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
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

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包玉娥等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305036749
  • 页数:467 页
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目录
标签:世纪 发展

上篇: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政治发展(1898~1949年) 1

第一章 传统政治架构的崩塌与共和制的诞生(1898~1911年) 3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传统政治架构受到的挑战 3

一 作为历史遗产的传统政治架构 3

二 19世纪社会精英对传统政治的认同危机 9

三 早期启蒙思想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渴求 15

四 维新派对制度创新的尝试 18

第二节 20世纪初的三种政治发展目标 23

一 慈禧-张之洞等人的“新政”纲领 24

二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保皇-立宪”的政治发展目标 27

三 孙中山“革命排满”的政治主张 30

第三节 宪政运动与革命运动 34

一 立宪派的政治动员与国会请愿运动 35

二 革命党人为建立共和国而展开的斗争 42

三 立宪派与革命党人的冲突与同一性 47

第四节 议会政治的雏型 51

一 封疆大吏的立宪诉求与朝廷的宪政方略 51

二 省咨议局的产生及其运作 56

三 资政院的产生及其运作 62

第五节 共和国的诞生 67

一 武昌起义后的地方临时民主政权 67

二 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诞生 71

三 中国制宪史上的里程碑 75

第二章 各派政治势力的角逐与政治整合受挫(1912~1927年) 80

第一节 昙花一现的政党政治 80

一 “会”、“社”——中国现代政党的雏型 81

二 民初政党的勃兴 83

三 “宋案”与政党政治的破灭 88

第二节 袁世凯的崛起与军阀政治的初步形成 97

一 过渡时代造就的过渡人物 97

二 袁世凯时期的政治衰退 102

三 军阀政治的初步形成 107

第三节 后袁世凯时期弱干强枝的政治走势 110

一 各路军阀角逐中央政权及其制宪活动 111

二 地方自治与省宪运动 117

第四节 孙中山为捍卫共和制而作的斗争 122

一 惟宪法主义——以“法”护国 122

二 “国民革命”——新的起点 127

三 孙中山的政治遗产 132

第五节 大变动时期的政治文化 138

一 尊孔思潮的兴起 138

二 五四精英对传统政治制度和文化的清算 141

三 五四精英对“主义”的不同选择 146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架构 151

一 国民党的训政体制 151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政治发展的困厄(1927~1949年) 151

二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政治架构 156

三 宪政时期的南京政府 161

第二节 民主宪政运动 166

一 民族资产阶级与民主宪政运动 167

二 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与民主宪政运动的高涨 171

三 共产党人的“联合政府”主张 177

第三节 多元化的政治思潮 180

一 法西斯主义 181

二 自由主义 187

三 乡村建设理论 193

四 叶青的三民主义 197

五 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202

第四节 治外法权的收回 206

一 不平等条约与治外法权的形成 206

二 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实施 208

三 治外法权的收回 211

第五节 代表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共产党政权 219

一 中华苏维埃的诞生 219

二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223

三 解放区政权的基本结构 227

第一节 共和国民主政治的初创与发展(1949~1957年) 233

下篇:共和国时期的政治发展(1949~1999年) 235

第四章 建国17年间的政府与政治(1949~1966年) 235

一 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和过渡型政治体制的形成 236

二 “五四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241

三 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 246

四 集权型政治体制的基本确立 258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挫折与断裂 266

一 反右扩大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挫折 267

二 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异常发展 274

三 党政领导体制高度集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 288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政府与政治危机(1966~1976年) 301

第一节 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301

一 “左”的实践的产物 302

二 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错误估计 305

三 基本内涵 308

四 一条完全错误的理论 309

第二节 “全面内乱”与政府危机 312

一 毛泽东的领袖权威与“文革”时期的政治动员 313

二 “文革”初期“大民主”运动的狂飙 321

三 “一月风暴”和政府体系的瘫痪 325

第三节 政治体制的畸形发展 329

一 中央“文革”小组取代政治局 330

二 军管会取代地方政权 333

三 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336

四 岌岌可危的宪政 339

第四节 “文革”后期四种政治力量的交错和斗争 345

一 毛泽东着意维护“文革”的既成格局 346

二 林彪集团竭力巩固“接班人”地位 350

三 周恩来批极“左”及其与’江青集团”的斗争 355

四 “江青集团”及其覆灭 360

第六章 走向市场经济中的政治发展(1977~1999年) 366

第一节 伟大的历史转折 366

一 邓小平复出与中国政治发展的转机 367

二 舆论动员与观念革新——真理标准大讨论 370

三 政治制度的恢复与完善 377

第二节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 387

一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探索和确立 387

二 政治体制改革任务的提出 392

三 领导层新老交替的完成与干部队伍建设 397

四 党政分开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402

一 加强中央权威与发挥地方积极性 4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政治发展 410

二 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企分开 415

三 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 417

四 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与政府人事制度的改革 422

五 立法进程的加快和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426

六 社会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 430

第四节 政治文化的冲突与重塑 437

一 毛泽东思想地位的重新确立 438

二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42

三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446

第五节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理论 452

一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 452

二 发展、改革、稳定的相互关系 456

三 提出“一国两制”,促进国家统一 460

后记 46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