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基础与应用
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基础与应用

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基础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小霞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75004
  • 页数:4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介绍了微生物、动物、植物源的生物杀虫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简述了主要相关的技术及应用现状,总结了生物增效剂的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上一篇:养猪技术下一篇: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害虫生物防治技术基础与应用》目录

第一章 生物防治理论基础 1

第一节 微生物及昆虫病原微生物 1

一、微生物的类型及其特点 1

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8

三、昆虫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特征 11

第二节 杀虫生物农药与基因工程 12

一、基因工程简介 12

二、基因工程技术在杀虫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 14

第三节 杀虫生物农药与发酵工程 19

一、发酵工程简介 19

二、发酵工程技术在杀虫生物农药生产中的应用 22

第四节 杀虫生物农药的剂型 24

一、杀虫生物农药的剂型 25

二、生物农药剂型的研究现状 29

三、生物农药助剂研究现状 30

第五节 寄主昆虫饲养技术 31

一、昆虫人工饲料 31

二、昆虫人工饲养技术 35

三、寄主昆虫人工饲养的意义 37

参考文献 38

第二章 昆虫病原细菌 40

第一节 昆虫病原细菌研究概况 40

一、昆虫病原细菌 40

二、昆虫病原细菌的研究开发现状 40

第二节 苏云金芽孢杆菌 41

一、苏云金芽孢杆菌的类群 42

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致病机理 48

三、苏云金芽孢杆菌与基因工程 67

四、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72

第三节 其他病原细菌 78

一、球形芽孢杆菌 78

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和缓病芽孢杆菌 86

第四节 未来细菌杀虫剂的开发动向 91

参考文献 93

第三章 昆虫病毒 98

第一节 昆虫病毒概况 98

一、病毒的基本性质 98

二、昆虫病毒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02

三、昆虫病毒的分类 103

第二节 杆状病毒 104

一、杆状病毒概述 104

二、核型多角体病毒 113

三、颗粒体病毒 133

第三节 质型多角体病毒 140

一、质型多角体病毒简介 140

二、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分类 142

三、质型多角体病毒的研究及应用 144

第四节 昆虫痘病毒 147

一、昆虫痘病毒简介 147

二、昆虫痘病毒的研究及应用 150

参考文献 152

第四章 昆虫病原真菌 159

第一节 昆虫病原真菌概述 159

一、研究与利用概况 159

二、发展面临的问题 160

三、昆虫病原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60

第二节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62

一、白僵菌 162

二、绿僵菌 178

第三节 其他昆虫病原真菌 189

一、拟青霉 189

二、虫霉 191

三、轮枝菌 192

四、座壳孢霉 193

参考文献 194

第五章 微生物代谢产物 198

第一节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杀虫活性 198

一、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概述 198

二、抗生素杀虫剂的生物学活性 204

三、杀虫抗生素的毒性 208

第二节 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在害虫控制中的应用 208

一、阿维菌素及其衍生物 209

二、多杀菌素及其衍生物 216

三、华光霉素 223

四、杀螨素 224

五、浏阳霉素 226

六、杀粉蝶素 227

七、密尔比霉素 227

八、其他具有杀虫杀螨作用的抗生素 228

第三节 杀虫抗生素的潜在危害及未来发展趋势 229

一、杀虫抗生素的潜在危害 229

二、农用抗生素未来发展趋势 231

参考文献 234

第六章 植物源杀虫剂 237

第一节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概况 237

一、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237

二、植物源杀虫剂的分类 238

三、植物源杀虫剂的特点 239

四、植物源杀虫剂发展方向 240

第二节 植物源杀虫剂杀虫活性及其作用机理 241

一、杀虫生物碱类 241

二、柠檬素类 250

三、植物精油 254

四、萜类杀虫剂 258

五、番荔枝内酯 261

六、鱼藤酮 264

七、植物源昆虫激素 265

八、植物源光活化毒素 265

九、植物性杀线虫剂 269

参考文献 275

第七章 抗虫转基因植物 282

第一节 抗虫转基因植物的重要性 282

第二节 抗虫基因及其应用 282

一、Bt基因 283

二、植物凝集素基因 284

三、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286

四、其他类型的基因 288

第三节 基因转化技术 289

一、直接转化法 289

二、间接转化法 292

第四节 转基因植物鉴定方法 294

一、基于选择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的检测 294

二、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检测 295

三、免疫学方法检测 296

四、生物测定方法 296

第五节 抗虫转基因植物 296

一、抗虫转基因水稻 296

二、抗虫转基因小麦 297

三、抗虫转基因玉米 298

四、抗虫转基因棉花 299

五、抗虫转基因马铃薯 299

六、抗虫转基因大豆 300

七、抗虫转基因油菜 300

八、抗虫转基因花生 301

九、抗虫转基因花卉 301

十、抗虫转基因林木 302

十一、抗虫转基因果树 303

第六节 抗虫转基因与生物安全 303

一、转基因植物生物安全概述 303

二、关于转基因植物的争议 304

三、抗虫转基因植物的潜在威胁 305

四、转基因安全事件 307

参考文献 308

第八章 动物源农药 312

第一节 动物源农药的概述 312

一、动物源农药的简介 312

二、动物源农药的特点 312

第二节 昆虫内源激素 313

一、昆虫内源激素概述 313

二、昆虫内源激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的作用 314

三、昆虫内源激素在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314

四、保幼激素 315

五、蜕皮激素 320

六、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324

第三节 昆虫信息素 330

一、昆虫信息素简史 330

二、昆虫信息素的特点 331

三、信息素的生物合成及人工合成 332

四、信息素的微量分析技术 334

五、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334

六、信息素的类型及主要品种 335

第四节 原生动物 343

一、昆虫微孢子虫简史 344

二、昆虫微孢子虫致病机理 344

三、微孢子虫的传播 344

四、微孢子虫的人工繁殖 345

五、昆虫微孢子虫防治特点 345

六、昆虫微孢子虫的应用 346

第五节 线虫杀虫剂 348

一、昆虫线虫简史 348

二、昆虫线虫与细菌的关系 348

三、昆虫线虫的作用方式 349

四、昆虫病原线虫工业化生产 349

五、影响昆虫线虫防治效果的环境因子 350

六、昆虫线虫的特点 351

七、昆虫线虫的应用剂型 352

第六节 昆虫动物天敌 353

一、天敌昆虫研究简史 354

二、我国天敌昆虫产业化发展现状 355

三、天敌昆虫的应用途径 355

四、天敌昆虫的应用 357

参考文献 360

第九章 生物源杀虫增效剂 367

第一节 增效剂研究概况 367

一、化学杀虫增效剂 367

二、生物源杀虫增效剂 368

第二节 病毒增效蛋白 369

一、病毒增效蛋白的种类 370

二、病毒增效蛋白的作用机理 373

三、病毒增效蛋白的基因工程 374

第三节 几丁质酶 375

一、几丁质酶的来源及种类 375

二、几丁质酶的作用机理 378

三、几丁质酶的产生条件 378

四、几丁质酶的应用及开发前景 380

参考文献 384

第十章 常用杀虫生物技术 387

第一节 基本技术 387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387

二、解剖镜的构造和使用 389

三、微生物的显微计数 390

四、器皿的洗涤、包扎及灭菌 392

五、培养基的制备 394

六、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 396

七、菌种的保藏 397

第二节 专业技术 400

一、田间害虫的采集及标本制作 400

二、罹病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分类 401

三、从植物叶片上分离Bt菌株 402

四、昆虫杆状病毒的感染 403

五、罹病虫尸中杆状病毒的分离与纯化 405

六、昆虫病毒多角体的光学显微镜检查 405

七、昆虫病原细菌的光学显微镜检查 407

八、昆虫病原真菌的光学显微镜检查 408

九、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血清学鉴定 409

十、苏云金芽孢杆菌的部分生化试验鉴定 411

十一、昆虫性引诱剂的分离及鉴定 412

十二、植物源农药(苦楝素)的分离鉴定 413

十三、阿维菌素微胶囊制剂的制备 413

十四、细菌及真菌一级斜面培养基的制作及接种培养 414

十五、细菌及真菌二级液体培养基的制作及接种培养 415

十六、细菌及真菌三级固体发酵培养基的制作及接种培养 417

十七、昆虫人工饲料的配制 418

十八、寄主昆虫的人工饲养 418

十九、赤眼蜂的人工繁殖 419

二十、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毒力测定 420

二十一、昆虫性信息素的应用 421

二十二、生物农药剂型的制备 422

二十三、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技术 423

二十四、阿维菌素对棉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424

二十五、比色法测定井岗霉素产品的化学效价 425

参考文献 4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