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

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忠观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81055638X
  • 页数:533 页
图书介绍:
《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目录

第一篇 总论 2

第一章 人口学产生前的西方人口研究 2

第一节 早期人口研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状况 3

1.社会经济状况 3

2.人口状况 4

第二节 西方早期的人口研究和人口思想 5

1.西方古代的人口研究和人口思想 5

1.1 色诺芬 5

1.2 柏拉图 6

1.3 亚里士多德 7

1.4 古罗马时期 8

2.西欧中世纪的人口思想 8

3.西欧重商主义的人口思想 9

4.结论 10

第二章 人口学的产生 12

第一节 人口学产生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状况 12

1.社会经济状况 12

2.人口状况 13

第二节 人口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4

1.早期对人口现象进行专门研究的学者 14

1.1 卡布坦·约翰·格兰特 14

1.2 威廉、配第 19

1.3 弗朗斯瓦·魁奈 22

1.4 鸠·彼得·苏斯密尔希 24

2.人口学概念的提出 26

1.社会经济状况 29

第一节 当代人口科学体系形成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口状况 29

第三章 当代人口科学体系的形成 29

2.人口状况 30

第二节 人口科学体系化 32

1.当代人口科学体系的特点 32

2.当代人口科学体系的内容 33

2.1 国外学者的论述 33

2.2 中国学者的论述 36

2.3 本书作者的看法 38

第二篇 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方法论各分支学科研究 44

第四章 概述 44

第一节 当代人口学方法论的重大发展 44

第二节 当代人口学方法论学科的基本体系 47

1.方法 50

1.1 方法的一般定义 50

第五章 人口学方法论 50

第一节 方法与方法论 50

1.2 方法的基本特点 51

2.方法论 54

2.1 方法论的一般定义 54

2.2 方法论与方法的依存关系及特点 55

第二节 人口学方法论 56

1.人口学方法论的一般意义 56

2.人口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分类 58

2.1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58

2.2 实证研究与应用研究 60

2.3 理论方法与技术方法 61

2.4 静态人口研究与动态人口研究 62

2.5 实验法与调查法 63

2.6 比较研究与分布状况研究 64

2.7 预测法研究与回溯性研究 65

第三节 当代人口学方法论研究 66

1.Keyfitz 矩阵乘法模型 67

2.寇尔—德曼区域模型生命表 70

3.寇尔婚姻模式 74

4.基什抽样方法 86

5.中介变量分析与邦戈茨生育率模型 90

6.宋健人口发展方程 95

7.非线性人口分析 99

第一节 人口统计学的产生 105

第六章 人口统计学 105

1.人口统计的产生 106

2.人口统计学的形成 108

第二节 人口统计学的发展 111

1.新的人口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112

2.抽样误差理论的突破,Bias理论的提出 114

3.人口分析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16

第三节 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20

1.人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120

2.人口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122

2.1 指标计量法 123

2.2 因素分析与测定法 124

2.3 模型分析法 126

1.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 127

第四节 人口统计学的基本内容 127

2.生育统计与分析 128

3.死亡统计与分析 128

4.生命表 128

5.人口再生产率的统计与分析 129

6.静止人口与稳定人口 129

7.婚姻与计划生育统计 129

8.人口调查 129

9.人口预测 130

10.人口规划 130

第五节 现代人口统计学的学术流派与发展趋势 131

1.现代人口统计学的学术流派 131

1.1 安斯雷·寇尔及其婚姻模式· 131

1.3 黑田俊夫及其人口负担系数 132

1.2 内森·凯菲茨及其人口预测模型 132

1.4 莱斯利·基什及其抽样调查 133

1.5 查瑞传及其人口统计研究 134

2.现代人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36

2.1 纵向发展相对稳定 137

2.2 学科内部结构发展的不均衡性 137

2.3 为相关分流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138

第七章 现代人口分析技术 139

第一节 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39

1.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产生 140

1.1 人口调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和人口资料的积累 140

1.2 社会实践对人口资料的需求与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产生 141

2.1 人口普查资料的开发与利用和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发展 142

2.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发展 142

2.2 发展中国家人口统计资料的特点与间接估计技术的提出 144

第二节 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基本定义与特点 145

1.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基本定义 145

2.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基本特点 147

2.1 现代人口分析技术是人口统计学研究的发展与延续 147

2.2 研究项目的独立性特点 149

2.3 现代人口分析技术具有综合技术相融合的特点 150

第三节 现代人口分析技术的基本内容 151

1.按学科体系分类 151

1.1 人口数据质量的评估与调整 151

1.2 婚姻度量与分析 154

1.3 生育度量与分析 157

1.4 死亡度量与分析 160

1.5 生命表和模型生命表分析 161

2.按一般度量分析与间接估计分析分类 162

2.1 平均初婚年龄的间接估计 162

2.2 利用曾生子女存活比估计儿童死亡率 163

第八章 数理人口学 166

第一节 数理人口学的产生和发展 166

1.数理人口学的产生 166

2.数理人口学的建立与发展 170

第二节 数理人口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73

1.数理人口学的研究对象 173

2.数理人口学的研究方法 174

2.1 线性分析 175

2.2 非线性分析 176

2.3 模型分析 178

第三节 数理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和内容 183

1.数理人口学的基本范畴 183

2.数理人口学的基本内容 183

2.1 数理人口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 183

2.2 人口总量的时间函数模型分析 184

2.3 生命表分析 184

2.4 稳定人口模型分析 184

2.5 人口预测模型分析 184

第九章 人口的社会调查方法 186

第一节 人口调查方法的产生和发展 186

1.人口调查方法的产生 186

1.1 人口调查方法产生的一般概述 187

1.2 人口调查方法的产生 188

2.人口调查方法的发展 192

2.1 人口经常登记 192

2.2 人口普查 193

2.3 人口抽样调查 194

第二节 人口调查的含义、特点和种类 196

1.人口调查的基本含义 196

2.人口调查的基本特点 197

2.1 以被调查者的回答来获取调查信息 197

2.2 调查质量要受到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双重因素的影响 198

2.3 敏感性特点 198

3.人口调查方法的基本分类 199

3.1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199

2.4 调查对象与报告承担者分离的特点 199

3.2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200

3.3 直接访问法和被调查者自填法 200

第三节 人口调查方法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201

1.人口经常登记 201

1.1 人口经常登记的意义 201

1.2 人口经常登记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203

2.人口普查 204

2.1 人口普查的意义和作用 204

2.2 人口普查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206

3.人口抽样调查 209

3.1 人口抽样调查的意义和特点 209

3.2 人口抽样调查的基本内容与实施 210

第三篇 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理论类各分支学科研究 218

第十章 概述 218

第一节 当代人口学理论的重大发展 218

第二节 当代人口学理论类学科的基本体系 226

第十一章 人口社会学 230

第一节 人口社会学的产生 230

1.中国古代的人口社会思想 230

2.欧洲古代和近代的人口社会思想 23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社会思想与人口社会学的发展 237

第三节 当代人口社会学理论的形成与体系的完善 241

1.当代人口社会学理论 241

2.当代人口社会学理论的主要特点 243

第四节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250

第五节 人口社会学的发展趋势 253

第十二章 人口经济学 254

第一节 人口经济学的产生 254

1.人口经济学产生以前的人口经济思想 254

2.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经济思想 255

3.人口经济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56

4.人口经济学的提出 257

第二节 人口经济学发展的历史轨迹 258

1.人口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拓宽 258

2.人口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260

3.人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60

第三节 人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261

1.悲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 261

3.1 列宾斯坦的成本效应理论 263

3.生育率的经济理论 263

2.乐观主义的人口经济理论 263

3.2 贝克尔的数量质量替代理论 264

3.3 伊斯特林的供给—需求理论 265

3.4 考德威尔的财富流理论 265

4.经济适度人口论 266

5.人力资本理论 267

6.人口经济增长长波理论 268

7.人口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70

第四节 人口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273

1.人口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深化 273

1.1 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73

1.2 关于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 273

2.1 老年人口经济学(老年经济学) 274

2.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某一部分或领域的深化 274

1.3 关于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274

2.2 家庭人口经济学(家庭经济学) 275

2.3 工商人口学和市场人口学 276

第十三章 人口生物学 278

第一节 人口生物学的产生 278

1.早期的人口生物学思想 278

2.近现代人口学家及其人口理论中对人口生物学思想的发展 279

2.1 马尔萨斯《人口原理》中的生物学原理 279

2.2 卡尔—桑德斯《人口问题》中的生物学论题 280

2.3 索维《人口通论》中的生物学观点 281

3.人口生物学的形成及其学科体系的完善 283

1.人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地位 284

第二节 人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84

2.人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285

2.1 关于人口数量的生物学研究 285

2.2 关于人口素质的生物学研究 286

2.3 关于人口性别决定与构成的生物学研究 288

2.4 关于人口老化的生物学研究 291

2.5 关于人口生育节育的生物学研究 293

第三节 人口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296

第十四章 人口地理学 298

第一节 人口地理学的产生 298

1.中国古代学者的人口地理思想 298

2.中国近代思想家的人口地理思想 298

3.西方学者的人口地理思想及其发展 300

3.1 柏拉图和重商主义代表人物的人口地理思想 300

3.2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人口地理思想 301

3.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口地理思想 303

3.4 马尔萨斯《人口论》中的人口地理思想 30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口地理思想及现代人口地理学理论基础的形成 307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贡献与人口地理学的形成 315

第四节 人口地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317

第五节 人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318

第十五章 质量人口学 320

第一节 西方人口质量思想及其发展 320

1.柏拉图的人口质量思想 321

2.亚里士多德的人口质量思想 322

3.达尔文的进化论及优生学者的人口质量思想 324

4.摩尔根的社会发展观及其人口质量思想 326

5.当代西方的人口质量思想 327

第二节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质量思想及其发展 329

1.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口质量思想 329

2.汉代时期的人口质量思想 330

3.宋代时期的人口质量思想 331

4.中国近代学者的人口质量思想 33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者的人口质量思想与科学质量人口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336

1.提出了人口的本质包括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两个方面 336

2.提出了人口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决定于社会制度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思想 337

3.提出了人口质量的含义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思想 337

4.提出了人口质量比人口数量更加重要的思想,并分析了教育与人口质量的关系 338

5.提出了人口质量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 339

第四节 质量人口学的形成与内容体系的完善 343

1.人口质量在当代获得重视的社会经济背景 343

2.质量人口学的内容及形成 348

第五节 质量人口学的发展前景 351

第十六章 人口生态学 352

第一节 人口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352

1.人口生态学的产生 352

2.人口生态学的发展 354

第二节 人类认识的发展——人口生态学产生的历史必然 356

第三节 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363

1.人口生态学的性质与地位 363

2.人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363

3.2 历史与现实分析法 364

3.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法 364

3.1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364

3.人口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364

第四节 人口生态学的基本内容及范畴 365

1.生态系统 365

2.人口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及其几种主要论点 366

2.1 悲观者的观点 367

2.2 盲目乐观论者的观点 368

2.3 “资源危机论”观点 369

2.4 “理想人口数量论”观点 371

2.5 马克思主义现点 372

3.人口与环境污染 373

4.人口容量的含义及特征 374

4.1 人口容量的含义 374

4.2 人口容量的特征 375

4.3 研究人口容量的意义 377

第五节 人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378

第十七章 人口思想史 380

第一节 人口思想史的产生 380

第二节 人口思想史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就 382

1.世界人口思想史的研究 382

1.1 概述 382

1.2 资本主义以前的人口思想 384

1.3 重商主义的人口思想 385

1.4 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口思想 385

1.5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口思想 386

1.6 马尔萨斯人口论 387

1.7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思想 389

1.9 列宁斯大林的人口思想 390

1.8 新马尔萨斯主义 390

1.10 生物学派人口理论 391

1.11 社会学派人口理论 392

1.12 “倒过来的”马尔萨斯主义 393

1.13 适度人口论 393

1.14 人口转变论 394

1.15 毛泽东邓小平的人口思想 395

2.中国人口思想史的研究 396

2.1 概述 396

2.2 先秦奴隶社会时期的人口思想 397

2.3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人口思想 398

2.4 中国封建社会中期的人口思想 399

2.5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人口思想 400

2.6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人口思想 401

第三节 简短的结论 403

第四篇 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应用类各分支学科研究 406

第十八章 概述 406

第一节 当代人口学经验的、应用的知识的发展 406

第二节 当代人口学应用类学科的基本体系 410

第十九章 民族人口学 414

第一节 80年代民族人口学的产生与形成 414

1.80年代前半期民族人口研究在中国的出现 414

2.80年代后半期民族人口学在中国的形成及其发展动向 417

第二节 民族人口学的学科特色与研究框架 419

1.学科特色体现 419

2.基本研究框架的形成 421

1.1 社会重视 423

1.进展 423

第三节 90年代民族人口学的进展与不足 423

1.2 研究深化,得出了一些新结论 424

1.3 方法创新,解开了一些遗存的难题 425

1.4 成果叠出 427

2.不足 427

第四节 跨世纪民族人口学的发展趋向 429

第二十章 工商人口学 431

第一节 工商人口学的产生 431

1.工商人口学首先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 431

2.中国工商人口学的诞生 433

第二节 工商人口学的发展前景 434

1.现代商品生产的发展,为工商人口学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435

2.市场经济的世界性趋势,为工商人口学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条件 436

3.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工商人口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需要 437

4.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亲和,为工商人口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环境 439

5.人口统计学、现代人口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等现代学科,为工商人口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 440

6.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为工商人口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 440

第三节 简短的结论 441

第二十一章 人口法学 443

第一节 人口法学的提出 443

1.中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对人口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提出了迫切需求 445

1.1 中国人口正在向人口容量的极限逼近 445

1.2 中国人口现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46

1.3 中国人口状况对自然资源的影响 447

1.4 中国人口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47

2.以法律形式确认人口再生产的实践,为人口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448

3.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和法学理论为人口法学的创立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450

第二节 人口法学的构建 451

1.人口法学的研究对象 451

2.人口法的调整对象 452

3.人口法的基本原则 454

第三节 人口法学的发展前景 455

第二十二章 人口史 457

第一节 人口史研究的现状和取得的成就 457

1.世界人口史的研究 457

2.中国人口史的研究 461

第二节 人口史研究的前景 465

第二十三章 人口结构学 467

第一节 人口结构学的产生 467

1.早期的人口结构研究 467

2.近代的人口结构研究 468

第二节 人口结构学的基本科学范畴、研究对象和任务 470

1.基本科学范畴 470

1.1 人口结构学最基本的科学范畴就是人口结构 470

1.2 人口结构学的另一个基本科学范畴就是人口结构体系 471

1.3 人口结构学的再一个基本科学范畴就是人口结构规律 473

2.研究对象和任务 474

2.1 人口结构学的研究对象即人口结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在人口科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474

2.2 人口结构学的任务在于揭示人口结构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利用这些规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475

第三节 人口结构学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 477

1.发展前景 477

2.发展趋势 478

1.早期的人口政策研究 479

第一节 人口政策学的产生 479

第二十四章 人口政策学 479

2.近代的人口政策研究 480

第二节 人口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性质和特征 482

1.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482

2.性质和特征 483

第三节 人口政策学的发展前景 485

第二十五章 计划生育管理学 487

第一节 计划生育管理学的产生 487

1.产生的背景 487

2.学科的定名 489

第二节 计划生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491

1.研究对象 491

2.1 计划生育目标管理 492

2.主要内容 492

2.2 计划生育组织管理 493

2.3 计划生育宣传管理 494

2.4 计划生育信息管理 494

2.5 计划生育药具管理 495

2.6 计划生育财务管理 496

2.7 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管理 497

2.8 城镇计划生育管理 497

2.9 乡村计划生育管理 498

2.10 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管理 499

2.11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 500

第三节 计划生育管理学的发展前景 501

第一节 生育健康的含义及其学科定位 504

第二十六章 生育健康研究 504

第二节 生育健康产生的社会背景 506

第三节 生育健康概念的形成与沿革 511

第四节 生育健康的特点及其对人口研究与计划生育的影响 514

1.特点 514

1.1 内涵丰富、涉及面广 514

1.2 赋权妇女、依托服务 515

1.3 侧重微观,以人为本 516

2.影响 517

2.1 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517

2.2 对中国的影响 520

第五节 生育健康发展面临的挑战 524

主要参考文献 527

后记 5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