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军事社会学概论
军事社会学概论

军事社会学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军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亚平,祁永信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305003786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现代战争下一篇:孙子兵法 第1卷
《军事社会学概论》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军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

一、军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二、军事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6

第二节 军事社会学的地位 9

一、军事社会学与社会学 9

二、军事社会学与军事心理学 10

三、军事社会学与军事社会心理学 10

四、军事社会学与军事管理学 11

五、军事社会学与军队政治工作学 12

第三节 军事社会学的特征和功能 14

一、军事社会学的特征 14

二、军事社会学的功能 16

第四节 军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9

一、军事社会学的方法论和理论原则 19

二、军事社会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22

三、军事社会学的特殊研究方法 27

第二章 军事社会学的发展概要 30

第一节 美国军事社会学的发展 30

第二节 苏联军事社会学的发展 32

第三节 中国军事社会学的发展 33

一、古代军事社会学思想 34

二、现代军事社会学思想 38

三、军事社会学研究现状 45

第三章 军队与社会 47

第一节 军队的社会地位 47

一、军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47

二、军队是阶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49

三、军队消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局 51

第二节 军队的社会基础 51

一、军队的社会本质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 52

二、军队的战斗能力决定于社会的经济状况 53

三、军队的发展决定于社会的科技水平 57

第三节 军队的社会作用 60

一、军队对社会政治的作用 60

二、军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3

三、军队对社会文明的影响 65

第四章 战争与社会 68

第一节 战争及其战争社会学的分析原则 68

一、战争作为社会现象的出现 68

二、战争社会学的分析原则 70

第二节 战争的社会根源 70

一、资产阶级理论家关于战争恨源的观点 71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社会根源的学说 74

第三节 战争的社会基础 75

一、战争与社会政治 76

二、战争与社会经济 77

三、战争与社会民众 79

四、战争与社会科技 82

第四节 战争的社会功能 84

一、战争对社会革命的功能 84

二、战争对社会经济的功能 85

三、战争对社会科技的功能 86

第五章 军人社会化 88

第一节 军人社会化的基本概念 88

一、军人社会化的概念及其过程 88

二、军人社会化的特征 91

第二节 军人社会化的内容和目标体系 92

一、军人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92

二、军人社会化的目标体系 97

第三节 军人社会化的媒介 98

一、社会文化 98

二、军人集体 100

三、同辈群体 100

四,军人家庭 101

五、传播工具 101

六、军事社区 101

第四节 军人社会化与军人个性 102

一、研究军人个性的意义 102

二、军人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03

三、军人个性形成,发展的一般特征 103

第五节 军人的再社会化 105

一、关于再社会化的涵义 105

二、军人再社会化的原因 106

三、军人再社会化的内容 107

四、军人再社会化的特点 109

五、犯罪军人的再社会化 110

第六章 军人角色 111

第一节 军人角色的涵义和特点 111

一、军人角色的基本涵义 111

二,军人角色的主要特点 114

三、军人角色理论的功能 116

第二节 军人角色的分类 117

一、限定性角色与非限定性角色 117

二、现实角色与预备角色 119

三、主角色与次角色 121

四、正角色与负角色 122

第三节 军人的角色扮演 122

一、军人角色扮演的意义 122

二、角色扮演的基本要素 123

三、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 125

四、角色扮演的阶段划分 128

第四节 军人的角色差距与调适 130

一、角色差距客观性 130

二、认识差距与学习 132

三、角色环境与改造 133

四、角色紧张与调适 134

五、角色冲突与调控 136

六、角色规范的调整 138

第七章 军人群体 140

第一节 军人群体的基本理论 140

一、军人群体的特征 140

二、军人群体的功能 141

三、军人群体的分类 143

第二节 军人群体对军人的影响规律 145

一、社会促进规律 145

二、社会标准倾向 146

三、社会从众行为 147

第三节 军人集体 148

一、军人集体的形式 148

二、军人集体的特点 150

三、军人集体凝聚力 151

第四节 军人的非正式群体 153

一、军人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153

二、军人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155

三、老乡观念及其老乡群体 156

四、军人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161

五、处理非正式群体的对策 163

第八章 军事组织 167

第一节 军事组织的基本理论 167

一、军事组织的涵义 167

二、军事组织的类型 169

三、军事组织的目标 172

四、军事组织的章程 174

第二节 军事组织结构 176

一、军事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 176

二、军事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177

三、我军组织结构的持殊形式 180

四、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 182

第三节 军事组织管理 183

一、军事组织管理的基本涵义 183

二、军事组织管理的历史变迁 184

三、军事组织管理的基本原理 186

四、军事组织管理的原则方法 188

第九章 军队人际关系 191

第一节 军队人际关系的基本范畴 191

一、军队人际关系的基本涵义 191

二、研究军队人际关系的目的意义 192

三、军队人际关系的社会本质 193

四、我军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94

第二节 军队人际关系的基本类型 196

一、个体关系 196

二、群体关系 206

第三节 军队中的社会互动 213

一、冲突 213

二、调适 214

三、竞争 215

四、合作 216

第十章 军队控制 218

第一节 军队控制的涵义 218

一、军队控制的基本概念 218

二、军队控制与军队秩序 219

三、军队控制与军人自由 220

第二节 军队控制的基本形式 222

一、政权控制 222

二、教育控制 223

三、艺术控制 224

四、群体控制 225

五、自我控制 225

第三节 军人犯罪与军队控制 227

一、越轨行为与犯罪 227

二、军人犯罪的种类 228

三、军人犯罪的成因 232

四、军人犯罪的控制 237

第十一章 军队中的社会流动 241

第一节 军队中社会流动的基本涵义 241

一、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 241

二、社会流动和军队发展 244

三、外军社会流动简介 245

第二节 军队中社会流动的类型 249

一、个体流动 249

二、整体流动 251

三、终止流动 253

第三节 军队中社会流动的特点和意义 254

一、军队中社会流动的特点 254

二、军队中社会流动的意义 258

第十二章 军人生活方式 262

第一节 军人生活方式的涵义和特点 262

一、军人生活方式的涵义 262

二、军人生活方式的特点 263

三、研究军人生活方式的意义 265

第二节 军人生活方式的内容和结构 266

一、军人生活方式的内容 266

二、军人生活方式的结构 270

第三节 军人生活方式的演变及其原因 272

一、军人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 273

二、军人生活方式变革因素 276

三、我军军人生活方式的透视 278

第四节 军人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 280

一、脑力劳动者比例增大 280

二、消费方式趋于多样化 283

三、精神生活趋向高层化 285

第十三章 军人的恋爱、婚姻和家庭 289

第一节 军人的恋爱 289

一、军人择偶的基本特点 289

二、女性和军人恋爱的心理 291

三、姑娘热爱解放军的原因 292

第二节 军人的婚姻 294

一、对军人妻子的要求 294

二、几种心理调适方法 297

三、夫妻间的感情交流 299

四、军人婚姻的解体 302

第三节 军人的家庭 304

一、军人家庭的特征 304

二、军人家庭的职能 306

三、军人家庭和社会的相互作用 309

第十四章 军队中的社会问题 312

第一节 军队社会问题的涵义 312

一、何为军队社会问题 312

二、我军社会问题的特征 314

三、研究军队社会问题的意义 315

第二节 军队的编制体制问题 316

一、编制体制的现状 316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318

三、编制体制科学化的要求 319

第三节 军队干部制度问题 320

一、干部制度的现状 320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322

第四节 军队转业干部的社会安置问题 325

一、问题的严重性 326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327

三、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329

第十五章 国防现代化 333

第一节 国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 333

一、国防现代化的涵义 333

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 337

三、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339

第二节 国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341

一、国防观念的现代化 341

二、军人素质的现代化 342

三、武器装备的现代化 344

四、编制体制的现代化 345

五、科学研究的现代化 345

六、后备力量的现代化 346

七、战场建设的现代化 347

八、民防体系的现代化 348

第三节 国防现代化的方针原则 349

一、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 349

二、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350

三、符合人民战争的要求 351

四、服从经济建设大局 352

五、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位置 3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