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兆廷,马彦丽著
  • 出 版 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1.1 选题背景 1

1.1.2 选题依据 3

1.2 概念界定 5

1.2.1 农村金融 5

1.2.2 农村金融(信贷)有效供给 5

1.2.3 农村金融(信贷)有效需求 6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7

1.3.1 研究目标 7

1.3.2 研究内容 8

1.3.3 篇章结构 9

1.3.4 研究方法 11

1.3.5 创新与不足 12

农村金融基础篇 15

2 农村金融理论与文献综述 15

2.1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15

2.1.1 金融与经济增长 15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18

2.1.3 金融约束理论 19

2.2 农村金融供给理论 21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1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3

2.2.4 评价 24

2.3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25

2.3.1 农村金融供给研究 25

2.3.2 农村金融需求研究 27

2.3.3 农村金融供求协调研究 31

3 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2

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2

3.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分析 32

3.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35

3.1.3 实证分析 38

3.2 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7

3.2.1 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及研究背景 47

3.2.2 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49

3.2.3 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全样本、跨时、跨区域实证分析 49

3.2.4 结论 55

农村金融现状篇 59

4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体系 59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59

4.1.1 第一阶段:恢复期(1979—1984年) 59

4.1.2 第二阶段:改革拓展期(1984—1996年) 60

4.1.3 第三阶段:收缩调整期(1996—2002年) 62

4.1.4 第四阶段:改革深化期(2003年至今) 63

4.1.5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67

4.2 农村正规金融的构成 68

4.2.1 传统的银行类农村金融机构 68

4.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71

4.2.3 农业保险公司 72

4.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构成 73

4.3.1 民间自由借贷 73

4.3.2 合会 74

4.3.3 银背 77

4.3.4 民间集资 78

4.3.5 地下钱庄 78

4.3.6 农村合作基金会 79

4.3.7 典当行 79

4.3.8 民间票据贴现 81

4.3.9 小额贷款公司 82

4.4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比较 83

4.4.1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内在关联 83

4.4.2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差异 85

5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88

5.1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特征与农户资金需求 88

5.1.1 农村金融市场的信息特征 88

5.1.2 农户资金需求类型 90

5.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90

5.2.1 农村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 91

5.2.2 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机制——信号发送 94

5.2.3 农村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 96

5.2.4 农户道德风险的控制机制 97

5.2.5 同伴监督 100

6 正规金融供给不足与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必然性分析 102

6.1 农村金融供给缺口及其内生性问题研究 102

6.1.1 中国农村金融缺口分析 102

6.1.2 农村金融缺口的内生性分析 106

6.2 农村正规金融存在抑制的原因分析 109

6.2.1 农村正规金融抑制的现实原因 109

6.2.2 正规金融的交易成本 110

6.2.3 正规金融的收益 111

6.3 农村非正规金融存在的合理性 112

6.3.1 可贷资金模型对于非正规金融有效性的解释 112

6.3.2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理论解释 115

6.3.3 非正规金融相对于正规金融的成本优势 115

6.3.4 非正规金融的收益 118

6.4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特征与局限性分析 119

6.4.1 非正规金融市场的调查分析 119

6.4.2 非正规金融呈现出的特征 120

6.4.3 非正规金融的局限性分析 121

7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现状与特征分析 123

7.1 调查情况说明 124

7.1.1 问卷的主要内容 124

7.1.2 调研情况说明 124

7.1.3 农户基本情况描述 126

7.2 农户正规和非正规信贷需求特征描述 128

7.2.1 正规金融借贷较少,民间借贷是满足农户信贷需求的主渠道 128

7.2.2 贷款金额、利率、期限以及贷款方式特征 129

7.2.3 农户信贷资金主要用来满足非农生产经营和消费需要 131

7.2.4 来自正规金融的贷款金额不能满足农户的全部信贷需求 133

7.2.5 农户的融资次序一般是先亲友后正规金融机构 133

7.2.6 信用贷款最受欢迎,非农业收入和工资收入是主要还款途径 134

7.2.7 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申贷条件和民间金融组织了解较少 135

7.3 农户信贷需求用途——生产性还是消费性 136

7.3.1 农户的贷款用途——合约考察法 137

7.3.2 意愿调查+假想式问题 141

7.3.3 假想式问题调研结果 142

7.3.4 简短结论 146

7.4 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配给机制和约束因素分析 147

7.4.1 农户信贷配给的分类 148

7.4.2 计量分析 150

7.4.3 回归结果 152

7.4.4 简短结论 154

7.5 本章小结:河北省农户的信贷需求特征 154

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篇 159

8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 159

8.1 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户信贷博弈分析 160

8.1.1 农户信贷贷前审查的博弈分析 160

8.1.2 农户信贷的博弈分析 163

8.1.3 农户信贷还贷的博弈分析 165

8.2 非正规金融与农户贷款的博弈分析 168

8.2.1 农户贷款的博弈分析 169

8.2.2 农户还贷的博弈分析 170

8.3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合作分析 174

8.3.1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问题的提出 174

8.3.2 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合作的演化博弈分析 175

8.4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合作模式选择 182

8.4.1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委托贷款合作模式 183

8.4.2 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合作模式 188

9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小额信贷模式 191

9.1 小额信贷的发展 192

9.1.1 小额信贷的定义 192

9.1.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几个阶段 192

9.1.3 发展商业性农村小额信贷,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195

9.2 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分析 197

9.2.1 小组联保贷款机制下的同伴选择原理 197

9.2.2 动态激励机制 199

9.2.3 灵活的还款机制 201

9.3 小额信贷是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的方向 202

10 农村金融的机构创新 204

10.1 小额贷款公司 204

10.1.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204

10.1.2 小额贷款公司组织与运营模式的政策性规定 207

10.1.3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分析 212

10.1.4 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21

10.2 村镇银行 226

10.2.1 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 226

10.2.2 村镇银行的机构建设现状 227

10.2.3 村镇银行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分析 231

10.2.4 今后村镇银行的发展对策 233

农村金融需求提升篇 241

11 发展农村经济,提升金融有效需求 241

11.1 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地有序集中,逐步转变“小农”生产方式 242

11.1.1 推动城市化进程,通过农民市民化减少农村人口 242

11.1.2 推进土地的有序集中,扩大农村生产单位的规模 245

11.2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提升农户有效金融需求 250

11.2.1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有效信贷需求的提升 250

11.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介入与农村金融放贷方式的转变 251

11.2.3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参与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254

1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257

12.1 建立农户信用体系,优化农户信贷环境 257

12.1.1 建立农户信用体系的重要性 257

12.1.2 我国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59

12.1.3 促进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 260

12.2 发展农户信贷联保组织,解决农户缺乏担保人问题 261

12.2.1 农户联保贷款的内涵 261

12.2.2 农户联保贷款的运行机制 262

12.2.3 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 263

12.2.4 改进和完善农户联保贷款的建议措施 265

12.3 推进农村金融担保与抵押物的创新 267

12.3.1 担保换期权方式解决农村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 267

12.3.2 发展农村保险,拓展农村信贷抵押物 270

参考文献 2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