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艺术美学导论 第2版
艺术美学导论 第2版

艺术美学导论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黔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艺术美学导论 第2版》目录

绪论 艺术美学的学科定位 1

第一节 艺术美学的学科属性 1

一、美学的学科属性 1

二、艺术学的学科属性 3

三、艺术美学的学科属性 4

第二节 研究对象 5

一、从美学的角度研究艺术 5

二、在艺术的框架内研究美 6

三、艺术美学的研究对象 7

思考题 9

第一章 艺术美学的历史发展 10

第一节 伦理学的艺术美学阶段 10

一、中国古代的伦理学艺术美学 11

二、西方古代的伦理学艺术美学 12

三、伦理学阶段的艺术美学的特点 14

第二节 认识论的艺术美学阶段 15

一、中国认识论的艺术美学的传统 15

二、西方近代的认识论艺术美学 16

三、认识论阶段的艺术美学的特点 18

第三节 独立形态的艺术美学阶段 18

一、西方的艺术美学的独立 19

二、中国的艺术美学的独立 24

三、独立形态的艺术美学的特点 25

思考题 26

第二章 艺术美的发展 27

第一节 原始的艺术美 27

一、中国原始艺术之美 27

二、西方原始艺术之美 29

三、原始艺术美的特点 30

第二节 古典的艺术美 30

一、中国古典艺术之美 30

二、西方古典艺术之美 35

三、古典艺术美的特点 39

第三节 近代的艺术美 39

一、中国近代艺术之美 39

二、西方近代艺术之美 44

三、近代艺术美的特点 50

第四节 当代的艺术美 50

一、中国当代艺术之美 51

二、西方当代艺术之美 53

三、当代艺术美的特点 55

思考题 56

第三章 艺术美的本质 57

第一节 美的本质 57

一、解决美的本质问题的途径 57

二、美的基础本质:对象化的形象 60

三、美的价值本质之一:激活主体的非功利态度 63

四、美的价值本质之二:引起自我确证 67

第二节 艺术的本质 77

一、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类型的艺术 77

二、作为人为性的形象系统的艺术 79

三、作为特殊价值的承载者的艺术 81

第三节 艺术美的本质 84

一、基础本质:人为性的感性对象 84

二、中介本质:想象中的形象系统 85

三、核心本质:让非功利主体获得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 86

四、超越本质:暗示终极性存在和价值的意义世界 91

思考题 93

第四章 艺术美的特征 94

第一节 形象性 94

一、感知形象 94

二、想象形象 98

三、我向性的想象形象 101

第二节 非功利性 103

一、生活中的功利性 104

二、主体的非功利性 104

三、客体的非功利性 107

第三节 愉悦性 108

一、日常自我的遗忘所导致的愉悦 108

二、理想自我的实现所导致的愉悦 110

三、形上大我的实现所导致的愉悦 112

第四节 合目的性 116

一、“合目的性”的来源 117

二、观念的因果性 119

三、目的的隐蔽性 120

第五节 人为性 123

一、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区别标志 123

二、观念性 125

三、技术性 127

第六节 自由性 130

一、艺术美中自由的内涵 131

二、艺术美中自由的全过程性 132

三、艺术美中自由的现实表现 133

思考题 135

第五章 艺术美的规律 136

第一节 陌生化 136

一、“陌生化”的提出 136

二、陌生化的目的 138

三、陌生化的方式 140

第二节 生命化 148

一、“生命化”的理论渊源 149

二、生命化的目的 158

三、生命化的方式 160

第三节 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统一 167

一、艺术美生成的难处:陌生化与生命化的矛盾 167

二、具象艺术之美:以陌生化为前提 170

三、抽象艺术之美:以生命化为旨归 174

四、生命化与陌生化的统一形态 177

思考题 180

第六章 艺术美的西方形态 181

第一节 崇高 181

一、崇高的本质 182

二、崇高的特点 185

三、崇高的类型 188

第二节 优美 191

一、优美的本质 192

二、优美的特点 195

三、优美的类型 197

第三节 滑稽 202

一、滑稽的本质 203

二、滑稽的特点 205

三、滑稽的类型 207

思考题 210

第七章 艺术美的中国形态——气韵 211

第一节 “气韵”的提出与应用领域的发展 213

一、“气”“韵”的历史积累 213

二、“气韵”的提出及“气韵”与“生动”的关系 215

三、“气韵”应用领域的发展 219

第二节 “气韵”内涵的复杂性 221

一、对“气韵”的总的认识 221

二、对“气”的理解 224

三、对“韵”的理解 225

四、对“气”“韵”之间关系的理解 227

五、“气韵”意义复杂性的历史成因 228

第三节 偏重于“气”的“气韵” 232

一、“气”的审美内涵 232

二、“气”与壮美 236

三、“气”在早期中国艺术中的表现 237

第四节 偏重于“韵”的“气韵” 241

一、“韵”的审美内涵 241

二、“韵”与优美 245

三、“韵”在晚期中国艺术中的表现 247

思考题 253

参考文献 2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