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无机化学  上
无机化学  上

无机化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华南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3012·0308
  • 页数:350 页
图书介绍:
《无机化学 上》目录

编者的话 1

第一章 物质及其聚集状态 1

1-1 物质及其运动 1

1-2 气体 3

(一)气体方程式 3

(二)分压定律 5

1-3 液体和溶液 10

(一)体系和相的概念 10

(二)液体的蒸气压 11

(三)稀溶液的通性 14

1-4 固体 17

(二)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18

(一)晶体的各向异性 18

(三)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 19

习题 19

第二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21

2-1 微观粒子的特征和原子光谱 21

(一)微观粒子的特征 21

(二)原子光谱 23

2-2 核外电子的排布和运动状态 25

(一)电子云概念 25

(二)原子中各电子的运动状态 26

(三)波函数和原子轨道 29

(四)四个量子数 31

(五)原子的能级 34

(一)各周期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36

2-3 周期系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 36

(二)从原子结构理解元素周期律 43

(三)元素的分类 45

2-4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5

(一)影响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因素 46

(二)电离势、电子亲合势和电负性--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量度 48

(三)周期系中元素性质的递变 53

(四)元素的化合价 59

习题 59

第三章 分子结构 60

3-1 离子键 61

(一)离子键的形成 61

(二)离子的结构 62

3-2 离子晶体 65

(一)晶格的概念 66

(二)离子晶体最简单的结构类型 67

(三)晶格中离子的配位数 70

(四)离子晶体的晶格能 72

3-3 共价键 75

(一)价键理论 76

(二)杂化轨道理论 84

(三)键能、键长和键角 87

(四)键的极性 91

3-4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93

3-5 分子间力 96

(一)色散力 98

(二)诱导力 99

(三)取向力 100

3-6 离子的极化 101

(一)离子极化的概念 101

(二)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的影响 103

习题 106

第四章 氢 稀有气体 108

4-1 氢 108

(一)氢原子结构的特征和原子氢的性质 108

(二)氢气的性质 109

(三)重氢和重水 111

4-2 水的特性和氢键 112

(一)水的特性 112

(二)氢键 115

4-3 稀有气体 117

(一)稀有气体的结构和性质 117

(二)稀有气体的化合物 119

习题 121

第五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122

5-1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122

(一)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122

(二)单质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124

5-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的通性 127

(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127

(二)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的物理通性 128

(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化合物的化学通性 129

5-3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31

(四)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鉴定 131

5-4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重要的盐类 135

5-5 硬水及其软化方法 145

(一)硬水的概念 145

(二)硬水的软化方法 145

习题 147

第六章 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 149

6-1 化学反应速度 149

6-2 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 151

(一)浓度的影响 151

(二)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活化分子理论概述 158

(三)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162

(四)非均相体系中的反应 166

(一)化学平衡 168

6-3 化学平衡 168

(二)平衡常数 170

6-4 化学平衡的移动 180

(一)浓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80

(二)压力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82

(三)温度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84

(四)平衡移动的规律性 185

(五)催化剂与化学平衡的关系 185

习题 186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189

7-1 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 189

(一)离子浓度 190

(二)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190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91

7-2 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91

(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193

(三)分步电离 195

7-3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况 199

(一)缔合型强电解质和非缔合型强电解质 199

(二)适度 200

7-4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1

(一)水的离子积 201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 202

7-5 电离平衡的移动 207

(一)在弱电解质溶液中的同离子效应 207

7-6 盐类水解 209

(二)溶液的稀释 209

(一)由一元弱酸或一元弱碱所成盐的水解 210

(二)分步水解 21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215

7-7 缓冲溶液 218

(一)缓冲溶液的特性 218

(二)缓冲作用 219

(三)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220

7-8 酸碱的质子理论 225

(一)酸碱的概念 226

(二)酸碱的相对强度 227

(三)酸度常数和碱度常数 228

(四)在不同溶剂中酸碱的强度和溶剂的水平效应 231

7-9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232

(一)溶度积 233

(二)难溶电解质沉淀的生成和溶解的规律 236

(三)有关溶度积的一些应用和计算示例 239

7-10 离子互换反应及其平衡常数的推导 242

(一)生成沉淀的反应 243

(二)难溶电解质沉淀的转化 243

(三)强酸与弱酸盐的反应 244

(四)一元弱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 244

(五)溶液中某离子和弱电解质沉淀剂的反应 245

习题 245

第八章 硼、铝、碳、硅及其同族元素 249

8-1 硼族元素的通性 249

8-2 硼的化合物 251

(一)硼的氢化物 251

(二)硼的卤化物 253

(三)硼的含氧化合物 255

8-3 铝的化合物 258

(一)铝的含氧化合物 258

(二)铝的卤化物 261

8-4 碳族元素的通性 263

8-5 碳的同素异性体 265

(一)金刚石和石墨 265

(二)炭黑、吸附作用 270

8-6 碳的简单化合物 271

(一)碳的含氧化合物 271

(二)碳化物 276

8-7 硅的重要化合物 277

(一)二氧化硅 277

(二)硅酸和硅胶 280

(三)硅酸盐 281

(四)天然硅酸盐 282

(五)分子筛 285

(六)同类型硅的化合物和碳的化合物的比较 288

8-8 锡和铅的重要化合物 289

(一)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289

(二)Sn(Ⅱ)的还原性和Pb(Ⅳ)的氧化性 291

(三)锡、铅的盐类的水解 291

(四)锡、铅的硫化物和硫代酸盐 292

习题 293

9-1 氧化还原反应 295

(一)氧化和还原 295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295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296

(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99

9-2 原电池 303

9-3 电极电位 305

(一)电极电位的产生 306

(二)电极电位的确定 307

(三)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314

9-4 电极电位的应用 电位图 316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316

(二)预测氧化还原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和次序 317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序 320

(四)电极电位与酸度的关系--电位-pH图 322

(五)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25

(六)电位图 328

9-5 电解 331

(一)电解池 331

(二)分解电压 332

习题 335

附录Ⅰ 本书所用的有关单位 338

附录Ⅱ 国际原子量表 342

附录Ⅲ 标准电极电位(18-25℃) 344

第十章 氮、磷及其同族元素 351

10-1 氮族元素的通性 351

10-2 氮气 353

10-3 氨和铵盐 354

(一)氨分子结构 354

(二)氨的性质 356

(三)铵盐 359

10-4 酸碱的溶剂理论 360

10-5 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362

(一)氮的氧化物 362

(二)硝酸 365

(三)硝酸盐 369

(四)亚硝酸及其盐 370

(五)NO?和NO?的鉴定反应 371

10-6 氮化硼 等电子原理 371

(一)氮化硼(BN)n 371

(二)等电子原理 373

10-7 磷及其主要化合物 374

(一)磷的单质 374

(二)磷酐 375

(三)磷酸及其盐 376

(四)磷的氯化物 379

10-8 砷、锑、铋 381

(一)砷、锑、铋单质 381

(二)砷、锑、铋的氢化物 382

(三)砷、锑、饿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382

(四)砷、锑、铋的盐类 385

习题 386

第十一章 氧、硫及其同族元素 388

11-1 氧族元素通性 388

11-2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390

(一)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假设 390

(二)分子轨道的形状 391

(三)分子轨道的能量次序 394

11-3 氧 397

(一)氧气的性质 397

(二)臭氧的结构和性质 398

11-4 过氧化氢和过氧化物 400

(一)过氧化氢的结构和性质 400

(二)过氧化物 402

11-5 硫 402

11-6 硫化氢和硫化物 403

(一)硫化氢 403

(二)金属硫化物 405

(三)多硫化氢和多硫化物 406

(一)二氧化硫的结构和性质 407

11-7 二氧化硫 亚硫酸及其盐 407

(二)亚硫酸及其盐 408

11-8 三氧化硫 硫酸及其盐 409

(一)三氧化硫 409

(二)硫酸 410

(三)硫酸盐 414

11-9 硫的其他含氧酸盐 415

(一)硫代硫酸钠 415

(二)连二亚硫酸钠 416

(三)过硫酸盐 417

11-10 含硫废气的处理 417

习题 419

(一)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420

12-1 卤素的通性 420

第十二章 氯及其同族元素 420

(二)卤族单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421

(三)卤族单质的化学性质 423

(四)卤族的制备 427

12-2 卤化氢和氢卤酸 429

(一)卤化氢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429

(二)氢卤酸的制备 433

12-3 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434

(一)卤素的含氧化合物概述 434

(二)氯的含氧化合物的主要类型 436

(三)次氯酸及其盐 438

(四)亚氯酸及其盐 440

(五)氯酸及其盐 440

(七)溴、碘的含氧化合物简介 442

(六)高氯酸及其盐 442

12-4 拟卤素 444

(一)拟卤素概念 444

(二)氰、氰化氢和氰化物 445

(三)氯氰、氰酸和氰酸盐 445

(四)硫氰、硫氰酸和硫氰酸盐 446

(五)卤素互化物和多卤化物 446

习题 448

第十三章 金属通论 450

13-1 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分类 450

13-2 金属晶体的密堆积 451

13-3 金属键 453

(二)金属键的能带理论及其应用 454

(一)金属键的改性共价键理论简介 454

13-4 晶体主要类型比较 460

13-5 金属单质化学性质的概述 463

(一)金属与氧(空气)的作用 463

(二)金属与水的作用 464

(三)金属与酸的作用 464

(四)金属与强碱的作用 465

13-6 金属的存在和制备 465

(一)金属的存在 465

(二)金属的制备 466

13-7 合金 468

(一)混合物合金 469

(二)固溶体合金 469

(三)金属互化物合金 470

习题 471

第十四章 络合物 473

14-1 络合物的概念和组成 473

14-2 络合物中的化学键 478

(一)价键理论 478

(二)晶体场理论概述 485

14-3 络合物在溶液中的状况 495

(一)络离子的离解平衡 495

(二)利用不稳定常数进行有关计算的示例 499

14-4 鳌合物 501

(一)鳌合物的概念 501

(二)络合物(包括鳌合物)形成体在周期系中分布情况 504

(三)鳌合物的若干重要特性 505

14-5 络离子的转化 505

(一)络离子间的转化 506

(二)络离子和难溶电解质间的转化 508

14-6 络合物的重要性和应用示例 509

(一)络合物的颜色和溶解度 509

(二)降低金属离子浓度 511

(三)络合物电极电位 512

14-7 广义酸碱和软硬酸碱原理 514

(一)酸碱的电子论 514

(二)软硬酸碱原理及其应用示例 515

习题 518

第十五章 过渡元素(一) 520

15-1 过渡元素概述 520

(一)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520

(二)过渡金属的性质 525

(三)过渡元素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526

(四)过渡元素形成络合物的倾向 530

15-2 钛及其同族元素 531

(一)钛的性质和用途 531

(二)钛的重要化合物 531

(三)锆的性质和用途 533

15-3 钒及其同族元素 534

(一)五氧化二钒 534

(二)钒酸及其盐 534

(三)铌和钽 535

15-4 铬及其同族元素 536

(一)铬的性质和用途 537

(二)铬(Ⅲ)的化合物 537

(三)铬(Ⅳ)的化合物 540

(四)含铬污水的处理 542

(五)钼和钨 544

15-5 锰及其重要化合物 545

(一)锰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546

(二)锰(Ⅱ)的化合物 546

(三)锰(Ⅳ)的化合物 548

(四)锰酸盐 548

(五)高锰酸盐 548

15-6 铁、钴、镍及其重要化合物 550

(一)铁系元素的一般性质 550

(二)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551

(三)铁(Ⅱ)盐和铁(Ⅲ)盐及其相互转化 552

(四)铁的络合物 555

(五)钴和镍的重要化合物 556

15-7 羰基络合物的生成 560

15-8 铂系金属 562

习题 563

第十六章 过渡元素(二) 566

16-1 铜族元素通性 566

(一)铜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566

(二)铜族单质的性质 568

16-2 铜的化合物 570

(一)铜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570

(二)氯化铜和硫酸铜 571

(三)铜的络合物 574

(二)卤化银 576

(一)氧化银 576

16-3 银的化合物 576

(三)硝酸银 577

(四)银的络合物 578

16-4 锌族元素的通性 579

(一)锌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 579

(二)锌族单质的性质 580

16-5 锌的主要化合物 582

(一)氧化锌和氢氧化锌 583

(二)硫化锌 583

(三)氯化锌 584

16-6 汞的主要化合物 584

(一)汞的氧化物 585

(二)汞的氢化物 586

(三)汞的硝酸盐 587

习题 588

第十七章 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590

17-1 镧系元素的通性 590

(一)氧化态的变化 592

(二)离子的颜色 594

(三)物质的磁性 595

(四)化学活泼性 596

17-2 稀土元素的重要化合物 597

17-3 稀土元素的分离 602

(一)有机溶剂萃取法 603

(二)离子交换法 606

17-4 稀土元素的应用 608

17-5 锕系元素的通性 609

17-6 放射性同位素 612

17-7 原子核反应 614

(一)放射性元素的蜕变 615

(二)粒子轰击原子核 615

(三)核裂变反应 615

(四)热核反应 615

(五)核反应中质和能的关系 616

17-8 “基本”粒子简介 617

(一)重子族 618

(二)介子族 618

(三)轻子族 619

(四)光子族 619

习题 620

(一)离子型氢化物 621

第十八章 无机化合物主要类型概述 621

18-1 氢化物 621

(二)共价型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 622

(三)金属型氢化物 624

(四)聚合型氢化物 625

18-2 卤化物 626

(一)卤化物的组成 626

(二)卤化物的分类和结构 627

(三)卤化物的性质 628

18-3 氧化物 632

(一)氧化物的分类 632

(二)氧化物的组成和结构 632

(三)氧化物的性质 634

(一)碱式电离和酸式电离 636

18-4 氢氧化物和含氧酸 636

(二)酸、碱的强弱比较 639

(三)碱的分类和性质 640

(四)含氧酸的分类 641

(五)简单含氧酸的结构 642

(六)含氧酸的性质 643

18-5 含氧酸盐 644

(一)含氧酸盐的组成 644

(二)含氧酸盐的性质 647

习题 648

附录Ⅳ 650

附录Ⅴ 651

索引 65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