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制浆造纸手册  第1分册  纤维原料和化工原料
制浆造纸手册  第1分册  纤维原料和化工原料

制浆造纸手册 第1分册 纤维原料和化工原料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制浆造纸手册》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15042·2097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
《制浆造纸手册 第1分册 纤维原料和化工原料》目录

(一)烧碱(氢氧化钠) 1

2. 马尾松三向剖面图 1

图 A 目 录 1

目录 1

1. 落叶松原木端部 1

第一章造纸化工原料 1

第一节造纸化工原料的种类和用途 1

二、化工原料的性质、用途及质量标准 1

一、概述 1

4. 马尾松径切面 2

3. 马尾松横切面 2

(二)纯碱(工业碳酸钠) 3

6. 马尾松横切面(树脂道) 3

5. 马尾松弦切面 3

8. 红松横切面 4

7. 马尾松横切面(树脂道放大图) 4

(三)工业硫化钠 4

10. 鱼鳞松横切面 5

9. 落叶松横切面 5

(四)无水硫酸钠(俗称芒硝) 5

11. 云南松横切面 6

(五)硫磺 6

12. 火炬松横切面 6

14. 樟子松横切面 7

13. 湿地松横切面 7

(六)工业无水亚硫酸钠 7

15. 南京杨三向剖面 8

16. 南京杨二向切面 8

(七)硫代硫酸纳(海波、大苏打) 8

17. 南京杨横切面 9

(八)硫铁矿 9

18. 南京杨弦切面 9

19.桦木横切面 10

20. 南京杨横切面 10

(十)氨水 10

(九)液态合成氨 10

22. 川楝横切面 11

21. 顶果横切面 11

23. 石梓横切面 12

24. 箭毒木横切面 12

25.八宝横切面 12

26. 冬瓜木横切面 12

(十一)工业用合成盐酸 12

27. 南洋楹横切面 13

28. 光叶合欢木横切面 13

(十二)工业硫酸 13

29. 团花木横切面 14

30. 圣诞树横切面 14

(十三)生石灰 14

31. 柠檬按横切面 15

32. 柳桉横切面 15

(十四)漂白粉 15

34. 芦苇维管束横切面 16

33. 芦苇茎部横切面 16

(十五)液态氯 16

35. 芦苇茎部横切面 17

36. 芦苇叶部横切面 17

(十六)次氯酸钠 17

43. 棉秆木质部横切面…………………………(彩图) 18

(十七)二氧化氧 18

37. 甘蔗横切面 18

38. 龙须草横切面 18

39. 龙须草横切面………………………………(彩图) 18

40. 龙须草横切面………………………………(彩图) 18

41.棉秆横切面…………………………………(彩图) 18

42.棉秆皮部横切面……………………………(彩图) 18

44.棉秆髓部横切面……………………………(彩图) 18

(十八)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 19

46.毛竹里部横切面 19

45. 毛竹外部横切面 19

47. 剑麻横切面 20

48. 剑麻纤维束横切面 20

49. 针叶木纤维细胞结构示意图 21

50. 落叶松纤维横切面 21

(十九)连二亚硫酸钠(俗称保险粉) 21

51. 云南松早材纤维横切面 22

52. 云南松晚材纤维横切面 22

(二十)工业用固体三氯化铁 22

53. 鱼鳞松纤维各层微纤维走向 23

(二十一)硫酸铝(俗称矾土) 23

55. 鱼鳞松纤维S1层微纤维近于水平排列 24

54. 鱼鳞松纤维P层微纤维呈网状 24

(二十二)磷酸三钠 25

向排列 25

57. 云南松纤维各层细胞壁微纤维走向 25

56. 落叶松纤维S2层的内层,微纤维近轴 25

呈45°排列 26

59. 云南松瘤状结构 26

(二十三)磷酸氢二钠 26

58. 云南松纤维S2层的外层,微纤维与轴向 26

60. 落叶松交叉场纹孔 27

61. 四川冷杉具缘纹孔与交叉场纹孔 27

(二十四)亚硫酸铵和二氧化硫 27

62. 落叶松纤维具缘纹孔横切面 28

63. 云南松纤维具缘纹孔横切面 28

(二十五)蒽醌 28

(二十六)工业硅酸钠(俗称泡花碱、水玻璃) 29

66. 鱼鳞松纤维交叉场纹孔复型 29

65. 落叶松纤维具缘纹孔复型 29

64. 鱼鳞松纤维具缘纹孔复型 29

68. 马尾松交叉场纹孔复型 30

67. 落叶松纤维具缘纹孔复型 30

(二十七)食盐 30

69. 甘蔗渣综纤维素纤维横切面 31

70. 水解甘蔗渣综纤维素横切面 31

(二十八)轻质碳酸钙 32

71. 桦木纤维横切面 32

(二十九)轻质碳酸镁 33

73. 柳桉纤维纹孔横切面 33

72. 圣诞树纤维横切面 33

(三十)工业用轻质氧化镁(又名苦土) 34

75. 桦木导管纹孔复型 34

74. 白皮桦导管纹孔横切面 34

76. 禾草类纤维结构模型图 35

(三十一)高锰酸钾 35

78. 芦苇纤维横切面 36

77. 芦苇纤维横切面 36

(三十二)滑石粉 36

(三十三)高岭土 37

80. 稻草纤维横切面 37

79. 芦苇薄壁细胞及导管横切面 37

81. 麦草纤维横切面 38

82. 田菁秆纤维横切面 38

(三十四)硫酸钡 39

83. 荻纤维横切面 39

84. 淡竹纤维横切面 39

(三十五)颜料用锐钛型二氧化钛 40

85. 淡竹纤维横切面 40

86. 高粱秆纤维横切面 40

87. 龙须草纤维横切面 41

89. 龙须草多层纤维纵切面 42

(三十六)荧光增白剂VBL 42

88. 龙须草韧型纤维横切面 42

91. 龙须草S2层微纤维走向,Z螺旋型 43

90. 龙须草S1层微纤维走向 43

(三十七)色素炭黑 43

92. 芦苇浆纤维表面的残余木素形态 44

93. 芦苇纤维P层微纤维网状结构 44

95. 芦苇纤维次生壁中层(S2)的外层微纤维走向 45

向 45

94. 芦苇纤维次生壁外层(S1)微纤维走 45

(三十八)氧化锌 45

97. 芦苇纤维端部 46

96. 芦苇纤维次生壁中层(S2)的外层微纤维走向 46

(三十九)锌钡白 46

98. 芦苇薄壁细胞初生壁微纤维走向 47

99. 芦苇薄壁细胞次生壁微纤维走向 47

(四十)石蜡 47

100. 芦苇纤维木素分布横切面 48

101. 芦苇纤维铜铵溶液膨胀状态 48

102. 木纤维铜铵溶液膨胀状态 49

103. 竹纤维铜铵溶液膨张状态由于多层结构出现大球套小球形态 49

104. 竹纤维铜铵溶液膨张状态 50

105. 龙须草铜铵溶液膨胀状态 50

(四十一)松香 50

(四十二)硬脂酸 51

106. 芦苇纤维纹孔横切面 51

107. 芦苇纤维纹孔复型 51

108. 芦苇薄壁细胞纹孔复型 52

109. 竹纤维纹孔复型 52

(四十三)玉米淀粉 52

(四十四)工业羧甲基纤维素(CMC) 53

110. 漂白苇浆纤维的层状结构 53

111. 木素和糖在木材细胞壁超微结构中分 53

布模型 53

112. 南京杨反应木纤维横切面 54

113. 南京杨反应木纤维横切面 54

114. 南京杨胶质纤维横切面 55

115. 受白腐菌侵害的落叶松纤维横切面 55

(四十五)聚乙烯醇(PVA) 55

116. 受细菌腐蚀水残获纤维横切面 56

117. 花旗松纤维木素分布图 56

(四十六)工业干酪素 56

图 B 目录 57

1. 马尾松纤维 57

2. 马尾松早材纤维 57

(四十七)脲醛树脂 57

(四十八)三聚氰胺树脂 58

3. 马尾松晚材纤维 58

4. 马尾松蓝变纤维及菌丝踪迹 58

(四十九)工业明胶 59

6. 马尾松节部纤维 59

5. 马尾松交叉纹纤维 59

7. 鱼鳞松纤维 60

(五十)尿素 60

8. 鱼鳞松交叉场纹孔 60

10. 臭松交叉场纹孔 61

9. 臭松纤维 61

(五十一)硼砂 61

(五十二)工业癸二酸二辛酯 62

12. 落叶松纤维 62

11. 落叶松纤维 62

14. 落叶松纤维端部 63

13. 落叶松交叉场纹孔 63

(五十三)丁苯胶乳 63

一、机械油 64

15. 红松纤维 64

16. 红松交叉场纹孔 64

第二节 润滑油、润滑脂及绝缘油 64

17.云南松纤维 65

18.云南松纤维端部 65

三、工业凡士林 66

二、钙基润滑脂 66

20.加勒比松纤维 66

19. 云南松木射线细胞 66

22. 樟子松交叉场纹孔 67

21. 樟子松纤维 67

四、一号真空泵油 67

六、钙钠基润滑脂 68

28. 湿地松交叉场纹孔…………………………(彩图) 68

27. 湿地松纤维…………………………………(彩图) 68

26. 火炬松交叉场纹孔…………………………(彩图) 68

25. 火炬松纤维…………………………………(彩图) 68

23. 火炬松纤维 68

五、真空封脂 68

24. 火炬松纤维及其壁上网纹加厚 68

29. 几种针叶木纤维交叉场纹孔对照图 69

七、变压器油 69

八、国产润滑油脂 70

31. 滇杨全态 72

30. 山杨全态 72

33. 白皮桦纤维 73

32. 白皮桦全态 73

第二章造纸纤维原料 73

第一节造纸纤维原料的组织结构 73

一、造纸纤维原料的分类 73

(一)树木的生长 74

35. 红皮桦木射线细胞 74

34. 红皮桦全态 74

二、植物生长的一般概念 74

(二)禾本科植物的生长 74

36. 桉木全态 75

(四)树木的早材、晚材和年轮 75

37. 桉木导管 75

(三)细胞 75

38. 隆缘桉全态 76

(五)心材和边材 76

39. 雷林桉全态 76

40. 楹木全态 77

41. 川楝全态 77

(一)针叶木解剖结构 78

三、造纸用材的解剖结构 78

42. 川楝全态 78

43.八宝全态 78

(二)阔叶木解剖结构 79

44.八宝全态 79

45. 光叶合欢全态 79

(三)禾本科植物解剖结构 80

46. 光叶合欢全态 80

47.石梓全态 80

48.箭毒木全态 81

49.箭毒木全态 81

51. 勐岭樗木导管 82

50. 勐岭樗木全态 82

第二节造纸纤维原料的超微结构 82

(一)胞间层 83

55. 圣诞树导管…………………………………(彩图) 83

54. 圣诞树全态…………………………………(彩图) 83

53. 团花木全态 83

52. 团花木全态 83

一、木材纤维细胞壁超微结构 83

57. 顶果 84

56. 顶果 84

(三)次生壁外层 85

58. 几种阔叶木导管形态对照图 85

(二)初生壁 85

(四)次生壁中层 86

三细胞壁上的微纤维结构 87

(五)次生壁内层 87

二细胞壁的纹孔结构 87

60. 毛竹全态 89

59. 毛竹全态 89

五禾草类原料的超微结构 89

四 阔叶木的超微结构 89

(二)芦苇纤维的微纤维形态 90

62. 毛竹导管 90

61. 毛竹节部 90

(一)芦苇纤维的层状结构 90

织细胞壁结构 90

(三)芦苇导管细胞、表皮细胞和薄壁组 90

六纤维细胞壁的微细薄层结构 91

(四)芦苇细胞壁上的纹孔结构 91

63. 毛竹杂细胞 91

64.毛竹竹隔膜 91

七、反应木、速生阔叶木及细菌腐蚀材的结构特点 92

(一)反应木 92

65.慈竹全态 92

66.慈竹纤维 92

(二)速生阔叶木 93

67. 慈竹纤维 93

68.黄竹全态 93

69.黄竹导管 94

70. 西风竹全态 94

(三)细菌侵蚀 94

71.青皮竹全态 95

72. 天水小毛竹全态 95

第三节几种主要化学组分在细胞组织中的分布 95

一、纤维素 96

二、半纤维素 96

73.绿竹全态 96

74. 绿竹叶部 96

76.稻草全态 97

75. 水竹全态 97

77.麦草全态 98

78. 麦草叶部 98

三、木素 98

79.蔗渣全态 99

80.蔗渣薄壁细胞 99

81. 龙须草全态 100

82.玉米秆全态 100

83. 高粱秆全态 101

84. 高粱秆薄壁细胞 101

85. 芦苇 102

86. 芦苇表皮细胞 102

四、硅在细胞组织中的分布 103

87. 芦苇导管 103

88. 苇膜 103

89. 芦苇全态 104

第四节纤维形态特征 104

91. 芦苇薄壁细胞 105

90. 酸法苇浆表皮细胞 105

一、针叶木纤维特征(图B1~B 29) 105

92. 几种草表皮细胞形态对照图 106

93. 芦苇KP浆 108

94. 芦苇SP浆 108

95. 小叶樟全态 109

96. 油包草全态 109

二、阔叶木纤维特征(图B 30~B 58) 110

97. 芨芨草全态 110

98. 向日葵秆全态 110

99. 蓖麻秆全态 111

100. 乌拉草全态 111

101. 红皮草全态 112

102. 马莲草全态 112

103. 马莲草表皮细胞群 113

104. 烟秆全态 113

106. 烟秆木质部 114

105. 烟秆皮部 114

三、禾草类纤维特征(图B 59~B 11 7) 115

107. 棉秆皮部 115

108. 棉秆木质部 115

109. 大豆秆全态 116

110. 狼尾草全态 116

111. 荻全态 117

112. 荻全态 117

113. 芦竹全态 118

114.芭矛秆全态 118

115.竹笋壳全态 119

116. 油沙草全态 119

117. 油沙草表皮细胞 120

118. 剑麻全态 120

四、韧皮纤维及种毛纤维特征(图B118~B 1 38) 120

120.剑麻纤维 121

119.剑麻全态 121

121.黄麻纤维 122

122.槐树皮全态 122

五、化学纤维及其他纤维特征(图B139~B158) 123

123.亚麻全态 123

124. 亚麻纤维 123

125. 大麻纤维 124

126. 大麻纤维 124

127. 苎麻纤维 125

128.苎麻纤维 125

129.檀皮全态 126

130.雁皮全态 126

第五节造纸纤维原料的分析测试 127

一、试样产地及名称 127

131.桑皮全态 127

132.桑皮全态 127

133.构皮全态 128

134.棉秆皮全态 128

135.三桠皮全态 129

136. 三桠皮全态 129

137. 三桠皮全态 130

138.棉花纤维 130

二、试样制备 130

三、纤维长宽度的测量及其分布频率 130

139. 消光锦纶纤维 131

140. 消光锦纶纤维 131

141. 未消光锦纶纤维 132

142. 未消光锦纶纤维 132

143. 未消光涤纶纤维 133

144. 消光粘胶纤维 133

146. 消光腈纶纤维 134

145. 消光腈纶纤维 134

148. 未消光维尼纶纤维 135

147. 消光维尼纶纤维 135

149. 消光维尼纶纤维 136

150. 未消光维尼纶纤维 136

152. 玻璃纤维 137

151. 石棉纤维 137

153. 石棉纤维 138

154. 羊毛纤维 138

155. 锦纶纤维横切面 139

156. 涤纶纤维横切面 139

157. 腈纶纤维横切面 140

158. 粘胶纤维横切面 140

四、筛分试验 158

五、杂细胞含量的测定 160

六、纤维细胞壁厚及胞腔直径的测量 163

七、纤维粗度及重量因子 169

八、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 170

附录试验方法简述 180

参考文献 18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