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唐代孟子学研究
唐代孟子学研究

唐代孟子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兰翠著
  • 出 版 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
  • 页数:0 页
图书介绍:
《唐代孟子学研究》目录
标签:研究

导言 1

一 1

二 3

三 5

四 7

五 9

第一章 初唐孟子学——以征引为主的初始阶段 11

第一节 初唐孟子学概述 11

第二节 魏徵与孟子的政治思想 13

一、魏徵继承孟子思想的政治环境和学术渊源 13

二、魏徵对孟子独立人格精神的继承 15

三、魏徵对孟子君臣观的实践 17

第三节 孔颖达《五经正义》与孟子 20

一、《五经正义》的编定与引书研究概述 20

二、《五经正义》引用《孟子》概况 23

三、《五经正义》对传播孟子思想的作用 30

第四节 王勃、卢照邻对孟子的评价 63

一、王勃、卢照邻对孟子不遇命运的同情 63

二、王勃、卢照邻对孟子继承儒家诗教传统的肯定 66

第五节 崔融对孟子经济思想的继承 69

一、崔融的税收主张对孟子观点的继承 69

二、崔融对孟子关于社会分工观点的继承 71

第六节 李善《文选》注与孟子 73

一、《文选》注征引文献的特点 73

二、《文选》注征引《孟子》概况 75

三、《文选》注对传播孟子思想发挥的间接作用 79

第七节 刘知幾《史通》与孟子 81

一、刘知幾对孟子命运和品格的评价 82

二、刘知幾对孟子观点的认同 83

三、刘知幾对孟子观点的批评 84

四、刘知幾“史才论”对孟子学说的发展 87

第二章 盛唐孟子学——以实践为主的发展阶段 89

第一节 盛唐孟子学概述 89

第二节 张九龄对孟子的接受 91

一、张九龄的谠直之风对孟子精神的实践 91

二、张九龄的治政理念对孟子精神的实践 94

第三节 李白对孟子的接受 98

一、李白接受孟子思想的途径 98

二、李白对儒学的态度 100

三、李白对孟子浩然之气的继承 102

第四节 杜甫对孟子的接受 105

一、杜甫接受孟子思想的途径 105

二、杜甫对儒学的笃诚 107

三、杜甫对孟子仁政与民本思想的继承 109

第四节 杨绾、赵匡与孟子 112

一、杨绾和赵匡在科考改革上对孟子的提倡 112

二、杨绾倡导《孟子》入科的影响 115

三、盛唐时期的经学学术背景 119

第三章 中唐孟子学——韩愈尊孟带动下的鼎盛阶段 125

第一节 中唐孟子学概述 125

第二节 韩愈思想与孟子 128

一、韩愈好辩的性格与孟子相似 128

二、韩愈对孟子君臣之义思想的继承 130

三、韩愈排佛的前因后果 132

四、韩愈借鉴孟子心性学说排佛 135

五、韩愈建立儒学道统排佛 142

第三节 韩愈诗歌与孟子 148

一、韩愈崇孟与他扩张诗境的追求 149

二、崇孟为韩愈提供了丰富的诗歌创作语料 150

三、孟子的浩然之气对韩愈诗歌的作用 152

四、孟子的心性说对韩愈诗歌创作的影响 156

第四节 韩愈散文与孟子 158

一、孟子散文的传记文学因子 158

二、孟子散文的传记文学特点 161

三、韩愈传记散文对孟子的继承 164

第五节 李翱与孟子 166

一、李翱“复性”的责任感 166

二、李翱“性善情恶”对孟子性善论的继承 168

三、李翱将性善和“诚”相融合 171

四、李翱认为“性”与“文”同样重要 173

五、李翱对孟子政治经济思想的继承 175

第六节 柳宗元与孟子 178

一、柳宗元对孟子观点的广泛征引、化用和评价 178

二、关于成圣问题 180

三、关于利益问题 183

四、关于仁政问题 188

五、柳宗元研究孟子的学术渊源 192

第七节 皇甫湜与孟子 195

一、皇甫湜对韩愈崇孟的理解和支持 196

二、夷惠之辩对孟子观点的发挥 199

三、夷惠之辩的社会根源与中唐士人的处世态度 203

四、中唐士人的出处观对诗坛的作用 207

五、皇甫湜的心性观对孟子的继承 213

第四章 晚唐孟子学——皮日休尊孟的延续阶段 216

第一节 晚唐孟子学概述 216

第二节 杜牧与孟子 218

一、中晚唐孟子学环境与杜牧的家学传统 218

二、杜牧认为孔孟并重 222

三、杜牧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发挥 223

四、杜牧对孟子思想的质疑 225

五、杜牧散文对孟子的继承 227

第三节 皮日休、陆龟蒙与孟子 230

一、皮日休的救世理想是他尊孟的现实基础 231

二、从尊韩到尊孟 232

三、皮日休对孟子民本思想的继承 235

四、皮日休对社会教化的重视 238

五、皮日休对孟子修身养性理论的发挥 239

六、皮日休与韩愈尊孟的差异 242

七、皮日休散文对孟子的继承 243

八、陆龟蒙对孟子的评价 250

第四节 林慎思与孟子 252

一、林慎思续《孟子》的目的 253

二、林慎思的理政思想对孟子的继承 255

第五章 唐代《孟子》注本 259

第一节 唐代《孟子》注本概述 259

第二节 陆善经与《孟子注》 260

一、陆善经行历与著述 260

二、陆善经的《孟子注》 262

第三节 张镒与《孟子音义》 265

一、张镒行历与著述 265

二、张镒的《孟子音义》 268

第四节 丁公著与《孟子手音》 269

一、丁公著行历与著述 269

二、丁公著的《孟子手音》 271

结语 275

主要参考及征引文献 2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