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国现代建筑史
中国现代建筑史

中国现代建筑史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邹德侬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111117050
  • 页数:1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中国建筑史。
《中国现代建筑史》目录
标签:建筑史 建筑

第1章 现代建筑运动与中国 1

1.1 中国现代建筑的几个用语 1

1.1.1 当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1

1.1.2 近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1

1.1.3 现代建筑运动和现代主义建筑 1

1.2 国际现代建筑运动与中国 2

1.2.1 被动的输入和主动的发展 2

1.2.2 在国家性和国际性框架里 2

1.2.3 工业化与非工业化的共存 2

1.2.4 现代建筑在中国连绵不断 3

1.3 中国现代建筑历史的分期 3

1.3.1 对起始期问题的一般讨论 3

1.3.2 中国现代建筑的历史分期 4

1.3.3 中国现代建筑师的自然分代问题 5

2.1.2 现代建筑的科技引导 6

2.1.1 现代建筑的思想前提 6

第2章 被动引进和主动发展:现代建筑发源及弱势,1920年代末~1940年代 6

2.1 从无到有:现代建筑背景 6

2.1.3 发展现代建筑的社会局限 7

2.1.4 奠定基础的一代先驱 8

2.2 被动引进:西方建筑在华 9

2.2.1 被动引进 9

2.2.2 类型齐备 9

2.2.3 思潮多端 13

2.3.1 从装饰时尚起步 18

2.3 弱中起步:现代建筑发源 18

2.3.2 从中国特征起步 22

第3章 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1950年代之初 27

3.1 大力拉开沉重序幕 27

3.1.1 国外:朝鲜战争 27

3.1.2 国内:内战余波 27

3.2.1 医治战争创伤 28

3.2 清除废墟建立秩序 28

3.1.4 政治:多项运动 28

3.1.5 成就:三年恢复 28

3.1.3 经济:百废待举 28

3.2.2 建立国营企业 29

3.2.3 恢复工业生产 30

3.3 现代建筑自发延续 30

3.3.1 创作环境 30

3.3.2 典型作品 31

3.3.3 文物保护 39

3.4 被人遗忘的新开篇 40

第4章 民族形式的主观追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1957年 41

4.1 计划经济登路程 41

4.1.1 过渡时期总路线 41

4.1.2 苏联援建156项 41

4.1.3 刀光剑影文艺界 41

4.2.1 社会主义范式初创 42

4.2 一边倒的得失论 42

4.2.2 看不见对手的战斗 44

4.2.3 理论不明请看建筑 46

4.3 答案简单的难题 48

4.3.1 建筑学会应运而生 48

4.3.2 梁思成的理论成就和悲剧 48

4.3.3 方盒子即资本主义 49

4.4 探索从屋顶开始 50

4.4.1 民族形式的纪念碑 50

4.4.2 民族形式潮中探新 57

4.4.3 大退潮中的反浪费 59

4.5 双百方针和反右 61

4.5.1 春天里来百家鸣 61

4.5.2 夏天里的反右派 62

5.2.2 快速设计施工 63

5.2 从双反到双快 63

5.2.1 火烧浪费保守 63

5.1 从冒进到跃进 63

第5章 技术初潮及理论高潮:大跃进和大调整时期,1958年~1965年 63

5.2.3 技术革新与革命 64

5.2.4 半山钢厂警钟 64

5.3 公社带来任务 65

5.3.1 快速乡镇规划 65

5.3.2 城市里的公社 66

5.4 首都十大建筑 66

5.4.1 设计的群众运动 66

5.4.2 建国十年纪念碑 67

5.4.3 上海卫星城规划 70

5.4.4 建筑艺术座谈会 71

5.5 澎湃技术初潮 72

5.5.1 暗合国际大潮流 72

5.5.2 建筑结构纪念碑 73

5.5.3 其他建筑实例 75

5.6 地域性的春光 76

5.7 域外建筑初试 79

5.8 大跃进大教训 81

5.8.1 八字方针 81

5.8.2 风格讨论 81

第6章 政治性地域性现代性:设计革命和文化革命,1966年~1976年 83

6.1 领袖号召设计要革命 83

6.1.1 打破苏修的条条框框 83

6.1.3 反修防修依靠于打垒 84

6.1.2 解剖麻雀和下楼出院 84

6.2 全面倒退和局部前进 85

6.2.1 政治建筑象征性 86

6.2.2 自发自强地域性 87

6.2.3 得天独厚领域性 90

6.2.4 隔而不绝现代性 96

6.2.5 天安门广场的句号 98

7.1.2 经济上调整整顿 100

7.1.1 政治上拨乱反正 100

7.1 十年开放社会背景 100

第7章 繁荣创作对千篇一律: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1977年~1989年 100

7.2 对建筑政治的反弹 101

7.3 打开建筑界的门窗 101

7.3.1 政府重建学术环境 101

7.3.2 学界谈论焦点话题 102

7.4 新时期展开新气象 104

7.4.1 砸烂传统之后的古典复兴 104

7.4.2 旅馆带头探索设计新观念 108

7.4.3 艰难起步阶段的创造热忱 110

7.4.4 地域建筑是繁荣创作的先锋 113

7.4.5 城乡住宅人本主义的回归 121

7.4.6 特区建设和开发区的试验 126

7.4.7 唐山废墟上的新家园重建 126

第8章 设计市场和建筑创作: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1990年代 129

8.1 南巡讲话的新动力 129

8.2.2 全国性房地产大开发 130

8.2.1 设计市场的经济本位 130

8.2 建筑设计市场初创 130

8.2.3 设计中的新形式主义 131

8.2.4 欧陆风崇洋心态写照 133

8.2.5 注册建筑师制度实施 134

8.3 建筑创作超越自身 135

8.3.1 经典建筑类型的新表现 135

8.3.2 建筑环境意识的新觉醒 147

8.3.3 建筑创作文化观的重建 150

8.3.4 基于本体的象征与隐喻 154

8.3.5 从援外到开拓国外市场 156

8.3.6 外来作品经验超越形式 159

8.4 迎接21世纪的花束 162

8.4.1 首都航站楼总结新意识 162

8.4.2 国家大剧院预示新观念 163

8.4.3 国际建筑师协会大会的新方向 165

结语 创建信息社会的新建筑 16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