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心强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5381989
  • 页数:4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十三章,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数据传输信道、数据传输技术、数据通信组网设备、计算机网络及其体系结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局域网、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协议、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以及数据通信的新发展等内容。为了便于教学,加深理解本书内容,各章末均附有习题。另设附录,列出了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标准和重要网址。本书既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阐述,又力求反映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最新进展;既注重定性介绍,又有必要的定量分析。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或通信专业以及其他有关专业的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本、专生教材或参考书。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目录

目录 1

第1章 数据通信概论 1

1.1 通信系统模型 1

1.2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 2

1.2.1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2

1.2.2 数据通信 4

1.3 数据通信研究的内容 4

1.4.1 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 5

1.4 数据通信系统 5

1.4.2 数据通信系统的分类 6

1.5 数据通信网 6

1.5.1 按网络拓扑分类 7

1.5.2 按传输技术分类 8

1.6 数据通信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10

1.6.1 数据通信的应用 10

1.6.2 数据通信的发展前景 11

习题 14

2.1.1 信息 15

2.1 信息、数据和信号 15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5

2.1.2 数据 16

2.1.3 信号 17

2.2 功率谱密度和带宽 24

2.3 传输方式和传输速度 26

2.3.1 传输方式 26

2.3.2 传输速率 29

2.4.1 衰减和增益 31

2.4 传输质量 31

2.4.2 失真 32

2.4.3 噪声 33

2.4.4 畸变 35

2.4.5 差错率 36

2.4.6 畸变和误码的测试 38

2.4.7 频带利用率 38

2.5 通信编码 39

习题 41

3.1.2 信道分类 44

3.1.1 传输信道 44

第3章 数据传输信道 44

3.1 信道概述 44

3.2 信道容量 46

3.2.1 有扰模拟信道的信道容量 46

3.2.2 有扰数字信道的信道容量 47

3.3 导向传输媒体 48

3.3.1 双绞线 48

3.3.2 同轴电缆 50

3.3.3 光缆 52

3.4.1 短波通信 59

3.4 非导向传输媒体 59

3.4.2 微波通信 64

3.4.3 卫星通信 74

3.4.4 光波通信 77

习题 80

第4章 数据传输技术 81

4.1 基带传输技术 81

4.1.1 基带传输对信号的要求 81

4.1.2 基带信号的波形及其传输码型 82

4.1.3 基带传输系统 87

4.2 频带传输及调制技术 91

4.2.1 概述 91

4.2.2 基本数字调制技术 92

4.2.3 幅相混合调制 110

4.2.4 脉码调制 112

4.3 同步控制技术 116

4.3.1 载波同步 116

4.3.2 位同步 119

4.3.3 群同步 123

4.3.4 网同步 124

4.4 信道访问技术 127

4.4.1 选择(轮询)技术 127

4.4.2 争用技术 130

4.4.3 复用技术 138

4.5 数据交换技术 145

4.5.1 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 145

4.5.2 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 146

4.5.3 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 147

4.5.4 三种交换技术的比较 149

4.6 差错控制技术 150

4.6.1 差错控制概述 150

4.6.2 采用检错码的差错控制 153

4.6.3 采用纠错码的差错控制 158

4.6.4 采用冗余技术的差错控制 161

习题 162

5.1.1 数据终端设备的组成及功能 165

第5章 数据通信组网设备 165

5.1 数据终端设备 165

5.1.2 数据终端设备的分类 166

5.1.3 数据终端设备的工作特性 167

5.1.4 常用的数据终端设备 169

5.2 线路终端设备 172

5.2.1 调制解调器 172

5.2.2 声耦合器 176

5.3.1 多路复用器 177

5.3 传输控制设备 177

5.3.2 集中器 180

5.3.3 前置处理机(FEP) 182

5.3.4 通信控制器 182

5.4 自动辅助设备 186

5.4.1 自动应答装置(AAU) 187

5.4.2 自动呼叫装置(ACU) 188

5.5 专用设备 188

5.5.1 速率/代码转换器 188

5.5.2 协议转换器 189

5.5.3 安全设备 191

习题 192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及其体系结构 193

6.1 概述 193

6.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93

6.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195

6.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96

6.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应用 197

6.2.1 层次型的体系结构 198

6.2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198

6.2.2 OSI体系结构 200

6.2.3 TCP/IPI体系结构 203

6.3 体系结构的若干重要概念 205

6.3.1 开放系统互联环境 205

6.3.2 层、子系统与实体 206

6.3.3 服务、协议和服务访问点 207

6.3.4 服务原语 209

6.3.5 数据单元 210

6.3.6 对等实体间的通信 212

习题 213

第7章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15

7.1 物理层概述 215

7.2 物理层接口特性 215

7.2.1 机械特性 216

7.2.2 电气特性 216

7.2.3 功能特性 218

7.3 物理层的常用标准 220

7.2.4 规程特性 220

7.3.1 EIARS-232-C/D/E/F 221

7.3.2 EIARS-449、RS-422-A和RS-423-A 223

7.3.3 X.21建议 224

7.4 数据链路层概述 226

7.5 数据链路协议 228

7.5.1 停-等协议 228

7.5.2 连续ARQ协议 229

7.6.1 实现帧同步的方法 232

7.6 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232

7.5.3 选择重传ARQ协议 232

7.6.2 面向比特的同步链路控制规程 233

7.7 因特网的数据链路协议 242

习题 245

第8章 局域网 247

8.1 局域网概述 247

8.2 局域网体系结构 249

8.2.1 局域网参考模型 249

8.2.2 IEEE802标准 249

8.2.3 局域网链路控制机制 250

8.3.1 总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3 253

8.3 常用局域网标准 253

8.3.2 令牌环局域网标准:IEEE802.5 255

8.3.3 令牌总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4 256

8.3.4 局域网高层协议 257

8.4 局域网扩展 258

8.4.1 集线器式局域网 258

8.4.2 交换机式局域网 259

8.5 高速局域网 261

8.5.1 100Base-T 261

8.5.2 100VG-AnyLAN 262

8.5.3 千兆比以太网 263

8.6 无线局域网 264

8.6.1 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264

8.6.2 无线局域网协议 265

习题 268

9.1.1 广域网的概念 270

9.1.2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270

9.1 广域网概述 270

第9章 广域网 270

9.1.3 通信子网的操作方式 273

9.2 路由选择 275

9.2.1 路由算法的设计考虑 275

9.2.2 静态路由算法 276

9.2.3 动态路由算法 278

9.3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280

9.3.1 概述 280

9.3.2 流量控制 281

9.3.3 拥塞控制 283

9.4 X.25建议 284

9.4.1 X.25层次结构 284

9.4.2 X.25物理级与帧级 284

9.4.3 X.25分组级 287

9.5 帧中继 291

9.5.1 帧中继概述 291

9.5.2 帧中继的体系结构 293

9.5.3 帧中继的帧格式 294

9.5.4 帧中继的运行机制 295

9.5.5 帧中继的应用 296

习题 297

第10章 网络互联 299

10.1 网络互联概述 299

10.2 网络互联设备 300

10.2.1 网桥 300

10.2.2 路由器 303

10.2.3 网关 304

10.3 分组交换网网际协议 306

10.4.1 IP地址及其转换 307

10.4 因特网网际协议IPv4 307

10.4.2 IP数据报的格式及其处理 313

10.4.3 IP提供的服务 315

10.4.4 路由选择机制 317

10.4.5 控制报文协议ICMP 320

10.5 因特网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321

10.5.1 IPv6分组的通用格式 322

10.5.2 IPv6基本首部格式 322

10.5.3 IPv6地址空间 324

习题 325

10.5.4 控制报文协议ICMPv6 325

11.1 运输层概述 327

11.1.1 运输层的基本功能 327

第11章 运输层 327

11.1.2 运输层协议的分类 328

11.1.3 运输服务、原语及其参数 329

11.2 运输层协议机制 331

11.2.1 运输层协议的端口 331

11.2.2 运输协议机制 332

11.3.1 TCP报文段的格式 338

11.3 传输控制协议TCP 338

11.3.2 TCP服务、原语和参数 340

11.3.3 TCP运输连接管理 342

11.3.4 TCP拥塞控制 343

11.4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44

习题 345

第12章 应用层协议 348

12.1 应用层概述 348

12.2.1 概述 349

12.2 域名系统 349

12.2.2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 350

12.2.3 因特网的域名转换 351

12.3 文件传送 353

12.3.1 概述 353

12.3.2 FTP的基本原理 353

12.3.3 TFTP和NFS 354

12.4.2 电子邮件的格式 356

12.4.3 电子邮件协议 356

12.4.1 概述 356

12.4 电子邮件 356

12.5 远程登录 359

12.5.1 概述 359

12.5.2 远程登录的基本原理 359

12.6 万维网 360

12.6.1 概述 360

12.6.2 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 361

12.6.3 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362

12.6.4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 363

12.6.5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 365

12.6.6 Java和JavaScript 367

12.7 网络管理 369

12.7.1 网络管理概述 369

12.7.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370

12.7.3 网络管理模型 371

12.7.4 网络管理功能 372

12.7.5 网络管理协议 374

习题 379

13.1 概述 380

第13章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380

13.2 数据加密技术 382

13.2.1 加密通信模型 382

13.2.2 常规密码体制 383

13.2.3 公开密码体制 391

13.3 网络安全策略 394

13.3.1 加密策略 394

13.3.2 密钥分配技术 395

13.3.3 鉴别技术 395

13.3.4 防火墙技术 396

13.4 因特网的安全体系结构 397

13.3.5 回拨技术 397

13.4.1 安全关联 398

13.4.2 鉴别首部 398

13.4.3 封装安全净负荷 399

13.4.4 运输方式和隧道方式 400

13.4.5 密钥管理 400

习题 401

14.1.1 概述 403

第14章 数据通信的新发展 403

14.1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403

14.1.2 ISDN用户/网络接口 405

14.1.3 ISDN体系结构 407

14.1.4 N-ISDN和B-ISDN 412

14.1.5 B-ISDN信息传送方式——ATM 416

14.1.6 ISDN信令系统 418

14.2 城域网 420

14.2.1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 420

14.2.2 分布队列双总线DQDB 424

14.3 IP网 427

14.3.1 IP/ATM融合技术 427

14.3.2 移动IP 429

14.3.3 IP电话 434

14.4 宽带接入网 439

14.4.1 概述 439

14.4.2 宽带有线接入技术 440

14.4.3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446

14.5.1 全光网概述 451

14.5 全光网 451

14.5.2 全光网的网络结构 452

14.5.3 全光网的特点 453

14.6 智能网 454

14.6.1 智能网的概念 454

14.6.2 智能网的结构 454

14.7 三网融合 457

习题 458

附录 数据通令与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标准 460

参考文献及重要网址 4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