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研究
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研究

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鄢奋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09660089
  • 页数:351 页
图书介绍:城乡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条件,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标志。本书开篇介绍公共产品供给的核心理论,通过对当前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非均等化现状的描述,从社会历史发展、公共财政、公共决策的理论视角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研究认为合理城乡统筹规划、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和质量监管水平、增强准公共产品混合供给效益是推进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主要路径。
《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研究》目录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

二、国内研究观点综述 10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17

第一编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23

第一章 公共产品理论的演进 23

第一节 现代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演进 23

一、公共产品理论萌芽时期(18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 23

二、公共产品理论成熟时期(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 25

三、公共产品理论的新进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 3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共产品思想解读 31

一、国内马克思主义公共经济思想研究现状 32

二、公共产品的特征 33

三、公共产品的分类 35

四、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 36

五、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 38

六、马克思公共产品理论与西方公共产品理论的本质区别 39

第三节 公共产品及其供给 41

一、公共产品及其分类 41

二、公共产品供给及其基本原则 44

三、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特征 47

四、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均衡模型 51

第二章 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分析 59

第一节 纯政府供给模式 59

一、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论依据 59

二、纯政府供给模式的特征 61

第二节 非政府供给模式 62

一、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理论依据 63

二、非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条件 64

三、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产品 65

第三节 混合供给模式 66

一、混合供给的主要形式 67

二、混合供给的优势 68

第四节 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可行性分析 69

一、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理论 69

二、公共产品市场供给的利润分析 74

三、影响公共产品市场供给发展的因素 78

第三章 公共产品供给“成本—效益”分析 84

第一节 “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前提 84

第二节 “成本—效益”分析的特殊性 86

第三节 “成本—效益”分析的运用 88

一、基本原则 88

二、成本和效益的确定 90

三、“成本—效益”计算技术 92

第四节 “成本—效益”分析的局限性 95

第二编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非均等化的现状及原因 99

第四章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非均等化的现状 99

第一节 城乡基础教育供给的非均等化 99

一、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 99

二、城乡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差异 100

第二节 城乡医疗卫生供给的非均等化 106

一、城乡医疗卫生供给非均等化的整体体现 106

二、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差距的具体表现 107

第三节 城乡社会保障供给的非均等化 109

一、社会保障供给的总体差距 109

二、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供给差距的具体体现 111

第四节 城乡基础设施供给的非均等化 115

一、城乡基础设施投资差距 115

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 117

三、基础设施管理和维护的差距 124

第五节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非均等化在质量方面的体现 125

一、公共产品质量的含义与特点 126

二、公共产品质量的实现 128

三、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缺失的表现 130

第五章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非均等化的成因分析 134

第一节 社会历史发展视阈下的非均等化成因分析 134

一、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差距初见端倪时期(1949~1957年) 136

二、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差距固化时期(1958~1983年) 142

三、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差距重新调整时期(1984年至今) 149

第二节 公共财政理论视阈下的非均等化成因分析 162

一、我国财政的城乡二元结构 162

二、现行财政体制不完善 166

三、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 171

四、基层财政自给能力缺失 176

第三节 公共决策理论视阈下的非均等化成因分析 178

一、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目标、系统及特点 178

二、影响城乡公共产品供给非均衡的主要因素 180

三、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决策失衡的原因 185

第三编 应明晰的关系和经验借鉴 191

第六章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应明晰的关系 191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91

一、政府与市场的相关理论 192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203

三、妥善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需注意的问题 210

四、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措施 213

第二节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17

一、效率与公平理论 217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平与效率的认识演变 231

三、正确处理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236

第七章 部分国家(地区)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经验与特点 248

第一节 部分国家(地区)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经验 248

一、基本情况概述 248

二、义务教育均等化 250

三、医疗卫生均等化 255

四、养老保险均等化 261

五、基础设施均等化 264

第二节 部分国家(地区)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特点 271

一、政府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中的核心地位 271

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大致线路 272

三、实现城乡基本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主体由单一趋于多元 274

第四编 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279

第八章 合理城乡统筹规划 279

第一节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79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279

二、国外经典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论 280

三、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演进 281

第二节 重点保障公共财政的农村支出 283

一、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性 284

二、农村公共财政支出合理化措施 285

第三节 合理城乡统筹规划的对策建议 294

一、建立“城乡统筹治理”的一体化社会管理制度 295

二、构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295

三、健全城乡平等的公共需求诉求机制 297

四、拓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元融资渠道 298

第九章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与质量监管水平 301

第一节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水平 301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主体、目标及特点 301

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单向性决策的非合理性 302

三、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 305

四、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水平 308

第二节 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质量监管水平 311

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监管 311

二、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组织的性质及作用 313

三、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的组织结构及运作 316

四、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的困境 319

五、农村公共产品监督机制的完善路径 321

第十章 准公共产品混合供给的效益 326

第一节 准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选择 326

第二节 准公共产品供给方式选择的依据 327

一、基于效率的选择 327

二、基于公平的考量 330

三、基于经济发展的水平 331

四、基于我国宏观调控的视角 331

第三节 准公共产品混合提供的组合方式 333

一、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作为辅助角色 334

二、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政府作为辅助角色 335

三、政府和市场互相竞争 335

第四节 提高准公共产品混合供给效益的对策建议 336

一、调整准公共产品范围,消除排他性标志 336

二、扩大准公共产品受益范围,提高受益程度 337

三、摒弃原有排他性机制的制度基础,做好配套制度建设 338

四、调整各项财政支出的比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38

附录 340

参考文献 342

后记 3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