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新中日简体字研究
新中日简体字研究

新中日简体字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新加坡)谢世涯著
  • 出 版 社:北京:语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0062228
  • 页数:492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中国文字演变的趋势
《新中日简体字研究》目录

第一篇 绪论 1

第一章 研究新中日简体字的原因、范围和方法 1

第一节 为什么研究新中日简体字 1

第二节 新中日简体字的研究范围 3

第三节 新中日简体字的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历代简俗字的盛行与汉字的简化 19

第一节 笔画趋简的俗体字 19

第二节 帛书竹简里的简俗字 20

一 马王堆帛书《老子》 21

二 银雀山竹简《孙子兵法》 22

三 武威汉墓出土的医药简牍 23

第三节 字书里的简俗字 24

一 《说文解字》所收的简俗字 25

二 《玉篇》所收的简俗字 26

三 《干禄字书》所收的简俗字 27

四 其他字书里的简俗字 28

一 历代著名碑版里的简俗字 29

第四节 历代碑版法帖墨迹里的简俗字 29

二 名人法帖墨迹里的简俗字 32

第五节 木刻刊本里的简俗字 34

一 成为新加坡《五○二》简体字的俗字 34

二 成为国民政府《第一批》简体字的俗字 35

三 成为日本简体字的俗字 36

第六节 简俗字的盛行与汉字的简化 36

第二篇 新加坡的简体字 44

第三章 新加坡简体字运动的背景与分期 44

第一节 简体字运动的背景 44

一 政府决心推行双语教育 44

二 中国和日本简体字的流传 46

三 学者和教育人士的提倡 49

第二节 简体字运动的分期 52

一 民间自用期 52

二 官方试用期 55

三 全面使用期 56

第四章 新加坡颁行的简体字表 61

第一节 五○二《简体字表》 61

一 字表名称与简化字数 61

二 没有确定偏旁的简化原则 61

三 常用的字简化不够全面 63

第二节 二二四八《简体字总表》 69

一 增加简体字的原因 69

二 字表名称与简化字数 70

三 不再分批推行的理由 71

四 《简体字总表》的编制方式 73

第三节 修订本《简体字总表》 74

一 采用新字形类推简化 76

二 规范选用字的笔形和笔画 78

三 有待订正的一些字 80

四 需要举例说明的字 82

第一节 简体字的混乱情形 87

第五章 新加坡简体字的混乱及其教学问题 87

一 官方人士的批评 88

二 舆论界与语文工作者的意见 90

三 简繁字体及其异体字的混乱现象 92

第二节 简体字混乱的原因 95

一 由于多种简体字的刊行 95

二 由于简体字表没有确定简化规则 96

三 由于日本简体字的干扰 97

四 由于工具书的载录 100

第三节 简体字的教学问题 104

一 多种简体字带来的困扰 105

二 教科书的字体不统一 108

三 学生书写生造简体字 111

第四节 解决字体混乱的途径 114

一 采用汉字发源地的简体字 114

二 采用官方规范的字体 116

一 《五○二》简体字的时代意义 121

第六章 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成就 121

第一节 新加坡推行简体字的意义 121

二 《二二四八》和《修订本》简体字的使命 123

三 影响邻近国家推行简体字 124

第二节 官方的措施与民间的反应 126

一 官方的措施方面 126

二 报章及出版物方面 127

三 民间推行简体字的情形 130

第三节 教学与教材方面 132

一 华英校以简体字教学 132

二 教科书用简体字印刷 134

三 官方考试以简体字命题 136

第三篇 中国的简体字 142

第七章 汉字简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142

第一节 明清学者有意识使用简体字 142

第二节 陆费逵揭开简体字运动序幕 144

第三节 钱玄同的减省汉字笔画案 145

一 汉字应谋现在的适用 146

二 历代字体的演变是由繁趋简 146

三 提出汉字的八种简化方法 147

四 用简体字印刷新书报刊和古籍图书 148

第四节 钱玄同二度提出搜采简体字案 149

一 简体字应在正式教育内提倡 149

二 搜采固有简体字并规定其写法 150

第五节 黎锦熙与部颁简体字 151

一 为简体字正名 151

二 提出简体字的应用原则 152

第六节 其他学人的提倡 155

一 陈光垚臆造简体字系统 155

二 胡愈之主张写别字 157

三 林语堂提倡俗体字 159

四 陈望道与手头字运动 162

第一节 《字表》的编制与选字原则 168

第八章 《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公布与取消 168

第二节 《字表》的内容概要与评析 170

一 《字表》的笔画分析 171

二 《字表》的字体及其影响 172

三 《字表》的不足之处 174

第三节 《字表》的推行办法 176

第四节 《字表》的通令取消 178

第九章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编制与评析 185

第一节 由政府推动汉字简化工作 185

第二节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编制 186

第三节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内容概要 188

一 简化汉字的笔画 189

二 精简汉字的字数 192

三 规范偏旁手写法 197

第四节 《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评析 200

一 常用字的简化问题 200

二 体例上的一些矛盾 203

三 关于臆造的简体字 204

四 手写简化偏旁的问题 205

第十章 《汉字简化方案》的编制与评析 212

第一节 《汉字简化方案》的编制 212

第二节 《汉字简化方案》的内容概要 214

一 汉字简化表 214

二 偏旁简化表 216

第三节 《方案》与《草案》的比较 217

一 《方案》与《草案》简化相异者 217

二 《草案》未简化而《方案》增补者 219

三 简化偏旁的比较 221

四 异体字的处理 222

第四节 《汉字简化方案》的评析 223

一 笔画的统计分析 224

二 简化字的类推问题 227

三 简化偏旁的类推问题 229

第一节 规范简体字的《简化字总表》 234

第十一章 中国现行简体字的评骘 234

一 不同性质的简化表 235

二 笔画的统计分析 236

三 《总表》与《方案》及《异体字表》的矛盾 237

第二节 约定俗成与类推简化的矛盾 239

一 约定俗成无规律可循 240

二 类推简化常有变例 242

三 可以类推的字没有简化 244

第三节 同音代替与符号代用的得失 247

一 同音代替的方法 247

二 同音代替的得失 249

三 符号代用的方法 252

四 符号代用的得失 252

第四节 笔画简省与形体简化的利弊 256

一 笔画简省读音繁化 256

二 形体简化偏旁繁化 258

三 形近易误字的增加 260

四 部首归类的问题 262

五 汉字机械化的问题 263

第四篇 日本的简体字 272

第十二章 日本古代文字的由来 272

第一节 中国汉字的传入日本 272

一 出土文物的考证 272

二 日本史书的载录 275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移植与万叶假名的产生 277

一 隋唐使者的交往与中国文化的移植 277

二 万叶假名的产生及其缺点 278

第三节 假名字母的创立 280

一 由汉字偏旁和草书创立假名字母 280

二 片假名和平假名字母的优点 281

第十三章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的文字改革运动 287

第一节 日本文字为什么需要改革 287

一 前岛密与假名文字派 290

第二节 假名文字派的改革运动 290

二 国学者与罗马文字派反对假名文字 291

第三节 罗马文字派的改革纷争 292

一 日语罗马字拼写法的纷争 292

二 统一的罗马字拼写法 294

第四节 限制与简化汉字的历程 295

一 不能废弃汉字的原因 296

二 压缩汉字与增加汉字的纷争 298

三 《当用汉字表》的颂行 300

四 《当用汉字字形表》与简体字 302

五 由《新汉字表试案》到《常用汉字表》 303

第十四章 日本现代汉字的整理与简化 309

第一节 限制汉字与改用假名 309

一 改用平假名 309

二 改用片假名 310

三 假名夹用汉字 311

第二节 规范汉字的笔形 312

一 采用接近手写体的 313

二 采用楷书的 314

三 采用连笔的 315

四 省略容易遗漏的笔画 316

五 为划一偏旁而增笔的字 316

第三节 简化汉字的笔画 317

一 同音代替 317

三 采用古俗字 319

二 同义代替 319

四 采用今俗字 321

五 更换偏旁 321

六 简省偏旁 322

七 草书楷化 322

八 简存轮廓 324

九 符号代用 324

第四节 日本整理与简化汉字的评骘 326

一 原有偏旁分化成多个偏旁 326

二 原有偏旁不完全类推简化 328

三 简化符号增加文字的混乱 329

第五篇 新中日简体字的比较 335

第十五章 新中日简化汉字的相互影响与干扰 335

第一节 中国对日本方面 336

一 《第一批简体字表》的影响 336

二 现行简体字的影响与干扰现象 339

第二节 日本对中国方面 341

一 《当用汉字表》的影响 341

二 继续采用日本简体字 344

三 人名也可学日本援例简化 349

四 日本简体字的干扰现象 352

第三节 日本对台湾本岛方面 357

一 日本推行简体字给台湾人士的刺激 357

二 《国民学校常用字汇表》里的日本简体字 358

三 日本简体字的干扰现象 360

一 中国简体字的影响 364

第四节 中国对新加坡方面 364

二 中国简体字的干扰现象 367

第五节 日本对新加坡方面 372

一 日本简体字的影响 372

二 日本简体字的干扰现象 375

第十六章 新中简化汉字的比较 381

第一节 《简体字表》与中国简体字的比较 381

一 新加坡简化而中国没简化的字 382

二 新加坡与中国简化方式不同的字 386

三 新加坡偏旁没有简化的字 388

四 新加坡用中国正体字作简体字 390

第二节 《简体字总表》与中国简体字的比较 391

一 保留新加坡的特用简体字 391

二 保留部分异体简体字 392

三 保留部分用中国正体字作简体的字 395

第三节 修订本《简体字总表》与中国简体字的比较 396

一 删除不适当的简体字方面的比较 397

二 异体字表的比较 398

三 新旧字形的比较 400

第十七章 中日简化汉字的比较 403

第一节 推行时间方面的比较 403

一 中国一九三五年颁行后又通令取消 403

二 日本一九四六年正式推行简体字 404

三 中国一九五六年确定简体字地位 406

第二节 圈定字量方面的比较 407

一 日本战后即圈定汉字数量 407

二 中国没有圈定汉字数量 408

三 没有圈定汉字数量的弊端 411

第三节 简化字形方面的比较 413

一 中日完全相同的简体字 414

二 中日笔画相同而笔形稍异的简体字 415

三 中日只一笔之差的简体字 416

四 中日笔画差异较大的简体字 417

五 中国简化日本没简化的字 420

六 日本简化中国没简化的字 425

七 中国作异体日本作正体的字 427

八 中国用新字形日本用旧字形的字 428

第四节 系统类推方面的比较 430

一 中国专家否定系统类推简化 430

二 简化繁体偏旁的比较 432

三 简省繁体偏旁的比较 434

结论 440

一 汉字的演变由繁趋简 440

二 历代简俗字是简化汉字的根据 442

三 新加坡的简体字 444

四 中国的简体字 446

五 日本的简体字 449

六 统一中日简体字的方案 451

七 现行简体字的优点 456

八 现行简体字的缺点 459

九 整理与简化汉字应循的原则 466

附录 中日可以谋求统一的简体字 4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