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幸纾,陈星若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4221·73
  • 页数:329 页
图书介绍: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目录

1 概论 1

短期试验 2

一组试验的必要性 3

试验项目的选择 5

2 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13

菌株的基因型及生物学特性的测试 18

操作 19

组氨酸缺陷型(his~-) 19

深度粗糙突变(rfa)——结晶紫抑菌试验 20

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平板 20

R因子——抗氨苄青霉素试验 21

AuvrB突变——紫外线敏感试验 22

自发回复突变(his~+) 23

回变特性——诊断性试验 23

测试菌株的保藏和应用 24

常用试剂及培养基的配方 26

常用试剂 26

营养肉汤 29

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 29

改良Vogel—Bonner(V—B)10E 29

顶层软琼脂 30

最低营养V—B培养基 30

组氨酸/生物平板 30

氨苄育霉素平板 30

0.5mM L—组氨酸/0.5mM D—生物系溶液 31

0.2M磷酸钠缓冲液 31

哺乳动物肝S9的制备及应用 31

诱导方法和S9的制备 32

合并诱导方法 32

S9混合液的配制 34

受试化学物 35

诱变试验操作与结果判断 35

溶剂 35

斑点试验(Spot test)与阳性判断依据 36

平板掺入试验车阳性判断标准 37

假阳性与假阴性 38

平板掺入试验的发展 40

预培养法 40

干燥器内试验法 40

尿中诱变剂的俭出 41

其他辅助因子的补给 41

波动试验 42

菌株 42

试剂、贮存液及培养液的配制 42

操作程序 45

试验结果的统汁评价 46

安全预防措施 48

附录 48

肝匀浆S9组分蛋白质含量测定 48

肝匀浆S9组分细胞色素P—450测定 51

细胞色素P—450芳烃羟化酶(AHH)活性测定 52

3 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 56

菌株 57

菌株基因型鉴定 58

色氨酸需要 58

乳糖、硫胺素需要 59

△uvrA/B——紫外线敏感试验 59

R因子——氨苄青霉素敏感试验 60

回变特性 60

自发回变 61

菌种保藏 62

悬液深低温 63

主要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63

营养肉汤培养基、营养肉汤琼脂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Davis—Mingioli盐液的配制 63

20%葡萄糖水溶液 63

20%乳糖水溶液 63

5mg%硫胺素水溶液 63

0.1%L—色氨酸水溶液 63

10%酪蛋白水解物水溶液 63

定期移植 63

选择培养基顶层 64

选择培养基底层 64

4倍稀释D—M盐溶液 65

生长培养液 65

肝微粒体的应用 65

检品的配制和预试 65

试验方法 66

点试及操作步骤 66

平板掺入法及操作步骤 67

对本试验的评价 69

平板掺入法 69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9

点试法 69

4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缺陷型修复试验 73

菌株的性状鉴定和菌种保藏 75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76

HA+T琼脂培养基 76

贮存盐溶液 77

肝微粒体的应用 77

HA+T液体培养基 77

HA+T软琼脂培养基 77

受试物的配制和对照试剂 78

试验方法 78

标准纸片扩散法及其操作步骤 78

平板掺入法及其操作步骤 80

液体法及其操作步骤 80

结果判断和数据处理 82

对本试验的评价 83

5 枯草杆菌重组缺陷型重组试验 87

特性鉴定 89

菌种保藏 89

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90

B—2肉汁培养基 90

B—2肉汁琼脂培养基 90

“干燥”平板制备 90

改良的Schaeffer培养基 90

B—2肉汁软琼脂培养基 91

50%(W/V)甘油水溶液 91

M/15磷酸盐缓冲液 91

缓冲盐溶液 91

肝微粒体在试验小的应用 92

受试物的配制和对照试剂的选择 92

试验方法 93

划线法 93

芽胞法 95

液体法 96

结果判断和数据处理 98

菌株的性状鉴定和菌种保藏 98

对本试验的评价 101

6 哺乳类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105

原理 110

碱性蔗糖梯度沉降试验 110

操作步骤 112

碱性洗脱试验 116

原理 116

操作步骤 117

7 哺乳类细胞DNA修复反应的检测 125

DNA损伤的切除修复及其检测 125

等密度梯度沉降试验 128

原理 128

操作步骤 129

溴尿嘧啶光解试验 133

原理 133

操作步骤 135

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 138

原理 138

UDS放射自显影显示法的操作步骤 140

UDS液体闪烁计数显示法的操作步骤 143

原理 148

实验步骤 148

DNA合成抑制试验 148

8 哺乳类细胞诱变试验 153

野生型细胞的选择 154

CHO细胞系 155

V79细胞系 155

L5178Y细胞系 155

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 155

常用基因座位的特征 155

h9prt座位 156

质膜Na~+/K+ATP酶座位(乌本苷耐受性) 157

tk座位 158

白喉毒素耐受座位(dip~r) 159

实验设计模式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159

自发突变率 160

突变表现型的“表达时间” 161

代谢协同作用与选择时的细胞密度 161

集落分裂 162

其他 162

V79(CHO)/hgprt系统 163

几个哺乳类细胞诱变试验系统 163

V79/oua~r系统 166

HF/dip~r系统 166

L5178Y(tk~+/tk~-)/tk系统 168

9 细胞转化试验 173

SHE细胞转化试验 175

SHE细胞的分离及冷冻贮存 176

检测步骤 177

C3H/1CT1/2及BALB/C—3T3细胞系系统 183

检测步骤 184

细胞系的培养和贮存 184

BHK—21/软琼脂系统 187

BHK—21/C1—?3的培养条件 188

检测步骤 189

·附录·细胞培养基本技术 190

10 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195

体外染色体畸变的试验 199

细胞株的测试 199

人外周血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202

取样时间 203

给药次数、途径与剂量 203

动物选择 203

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203

制片步骤 204

染色体畸变分析 206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06

染色体结构的变化 207

11 微核试验 218

哺乳动物骨髓嗜染红细胞(PCE)微核试验 220

细胞群的选择 220

动物选择 220

剂量及分组 221

给药方式及制片时间 222

对照组 224

制片方法 224

染色 225

嗜多染红细胞及微核计数 227

数据处理 228

结果评价 228

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的优缺点 229

原理 230

胚胎转移微核试验 230

试验方法 231

讨论 232

其他细胞微核试验 233

哺乳动物减数分裂细胞的微核试验 233

肝细胞微核试验 234

细胞培养微核试验 234

小鼠睥脏微核试验 234

外周血微核试验 234

与SCE同时进行微核试验 235

12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236

原理 237

哺乳类细胞体外SCE试验 238

哺乳类动物体内SCE试验 240

实验设计 240

BUdR的预处理 240

操作步骤 242

统计处理及结果评价 245

SCE方法的优缺点 246

SCE的基线频率 246

13 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249

精子发生过程 250

试验方法 252

动物 252

给药剂量及途径 252

精原细胞畸变观察 253

初级精母细胞畸变观察 253

精子畸形试验与致癌性的关系 263

14 精子畸形试验 264

动物 265

给药和剂量 265

对照 265

精子采样与检查 265

精子畸形试验方法 265

统计分忻与评价 266

精子畸形与诱变性的关系 267

特异座位试验 267

可遗传易位试验 267

显性致死试验 267

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268

精子试验的优缺点 269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70

15 显性致死试验 272

原理 272

试验方法 273

动物选择 273

剂量、动物分组及给药方式 273

交配方法 275

结果统计分析 277

胎仔检查 277

结果判断 278

讨论 279

16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282

试验方法 282

原理 282

果蝇 284

预试 285

阳性和阴性对照 286

样本的大小 286

给予受试物 287

交配程序 288

结果的判断、统计处理及评价 289

结果的判断标准 289

统计处理及评价 289

注意事项 290

对方法学的评价 290

应用及发展概况 291

17 致畸试验与生殖毒性试验 294

有关致畸的基本概念 296

致畸性 296

胚胎毒性 296

母体毒性 296

畸形和畸胎发生 296

致畸指数 296

影响畸胎发生的因素和致畸机理 296

发育阶段 297

遗传的感受性 297

化学物的剂量 298

化学物的理化性质 298

致畸机理 299

美国的生殖毒性试验规范 299

FDA的两代生殖试验结合致畸试验 300

FDA的三代生殖试验结合致畸试验 302

FDA的致畸试验要点 302

FDA的三段致畸试验 305

EPA的禽类生殖试验 307

大鼠致畸试验 308

我国的生殖毒性试验方案 308

喂养生殖试验结合致畸试验 308

生殖毒性试验的发展 310

18 诱癌试验 312

实验动物 312

动物种属和品系的选择 312

动物的需要量 313

动物的饲养管理 314

经口给药 316

经皮肤给药 316

给药途径 316

腹腔内注入 317

静脉内注入 317

呼吸道给药 317

预备试验 318

急性试验 318

两周重复给药试验 318

亚慢性试验 318

动物随机分组 320

诱癌试验实施方法 320

动物的自发性肿瘤 320

给药剂量和实验时限 323

日常观察和处理 324

病理学检查 324

诱癌试验结果的评价 325

肿瘤的发生率 325

诱癌试验阳性的判断标准 325

提高诱癌试验敏感性的措施 326

经胎盘诱癌试验 326

新生动物中诱癌 3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