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公凯,主撰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
  • 页数:62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日本政治史 第一册下一篇:彩石情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目录
标签:美术

绪论(1840一2000) 3

关键词 3

关键词释义 4

中国现代美术之路:“自觉”与“四大主义” 19

一 课题的提出:缘起与现状 21

二 问题的展开:参照、方法与理路 30

三 现代性反思:连锁突变与自觉 55

四 “自觉”与“四大主义”:中国现代美术的历史叙事 96

五 全球现代性图谱下的中国关怀 119

第一篇(1840—1919) 127

第一章 中国近代美术的生存环境 127

第一节 被动挨打——近代中国的民族危难 128

第二节 救亡图存的民族意志 135

第三节 “物质救国”与近代美术的先声 143

第二章 “西画东渐”与近代都市通俗美术的兴起 151

第一节 西画在早期的自然流入 152

第二节 中国人西画观的转变 158

第三节 近代都市文化与通俗美术 165

第三章 近代中国画的自律性演进 173

第一节 中国画传统的自律性 174

第二节 碑学思潮与晚清金石画派 179

第三节 “格调”——新的价值中心的形成 185

第四章 问题探讨 197

第一节 中国现代转型的特殊性 198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自觉和策略意识 205

第二篇(1919—1949) 213

第一章 中国现代美术的开端 213

第一节 救亡与启蒙 214

第二节 中西之争与激进的反传统思潮 218

第三节 “中国画改良”与“美术革命” 223

第二章 中国画现代转型的自觉选择 229

第一节 “融合主义”的崛起及其多样形态 230

第二节 “传统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237

第三节 空前的中国画论争热潮 247

第三章 现代美术教育体系的植入与生成 257

第一节 “以西兴中”的重大举措 258

第二节 教育体系的移植与转换 263

第三节 美术院校——中国美术现代变革的策源地 270

第四章 西画东渐中的自觉性移植 275

第一节 “洋画风尚”及其历史情境 276

第二节 “西方主义”的初步尝试 279

第三节 “融合主义”中的写实趋向 287

第五章 “大众主义”美术——文化精英的双重拯救 293

第一节 走出象牙之塔 294

第二节 左翼美术与新兴木刻运动 299

第三节 走向大众——抗战中的“大众美术”洪流 306

第六章 问题探讨 317

第一节 “西方主义”的提出 318

第二节 “融合主义”问题 324

第三节 现代艺术机制 328

第三篇(1949—1976) 337

第一章 描绘“最新最美的图画” 337

第一节 “人民的新文艺”与高涨的理想主义激情 33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美术体制的建立 344

第三节 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 350

第二章 传统主线的断裂和中国画的改造 359

第一节 阶级分析理论对中国画的影响 360

第二节 中国画改造的历程与取向 366

第三节 新中国画的格局 376

第三章 “油画民族化”与俄苏美术的引进 389

第一节 “油画民族化”与中国气派 390

第二节 以苏联为师及其影响 395

第三节 “油画民族化”思潮 400

第四章 美术大众化的全面展开 405

第一节 年、连、宣——“大众主义”美术的全新起点 406

第二节 美术的大众化与新时代人民精神的塑造 414

第五章 “文革美术”——“大众主义”美术的极端化表现 421

第一节 冷战氛围中的抉择 422

第二节 标准化模式 427

第三节 革命理想的高度聚焦与个人体验的失真 433

第六章 问题探讨 441

第一节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442

第二节 “双向批判”与对革命新文艺实践的省思 449

第四篇(1976—2000) 459

第一章 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 459

第一节 百年中的第二次开放 460

第二节 文艺的春天 467

第三节 伤痕美术与第六届美展 474

第二章 “85美术新潮”与活跃的多元局面 481

第一节 “85前后”美术界的大论争 482

第二节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向往 488

第三节 新潮之外的探索 497

第三章 现代性语境下的世纪末沉潜 503

第一节 “传统主义”的转机与延伸 504

第二节 “融合主义”的泛化与模糊化 514

第三节 “大众主义”的消解与异化 521

第四节 “西方主义”的扩张与时尚化 526

第四章 问题探讨 535

第一节 历时性演进与其时性并存 536

第二节 现代美育与中国社会变革 541

第三节 艺术形态的边界与拓展问题 547

第四节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抉择 553

结束语立场与方法:一切从事实出发 562

“自觉”与“四大主义” 564

“格调说”的当下意义 565

进入21世纪: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569

附录附录一 现代性的中国探询——内地学界现代性问题研究综述 573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 6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