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鹏炜著
  • 出 版 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9503319
  • 页数:2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立足于适应我国教师聘任制的实际,以法理视角下教师聘任制的性质为切入点,通过对公立高校法律地位、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的分析及聘任制的法理学分析,结合中西方教师聘任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趋势对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进行透视,通过对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与学校的法律关系、学校管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聘任合同的内容及实质、教师聘任时公立学校与教师的权利与义务、教师聘任的法律救济、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等问题的分析,从理论上为公立高校教师法律地位及其在现实中的体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公立高校教师聘任中法律纠纷的解决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思路。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我国公立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历史发展 18

第一节 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变迁 18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与特点 18

二、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发展历程 21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提出与发展 22

第二节 我国公立高校人事制度变革 27

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提出 27

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发展阶段 32

第三节 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困境 33

一、思想观念的改变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33

二、人事制度改革的法律依据仍然不足 34

三、相应的配套政策仍需要继续完善 37

四、“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换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39

第二章 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 41

第一节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现状 42

一、我国法律关于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规定 42

二、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法理分析 48

三、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的独立法人化趋势 55

第二节 我国法律关于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规定 68

一、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教师聘任制度的规定 69

二、实施教师聘任制的动因是建立灵活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70

三、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实施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72

第三节 教师聘任权是公立高等学校的自主权力 84

一、相关教育法律对教师聘任权的规定分析 84

二、教师聘任权的性质界定及渊源分析 85

第三章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分析 87

第一节 当前教师法律地位的文本分析 87

一、专业及专业人员的内涵 87

二、强调教师是专业人员其本质在于强调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88

三、“专业人员”不是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 90

第二节 我国目前对教师法律地位的规定及相关研究 91

一、《教师法》中关于教师法律地位规定的分析 91

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教师聘任时的法律地位有着不同的认识 94

第三节 劳动者: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合理定位 97

一、我国教师聘任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97

二、公立高等学校教师作为劳动者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本初目的 99

三、公立高等学校教师符合《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规定 101

四、劳动者法律地位有利于公立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救济 102

第四章 落实教师聘任制的关键在于完善教师聘任合同 106

第一节 教师聘任合同的价值 106

一、合同概述 106

二、教师聘任合同的特点与意义 107

第二节 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性质分析 108

一、关于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性质的争议 108

二、劳动合同: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合同的必然趋势 112

第三节 教师聘任劳动合同的完善与制度配套 116

一、教师聘任合同的立法完善 116

二、教师聘任合同签订和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要求 117

三、聘任管理的相关配套制度 123

第五章 教师聘任中教师权益的法律救济 127

第一节 教师权益救济的含义与意义 127

一、权利救济的含义 127

二、教师权利的救济 128

第二节 当前教师聘任救济中存在的问题 130

一、教师权利处于失语状态 130

二、聘任合同内容不够全面 131

三、集体合同缺失 135

四、人事争议处理仍存在法律障碍 138

五、救济途径的单一而且模糊 140

第三节 教师聘任救济问题的原因分析 142

一、教师聘任救济的法律依据缺失 143

二、公立高等学校和教师的法律地位模糊 146

三、不同法律对公立高校教师聘任争议的可诉性规定不明 147

第四节 完善公立高校教师聘任救济制度的建议 150

一、立法上必须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150

二、建立完整的救济途径体系 157

结语 193

参考文献 1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