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临床心电图精义
现代临床心电图精义

现代临床心电图精义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德惠,李新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06712326
  • 页数:185 页
图书介绍:
《现代临床心电图精义》目录

第一章 心电图简介 1

一、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 1

二、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及命名 1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方法 2

四、心电图波形及测量的临床意义 3

附 Q-T间期及其变量J-Tc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4

五、心电图导联 5

附一 正常成人有胸导联(V3R~V7R)的心电图 5

附二 部分新导联的提出与应用 6

六、心电轴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7

第二章 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诊断 9

—、右心房肥大 9

二、左心房肥大 10

附 房颤时左心房肥大的诊断 10

三、双侧心房肥大 10

第三章 心室肥大 12

一、左心室肥大 12

附 Romhilt诊断标准 12

二、右心室肥大 13

三、双侧心室肥大 14

四、心室负荷过重的心电图改变 15

第四章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改变 16

一、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 16

二、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17

三、心绞痛的心电图诊断 18

附一 无ST-T改变的心绞痛 19

附二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绞痛综合征——X综合征 19

第五章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 20

二、心肌梗塞的各期心电图改变 21

三、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21

(—)前壁心肌梗塞 21

(二)下壁心肌梗塞 25

(三)正后壁心肌梗塞 26

四、特殊部位心肌梗塞 27

(一)多发性心肌梗塞 27

(二)梗塞延展与再梗塞 28

(三)乳头肌心肌梗塞 28

(四)心房梗塞 28

五、心肌梗塞合并室内传导阻滞 29

(一)心肌梗塞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29

(二)心肌梗塞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 29

(三)下壁心肌梗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 30

(四)心肌梗塞合并预激综合征 30

附一 右室梗塞 30

附二 无Q波型心肌梗塞 32

附三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32

附四 室壁瘤 34

第六章 心电图运动试验 36

一、适应证 36

二、禁忌证 36

三、终止运动试验(运动终点)的指征 36

四、影响结果判定的因素 37

附一 马氏(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 37

附二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39

附三 蹬车运动试验 40

第七章 原发性ST-T改变 41

第八章 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 42

一、房间隔缺损 42

二、室间隔缺损 43

三、动脉导管未闭 43

四、法乐氏四联症 43

五、右位心 43

附一 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 45

附二 小心脏综合征 45

第九章 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 46

一、心包炎 46

二、心肌炎 47

三、原发性心肌病 47

附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49

附 右室心肌病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 49

四、风湿性心脏病 50

五、急性肺原性心脏病 50

六、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50

附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 51

第十章 药物和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改变 52

一、洋地黄 52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 53

(一)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3

(二)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4

(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4

(四)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54

三、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表现 55

(一)高钾血症 55

(二)低钾血症 55

(三)高钙血症 56

(四)低钙血症 56

(五)高镁血症 58

(六)低镁血症 58

第十一章 心律失常 59

一、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分类 59

二、心律失常的临床分类 59

第十二章 自律性形成异常 62

一、自律性的改变 62

二、触发活动 62

第十三章 生理性或病理性传导改变 63

一、文氏现象 63

二、隐匿性传导 65

三、干扰与脱节 65

附 等频性脱节与钩拢现象 67

四、时相性与非时相性差异性传导 68

五、频率依赖性传导阻滞 68

六、多层传导阻滞现象 70

七、折返现象 70

八、超常传导与伪超常传导 71

九、韦登斯基现象 71

十、蝉联现象 72

十一、裂隙现象 72

十二、拖带现象 73

第十四章 正常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74

—、正常窦性心律 74

二、窦性心动过速 75

三、窦性心动过缓 75

四、窦性心律不齐 76

五、窦性停搏(窦性静止) 76

六、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76

七、窦房结游走至房室交界区的游走性心律 77

八、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77

第十五章 逸搏及逸搏心律 78

—、房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78

附 冠状窦性心律与左房心律 78

二、房室交界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80

三、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81

四、反复心律 82

附 伪反复心律 83

第十六章 过早搏动 85

—、窦性过早搏动 85

二、房性过早搏动 85

三、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87

附 隐匿性房室交界性过早搏动 88

四、室性过早搏动 88

附 “无害性”与“有害性”室性早搏的鉴别 89

第十七章 心动过速 91

一、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91

(一)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91

(二)房性心动过速 91

附一 短暂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93

附二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93

(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93

附 房室结双径路及多径路现象 94

(四)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95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97

(一)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 97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分型 97

附 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狭义的特发性室速) 101

三、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104

(一)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104

(二)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104

(三)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的室性自搏心律、自搏性室性心动过速) 105

四、宽QRS心动过速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05

第十八章 扑动与颤动 107

—、心房扑动 107

二、心房颤动 107

三、心室扑动 108

四、心室颤动 109

附 心室停搏 109

第十九章 窦房传导阻滞 110

—、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110

附 窦房结电图 110

二、二度窦房传导阻滞 110

(一)二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 110

(二)二度Ⅱ型窦房传导阻滞 111

三、三度窦房传导阻滞 111

第二十章 心房内传导阻滞 112

一、不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 112

二、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心房分离) 112

三、窦室传导 113

第二十一章 房室传导阻滞 114

一、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延迟) 114

二、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114

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16

四、频率依赖性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117

附一 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位诊断 117

附二 希氏束电图及其临床应用 117

第二十二章 心室内传导阻滞 119

一、有关概念 119

二、单束支传导阻滞 119

(一)左束支传导阻滞 119

(二)左束支分支传导阻滞 120

(三)右束支传导阻滞 122

三、间歇性室内传导阻滞 123

四、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 123

五、双支及三分支传导阻滞 123

附 束支传导阻滞的分度 125

第二十三章 并行心律 127

附一 变异性并行心律 128

附二 心室分离 129

第二十四章 预激综合征 130

一、典型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 130

二、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133

三、间歇性、潜在性及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134

四、预激综合征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 135

五、交替性预激综合征与手风琴样效应 137

第二十五章 小儿心电图特点及心室肥大的诊断要点 139

一、小儿心电图特点 139

二、小儿心室肥大的诊断要点 140

(一)左心室肥大 140

(二)右心室肥大 141

(三)双侧心室肥大 141

第二十六章 与心电图有关的综合征 143

一、早期复极综合征 143

二、心动过速后综合征 145

三、Q-T间期延长综合征 145

四、X综合征 147

五、Tm>TI与Tv1>Tv6综合征 148

六、SⅠSⅡSⅢ综合征 148

七、二点半综合征 149

八、孤立负T综合征 149

第二十七章 电交替 150

一、P波电交替 150

二、QRS波群电交替 150

三、ST段电交替 151

四、T波电交替 151

五、U波电交替 152

六、心脏全交替现象 152

七、心动过速电交替 152

八、心电阶梯现象 153

九、起搏电交替 153

第二十八章 起搏心电图与起搏心律失常 154

一、起搏心电图 154

二、各种类型起搏器的起搏心电图特征 155

三、起搏器引起的心律失常 158

第二十九章 心电图检查中常用的药物试验 160

一、心得安试验 160

附 β-受体反应亢进症 160

二、阿托品试验 160

附 心脏固有心率 160

三、潘生丁试验 161

第三十章 有关心电图的新认识 162

—、平均信号叠加心电图(心室晚电位) 162

二、心电频谱图 163

三、P波与Ta波的性状和临床意义 164

四、异位心房性节律的心房波 164

五、J波 165

六、T波 165

七、U波 166

第三十一章 食管心脏调搏 168

一、设备 168

二、有效起搏的确立 168

三、临床上常用的几种刺激方法 168

四、临床应用 168

第三十二章 动态心电图 171

—、仪器及使用方法 171

二、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171

三、正常人动态心电图 172

四、动态心电图报告内容 173

第三十三章 心电监护 174

一、心电监护的应用范围 174

二、心电监护所需设备 174

三、心电监护电极的使用方法 174

四、心电监护常见的故障及原因 175

五、使用心电监护电极的注意事项 176

附录 心电图诊断质量控制标准的建议(草案) 1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