2.2 防范化解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 104

4.3 结语:在防范风险中寻找市场定位 107

第5章 加入 WTO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109

5.1 中国银行业市场的开放:进程及现状 110

5.1.1 中国银行业市场开放的进程 110

5.1.2 外资银行对中国市场份额的分割 113

5.2 加入WTO后中国银行业服务市场的压力 115

5.2.1 加入WTO对中国银行市场开放的促进 115

5.2.2 中国已经作出的银行市场开放承诺 116

5.3 中国银行业的脆弱性及其基础 118

5.3.1 主客户——国有企业的软约束制约 118

5.3.2 所有者——政府的不当干预 119

5.3.3 监管者——强烈的行政倾向 122

5.3.4 内部管理——制度与经理人员的双重缺乏 124

5.3.5 财务现状——NPLs过量与CARs盈利过低 125

5.4.1 竞争优势 127

5.4 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与竞争战略 127

5.4.2 竞争战略 130

5.4.3 即将到来的外资银行冲击点 132

5.5 加入 WTO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137

5.5.1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 137

5.5.2 加入WTO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 140

5.5.3 加入WTO后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 141

第6章 高新科技发展与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 145

6.1 高新科技应用于银行业 145

6.1.1 高新科技改造了传统的银行业 145

6.1.2 高新科技在我国银行业中的应用 147

6.2.1 高新科技改变了中小商业银行的生存环境 153

6.2 高新科技的应用与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 153

6.2.2 高新科技应用于银行业:经营观念的改变 155

6.3 中小商业银行应用高新科技:同国有大银行的比较 157

6.3.1 优势所在 157

6.3.2 正视劣势 162

第7章 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基本思路小结 166

7.1 突出机制优势 167

7.2 力争技术领先 167

7.2.1 对银行组织机构进行网络化改造,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168

7.2.2 强化集中调控,实现扁平化管理,使银行决策更加贴近市场 168

7.2.3 建立、开放商业银行应用系统开发制度和客户信息管理制度 169

7.2.4 建立金融工程战略小组,实行个性化金融产品创新 170

7.2.5 建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全面、异体、实时网络化监控制度 170

7.3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171

7.2.6 建立规范措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171

7.3.1 中小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72

7.3.2 从风险收益的角度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应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172

7.3.3 我国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是中小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基础 174

7.3.4 从改善金融服务角度看,有利于改变信贷结构与经济结构扭曲的格局 176

7.4 始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177

7.4.1 确立以各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 178

7.4.2 确定目标客户群 179

7.4.3 推行客户经理制 180

7.5 大力拓展中间业务 182

8.1 中小企业概说 186

8.1.1 两种基本的划分标准 186

第8章 中小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中小企业 186

8.1.2 各国标准举要 187

8.2 中小企业存在的经济根据 189

8.2.1 规模不经济学说的解释 190

8.2.2 交易成本学说的解释 191

8.2.3 专业化协作理论 193

8.2.4 技术创新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193

8.3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194

8.3.1 乡镇企业 195

8.3.2 民营科技企业 196

8.3.3 国有中小企业与集体企业 197

8.3.4 私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 198

8.4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99

8.4.1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199

8.4.2 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 200

8.4.3 中小企业是增加就业的基本场所 201

8.4.4 中小企业是产品出口的重要力量 201

8.4.5 中小企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02

8.5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03

8.5.1 经营管理水平低 203

8.5.2 人力资源缺乏 204

8.5.3 中小企业经营多元化与资本运营问题 205

8.5.4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融资困境 206

第9章 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融资体系 208

9.1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208

9.1.1 古典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208

9.1.2 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MM定理) 210

9.1.3 权衡理论 212

9.1.4 非对称信息与企业融资结构 215

9.2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融资体系 217

9.2.1 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217

9.2.2 英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221

9.2.3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223

9.3 我国台湾省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体系 226

9.3.1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227

9.3.2 台湾的中小企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 229

9.3.3 辅导中小企业的措施 233

9.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困境 235

9.4.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 235

9.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239

10.1.1 权益性资本融资概述 247

10.1 权益性资本融资 247

第10章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探索 247

10.1.2 美国的私募资本市场 249

10.1.3 我国的私募资本市场 252

10.1.4 适度规范发展我国私募资本市场 255

10.2 中小企业融资:建立风险投资体系 257

10.2.1 风险投资概述 257

10.2.2 风险投资公司的运作 258

10.2.3 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 259

10.3 发展与完善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 261

10.3.1 我国风险投资的种类 262

10.3.2 我国风险投资体系:存在的问题 263

10.3.3 建立我国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265

10.3.4 政府在建立风险投资体系中的作用 267

10.4.1 债务融资概述 271

10.4 中小企业债务融资:信贷配给模型分析 271

10.4.2 信息不对称与信贷配给 272

10.4.3 道德风险与信贷配给 274

10.4.4 项目选择与信贷配给 274

10.4.5 战略性不偿还与信贷配给 276

10.4.6 我国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 277

10.4.7 缓解借贷行为中信息不对称的方法 279

10.5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281

10.5.1 世界各国(地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概况 282

10.5.2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通行做法和基本程序 284

10.5.3 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285

10.5.4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288

10.6.1 中小企业融资:中小商业银行的优势 290

10.6 中小企业融资与中小商业银行 290

10.6.2 中小企业融资:中小商业银行的劣势 294

10.6.3 中小商业银行如何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295

第11章 中小银行发展:构建现代银企关系 299

11.1 关于银企关系的理论 299

11.1.1 银企关系的契约分析 299

11.1.2 稳定银企关系的意义 301

11.1.3 声誉在银企关系中的作用 301

11.2 融资模式与银企关系 303

11.2.1 简约型银企关系:初始内源融资模式 303

11.2.2 依存型银企关系:外源间接融资模式 303

11.2.3 互补型银企关系:外源直接融资模式 304

11.2.4 渗透型银企关系:高效内源融资模式 304

11.3 发达国家银企关系略述 305

11.4 主办银行制度——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的构建原则 308

11.4.1 主办银行制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308

11.4.2 推行主银行制度的建议 311

11.5 重塑我国社会信用 314

11.5.1 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现状 314

11.5.2 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价值观和社会信用制度 316

11.6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20

11.6.1 加强评级业立法,确立信用评级工作的法律地位 320

11.6.2 统一评估体系和标准,实现评估科学化,提高评级质量 320

11.6.3 积极培育评级市场 320

11.6.4 加快建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步伐,加强评级机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评级质量 320

后记 32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