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的策略与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韬著;王竹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4184858
- 页数:178 页
1绪论 1
1.1 我国乡村发展背景 1
1.1.1 国内乡村发展状况 1
1.1.2 国外乡村发展的经验启示 2
1.1.3 我国乡村建设现存问题 4
1.2 研究现状 6
1.2.1 客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客体研究 6
1.2.2 主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客体研究 9
1.2.3 整体认知下的乡村聚落本体研究 12
1.2.4 乡村聚落研究的不足 13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4
1.3.1 研究对象与视角选择 14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5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6
1.4.1 研究目的 16
1.4.2 研究意义 17
1.5 研究框架 18
1.5.1 研究内容 18
1.5.2 研究技术路线 19
1.5.3 研究创新点 20
1.6 本章小结 20
2乡村营建的解读与诠释 21
2.1 乡村的基本认识 21
2.1.1 乡村的本意 21
2.1.2 乡村演进的特征 23
2.1.3 乡村营建的参与者 26
2.2 两种作用的方式 28
2.2.1 自组织作用下的乡村聚落 29
2.2.2 他组织作用下的乡村聚落 30
2.2.3 共存的必然性与转化的可能性 30
2.3 两种力量的博弈 32
2.3.1 自发建造与统筹规划的立场差异 32
2.3.2 价值资源享有时权力的不对等 33
2.3.3 时效性与持续性更替作用 34
2.4 村民主体立场的明确 36
2.4.1 关于乡村——是村民生活的家园,而不是政治运动的试验场 36
2.4.2 关于营建——是村民的权益体现,而不是建筑师的自我实现 37
2.4.3 关于村民——是乡村的核心主体,而不是被牺牲的局部 38
2.5 本章小结 39
3主体认知视角下乡村聚落营建研究的理论基础 40
3.1 认知的发展框架——认知发展理论 40
3.1.1 建构主义与认知发展理论 41
3.1.2 图式、同化与调节 41
3.1.3 认知发展的框架建立 42
3.2 认知的演化动力——协同学 43
3.2.1 自组织理论与协同学 43
3.2.2 竞争、协同、序参量 44
3.2.3 认知演化的动力特性 45
3.3 认知的交互途径——传播学 46
3.3.1 传播学 46
3.3.2 传播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 46
3.3.3 认知交换的传播机制 47
3.4 认知的物化基础——文化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 48
3.4.1 文化地理学与环境心理学阐释 48
3.4.2 认知与环境的关联——地方感、地方认同、地方依恋 48
3.4.3 认知物化的存在方式 50
3.5 本章小结 50
4乡村聚落营建与村民主体认知图式 52
4.1 生态认知图式与人地关系 53
4.1.1 传统乡村的生态构建观 53
4.1.2 人地关系变迁中的环境态度 55
4.1.3 人、地、居的制衡 56
4.2 社会认知图式与作用要素 57
4.2.1 乡土意识与农耕文化 58
4.2.2 社会变迁中认知的变更动因 61
4.2.3 认知变更下文化的增殖与异化 65
4.3 空间认知图式与聚落形态 68
4.3.1 生态环境制约下的聚落空间 68
4.3.2 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聚落空间 70
4.3.3 建成环境作用下的空间认知 75
4.4 乡村聚落营建的发生机制 85
4.4.1 混合生长的聚落风貌 85
4.4.2 原型自律的居住形态 87
4.4.3 低技高效的建造方式 95
4.4.4 微观诱发下的宏观涌现 97
4.5 本章小结 99
5基于村民主体认知的乡村聚落营建策略 100
5.1 乡村聚落的生态自然构建策略 100
5.1.1 “共生”环境观的延续 100
5.1.2 适宜性生态技术的发展 102
5.1.3 生态景观评价的落实 104
5.1.4 观念传播主动性的强化 105
5.2 乡村聚落的社会人文营造策略 106
5.2.1 文化形态的分层应对 107
5.2.2 乡土景观的认知与利用 109
5.2.3 地方产业的交互促进 112
5.2.4 价值取向的包容整合 113
5.3 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策略 115
5.3.1 空间结构的真实性还原——由感知到感悟 115
5.3.2 建筑形态的创造性延续——由摒弃到接纳 119
5.3.3 营建过程的适应性干预——由生成到生长 124
5.3.4 表达方式的乡土性融合 125
5.4 乡村聚落营建的实施原则 129
5.4.1 整体性原则——整体联动、协同并进 129
5.4.2 开放性原则——开放构架、公众参与 129
5.4.3 渐进性原则——模式引导、初步建造 130
5.4.4 主体性原则——面向主体、激励互助 131
5.5 本章小结 131
6实证研究——浙江长兴塔上乡村聚落营建方法 133
6.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133
6.1.1 案例选取的背景 133
6.1.2 营建目标的明确 133
6.1.3 主体认知视角下的营建方法 134
6.2 场所信息的把握与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134
6.2.1 场内影响要素的提取 134
6.2.2 建成环境现状的把握 135
6.2.3 村民主体意愿调查 141
6.3 建立生态、产业与人居共生的聚落格局 144
6.3.1 “山、水、田”生态脉络的延续 144
6.3.2 产业布局及用地功能的调整 145
6.3.3 社区微循环空间网络的建立 147
6.4 乡土建筑的承袭与改良 151
6.4.1 整体形态的统一把控 152
6.4.2 单体构成的局部协调 155
6.4.3 生态适宜性技术的创新融入 164
6.5 本章小结 167
7结语 168
7.1 总结与提升 168
7.1.1 从强势作为到谦卑无为 168
7.1.2 从他者想象到身份认同 169
7.1.3 从乡土自发到文化自觉 169
7.1.4 从形态重写到场所誊写 170
7.1.5 从建筑创作到社会行动 170
7.2 愿景与展望 171
参考文献 172
- 《法语词汇认知联想记忆法》刘莲编著 2020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走出抑郁与焦虑 中西医视角下的心身同治》杨红琳 2019
- 《模型与认知》(美)乔纳森·A.瓦斯肯著,魏刘伟译 2019
- 《认知语言学视野的抽象方位结构研究》曹爽著 2019
- 《文化转向视角下的英汉翻译问题再审视》王燕著 2020
- 《认知破局》王达著 2019
- 《基于多维视角的英语语言学理论探索与应用》刘曦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