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
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

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振宇,顾建明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8042741
  • 页数:5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团队自2001年成立至今15年间新闻评论相关研究和思考记录的文集。全书分为“师生关于新闻评论的论文选编”、“本科生与新闻评论相关的毕业论文选编”、“硕士生与新闻评论相关的毕业论文选编”、“博士生与新闻评论相关的毕业论文选编”等四部分,侧重于全方位展示华中科技大学在新闻评论的教育过程,对更多的读者了解并直观感受有关新闻评论的思想与力量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也供所有喜欢评论、学习评论的读者与研究者参阅。
《新闻评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目录

第一部分 新闻评论的理论研究 2

代表性学术论文 2

中美新闻评论选题方法的比较分析 2

中美新闻评论立论方法的比较分析 8

中美社论写作方法的异同 16

关于新闻述评文体的应用新闻学解读 20

新闻评论是情与理的统一体 24

新闻评论也要讲好故事 29

新闻评论也该有“宽容”的一席之地 34

独立品格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 39

新闻评论离不开民主意识 43

新闻评论少不了科学精神 48

评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52

新闻评论也要抢、要养 57

新闻评论的正义观初探 61

视听评论的勃兴及其多重价值 71

网络评论的自由与控制 79

打开决策“黑箱”:大众媒介参与公共政策转化的核心环节 83

“任仲平”文章新闻评论属性探析 92

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现实与想象的冲突——基于对国家形象片网民评论的分析 105

国家形象片建构对内有效认同的叙事分析——基于对《角度篇》3年网民评论的分析 113

论文要点摘编 119

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 119

新闻评论的科学精神研究 122

新闻评论的民主意识研究 127

民国时期新闻评论理念研究——以储安平为中心的考察 131

新时期报纸时评运行规范研究——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 136

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我国媒体评论公共性话语建构 142

网络时评与中国新时期民主进程 146

自媒体对中国公共话语平台的重构 149

中国的网络论坛对社会民主的影响 150

中美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方法的比较——以2008年—2011年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获奖评论为例 151

网络新闻评论:实现我国公民表达自由的新路径 154

报纸评论专栏的特点与定位研究 157

报纸经济评论刍议 161

阮次山评论思想个案研究 164

新时期新兴时政新闻话语研究 168

央视《新闻调查》叙事话语研究 169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的话语转变探析 170

新新闻主义理论框架下《南方周末》弱势群体报道的话语转型研究 171

新闻评论视域下医患冲突的媒介关系建构——以“湖南产妇死亡案”系列评论为例 172

网络民意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地铁族”对武汉地铁建设影响为例 173

近十年我国学术期刊论文关于新闻评论写作方法批评的框架 174

中国新闻评论研究状况调查 177

关于时评研究的研究 178

第二部分 新闻评论的实践观察 182

代表性学术论文 182

用睿智和激情,与时代同行——2016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 182

中国新闻评论2013年回眸 188

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2011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 193

日趋多样化的新闻评论发展态势——2010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 198

新世纪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与变化研究——以36份报纸评论版发刊词为例 202

我国报纸社论现状及发展 216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困局及解困策略探析 221

关于新闻评论改革的几个问题 225

党报评论改革的范例 232

新闻评论要学习领会和阐释文件精神 234

认识和参与电视问政 239

电视问政十年:文化效应与反思 242

中美报纸对“三鹿奶粉”事件评论的比较 249

现象化与事件化——中美新闻评论选题风格的歧异 253

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民间智库” 258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创新的思考 265

网络新闻评论与舆论引导——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268

网络论坛和报纸评论的互补互动 271

网评冲击下报纸评论的发展空间探析 274

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关于新闻评论的三点理性思考 282

论突发事件中的公民表达 290

中美报纸新闻评论表达方法的比较 298

论文要点摘编 306

在推进公共领域建构中前行——1996年至2006年中国新时评发展研究 306

我国新闻评论意见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趋势——以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人民日报》为例 312

浅析时评在民主政治进程中的作用——2002年至2006年《南方都市报》解读 315

都市类报纸评论周刊对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分析——以《南方都市报》评论周刊为例 318

浅议网络评论对网络舆论的影响 322

试论电视新闻评论对“公共论坛”的搭建——以《时事辩论会》为例 325

中美新闻评论比较研究——以《人民日报》、《新京报》、《纽约时报》为例 328

普利策专栏评论奖风格分析——以丽萨·法尔肯贝里的获奖作品为例 332

观点竞争时代的社论比较——以《南方都市报》与《广州日报》为例 333

徐铸成新闻评论研究 334

报纸评论专栏品牌经营研究 336

人民日报评论版特色研究 340

德国《明镜》周刊社论写作特色分析 341

2011年度《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作品分析 342

用特色赢得青睐——2006年“光明论坛”内容分析 343

《南方周末》“众议版”评论特色分析 344

财经新闻评论写作变化初探 345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初探 348

解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评论 351

《焦点访谈》的点评艺术 354

门户网站网络评论栏目特色研究——以腾讯网“今日话题”2015年评论作品为样本 355

“网络评论专题”研究——以腾讯网、人民网、凤凰网为样本分析 356

中低端论坛舆论领袖特征初探——以天涯社区“灰常点评”版为例 359

网络新闻评论频道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人民网观点、新浪评论和东湖评论为例 360

试论我国当前娱乐评论的社会责任及对策研究 361

第三部分 评论人才培养的理论探索 366

据“势”行事,以事成“势”:新闻评论特色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66

开放新闻评论教育,培养新时代舆论领袖 379

提升新闻评论学科水平,实行开放的新闻评论专业教育——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负责人顾建明老师 381

再接再厉,抓好新闻评论特色教育 387

新闻评论案例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实现途径 392

创新新闻评论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397

改革新闻教育,培养引领社会的评论员 401

依托《华中评论》,培养杰出的评论人才 404

培养可爱的人民信赖的传媒人 407

关于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再思考 410

积极探索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 416

打通理论与实践,打造新闻评论特色教育——访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主任赵振宇教授 421

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学科建设 426

新媒体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型 434

新闻评论起于发现和服务于社会——赵振宇教授新闻评论理念与实践观 437

华中科技大学重视培养新闻评论人才 445

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445

秉中持正,求新博闻,做六星级的卓越传媒人 450

做最好的自己 454

新闻理想与教育情怀 459

学院文化: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基 464

新闻传播教育的支点错位 472

新闻传播教育,转型还是坚守? 478

从交叉、融合到协同的演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科历史与未来的选择 482

第四部分 附录 486

大事记 486

新闻评论会议综述 489

新闻评论:旗帜的力量继续飘扬——“新世纪首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 489

新闻评论:从“意见平台”到“公民素质”——“新世纪第二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 495

改革创新是评论持续前进的不懈动力——“新世纪第三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 501

社会转型中的新闻评论——“新世纪第四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 506

评论创新究竟难在哪里?——新世纪第五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 512

新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后备力量的培养——新世纪第六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综述 517

自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发展的危与机——第七届新闻评论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522

提高学生特色素质 打造学校靓丽名片——“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特色教育十年会”纪要 527

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评论教育——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开放教育建设会召开 532

后记 53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