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体面劳动视角下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体面劳动视角下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体面劳动视角下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静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420991
  • 页数:19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当代西方六大劳动关系理论的观点为主线,结合制度依附理论和社会平等理念共同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体面劳动与劳动权益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界定,厘清了体面劳动与劳动权益之间的关系。在确定研究的理论基础之后,通过历史研究法对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劳动权益保障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目前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一些置信度较高的历史宏观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我国目前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再利用规范性分析方法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探索其根由。
《体面劳动视角下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目录

1 导论 1

1.1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背景 1

1.1.1 问题的缘起 1

1.1.2 研究背景 2

1.1.3 研究意义 4

1.2 相关文献综述 6

1.2.1 国外相关研究 6

1.2.2 国内研究现状 7

1.3 本书的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9

1.3.1 研究思路 9

1.3.2 主要研究内容 9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 12

1.4.1 定性研究方法 12

1.4.2 定量研究方法 13

1.4.3 研究工具 13

1.5 本书的创新之处 13

1.5.1 基于对体面劳动的理解,构建了劳动权益保障的指标体系 13

1.5.2 构建了多方合作型劳动权益保障新模式 14

2 非正规就业的理论基础及其相关研究 15

2.1 非正规就业的理论基础研究 15

2.1.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15

2.1.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17

2.1.3 贫困就业理论 19

2.1.4 非正式经济理论 19

2.1.5 生存经济理论 20

2.1.6 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 20

2.1.7 制度边缘理论 20

2.1.8 社会平等理念 22

2.1.9 理论基础启示 22

2.2 非正规就业内涵与特征 24

2.2.1 非正规就业内涵 24

2.2.2 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之间的关系 29

2.2.3 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特性研究 29

2.3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分类研究 31

2.3.1 目前我国学术界公认的非正规就业群体组成结构 31

2.3.2 社会分层结构理论 33

2.3.3 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分类 33

2.3.4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结构分层 35

本章结语 36

3 劳动权益与体面劳动相关研究 37

3.1 劳动权益的内涵与特征 37

3.1.1 权益的内涵界定 37

3.1.2 劳动权益的内涵界定 37

3.1.3 劳动权益的特征 41

3.1.4 劳动权益的分层研究 42

3.2 体面劳动的内涵与特征 43

3.2.1 体面劳动的内涵界定 43

3.2.2 体面劳动的特征 45

3.3 劳动权益保障与体面劳动实现之间的关系研究 47

3.3.1 劳动权益保护是体面劳动实现的基础 48

3.3.2 良好的人文关怀是实现体面劳动的更深层次的表现形式 49

本章结语 49

4 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的历史演变与存在的问题 51

4.1 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的历史演变 51

4.1.1 第一阶段,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空白期 51

4.1.2 第二阶段,社会保障机制改革探索期 53

4.1.3 第三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期 56

4.2 现阶段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65

4.2.1 社会保险方面存在的问题 65

4.2.2 劳动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68

4.2.3 职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72

4.3 现阶段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

4.3.1 劳动个体方面的原因 73

4.3.2 劳动就业组织方面的原因 75

4.3.3 政府方面的原因 77

4.3.4 工会方面的原因 78

本章结语 79

5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模型构建 80

5.1 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因素分析 80

5.1.1 劳动者个体属性因素对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 81

5.1.2 组织属性对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 86

5.1.3 地域经济属性对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 87

5.1.4 工会组织对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 88

5.1.5 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运行效能对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 90

5.2 劳动权益保障的后效变量研究 91

5.2.1 劳动权益保障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 91

5.2.2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93

5.2.3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对社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影响 94

5.3 劳动权益保障理论模型构建 96

本章结语 97

6 劳动权益保障状态下的各种衡量指标体系构建 98

6.1 劳动权益保障指标体系构建 98

6.1.1 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98

6.1.2 劳动权益保障衡量指标体系的理论遴选 103

6.1.3 劳动权益保障衡量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117

6.1.4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立 119

6.2 政府职能定位与运行效能指标体系构建 122

6.3 工作生活质量衡量指标体系构建 124

6.4 组织绩效衡量指标体系构建 125

6.5 和谐劳动关系衡量指标体系构建 127

本章结语 128

7 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研究 129

7.1 调查过程与样本情况分析 129

7.1.1 问卷设计情况说明 129

7.1.2 样本容量分析 130

7.1.3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130

7.2 数据分析方法 132

7.3 项目分析 133

7.3.1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量表项目分析 133

7.3.2 政府职能定位与运行效能量表项目分析 134

7.3.3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工作生活质量量表项目分析 135

7.3.4 组织绩效量表项目分析 135

7.3.5 和谐劳动关系量表项目分析 135

7.4 调查问卷的效度与信度分析 136

7.4.1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137

7.4.2 政府职能定位与运行效能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 141

7.4.3 生活工作质量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142

7.4.4 组织绩效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144

7.4.5 和谐劳动关系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148

7.5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水平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49

7.6 影响因素分析 150

7.6.1 个体属性对劳动权益保障及其各个因素影响的方差分析 150

7.6.2 组织属性对劳动权益保障及其各个因素影响的方差分析 154

7.6.3 地域经济属性对劳动权益保障及其各个因素影响的方差分析 155

7.6.4 工会组织对劳动权益保障及其各个因素影响的方差分析 156

7.6.5 政府职能定位与运行效能对劳动权益保障及其各个因素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157

7.7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水平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158

7.8 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对其后效变量的影响分析 160

7.8.1 劳动权益保障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工作生活质量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160

7.8.2 劳动权益保障对组织绩效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161

7.8.3 劳动权益保障对和谐劳动关系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162

本章结语 163

8 结论与建议 164

8.1 本书的主要结论 164

8.1.1 个体属性因素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有影响 164

8.1.2 组织属性因素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有影响 166

8.1.3 地域经济属性因素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有影响 168

8.1.4 工会组织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有影响 168

8.1.5 政府职能定位与运行效能对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有正向影响 169

8.1.6 其他几个基本结论 169

8.2 构建多方合作型劳动权益保障新模式 171

8.3 对策与建议 172

8.3.1 优化政府的制度保护和监督环境 173

8.3.2 强化工会组织的上下沟通协调职能 177

8.3.3 优化劳动就业组织内部管理环境,加强与多方的沟通和协作 180

8.3.4 努力提升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 182

本章结语 184

参考文献 185

后记 1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