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森林昆虫生态学
森林昆虫生态学

森林昆虫生态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汉业,夏乃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3814276
  • 页数:443 页
图书介绍:
《森林昆虫生态学》目录

绪论 1

第1节 生态学的定义 1

第2节 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2

第3节 现代生态学发展的动力与我们的任务 7

第1章 环境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8

第1节 环境的概念与分类 8

一、环境的概念 8

二、栖息地、生态位和生态幅度 8

三、环境因素的分类 11

第2节 气候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13

一、温度作为生态因素及其与昆虫的相互关系 13

(一)温度对昆虫的生态学意义 13

(二)温度对昆虫发育速率的影响与有效积温法则 15

(三)温度对昆虫生存的影响 24

(四)温度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27

二、湿度作为生态因素及其与昆虫的相互关系 28

(一)湿度对昆虫的生态学意义 28

(二)昆虫对湿度的反应 29

(三)降雨对昆虫的影响 30

三、温、湿度对昆虫的综合作用 30

四、光作为生态因素及其与昆虫的相互关系 33

(一)光的性质与昆虫对光的识别 34

(二)光强度对昆虫行为活动的影响 35

(三)光周期对昆虫滞育的影响 36

五、风作为生态因素及其与昆虫的相互关系 40

(一)风对昆虫的活动和体型的影响 40

(二)风对昆虫迁飞的影响 41

(三)风对昆虫的间接影响 43

第3节 土壤环境与昆虫的关系 43

一、土壤作为昆虫栖息地的一般意义 43

二、土壤的物理特性对昆虫的影响 44

(一)土壤温度对昆虫活动的影响 44

(二)土壤湿度对昆虫分布和存活的影响 45

(三)土壤的机械组成对昆虫分布的影响 45

三、土壤的化学特性对昆虫的影响 46

四、土壤用药后的昆虫中毒反应及土居动物群落的变动 46

第4节 生物因素对昆虫的影响 47

一、生物因素对昆虫影响的特点 47

二、食物作为生态因素及其与昆虫的相互关系 49

(一)食物的重要意义 49

(二)昆虫食性的特化和基本类型 49

(三)食物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50

(四)植物的抗性 51

三、昆虫的天敌 52

(一)病原微生物 52

(二)天敌昆虫 55

(三)其它捕食性天敌 57

第5节 火的生态作用 62

第6节 森林环境对昆虫的影响 63

一、不同林龄对昆虫的影响 63

二、不同林分结构对昆虫的影响 63

第2章 种群 66

第1节 种群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特征 66

一、种群的基本概念 66

二、种群的主要特征 67

第2节 种群的结构 68

一、性比 68

二、年龄组配 68

三、因多型现象而产生的不同生物型 69

第3节 近代种群生态学的发展 69

第4节 种群数量动态 71

一、种群数量在种群理论中的地位 71

二、与种群数量动态有关的几个概念 71

三、种群数量变动的表达方式 75

四、表征种群数量动态的常用数学模型 79

(一)单种种群数量动态的数学模型 79

(二)混合种群的作用关系及其数学模型 96

第5节 种群空间动态 120

一、种群空间格局的类型 121

(一)随机型 121

(二)聚集型 123

二、空间格局的拟合方法 131

(一)空间格局的静态分析 132

(二)空间格局的动态分析 144

第6节 种群密度的估计 151

一、种群绝对密度的估计方法 151

(一)总数量调查法 151

(二)标记-回收法 152

(三)抽样调查法 158

二、种群相对密度的估计方法 198

(一)回归分析法 198

(二)“时间--单位”采集法 198

(三)最大似然法 199

第7节 生命表的组建与分析 202

一、生命表的概念与作用 202

二、昆虫生命表的组建 203

(一)特定时间生命表 204

(二)特定年龄生命表 206

(三)组建生命表的一般步骤和研究方法 209

三、生命表的分析 217

(一)种群存活曲线的分析 217

(二)种群内禀增长能力的分析 219

(三)种群趋势指数及组分分析 223

(四)关键因子的分析 228

(五)密度制约性的确定 231

(六)以生命表为基础的最优回归预测式 233

(七)以生命表为基础的系统模型 235

(八)Leslie矩阵模型 236

第8节 种群的生态对策 239

一、生态对策的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240

二、栖境特性与生态对策的关系 242

(一)期限的稳定性 242

(二)时间上的变异性 242

(三)空间上的变异性 242

三、生态对策对种群动态的影响 243

四、生态对策与防治对策 244

第9节 种群的平衡与调节 245

第3章 生物群落 257

第1节 群落的基本概念和一般特征 257

一、群落的基本概念 258

二、群落的一般特征 258

三、群落的组成、命名及优势种 260

第2节 群落的空间格局和时间格局 261

一、群落的垂直分层格局 261

二、群落的水平分布格局 262

三、群落的时间格局 264

四、群落的生境梯度和种群的分布 264

第3节 群落的发展和演替 267

一、群落演替的概念 268

二、群落演替的过程 268

三、群落演替的特征 269

第4节 群落中的种-多度关系 271

一、随机生态位边界假说--分割线段模型 273

二、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等比级数和对数级数法则 274

三、对数正态分布假说--对数正态分布和截尾负二项分布模式 281

第5节 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 284

一、群落的多样性 284

(一)多样性的概念 284

(二)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285

(三)群落的丰富度及均匀度 289

二、群落的稳定性 290

(一)群落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290

(二)群落稳定性的机制 292

三、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关系 293

第6节 群落的数量分类 294

一、群落相似性的测定 295

二、群落的聚类分析方法 296

三、群落的排序 298

第4章 生态系统 302

第1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 302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302

二、生态系统与一般系统的区别 302

第2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03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 303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04

三、生态系统的生产、呼吸和分解过程 305

第3节 生态系统的分类 306

第4节 食物链、营养阶层及生态金字塔 307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 307

二、营养阶层或营养级 308

三、生态金字塔 309

第5节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310

一、能量和热力学定律 310

(一)自由能 311

(二)熵 311

二、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 313

(一)生产力的基本概念 313

(二)初级生产力 315

(三)次级生产力 316

三、能量流动的分析 318

第6节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319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概念 320

二、生物地化循环的主要类型 321

三、生物地化循环例 321

(一)碳循环 321

(二)磷循环 322

第7节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323

一、种内信息素 324

(一)性信息素 324

(二)聚集信息素 325

(三)追踪信息素 325

(四)警戒信息素 325

二、种间信息素 326

(一)利它信息素 326

(二)利己信息素 326

第5章 系统分析与害虫的综合管理 328

第1节 害虫综合管理问题的提出 328

第2节 IPM的概念及研究程序 329

一、IPM的概念 329

二、IPM的研究程序 330

第3节 系统分析在森林害虫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331

一、系统及系统分析的概念 332

(一)系统的概念 332

(二)系统分析的概念 333

二、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333

三、系统模型的类型 334

四、系统分析在森林害虫综合管理应用中的实例 338

(一)马尾松毛虫综合管理系统模型 338

(二)油松毛虫优化管理模型 342

五、计算机化的害虫管理系统 368

(一)联机害虫管理系统 368

(二)害虫管理的专家系统 373

第6章 中国森林害虫的生态地理分布 388

第1节 昆虫的分布、分布区和区系 388

第2节 我国的自然条件对森林害虫分布的影响 389

第3节 我国森林害虫的生态地理区划 390

第4节 古北区 392

第5节 东洋区 404

第7章 森林害虫的预测预报 414

第1节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目的和要求 414

第2节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基本原理 415

第3节 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型和方法 415

一、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类型 415

二、森林害虫的预测方法 416

(一)发生期的预测方法 416

(二)发生量的预测方法 419

(三)数理统计的预测法 422

(四)应用模拟方法预测害虫的发展趋势 430

(五)森林害虫危害损失的估计 431

第4节 我国森林害虫预测预报的回顾和展望 437

主要参考文献 4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