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国龙主编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宗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录

第一编 3

总报告——变革社会中的宗教角色&卢国龙 3

一 两种质疑、一条出路 3

二 一种特性、两重作用 6

三 面向社会、各展所长 18

四 结语 47

总报告的阶段成果及学术梳理 50

一 清代宗教文化及其对当代宗教格局的影响&金泽 50

二 宗教生态话题背后的现实宗教问题&张新鹰 75

三 隆礼以率教 邦国之大务&卢国龙 84

第二编 105

第一章 佛教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王志远 105

一 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 106

(一)译传阶段(前2—580) 108

(二)创造阶段(581—998) 109

(三)融合阶段(999—1898) 109

(四)超越阶段(1898— ) 111

二 佛教的现代化转型——百年沧桑 114

(一)1911—1948 传统文化批判浪潮中的幸免者 114

(二)1949—1978 海峡两岸不同取向的现代化历程 120

(三)1978—2011 从不自觉到自觉的现代化转型 123

三 佛教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 125

(一)改革开放后的大趋势——落实政策与稳健发展 126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中国佛教 129

四 佛教在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邦国大务 137

(一)现代中国是否需要建立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教化体系”? 137

(二)佛教在现代中国教化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佛教如何适应这个位置和发挥应有的作用,即加速现代化转型? 141

(三)中国佛教在新世纪应该树起“人本佛教”的旗帜 148

(四)佛教能否为政治信仰与宗教文化取向的并行不悖提供可能性? 159

第二章 中国南传佛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郑筱筠 165

一 中国南传佛教文化主体性30年发展状况 165

(一)佛学建设 165

(二)出版物 168

(三)会议及其主题 172

(四)仪式活动 174

(五)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质 175

二 中国南传佛教实体量30年发展状况 178

(一)活动场所的数量及规模 178

(二)信徒数量及分布 180

(三)社会服务、公益等事业 182

(四)中国南传佛教的机构组织及管理模式 186

(五)中国南传佛教经济状况 198

(六)与海内外的社会联系 202

(七)募捐等活动所表现出的社会号召力及其他 202

三 中国南传佛教在文化战略中的地位 203

(一)中国南传佛教文化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与“桥头堡”战略平台上重要的文化场域 203

(二)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南传佛教发展存在的问题 206

(三)对策及发展战略 216

第三章 当代中国道教&汪桂平 232

一 落实政策、恢复教务(1978—1988) 233

(一)落实宗教政策、收回宗教场所 234

(二)恢复传统教制,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 237

(三)成立各级道协、加强组织建设 238

(四)开展学术研究,弘扬道教文化 240

(五)兴办道教学校,培养道教人才 243

(六)开展宫观自养、努力服务社会 249

二 积极探索、稳步发展(1988—1998) 254

(一)顺应时代潮流,探索宫观管理的新模式 254

(二)举行传戒授箓仪典,促进道教活动正常化 259

(三)成立中国道教学院,建立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 265

(四)成立道教研究机构,深化道教学术研究 268

(五)实现经济自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271

(六)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联谊工作 277

三 与时俱进、蒸蒸日上(1998—2008) 282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道风建设和组织建设 282

(二)启建大型文化工程,推进道教学术文化建设 290

(三)加强道教院校建设,拓展道教人才的培养途径 298

(四)大力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树立当代道教的良好形象 303

(五)深化开展对外友好交流,建立良好国际形象 315

四 关于道教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几点分析 324

(一)关于道教发展机遇的分析 324

(二)关于道教发展规模与趋势的分析 333

(三)关于道教在21世纪的功能与作用分析 340

第三编 347

第四章 中国天主教三十年宗教的实体发展与文化主体性建设&刘国鹏 347

一 天主教宗教活动场所数量及规模 350

(一)宗教活动场所的恢复与建设 350

(二)全国教区的划分与现状 353

二 天主教神职人员与信徒数量及分布状况 363

三 天主教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 378

(一)中国天主教会社会服务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378

(二)宗教NGO 382

(三)中国天主教社会服务与慈善公益事业存在的问题 387

四 天主教团体、组织及各级教育机构 388

(一)中国天主教代表会议制度 388

(二)中国天主教全国性组织 389

(三)宗教教育机构 395

五 天主教会的经济状况 406

(一)天主教会的经济来源 406

(二)市场经济处境下的天主教会 411

六 当代天主教神学建设和对信仰的诠释和理解 416

七 天主教文字出版事业 423

(一)重要的文字出版机构 424

(二)《圣经》翻译与出版 428

(三)报纸杂志出版物 430

(四)虚拟媒体 436

八 重要的天主教会议回顾 437

(一)中国天主教第一届代表会议 439

(二)中国天主教第二届代表会议 439

(三)中国天主教第三届代表会议 440

(四)中国天主教第四届代表会议 442

(五)中国天主教第五届代表会议 442

(六)中国天主教第六届代表会议 443

(七)中国天主教第七届代表会议 444

(八)中国天主教第八届代表会议 445

(九)其他重要的全国性会议 446

九 天主教礼仪改革 452

(一)普世天主教会的礼仪改革 452

(二)中国天主教会的礼仪改革 455

十 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质 461

(一)神职人员的宗教教育 461

(二)平信徒的宗教教育 466

十一 中国天主教会的内外关系 468

(一)中国天主教会与“地下教会”的关系 468

(二)中国天主教会与普世天主教会的关系 476

十二 中国天主教的自我定位 491

(一)中国天主教会的发展原则与管理模式 491

(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96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唐晓峰 499

一 教会实体的发展 502

(一)教堂及聚会场所的发展 502

(二)信徒的发展 504

(三)社会服务公益事业 510

(四)组织机构发展 516

(五)经济状况 521

(六)国际交往 524

二 文化主体性发展 528

(一)神学建设及信仰的诠释、理解 528

(二)中国教会出版物 541

(三)宗教教育及信徒文化素质 544

(四)基督教的自我定位 550

三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的基督教 555

(一)基督教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有一席之地吗 556

(二)基督教文化如何在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中发挥作用 564

结语 596

第四编 601

第六章 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的社会实体发展与文化主体性建设&李维健 601

一 彰显文化主体性,走“中国”伊斯兰教之路 601

(一)教界的“神学建设”与学界的理论探索 601

(二)30年硕果累累:研究机构、学术会议与成果 614

(三)宗教教育与中国穆斯林宗教素养的提升 618

(四)中国伊斯兰教的自我定位 628

二 中国伊斯兰教30年发展:事实与数字 637

(一)宗教活动场所与仪式 638

(二)中国伊斯兰教的组织团体、机构及其活动 646

(三)中国伊斯兰教的经济状况 657

(四)中国穆斯林人口状况 665

三 文化的共栖 669

(一)以史为鉴:宗教职业阶层是伊斯兰教政治力量的核心,宗教的组织化是伊斯兰政治力量的基础 670

(二)当代中国伊斯兰教的政治维度及其困境 673

(三)伊斯兰教在中国落地生根,是通过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非宗教手段和政治途径 677

(四)文化的路径:实现伊斯兰教与中国主流文化的共栖 679

(五)实现文化共栖的途径 681

第七章 当代中国民间宗教&李志鸿 684

一 “民间宗教”概念的界定:民间宗教、民间秘密宗教、教门、民间教派 685

二 当代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及其复兴 692

(一)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 692

(二)民间宗教在当代的复兴 698

三 当代民间宗教庙宇的兴建与庙会活动 701

(一)庙宇的兴建与修复 701

(二)当代民间宗教庙宇的神灵崇拜 706

(三)民间宗教的朝圣习俗与庙会活动 708

四 当代民间宗教宝卷的整理与流传 711

(一)历史上的宝卷与民间宗教 711

(二)各教派传统经卷的整理与重新流传 715

(三)各教派所编写的新经卷 719

五 当代民间宗教的宝卷讲唱与斋醮仪式 720

(一)历史上民间宗教的宝卷宣讲与斋醮仪式 720

(二)当代福建金幢教的经忏仪式 722

(三)闽西罗祖教的念经仪式与客家人的念佛习俗 726

(四)当代华北天地门(一炷香)教的斋醮仪式 732

六 当代民间宗教与民间文艺 734

(一)当代华北民间经卷文艺的多样化 735

(二)当代华北民间文艺与民间宗教宝卷的相互借鉴 736

(三)当代华北民间文艺组织的民间宗教化 741

七 当代民间宗教管理与福建三一教的合法化进程 746

(一)改革开放后三一教积极争取合法地位 748

(二)福建莆田三一教协会的社会参与 750

(三)当代三一教管理存在的问题 753

第八章 “儒教”问题及儒教的存在&张宏斌 755

一 历史上的儒教问题之源起 755

(一)“道原于一”和“神道设教” 756

(二)利玛窦时期的“儒教” 762

(三)康有为的“孔教” 769

二 当代争论中的儒教问题之展开 776

(一)“儒教是宗教”之辨 776

(二)儒教是什么性质的宗教 785

(三)儒教问题的再讨论——复兴和重建 797

三 儒教研究问题的理论转向——重建儒教 801

(一)重建儒教的必要与可能 801

(二)重建儒教的方案思考 809

四 儒教的问题的再探讨 811

(一)儒教重建之民间向路——礼失而求诸野 811

(二)儒教重建之文化向路——立法以垂教 8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