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杜鹃,唐代兴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2664822
  • 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伦理学原理,乃人与他者共生的社会生存公理。对此生存公理的探询,需要解决两个认知性的前提条件:一是考察人的存在何以要诉求伦理生存及可能性条件,提炼出人类伦理自然律和人文律;二是探求伦理世界的构成性维度和各具个性的差异性,严格区分道德和美德的依据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审查伦理生成的人性土壤和伦理建构的逻辑起点,检讨前者,揭示“生、利、爱”人性方阵,探求伦理世界生成的原动力机制;审查后者,揭示限度生存的群化博弈机制,探讨伦理世界敞开的认知基石。以此为进路,考察人类“竞-适”生存必然要遵守的伦理原理,即“利益、权利、责任”认知原理、“动机应当、手段正当、结果正义”行为原理和“人道、平等、公正”价值原理。以此三大原理为准则,系统辩证人间社会道德作为和美德诉求之分殊:道德作为必要遵循权责对等原理,根本方法是功利论,具体表述为“合法期待与道德应得”的利己不损他或利己亦利他;美德诉求应该遵循舍利执爱原理,根本方法是道义论,具体表述为无私奉献与自我牺牲。
《伦理学原理》目录

导论 1

1.伦理学的常识认知 2

2.伦理学的原理生成 3

3.道德学的整体建构 9

4.美德学的基本框架 13

5.起点与目标的同一 15

第1篇 伦理学的基本认知 21

第1章 什么是伦理学? 21

一、伦理学是综合性学问 21

1.伦理学与道德学 21

2.伦理学的整合视野 23

二、伦理学的科际关联性 26

1.伦理学与自然科学 27

2.伦理学与政治学 31

3.伦理学与教育学 33

4.伦理学与语言学 36

三、伦理学的功能性定位 40

1.伦理学的尺度功能 40

2.伦理学的秩序功能 45

3.伦理学的承传功能 47

4.伦理学的方法功能 49

第2章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52

一、人的存在与伦理生活 52

1.人的本原存在状况 53

2.人生活的伦理处境 58

二、伦理生活的认知方式 63

1.伦理经验认知方式 64

2.伦理理性认知方式 67

3.伦理直觉认知方式 71

三、善恶的两种判断尺度 73

1.善·恶概念的区分 73

2.善·恶的尺度依据 76

四、伦理生活的基本方法 78

1.利·义的方法取向 79

2.功利论与道义论方法 86

3.两种方法的生境方向 90

第3章 伦理学的两维世界 92

一、道德的基本问题 94

1.道德概念及起源 94

2.道德的构成形态 101

二、美德的基本问题 108

1.什么叫美德? 108

2.美德的起源 109

3.美德的本质 112

4.美德的个体性 114

第2篇 伦理学的思想基础 121

第4章 伦理学的人性论奠基 121

一、伦理与人性的本原关联 121

1.科学·人·人性 121

2.伦理的人性本原 132

二、人性问题的辩证与重构 137

1.人性传统的伦理误导 137

2.生生之向的人性重构 144

3.人性的生存实践塑造 149

第5章 伦理学的存在论依据 155

一、事实世界与价值世界 155

1.两个世界的存在区分 155

2.两个世界的生成关联 157

二、伦理原理的生成依据 159

1.伦理原理的宇宙依据 161

2.伦理原理的自然依据 163

3.伦理原理的生命依据 165

三、伦理存在的信仰动力 167

1.信仰的人性存在指南 167

2.信仰的两极伦理指向 169

第6章 伦理学的知识论建构 175

一、伦理知识的认知基础 175

1.伦理知识生成何以可能? 176

2.伦理知识生成的基础何在 179

3.伦理知识生成的基本路径 181

4.伦理知识生成的内在机制 183

二、伦理知识的创建之路 186

1.伦理方法知识的生境方向 187

2.道德知识创建的生境方向 190

3.美德知识创建的生境方向 196

三、伦理知识的运用之路 200

1.伦理知识运用的个体方式 201

2.伦理知识运用的社会方式 204

第7章 伦理学的心理学规律 214

一、伦理的奠基心理学规律 214

1.伦理主体的生成 214

2.伦理人格的建构 217

3.良心·良知·良能 221

二、伦理的一般心理学机制 225

1.伦理信念与伦理动机 225

2.伦理目的与伦理手段 227

3.伦理结果与伦理效应 230

三、社会伦理心理的基本问题 232

1.社会伦理心理的生成 233

2.社会伦理心理的敞开 236

四、社会伦理心理的运行机制 243

1.奖励与惩罚的心理机制 243

2.对德行和恶行的看待 245

3.逃逸或规避的心理取向 248

第3篇 道德生活的共守规范 255

第8章 道德规范的目标功能 255

一、道德规范的基本问题 255

1.规范伦理与意愿伦理 255

2.一般规范与应用规范 258

二、道德规范的双重目标 260

1.合法期待的利益取向 260

2.道德应得的自由配享 263

三、道德规范目标的实践 265

1.实践的认知规范功能 265

2.实践的激励引导功能 267

第9章 道德规范的认知原理 270

一、利益谋求动力论 270

1.利益世界和利益共同体 271

2.利益客体与利益主体 273

二、权利平等主体论 276

1.利益行为与利害权衡 276

2.权利主体与权益主体 278

三、责任要求规范论 280

1.权责主体与权责受体 280

2.责任要求与利益限度 282

四、权责对等行动论 284

1.权责对等的实质规范 284

2.权责对等的行动指向 286

第10章 道德的德目与类型 290

一、完善道德德目系统 290

1.中西德目系统的特征 290

2.道德生活的总德目 299

3.私德生活的三德目 304

4.公德生活的四德目 309

二、道德的行为类型学 317

1.私德行为的基本类型 317

2.公德行为的基本类型 319

3.道德行为的规范机制 323

三、无德行为及心理依据 325

1.贪恋行为及心理机制 326

2.造假行为及心理机制 328

3.嫉恨行为及心理机制 331

4.忘恩负义及心理动力 334

第4篇 美德生活的个性修为 341

第11章 美德的基本问题 341

一、美德·品德·善恶 341

1.道德:美德的起步阶梯 341

2.品德:美德生成的基石 344

3.美德:无恶的至善 347

二、美德的自身要求 349

1.美德的内在生成 349

2.美德的践行方式 354

3.美德的动力机制 358

三、美德的方法论视野 360

1.美德方法原理 360

2.道义论方法的运用 361

第12章 美德的德目与类型 369

一、美德的德目系统 370

1.勇敢之两栖德目 371

2.美德的基本德目 375

3.美德的重要德目 380

二、美德的类型学问题 386

1.感受型美德行为 387

2.家庭型美德行为 389

3.友情型美德行为 391

4.信仰型美德行为 392

参考文献 395

索引 402

后记 41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