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第1辑  伦理卷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第1辑  伦理卷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第1辑 伦理卷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焦润明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海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6389946
  • 页数:24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中华十万个为什么丛书之一,本套丛书针对大众读者,以提问回答的方式,介绍涉及中华文化各个方面的知识,函盖面广,普及性强。本册以伦理知识为主题,介绍关于伦理的文化、历史知识。如“为什么常说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等等。
《中华文化十万个为什么 第1辑 伦理卷》目录

MULU 1

伦理卷 1

为什么我们常讲人性问题?何为人性? ■1 1

1 为什么孟子强调“不以规矩难成方圆”? ■14 1

为什么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 ■4 2

为什么孔子强调“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5 3

为什么孟子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 ■6 4

为什么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7 5

为什么孟子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8 6

为什么传统要求女子讲“三从四德”? ■9 7

为什么人们常说办事要“讲理”? ■11 8

为什么荀子强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 9

为什么孔子强调做人要“不迁怒,不贰过”? ■13 10

为什么常把虚心好学的精神形容为“不耻下问”?■15 12

为什么孔子强调要“见贤思齐”? ■16 13

为什么古人强调做人要“与天地参”? ■17 14

为什么孟子强调做人要有“恻隐之心”? ■18 15

为什么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 ■19 16

为什么孔子强调“刚毅木讷近仁”? ■21 17

为什么中国人推崇“中庸之道”? ■22 18

为什么老子强调人生“三宝”? ■23 19

为什么古人强调君子要“立德”、“立功”、“立言”?■25 20

为什么常说做人要讲“气节”? ■26 21

为什么古人强调要“去谗远色”? ■27 22

为什么说“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28 23

为什么孔子强调“九思”? ■29 24

目录 25

为什么说“养不教父之过”? ■30 25

为什么说“言而无信非君子”? ■31 26

为什么孔子把与大同社会相对应的社会称作 27

为什么孔子把与“小康”相对应的社会称为 28

“小康”社会? ■32 28

“大同”社会? ■34 29

为什么孔子强调“杀身成仁”? ■36 29

为什么孟子强调要“舍生取义”? ■37 30

为什么常形容坦诚交往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38 31

为什么人们常用“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来 32

形容品德? ■39 33

为什么常用“敏于事而慎于言”作为处世信条? ■40 33

为什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1 34

为什么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42 35

为什么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2 36

为什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43 37

为什么要强调“居安思危”? ■44 38

为什么要“知足常乐”? ■45 39

为什么古人常用“替天行道”来表示正义? ■47 40

为什么“郭巨葬子”成为孝道佳话? ■48 41

为什么要“言必信,行必果”? ■49 42

为什么“治国在齐其家”? ■50 43

为什么说“好学近乎知”? ■51 44

为什么说“力行近乎仁”? ■52 45

为什么说“知耻近乎勇”? ■53 46

为什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54 47

为什么说要“听其言而观其行”? ■55 48

为什么说“孝”是中国伦理的重要内容? ■56 49

为什么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 ■57 50

为什么讲君子要自强不息? ■59 51

为什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 52

一种道德境界? ■60 53

为什么说《陋室铭》是知识分子自勉自慰的 53

座右铭? ■61 54

为什么宋儒强调要“存天理,灭人欲”? ■62 54

为什么要“反求诸己”? ■64 55

为什么墨子提出“七患”? ■65 56

为什么我们常说要“以德服人”? ■66 57

为什么中国古代讲“九德”? ■67 58

为什么孔子提出人生“三戒”? ■68 59

为什么孔子提出了“友直、友谅、友多闻”的 60

交友原则? ■69 61

为什么儒家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0 61

为什么人们常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62

武不能屈”来形容人的品格? ■71 63

为什么要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2 63

为什么人们常说要“与人为善”?怎样理解“善”? ■73 64

为什么封建统治者强调“天不变,道亦不变”? ■74 65

为什么说传统社会特别重视贞操? ■75 66

为什么常讲待人礼貌的问题?怎样理解“礼”? ■76 67

为什么常喻在危难之中帮助别人的人为 68

为什么墨子强调要“节用”? ■79 69

“仁义之人”? ■77 69

为什么人们经常讲“男主外,女主内”? ■80 70

为什么要把“慎独”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 ■82 71

为什么说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83 72

为什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84 73

为什么古人要用“见得思义”来规劝人? ■85 74

为什么说“见危授命”是一种做人原则? ■86 75

为什么孔子要“克己复礼”? ■87 76

为什么孔子提出“为政以德”? ■88 77

为什么说“仓廪实,则知礼节”? ■89 78

为什么先贤提倡要“吾日三省吾身”? ■90 79

为什么我们常说待人要“礼貌”? ■91 80

为什么我们常说做事要“当仁不让”? ■92 81

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父母死要守孝三年? ■93 82

为什么封建时代提倡“举孝廉”? ■94 83

为什么我们经常骂坏人为“小人”? ■96 84

为什么孔子强调要“成人之美”? ■97 85

为什么常喻善待父母的人为“孝子”? ■98 86

为什么把柳下惠誉为“坐怀不乱”的楷模? ■99 87

为什么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 88

禽兽”? ■100 89

为什么古人讲“富而教”呢? ■101 89

为什么严复提出了“开明自营”学说? ■102 90

为什么说“德未熟而急知名,名必辱”? ■103 91

为什么清末出现了“放足运动”? ■104 92

为什么谭嗣同要“冲决网罗”? ■105 93

为什么说“三纲五常”是封建专制伦理纲常? ■106 94

为什么近代提出了“家庭革命”的问题? ■107 95

为什么近代出现了“道德革命”? ■109 96

为什么近代有人提出“铸造国民母”? ■110 97

为什么说康有为写的《大同书》也是一部 98

为什么孙中山提出“人格救国”? ■113 99

伦理道德著作? ■111 99

为什么梁启超强调“公德”建设?何为“公德”?■114 100

为什么说《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是伦理 101

学名篇? ■116 102

为什么陈独秀提倡“伦理觉悟”? ■117 102

为什么近代中国出现了“三纲革命”? ■118 103

为什么孙中山强调“天下为公”? ■119 104

为什么“贤妻良母”观念仍很流行? ■120 105

为什么民国初年出现了“剪辫运动”? ■121 106

为什么常讲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122 107

为什么常用“明哲保身”来喻做事圆滑? ■123 108

为什么我们常说做事要“问心无愧”? ■124 109

为什么我们常把不辨是非的狭隘感情称为 110

“江湖义气”? ■126 111

为什么强调人与人要“和为贵”? ■127 111

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忠厚老实人? ■128 112

为什么我们常把做坏事还满不在乎的人称为 113

“恬不知耻”? ■128 114

为什么说“兼相爱,交相利”? ■129 114

为什么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130 115

为什么我们常讲人道问题?何为人道? ■132 116

为什么我们常讲要“制怒”? ■134 117

为什么人们常讲“进一步万丈深渊,退一步 118

海阔天空”? ■135 119

为什么人们常说“占小便宜吃大亏”? ■136 119

为什么说患生于多欲? ■137 120

为什么“公正无私,万民思齐”? ■138 121

为什么说“见利思义”是一种做人原则? ■139 122

为什么说“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是极端 123

自私的? ■140 124

为什么要“从心所欲不逾矩”? ■141 124

为什么常把真诚劝诫的话叫“金玉良言”? ■142 125

为什么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143 126

为什么我们常用有没有“良心”来评价人? ■144 127

为什么我们常把不思报恩的行为称为 128

“忘恩负义”? ■146 129

为什么我们常用“君子”、“小人”来划分人? ■147 129

为什么要“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 ■149 130

为什么要“不谄上而慢下,不厌故而敬新”? ■150 131

为什么平常总用“现世报”来骂人? ■151 132

为什么人们总是强调“修养”? ■152 133

为什么说“片刻不能忍,烦恼日月长”? ■153 134

为什么说“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154 135

为什么说“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155 136

为什么形容人的高洁叫“一尘不染”? ■156 137

为什么我们常用“一视同仁”来表示对人平等?■157 138

为什么常用荷花来形容“出淤泥而不染” 139

为什么说“满招损,谦受益”? ■159 140

的品格? ■158 140

为什么把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叫 141

“大义灭亲”? ■160 142

为什么常指责不尊重妇女的男子为 142

“大男子主义”? ■161 143

为什么常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162 143

为什么康有为强调要“去九界”? ■163 144

为什么报纸上常强调领导要“以身作则”? ■164 145

为什么把精神胜利法叫“阿Q精神”? ■165 146

为什么常把男女间的嫉妒情结称为“吃醋”? ■166 147

为什么要“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167 148

为什么常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49

来表达气节? ■168 150

为什么我们常用“同志”称呼人? ■169 150

为什么我们常说做人要有“自知之明”? ■170 151

为什么人们常说不要“妄自尊大”? ■171 152

为什么人们常说不要“妄自菲薄”? ■172 153

为什么批评人时常用“好高骛远”? ■173 154

为什么批评人用“好大喜功”? ■174 155

为什么用“志同道合”来形容有共同志向的人?■175 156

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常有“讲面子”的问题? ■176 157

为什么说“当着矮人别说矮话”? ■177 158

为什么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178 159

为什么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79 160

为什么常说那些总干坏事的人是 161

“多行不义必自毙”? ■180 162

为什么说“德不孤,必有邻”? ■181 162

为什么说“妒前无亲”? ■182 163

为什么为商“信诺重千金”? ■183 164

为什么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84 165

为什么说“十个手指有短长,用人所长 166

为什么说“用人如不用贤良,只凭资格 167

无弃才”? ■185 167

事难成”? ■186 168

为什么说“用人如用木,求士莫求全”? ■187 168

为什么说“家和万事兴”? ■188 169

为什么“积善之家有余庆,积德之家无 170

灾殃”? ■189 171

为什么说“日间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 171

心不惊”? ■190 172

为什么说“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191 172

为什么常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为 173

社会公德? ■192 174

为什么儒家强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93 174

为什么人们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175

伤悲”? ■194 176

为什么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 176

为什么人们常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 177

利于行”? ■195 177

莫为”? ■197 178

为什么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封建 178

伦理旧道德? ■198 179

为什么我们把公务员称为“人民公仆”? ■199 179

为什么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 180

是自私的表现? ■200 181

为什么说“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 181

影斜”? ■201 182

为什么人们常讲修身要清静淡泊? ■202 182

为什么常称色情类书刊为“黄色”书刊? ■203 183

为什么要“攻无道而伐不义”? ■204 184

为什么说“渔利者害多,沽名者毁至”? ■205 185

为什么说“人先信而后求能”? ■206 186

为什么说“好胜者必争,贪勇者必辱”? ■207 187

为什么人们总强调“开诚布公”? ■208 188

为什么说“得士者昌,失士者亡”? ■209 189

为什么说要“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210 190

为什么说“浅人好夸富,贪人好哭穷”? ■211 191

为什么墨子强调“名誉不可虚假”? ■212 192

为什么闵子骞孝行闻天下? ■213 193

为什么汉文帝不造露台? ■214 194

为什么度公不卖乘马“的卢”? ■215 195

为什么宋弘富不易糟糠? ■216 196

为什么李膺惩严不避死? ■217 197

为什么杨王孙要裸葬矫俗? ■218 198

为什么董云七十拜师? ■219 199

为什么邓世昌“义不独生”? ■220 200

为什么史可法舍身取义? ■221 201

为什么渔父仗义救伍员? ■222 202

为什么王联弃乡试千里送病友? ■223 203

为什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224 204

为什么王鼎死荐林则徐? ■225 205

为什么段玉裁终身念恩师? ■226 206

为什么诸葛亮死而后已? ■227 207

为什么岳飞精忠报国? ■229 208

为什么鲍叔牙被称为“千古一朋”? ■230 209

为什么柳宗元代友迁播? ■231 210

为什么张良不受三万户? ■232 211

为什么顾炎武谦逊敬贤? ■233 212

为什么乐羊妻勉夫励志? ■235 213

为什么范仲淹忧乐天下? ■236 214

为什么诸葛亮自贬三级? ■238 215

为什么苏秦发愤刺股? ■239 216

为什么苏武持汉节牧羊? ■240 217

为什么郑板桥居官爱民? ■241 218

为什么司马光训俭示康? ■243 219

为什么颜之推说“欲不可纵,志不可满”? ■244 22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