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清华汇智文库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清华汇智文库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清华汇智文库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云飞,何伟,刘磊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2407461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回顾协同创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在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典型高校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上,运用实证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探索了现阶段适合我国国情的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措施。
《清华汇智文库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目录

第1篇 理论篇 3

第1章 绪论 3

第2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理论体系 5

2.1 协同创新概念 5

2.2 高校协同创新的界定 7

2.3 高校协同创新与共生理论 8

2.4 高校协同创新与自组织理论 10

2.4.1 高校协同创新的自我生长特征 12

2.4.2 高校协同创新的自我适应特征 12

2.4.3 高校协同创新的自我复制特征 13

2.5 本章小结 13

第3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机理 15

3.1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 15

3.2 高校协同创新的运作 17

3.3 高校协同创新的要素 19

3.4 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式 21

3.5 本章小结 22

第4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有效管理 24

4.1 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过程 24

4.2 高校协同创新的绩效评价 28

4.3 高校协同创新的分配机制 31

4.4 本章小结 32

第2篇 现状篇 35

第5章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 35

5.1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 35

5.2 高校协同创新的环境建设 41

5.3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体联系 43

5.4 高校协同创新的成果扩散 44

5.5 本章小结 49

第6章 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及组织平台现状 50

6.1 协同创新背景下我国高校教师的发展现状 51

6.2 协同创新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培养现状 55

6.3 协同创新背景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现状 58

6.3.1 创新平台多样化 59

6.3.2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 62

6.4 本章小结 64

第7章 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 65

7.1 治理机制原因 66

7.1.1 利益分配机制 66

7.1.2 协同机制 67

7.1.3 保障机制 68

7.2 组织管理原因 70

7.3 人才培养原因 71

7.3.1 教师发展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2

7.3.2 大学生培养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4

7.4 本章小结 75

第8章 国外高校协同创新的实践探索 77

8.1 美国典型高校协同创新 77

8.2 欧洲典型高校协同创新 79

8.2.1 德国 79

8.2.2 法国 80

8.3 亚洲典型高校协同创新 81

8.4 各国高校协同创新比较分析 82

8.5 本章小结 85

第3篇 机制篇 89

第9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 89

9.1 高校协同创新动力的构成 89

9.2 构成要素对协同创新能力的影响 91

9.3 实证研究方案设计 94

9.4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96

9.5 本章小结 101

第10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协同过程 103

10.1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的理论 103

10.2 研究方案设计 106

10.3 多主体参与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型 107

10.4 高校协同创新过程的多案例分析 112

10.5 本章小结 117

第11章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演化机制 118

11.1 高校协同创新的共生关系分析 119

11.1.1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单元 122

11.1.2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环境 125

11.1.3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模式 127

11.2 高校协同创新共生一体化体系 130

11.3 斯坦福工业园案例分析 132

11.4 本章小结 135

第12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136

12.1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内容 136

12.2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影响因素 137

12.3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模型 138

12.4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模型的应用 141

12.5 本章小结 145

第13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保障机制 146

13.1 外部保障机制 146

13.1.1 立法保障 147

13.1.2 政府计划的支持 148

13.1.3 管理与服务保障 150

13.1.4 人力资源保障 151

13.2 内部保障机制 152

13.2.1 高校的自我完善 152

13.2.2 企业的自我完善 153

13.2.3 政府的自我完善 154

13.3 高校协同创新的平台构建 155

13.3.1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原则 155

13.3.2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 156

13.3.3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保障 157

13.3.4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制度 158

13.4 本章小结 158

第4篇 人才培养篇 161

第14章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161

14.1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62

14.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 163

14.3 高校创新人才的培育系统 166

14.3.1 创新人才培养的学校体系 166

14.3.2 高校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的价值系统 167

14.4 本章小结 168

第15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69

15.1 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70

15.1.1 四川省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案例 173

15.2 国外高校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76

15.2.1 斯坦福大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76

15.2.2 柏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78

15.3 中国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179

15.3.1 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创新人才培育特征 180

15.3.2 学生创新人才在研究型大学中的培育 181

15.4 本章小结 183

第16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培养 184

16.1 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师的培养模式 184

16.2 高校教师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 186

16.2.1 国内高校——电子科技大学 186

16.2.2 美英高校 187

16.3 本章小结 188

第17章 协同创新背景下人才培养对策 189

17.1 人才培养创新平台 189

17.1.1 研究型与科研机构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案例 193

17.2 人才培养创新教育环境 196

17.3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201

17.3.1 太赫兹科学协同创新体案例分析 202

17.4 本章小结 203

参考文献 20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