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全编 上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克诚,田晓娜主编
- 出 版 社: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25014692
- 页数:1124 页
第一章 华夏文明之初--上古先秦历史编 3
上古先秦历史概述 3
传说时期 3
西周文献中的古史神话传说 3
《天问》所载的古史神话传说 3
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史传说 4
战国中后期加工编成的古史传说 4
汉代后起的古史神话传说 5
近世对传说时期的认说 6
夏 8
夏代的主要活动区域及其遗迹 8
夏代王权的变革 8
夏王朝的统治与剥削 9
夏朝的手工业 10
夏朝的农业 10
夏朝的文化艺术 11
商 12
商族的起源和发展 12
商族的社会生产 13
农业 13
蓄牧业和渔猎 13
手工业 13
建筑 14
商业和交通 15
商朝的阶级关系 15
王权 15
官制 15
军队 15
商朝的方国各族 16
刑罚 16
平民和奴隶 16
人殉人祭 16
商朝的文字和宗教 17
文字 17
宗教 17
商朝的科学和文化 17
历法 17
天文学 18
气象学 18
医学 18
数学 18
西周的兴亡 19
周人的兴起 19
西周 19
武王伐纣 20
周公东征 20
成康之治 20
昭王南征与穆王游行 21
西周中期列王 21
国人起义与共和行政 21
宣王中兴 22
西周的覆灭 22
西周的典章制度 23
宗法与分封 23
畿服 23
诸侯 23
兵制 24
官制 24
国野和乡遂 24
法制 25
西周的社会经济 25
奴隶制 25
井田 25
农业生产 26
工商 26
货币 26
土地转让 26
西周的文化思想 27
礼乐 27
宗教 27
祝宗卜史 27
天道观 28
科学技术 28
学校 28
典籍 28
成周 29
上古先秦历史纪事 30
人类的远古祖先 30
北京猿人 31
元谋猿人 32
许家窑人 32
山顶洞人 33
一枚骨针 33
女娲补天 34
女娲炼石与补天 35
新石器时代陶器几何纹 36
仰韶文化 37
河姆渡文化 38
大汶口文化 38
木器时代 39
三皇五帝 40
伏羲的传说 41
“人文初祖”黄帝 42
黄帝是男还是女 42
共工战颛顼 44
颛顼是男还是女 44
神农的传说 45
陶罐里的碳化粟粒 46
巧妙的干阑式建筑群 47
彩陶上的纹饰 48
龙凤图腾 49
文明的署光 50
中国何时进入文明时代 50
涿鹿鏖兵 52
尧舜“禅让” 54
洗耳求名 54
有没有过尧舜禅让 55
鲧治水失败 56
大禹治水 58
公而忘私的大禹 58
夏族的起源 61
河西之战 61
启伐有扈 62
夏启建国 63
禹伐三苗 64
涂山大会 65
防风氏被诛 67
甘之战 68
征西河 70
太康失败 71
少康中兴 73
少康复国 74
夏杼东征 75
孔甲作东音 77
夏桀灭亡 78
天文和历法 79
二里头宫殿主人之谜 81
简狄生契 82
作乘马的相干 83
商族起源 84
“商人”名称的产生 85
商人的图腾 86
勤于职守的冥 86
从王亥到示癸 87
“成汤革命” 89
鸣条之战 89
汤--受敌国欢迎的征服者 91
仲虺和伊尹 92
征伐韦顾 94
伐昆吾灭夏桀 95
汤祷桑林 96
伊尹放太甲 98
伊陟相太戊 99
从仲丁到河亶 甲 101
祖乙和盘庚 102
盘庚迁殷 103
巩固殷都 104
甘盘和傅说 106
雉鸣太庙 107
武丁中兴 109
帝乙归妹 110
姜嫄生弃 111
西羌和东夷 111
祖庚和祖甲 113
廪辛到武乙 114
商纣伐东夷 116
东南亚、南亚 117
纣王暴虐淫乱 117
焚廪丧众 119
酒池肉林 120
“龙骨”的启示 121
商殷人到过美洲吗 123
公刘居豳 124
古公迁岐 125
文王访贤 125
武王伐纣 126
武王伐纣究竟在哪一年 128
牧野之战 130
伯夷叔齐 131
前徒倒戈 132
周公制礼作乐 133
九鼎在哪里 135
饕餮和饕餮纹 136
西周的“庶人” 137
周公有没有篡位称王 138
“共和”执政 139
太公故里 140
周公东征 141
昭王南征 143
穆天子西征 144
手工业的发展 145
国人暴动 146
宣王中兴 147
平王东迁 148
烽火戏诸侯 149
镐京之役 149
镐京之战 151
繻葛之战 153
邲葛之战 154
郑伯克段于鄢 156
州吁之乱 157
文姜乱鲁 158
祝聃“射王中肩” 159
第二章 从混乱到有序--春秋战国历史编 163
春秋战国历史概述 163
春秋 163
春秋时期的经济 163
井田制和农业耕作状况 163
耕作状况 164
手工业和商业 164
庶人、工商和奴隶 164
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 165
国与野 165
官制和兵制 166
世族与政治 166
周东迁和诸侯的强大 167
强国的争霸活动 167
齐桓公的霸业 168
晋的崛起和文公的霸业 168
秦霸西戎 169
楚庄王之胜晋 169
鞍之战和鄢陵之战 170
晋悼公复霸 170
向戌弭兵 170
小国对霸主的贡献 170
金熙宗改制 171
吴伐越和越灭吴 171
吴的兴起和吴破楚 171
春秋时期各国君主权力下移和卿大夫的兼并斗争 172
春秋时期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关系 173
孔子及其学说思想 174
战国 175
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 175
农业 176
手工业 177
“留取丹心照汗青” 178
商业 178
战国时期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各种身分的劳动生产者 179
战略时期各国的变法和新的君主集权制 181
魏、楚、齐、韩的政治改革 181
秦商鞅变法 182
战国时期的官制、兵制和法律 182
官制 182
兵制 183
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184
战争规模的扩大 184
法律 184
秦的对外进攻和疆土的扩大 185
魏的盛衰 185
楚的削弱 186
赵向北发和长平之战 186
齐伐燕和燕破齐 186
胡貉和氐羌 187
秦来六国 187
战国时期边境内外各族 187
诸子的思想与学说 188
越 188
巴蜀 188
庄子 189
孟子 189
墨子 189
老子 189
荀子 190
韩非 190
晋 190
鲁 191
卫 192
郑 192
宋 193
中山 193
吴 193
越 194
齐 194
姜齐 194
田齐 195
楚 196
燕 197
韩 198
赵 199
魏 200
秦 201
春秋战国历史纪事 203
楚武王伐随 203
“尊王攘夷” 204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205
长勺之战 206
管仲相齐 209
狄人灭卫 210
召陵之盟 211
蔡抹之会 212
宫之奇谏假道 212
骊姬之乱 213
重耳流亡 214
“假途灭虢” 216
介子推隐居 217
“田氏代齐” 218
火牛阵 219
秦晋韩原之战 219
韩原古战场 221
宋襄公“仁义之师” 222
子带之乱 222
泓水之战 223
晋文公继霸 225
烛之武退秦师 226
秦穆公威震西戎 227
一鸣惊人 229
传国之玺 230
城濮之战 231
晋楚三驾之战 233
秦晋殽之战 235
楚庄王灭庸 236
晋楚邲之战 237
晋灵公不君 239
晋秦麻隧之战 241
齐晋鞌之战 242
秦魏华阳之战 243
秦赵阏与之战 244
?之战 245
晋楚鄢陵之战 247
晋厉公之乱 249
晋悼公图霸 250
晋齐平阴之战 252
齐庄公袭晋 253
崔庆之乱 254
弭兵大会 256
太伯开吴 258
季札请观周乐 259
吴楚鸡父之战 260
伍子胥佐吴 263
子产相郑 264
楚灵王之乱 265
季氏逐君 266
司马穰苴用兵 267
专诸刺吴王僚 268
吴楚拍举之战 269
卧薪尝胆 270
西施的归宿 272
笠泽争铎 273
春秋国人反暴 275
七国争雄 276
晋阳攻守 277
桂陵之战 280
马陵之战 281
西门豹治邺 282
吴起用兵 283
商鞅变法 284
合纵连横 285
司马错灭巴蜀 288
楚怀王客死秦国 289
孟尝君养士 290
孙膑计斗庞涓 291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292
赵武灵王饿死沙兵宫 293
范睢入秦 294
济西、即墨之战 296
田单相齐 298
黄歇上书退秦兵 299
优孟衣冠 300
完璧归赵 301
渑池会 303
“刎颈之交” 304
触詟说赵太后 305
赵秦阏与之战 306
长平之战 307
秦赵长平之战 309
燕赵鄗代之战 311
六国合纵对秦战争 312
秦赵宜安之战 315
邯郸之战 317
信陵君窃符救赵 318
毛遂自荐 319
鲁仲连义不帝秦 320
李牧击匈奴 321
“图究匕首见” 321
吕不韦相秦 322
甘罗十二使赵国 324
李斯使秦 324
嫪毐之乱 326
荆轲刺秦王 326
徐福东渡 328
周室九鼎不翼而飞 329
徐福岛与登瀛村 330
春秋农业 332
铁器和牛耕 333
我国何时出现牛耕 334
都江堰 335
神医扁鹊 336
《星经》 338
古代东方第一战略家孙武 339
车轮上的军师孙膑 341
老子其人其书 342
大教育家孔子 344
孔子周游遇高隐 345
《诗经》 348
韩非孤愤 348
上下求索的屈原 350
湘君 352
“山鬼”是“鬼”还是人 352
宋玉 353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 355
铲除吕不韦 358
“秦王扫六合” 364
王翦灭楚 366
王贲灭齐 367
怒斩荆轲 368
泰山无字碑 370
废分封,立郡县 372
秦始皇的三大统一 374
第三章 统一大帝国的兴衰--秦汉历史编 379
秦汉历史概述 379
秦 379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79
秦朝防止封建割据的措施 焚书坑儒 381
秦朝整齐制度 382
秦朝对匈奴和对越人的战争 382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 383
秦代急政 383
楚汉之战 384
楚汉战争 385
汉 387
汉高祖稳定封建秩序的措施 387
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 387
汉光武帝刘秀 387
汉高祖刘邦 387
文景之治 388
削弱王国势力 389
对匈奴的和亲和对南越的安抚 390
铁农具、牛耕的普遍使用和农业的发展 391
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391
手工业的发展 392
商业的发展 393
西汉社会各阶级的状况 394
地主阶级 394
农民阶级 395
商人 396
汉武帝时期统一的巩固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397
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397
奴婢 397
实行察举制度 建立太学 398
削弱丞相权力 399
加强中央军力 399
任酷吏 严刑法 400
设置刺史 400
统一货币 401
算缗和告缗 402
筦盐铁和实行均输法、平准法 402
周边各民族 西汉王朝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403
越 403
匈奴 404
西域诸国 张骞通西域 405
羌 407
乌桓 鲜卑 408
西南各族 408
鲜卑 409
西汉阶级矛盾的发展与王莽改制 409
汉武帝末年的农民暴动 409
昭、宣时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10
西汉末年阶级矛盾的尖锐化 411
王莽代汉和改制 411
绿林、赤眉大起义 413
绿林军 413
赤眉军 414
农民起义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 414
生产的发展 南方经济水平的提高 415
东汉时期封建经济发展和豪强势力的扩张 415
光武帝对豪强地主武装的妥协 417
大地主的田庄 418
封建专制体制的完备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420
封建专制体制的完备 420
外戚、宦官的黑暗统治 421
官僚士大夫集团的形成 门阀的出现 422
清议和党锢 423
周边各民族 东汉王朝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424
南匈奴 北匈奴 424
西域诸国 班超在西域的活动 425
乌桓 鲜卑 东北各族 426
西南各族 427
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和黄巾大起义 427
东汉后期的阶级斗争 428
南方各蛮族 428
羌 东汉王朝同羌人的战争 428
黄巾大起义 429
汉代的文化 431
儒学的独尊 431
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 434
佛教和道教 435
史学 435
文学 437
艺术 437
天文历算 438
农学 439
医学 440
化学的起源 440
纸的发明 440
南越 442
车师 443
孟姜女哭长城 444
秦汉历史纪事 444
秦始皇巡游天下 445
蒙恬征匈奴 446
秦驱逐匈奴之战 447
秦征南越之战 447
秦始皇建骊山陵 448
赵高篡权 449
沙兵之变 450
秦兵马俑的主人究竟是谁 453
“揭竿”而起 454
吕公嫁女 457
送骊山徒道亡 458
雍齿背叛 459
刘邦路遇张良 460
项梁起兵 461
破釜沉舟,巨鹿大战 462
东阿之战 462
活埋秦降卒二十万 464
刘邦鏖战黄河南岸 465
刘邦智取宛城 466
刘邦破武关和峣关 467
函谷争夺 468
约法三章 470
鸿门宴 473
三秦之战 475
成皋之战 477
潍上之战 481
火烧咸阳 483
烧绝栈道 484
萧何月下追韩信 484
韩信拜将 486
暗渡陈仓 487
项羽杀韩王成 489
臧荼击杀韩广 489
田荣灭田都和田安 490
陈余攻张耳 490
项羽击田荣 491
鼓城之战 492
井陉之战 496
随何说英布 498
张良运筹帷幄 499
陈平的反间计 501
荥阳突围 503
韩信北伐 504
韩信灭齐 510
成皋之战 511
鸿沟为界 517
固陵之败 518
垓下之围 519
四面楚歌 520
乌江自刭 522
蒯通说韩信 523
“汉承秦制” 525
长乐宫钟室斩韩信 526
韩信被杀的原因 529
夷彭越宗族 530
败杀英布 531
韩王信投降匈奴 534
卢绾叛降匈奴 537
张敖叛乱 539
南宫置酒 540
平城之战 542
“萧规曹随” 545
刘邦之死 545
留侯张良墓 548
“清君侧” 549
文景之治 550
七国之乱 552
昌邑之战 553
周勃安刘 555
张释之执法 556
冯唐荐魏尚 557
贾谊上治安策 558
晁错建言 559
周亚夫军细柳 561
汲黯直谏 561
窦婴田蚡相斗 563
汉武帝 565
匈奴自何方来 567
冒顿单于的崛起 568
轮台诏 569
马邑伏击之战 571
西河朔方之战 572
西汉奇龚匈奴古贤王庭之战 573
汉匈漠南会战 574
汉匈河西之战 575
汉匈漠北之战 577
汉匈天山之战 579
汉匈速邪乌燕然山之战 580
东汉统一西域地区之战 582
和亲策 582
郭解行侠 584
张骞使西域 585
丝绸之路 594
马邑之谋 596
河南、漠南之战 598
国而忘家的霍去病 600
瀚海凯歌 603
漠北大决战 605
楼兰古城 607
古籍中的昆仑山 608
昭君出塞 609
二征大宛与五夺车师 615
汉与乌孙合击匈奴 617
李陵“横挑强胡” 619
飞将军李广 62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29
苏武牧羊 630
李广利兵败郅居水 631
张汤弄法 633
通西南夷 634
汉武帝求仙 635
汉武帝平南越 637
巫盅之祸 638
汉征朝鲜 640
霍光辅政 641
昌邑王之废 642
霍氏之灭 643
黄霸治民 645
赵充国击西羌 646
酷吏严延年 647
石渠阁会议 649
酷吏王温舒 649
龚遂治齐 650
石显专权 651
萧望之之死 652
陈汤袭杀郅支 654
今古文经学之争 655
三纲五常 656
谶纬神学 657
贾谊怀才不遇 661
史学鼻祖司马迁 662
《胡笳十八拍》 664
金缕玉衣 665
长沙楚墓帛画中的妇人 665
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史记》 666
司马迁之死 668
王莽擅权 668
王莽扰乱匈奴 670
赤眉、绿林起义 672
昆阳之战 674
更始政权 675
蓝乡之战 677
刘秀平王郎 677
刘秀定河北 679
刘秀取洛阳 680
刘秀平赤眉 681
刘秀平彭宠 683
耿弇平张步 685
刘秀平董宪 686
刘秀平隗嚣 687
刘秀平公孙述 689
窦融归汉 691
窦宪征匈奴 693
光武中兴 694
严光高卧 696
匈奴的分裂 698
梁鸿牧猪 700
樊英不臣汉顺帝 702
管宁乱世敦教化 703
史学世家 705
投笔从戎 707
班勇继父业 709
南北匈奴对峙 710
金微山之战 712
东汉班超威服鄯善 714
东汉班超智降于阗王 715
东汉班超袭击疏勒之战 715
东冯平定月氏焉耆之战 716
东汉联兵平定莎车龟兹 716
东汉王朝再次统一西域 717
东汉征北匈奴第二次战役 718
东冯军平定五陵蛮 720
马皇后诫子 721
杨震之死 722
外戚宦官之争 723
“二十八将” 725
跋扈将军 726
梁冀专权 727
宦官诛梁冀 729
郭林宗善鉴 729
陈蕃窦武诛宦官 731
熹平石经 733
“五侯”与“十常侍” 734
党锢之祸 735
东汉时羌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736
天文历算家张衡 737
赵过在农业上的贡献 738
汜胜之书 739
蔡侯纸 740
张仲景在医学上的贡献 741
华佗 741
汉赋和乐府 744
佛教东传 745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746
三十六方一时俱起 747
从统一到分裂 749
第四章 从鼎足而立到再统一--三国两晋历史编 753
三国两晋历史概述 753
三国 753
三国局面的形成 753
魏 754
吴 756
蜀 756
西晋 758
晋 758
东晋 760
三国两晋历史纪事 766
董卓洗劫洛阳城 766
王允吕布谋杀董卓 767
关东军讨伐董卓 767
貂蝉 768
曹操击豪强 769
曹操袭取关中 770
袁绍进攻许都 771
白马、延津之战 772
官渡决战 773
曹操夜袭乌巢 774
曹操统一北方 775
曹操怒诛孔融 777
“东临碣石” 778
平定三郡乌桓 780
曹操厉行法治 781
蔡文姬 783
降服鲜卑轲比能 783
建安风骨 784
隆中“卧龙” 788
三顾茅庐 790
好为《梁父吟》 790
诸葛亮故居 792
赤壁鏖兵 793
曹魏的建立 794
刘彧平定刘子勋 795
明君典型 796
刘备迎击袁术吕布下邳之战 797
刘备再次抗击袁术吕布之战 798
刘备斩杀杨奉抗击吕布之战 798
刘备攻取蜀 799
刘备攻取汉中 803
蜀汉的建立 803
孙策对江东各地的兼并 805
孙策平定刘繇 805
孙策进击刘勋 806
孙策进击黄祖 806
孙策进击王朗 806
孙吴的建立 807
孙策逼降华歆 807
吴蜀夷陵之战 808
“彝陵之战” 811
吴蜀争夺荆州 812
诸葛亮平定南中 814
诸葛亮出师 816
诸葛亮第一次伐魏 818
诸葛亮第六次攻魏之战 819
曹魏灭蜀 821
魏吴东兴之战 823
魏邓艾偷渡阴平进占成都 824
晋灭吴 825
马钧的创造发明 827
“玄学”思潮 829
“木牛流马” 829
《广陵散》曲终人亡 831
贾公闾家丑累累 833
卫伯玉智平钟会 835
周子隐勇除三害 838
顾家子琴酒流连 840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42
高平陵司马政变 843
“九品中正制” 845
石崇与王恺斗富 846
晋惠帝继位 847
“八王之乱” 849
三定江南 850
少数民族的内迁 851
西晋末年的流民 853
巴氐据蜀 855
衔鐾出降 856
“王与马,共天下” 857
王敦之乱 859
苏峻之乱 860
王、陶、庚之争 862
侯安都御堂庆寿 863
桓温北伐 865
孙恩卢循起义 868
桓玄篡晋 870
陶士行沙场发迹 872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874
采菊东篱下 875
世外桃源 876
不食嗟来之食 876
陶渊明是奚族人吗 877
陶渊明故里 878
“桃花源”究竟在哪里? 879
“渡江击楫” 880
东晋襄阳抗战 881
苻坚大举进攻东晋 883
洛涧战役 884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885
谢家安“大才盘桓” 886
“门阀制度” 889
五胡十六国 890
石赵与冉魏 892
后赵的兴亡 892
冉闵诛胡 894
苻坚与王猛 895
西燕始末 896
后秦的创立 897
第五章 对峙与融合--南北朝历史编 901
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901
十六国 901
南北朝历史概述 901
十六国与五胡 901
各族所建政权的性质 902
编户与荫附户口 902
少数族政权与汉族士庶的关系 903
东西交通 904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904
分裂与融合 905
前凉 907
成汉 908
汉 909
前赵 909
后赵 910
前燕 911
冉魏 911
前秦 912
建国与统一北方 912
肥水战败 912
诸族起兵与前秦灭亡 912
苻坚时的政策措施 913
后秦 913
西秦 914
后燕 914
北凉 915
后凉 915
北燕 916
夏 916
宋齐梁的政治 917
南朝 917
加强皇权 宋武帝刘裕 917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918
与北魏的战争 918
侯景之乱与南朝的衰败 919
南朝的经济 920
农业、手工业、商业 920
赋役制度 920
士族的庄园经济 920
士族 921
南朝社会各等级、阶层与集团 921
庶族 922
侨人与南人 922
陈朝的兴亡 923
南朝少数民族的融合 923
文学 924
南朝的文化 924
史学 925
玄学与宗教 925
艺术 925
科技 925
宋 926
齐 928
梁 928
陈 929
北朝 930
北魏 932
前期政治 932
冯太后、教文帝改革 933
社会经济的发展 933
科技文化的发展 934
北魏的衰亡 934
西魏 935
东魏 935
北齐 936
北周 937
天官府 938
地官府 938
北周六官 938
春官府 938
夏官府 939
秋官府 939
冬官府 939
前燕灭亡冉魏 940
南北朝历史纪事 940
东晋桓温北征前燕枋头之战 942
后燕参合陂之战 945
后燕北魏中山决战 947
后凉的建国之战 950
后凉建国后的连续扩展作战 951
后凉的灭亡 951
东晋灭南燕 953
东晋灭后秦 955
北魏与刘宋争夺河南地区之战 958
宋北魏河南淮南战役 962
慕容垂重建后燕 964
寒人皇帝刘裕 965
京口兵变 967
扬州之争 970
刘宋第一次北伐 972
刘宋第二次北伐 973
宋王室内乱 977
萧道成灭宋 979
南齐的建立 982
北魏与南齐的战争 983
魏梁梁州争夺战 988
魏梁徐州、钟离争夺战 989
魏梁义阳三关争夺战 991
魏梁朐山争夺战 992
魏梁寿阳争夺战 993
魏梁益州争夺战 993
魏梁寿阳再争夺战 994
魏梁东益州争夺战 994
魏梁淮水南北地区争夺战 995
魏梁鼓城、涡阳地区争夺战 996
梁魏中原争夺战 997
王僧达傲烧胡床 998
乱世英雄梁武帝萧衍 1000
从雍州起兵到建康易帜 1002
重蹈覆辙 1003
“多少楼台烟雨中” 1004
皇帝菩萨的建树 1005
“侯景之乱” 1006
“托身人上,忽下如草” 1008
梁武帝有没有会晤过菩提达摩 1009
江陵的陷落 1011
唐寓之起义 1011
“隔江犹唱后庭花” 1013
“风流宰相” 1014
“寒人掌机要” 1015
“土断”和“检籍” 1016
“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1018
“亡命”和“山贼”的暴动 1018
沙漠汗之死 1020
道武帝拓跋珪 1021
北魏统一北方 1022
黄河椎冰 1024
盖吴起义 1025
崔浩之死 1026
北魏“新民” 1027
北魏的“班禄” 1028
冯太后称制 1030
皇帝改姓 1031
“三长法” 1032
“均田制” 1033
魏孝文帝 1034
“争富”和“佞佛” 1036
胡太后乱政 1038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义 1040
尔朱荣入洛 1041
高欢建北齐 1043
宇文泰据关陇 1044
东魏和西魏的战争 1046
东魏西魏邙山决战 1048
北齐的鲜卑化 1050
北齐的暴政 1051
北周的建立 1053
北周灭北齐 1054
北周灭北齐之战 1056
徐傅废立 1059
元嘉之治 1060
彭城王专政 1062
刘劭政变 1063
盱眙之围 1065
金陵王气尽 1066
北周武帝统一北方 1067
道教的创立 1068
佛教的传入和盛行 1070
佛图澄道安弘佛 1071
慧远弘佛 1073
书僧智永 1074
书僧智果 1075
范缜的《神灭论》 1076
云岗和龙门石窟 1077
祖冲之与“祖率” 1078
北朝地理学家郦道元 1079
农学专家贾思勰 1081
山水诗和《敕勒歌》 1083
古典《广陵散》的传说 1084
“洛阳纸贵” 1086
从《世说新语》到《颜氏家训》 1087
书成换鹅 1089
顾恺之的“三绝” 1091
“世外桃源” 1094
《文选》和《文心雕龙》 1096
《齐民要术》 1097
《水经注》 1099
云冈、龙门石窟 1100
隋陈建康之战 1101
杨坚称帝 1103
“开皇之治” 1105
《开皇律》 1106
高颎与输籍法 1107
创立科举制 1107
大索貌阅 1108
大兴城和东都 1109
出巡与扬威 1111
隋征高丽 1111
三征高丽 1113
“好头颅,谁当砍之” 1114
赵州桥 1114
隋抗突厥 1116
隋统一中国 1116
王薄起义 1117
瓦岗寨 1118
隋唐五代历史概述 1125
隋 1125
隋唐的建立和强盛 1125
隋朝的建立 1125
第六章 统一大帝的再建、繁荣与分裂--隋唐五代历史编 1125
隋朝完成和巩固统一的改革 1126
改革行政制度 1126
统一南北 1126
改革选举制度 1127
改革府兵制 1127
制订开皇律 1128
均田制的继续和农业 1128
富实的仓库储储积 1129
手工业和商业 1129
炀帝的继位 1130
隋朝与国内少数族的关系 1131
隋和外国的关系 1131
大运河的开凿 1131
繁重的劳役征发 1132
隋朝的覆亡 1132
炀帝三征高丽 1133
隋末农民大起义 1134
关陇贵族统治集团的分裂 1134
隋炀帝的穷途末路 1135
隋朝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1136
唐朝的建立和平定全国 1138
唐朝的建立和前朝的统治 1138
唐 1138
政治制度 1139
刑法和法规 1140
兵制 1140
学校和科举 1141
前期政局的发展 1142
社会经济和课役制度 1143
地主经济和租佃关系 1143
均田制 1144
课役制度 1144
农业的发展 1144
商业的繁荣 1146
课役、财政改革 1147
开元、天宝时期的变革和改革 1147
社会变革的基本原因 1147
兵制改革和沿边节度使的产生 1148
政治制度的改革 1149
唐代后期的政治和财政改革 1150
安史之乱 1150
两税法的实行 1151
刘晏的财政改革 1151
藩镇割据和中央对藩镇的战争 1152
宦官专权 1153
反宦官的斗争 1154
牛李党争 1154
唐朝后期的社会经济 1155
南方农业的发展 1155
后期的商业 1156
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1156
唐代周边各族的社会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1157
东突厥 1157
回纥 1158
吐谷浑 1159
西突厥与西域各族 1159
吐蕃 1159
南诏 1160
契丹 1161
靺鞨 1161
医药学 1162
地理学 1162
天文与数学 1162
唐朝的科学与技术 1162
道教与佛教 1163
唐朝的宗教和哲学 1163
印刷术 1163
哲学思想 1164
唐朝的史学和文学 1165
文学 1165
史学 1165
绘画和雕塑 1168
唐朝的艺术 1168
书法 1169
音乐和舞蹈 1169
唐朝的中外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 1170
唐朝在亚洲各国交往中的地位 1170
朝鲜和日本 1170
中亚、西亚、东非、北非 1172
唐末农民起义和唐朝的灭亡 1173
裘甫起义和庞勋起义 1173
阶级矛盾的激化 1173
黄巢、王仙芝领导的农民战争 1174
唐朝走向灭亡 1175
唐朝的历史地位 1176
南诏 1177
五代十国 1182
五代的更迭和十国的割据 1183
五代的更迭 1183
十国的分立 1184
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境内的其他政权 1185
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1186
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 1186
华北地区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 1186
工商业的新发展 1187
赋役剥削苛重 1187
枢密使 1188
削弱节度使权力 1188
后周的改革与分裂局面的结束 1188
政治经济改革 1188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 1188
三司使 1188
修订刑法 1189
整军与统一战争 1189
诗词 1190
史学 1190
雕版印刷 1190
五代十国的科技文化 1190
绘画 1191
后梁 1193
后梁太祖朱晃 1194
后唐 1194
后唐庄宗李存勗 1195
后晋高祖石敬瑭 1196
后周 1196
后周世宗柴荣 1197
后周太祖郭威 1197
前蜀 1198
前蜀高祖王建 1198
后蜀 1199
吴 1199
南唐前主? 1200
南唐 1200
南汉 1201
楚 1201
南平 1202
隋唐五代历史纪事 1204
杜伏威、李子通扫荡江淮 1204
土崩瓦解,独夫授首 1206
李渊晋阳起兵 1206
决战中原 1209
薛举犯唐 1211
定河东 1212
晋阳归唐 1213
取东都 1214
唐平恭举父子浅水原之战 1216
柏壁之战 1216
洛阳、虎牢之战 1218
唐平萧铣 1219
虎牢之战 1221
北征刘黑闼 1222
南讨辅公祏 1224
玄武门之变 1225
“贞观之治” 1227
太守与魏征 1229
贤相房、杜 1229
“天可法” 1230
唐蕃联姻 1231
侯君集平高昌 1232
河西四镇 1233
“西天取经” 1234
二帝四王之乱 1235
承乾骄奢 1237
安庆绪弑父 1238
魏王开馆 1238
齐王造反 1239
东宫密谋 1239
移爱晋王 1240
李治即位 1240
科举制度的完备 1241
均田制与租调制 1242
李靖及其兵法 1244
陈硕贞起义 1245
武后临朝 1246
则天皇帝 1249
章怀太子李贤之死 1250
废中宗 1251
徐敬业讨武失败 1251
张说辨诬 1253
则天皇帝 1253
奖励告密 委政酷吏 1253
“请君入瓮” 1254
“宰相之错” 1255
从《氏族志》到《姓氏录》 1256
中宗复位 1257
太子政变 1258
武韦结党 1258
中宗之死 1259
共诛诸韦 1260
武则天“无字碑” 1261
宋王让储 1262
谋易太子 1262
一举平逆 1264
“救时宰相”与“伴食宰相” 1264
开元之治 1265
天宝十节度 1267
李林甫专权 1269
奸相专权与贵妃专宠 1271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273
“古人重守边,今人重高勋” 1274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1275
朔方军 1276
安史之乱的发生 1277
洛阳陷落 1278
郭李出兵 1279
潼关失守 1280
玄宗西逃 1281
肃宗灵武即位 1282
血战雎阳 1283
收复两京 1284
胶战邺城 1285
河阳之战 1286
史朝义自杀 1287
梅妃其人 1288
杨贵妃有没有亡命日本 1289
回纥的兴衰 1290
反击吐蕃、回纥的战争 1291
怀恩之反 1294
子仪再起 1294
威服郭晞 1295
甥舅败盟 1296
河朔隐成敌国 1297
藩镇割据 1299
四王作乱 1300
朱泚称帝 1301
困守奉天 1302
梁州避难 1303
收复长安 1304
识机生命的李泌 1307
一代名臣,千古冤狱 1310
永贞革新 1312
裴度拜相 1314
度淮西 1314
李愬走马到唐州 1315
决战之前 1316
活捉吴元济 1316
从元和到长庆 1318
牛李党争 1319
南衙与北司 1321
“甘露之变” 1323
君相决策 1325
太原叛乱 1326
围攻昭义镇 1326
刘缜覆灭 1327
甥舅会盟 1328
河西归唐 1328
南诏与唐的和战 1330
会昌灭佛 1331
会昌伐叛 1332
蕃将的崛起 1333
唐蕃会盟 1335
神策军中尉 1336
元和中兴 1338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 1339
摩尼教在中国 1340
火药的发明 1341
十里长安城 1344
张遂(一行)和唐朝天文历算的进步 1344
长安城的游艺 1346
药王孙思邈 1347
王摩诘居官归隐 1349
骆宾王的下落 1350
陈子昂死于非命 1352
谪仙李白 1353
李白的祖先 1356
李白出生在哪里 1357
李白之死 1358
诗圣杜甫 1359
人民的诗人白居易 1361
韩愈、柳宗元与古文运动 1364
唐代传奇小说 1367
“大历十才子” 1368
杜牧诗中的杏花村 1368
二十四桥何处寻 1369
新乐府运动 1370
中晚唐诗和曲子词 1372
唐代中晚期的史学 1374
唐代的地理学 1375
“颜筋柳骨” 1376
“右相驰誉丹青”与“吴带当风” 1377
书狂怀素 1379
高闲 1384
?光 1386
亚栖 1387
贯休 1388
道芬 1392
“天涯若比邻” 1393
遣唐使来唐 1396
沙漠深处的文物宝库--敦煌 1398
美不胜收的画廊 1398
妙相庄严话唐塑 1399
石宝珍藏 1400
鉴真东渡 1400
鉴真和尚有没有失明 1402
阿倍仲麻吕 1403
畅通无阻的“丝绸之路” 1404
唐与高丽、新罗、百济 1405
唐与渤海 1406
袁晁、方清起义 1407
裘甫起义 1409
桂林戍兵起义 1411
庞勋起义 1412
王仙芝起义 1415
天补平均大将军 1416
黄巢挺进江南--攻克广州 1417
大举北伐克长发 1418
大齐金统皇帝 1420
退出长安 1421
狼虎谷的悲剧 1422
上源驿的厮杀 1423
五代十国 1424
朱温篡唐 1425
李晟克长安 1428
柏乡之战 1429
魏州之战 1431
后梁胡柳陂之战 1434
后唐灭后梁大梁之战 1435
白马驿之祸 1437
梁王受禅 1438
局处一隅的李克用父子 1439
夹河苦战 1440
杨行密“发迹变泰” 1442
前蜀经济的发展 1444
长江中游的割据政权荆南和楚 1445
南方沿海的闽和南汉 1446
“吾于十指上得天下” 1448
石敬瑭割地 1451
契丹部落的成长 1453
流人和俘奴 1454
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元·立东丹 1455
契丹和石晋的破裂 1456
长乐老冯道 1457
契丹军南下 1458
晋辽之战 1460
刘知远建后汉 1462
闽、楚灭亡和留、周二氏的兴起 1463
孟知祥父子统治后蜀 1464
南汉张遇贤起义 1465
郭威建后周 1466
第七章 忧患中的拓展--宋辽金夏元历史编 1471
宋辽金西夏元历史概述 1471
宋 1471
北宋建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471
北宋建国和消灭诸割据势力 147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空前加强 1472
北宋社会阶级结构和赋役制度 1474
社会阶级结构 1474
赋役制度 1475
北宋与辽、西夏的和战 1475
宋太宗收复燕云战争的失利 1475
辽军不断南侵 宋、辽澶渊之盟 1476
宋与西夏的和战 1476
北宋前期、中期的阶级矛盾和农民起义 1477
川蜀农民起义 1477
北宋中期的农民和士兵起义 1478
北宋中期宠大、腐败的军队和官僚机构 1478
财政危机 1479
从庆历新政到王安石变法 1479
庆历新政 1479
王安石变法 1480
元祐更化 1483
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发展 1483
蜀洛朔党争 1484
绍述 1484
宋徽宗、察京集团的腐朽统治 1485
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1487
方腊起义 1487
张迪、高托山等起义 1487
宋江起义 1487
女真兵马的南侵和北宋的灭亡 1488
金军第一次南侵 1488
金军第二次南侵 1489
宋政权南迁 南宋初抗金斗争 1489
土地兼并的加剧 1492
苛捐杂税的加重 1492
投降派的黑暗统治 人民的反抗 1492
人民的起义和反抗 1493
投降派的黑暗统治 1493
绍兴末到隆兴初的抗金斗争 1494
宋孝宗时的政治概况 1495
庆元党禁 开禧北伐 1496
嘉定时的政治概况 宋与蒙古联合灭金 1497
南宋后期抗元斗争 南宋灭亡 1498
南宋军民抗蒙 1498
腐败的统治 1499
南宋灭亡 1500
宋朝政治制度 1500
官制 1501
军制 1503
科举制 1505
法律 1506
高度发展的宋代经济 1507
农业 1508
手工业 1511
宋代的商业、城市经济、货币流通 1513
大城市的繁华,小镇市的兴旺 1513
行与作 1514
货币流通 1514
海外贸易 1515
宋与辽、西夏、金等的经济交流 1515
宋代的交通运输、邮递 1516
高度繁荣的宋代文化 1516
科学技术 1516
哲学思想 1518
教育 1519
文学艺术 1520
史学 1522
宋朝的历史地位 1524
辽 1525
建国前的情况 1525
辽的建国和它的发展 1527
辽的政治制度 1530
斡鲁朵制 1530
西辽 1530
捺制 1531
枢密院 1531
中央官制 1531
头下制 1531
地方官制 1532
法律 1532
科举 1533
辽的经济概况 1533
渔猎 1533
畜牧 1533
农业 1533
手工业 1533
商业 1534
交通 1534
辽的宗教与文化 1534
女真的兴起 1536
金的政治概况 1536
金 1536
金朝的建国 1537
金灭南宋 1537
金熙宗改制 1538
海陵南侵 1539
世宗之治 1539
蒙古侵金 1540
金朝的衰落 1540
宣宗南迁 1541
金朝的灭亡 1542
金朝的制度 1542
勃极烈辅政制 1542
猛安谋克制 1543
封国制 1543
官制 1543
军事制度 1544
法律 1544
科举 1545
金的社会经济 1545
土地占有与租税 1545
农业 1545
金代的文化 1546
儒学与史学 1546
货币 1546
商业 1546
手工业 1546
金海陵王完颜亮 1547
科学与技术 1547
文学与艺术 1547
金世宗完颜雍 1548
金太宗完颜晟 1549
西夏 1550
西夏建国前的历史 1550
党项的内迁 1550
李继迁的反宋斗争 1551
夏州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1551
元昊建国及历朝概况 1552
元昊建国 1552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 1553
皇权的巩固与封建制的进一步发展 1554
蕃部起义与任得敬篡国的失败 1554
夏的灭亡 1555
行政组织 1555
夏国的制度 1555
军事制度 1556
刑法制度 1556
西夏的经济状部 1556
土地占有状况 1556
农业和畜牧业 1557
手工业 1557
西夏的宗教和文化 1558
宗教 1558
商业和贸易 1558
学术文化 1559
文学艺术 1559
建筑雕塑 1559
婚姻丧葬 1560
元 1560
历法和医药 1560
蒙古的兴起 1561
14世纪前的蒙古 1561
大蒙古国的建立 1562
窝阔台统治时期 1563
从贵由到蒙哥 1564
统一全国 1566
元朝的统治 1566
元王朝的建立 1566
与北方诸王之战 1567
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1567
远征海外 1567
成宗“守成” 1568
“武仁授受”与南坡之变 1568
两都之战和燕铁木儿专权 1569
社会诸矛盾的激化 1570
起义的爆发 1571
元末农民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1571
起义的发展和失败 1572
垂死挣扎的元末统治集团 1574
朱元璋领导的统一战争 1574
元朝的制度 1575
官制 1575
军事制度 1577
法律 1578
官员铨选制度 1578
永籍制度 1579
赋役制度 1579
元代的社会经济 1580
土地占有和阶级状况 1580
农业生产 1581
手工业生产 1582
商业 1584
交通运输 1584
元代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1585
文学艺术 1585
哲学 1586
史学 1586
科学技术 1587
元代的对外关系和文化交流 1587
与西北藩国的关系 1588
与亚洲各国的关系 1588
与非洲各国的关系 1589
经济和文化交流 1590
与欧洲各国的关系 1590
元朝的历史地位 1591
成吉思汗 1592
北元 1594
宋辽金西夏元历史纪事 1599
后周高平之战 1599
后周西取四州 1600
后周第一次征唐 1600
后周第二次征唐 1601
后周第三次征唐 1602
后周北取三关 1602
宋灭荆(南)湖(南) 1603
宋灭后蜀 1604
郭威和柴荣改革 1606
柴荣的军事改革 1609
周世宗南征北战 1611
十国的兴衰 1612
雀鼠耗 1614
雕板印书的盛行 1615
千佛洞 1616
饱经沧桑的五代文人 1617
词的发展和《花间集》 1618
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词人 1619
人才辈出的画坛 1621
傅奕与法琳 1622
陈抟老祖 1623
“陈桥兵变” 1626
黄袍加身 1627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 1628
李筠李重进反宋 1630
平定荆湖 1631
平定后蜀 1632
平定南汉 1633
平定南唐 1634
宋灭南唐 1635
宋灭北汉 1637
太宗继位 1638
漳泉归附 1639
吴越入朝 1640
宋灭北汉 1641
高梁河之战 1642
雍熙北伐 1643
杨家将的抗辽斗争 1644
杨家将故事中的“八贤王” 1646
宋辽幽州之战 1647
宋辽满城之战 1650
宋契丹岐沟关之战 1651
杨业及其死因 1653
“澶渊之盟” 1654
寇准与澶渊之盟 1655
辽灭后晋 1658
辽世宗之立 1659
察割政变 1660
辽穆宗暴虐 1661
辽宋幽州之战 1662
韩德让辅政 1663
辽圣宗改革 1664
李继迁据五州 1665
辽钦哀后听政 1666
西夏毅宗改革 1667
耶律重元之乱 1667
耶律乙辛专权 1668
女真建国 1670
辽天祚朝内乱 1671
我国西北的一个古老民族 1672
西辽建国 1672
大夏地方政权的建立 1674
西夏梁氏专权 1675
西夏崇宗亲政 1677
宋、夏和战 1678
宋与西夏延州之战 1679
好水川之役 1680
世界名都之一--汴京 1681
忧先天下的范仲淹 1682
不畏强暴的清官包拯 1684
侬智高起事 1685
王则兵变 1685
书院的兴盛 1686
庆历新政 1687
王安石“熙宁新法” 1689
乌台诗案 1691
“元祐党籍碑” 1693
徽宗崇道教 1694
蔡京专权 1695
花石纲 1696
西城括田所 1697
四川王小波、李顺起义 1698
漆园誓师 1699
宋江起义 1700
李师师晚年 1701
“等贵贱,均贫富” 1702
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 1703
猛安谋克 1704
阿骨打 1705
英勇不屈的汴京保卫战 1706
“靖康之变” 1708
宋金海上之盟 1709
宋室南迁 1710
太原之战 1712
陈东上书 1713
和好·破裂·再和好 1714
金入主中原 1715
伪齐始末 1718
海陵王改革 1719
海陵王南侵 1721
金朝的衰亡 1722
全真教的兴盛 1724
榨场贸易 1725
交子流通 1726
南宋的建立 1727
苗刘兵变 1728
宗泽守汴京 1728
金兵渡江攻宋 1729
镇江之战 1730
陕州之战 1731
富平之战 1732
和尚原之战 1733
饶凤关之战 1734
宋攻交趾富良江之战 1735
宋金仙人关之战 1735
宋伪齐藕塘之战 1736
仙人关之战 1737
襄阳六郡的收复 1737
顺昌之战 1738
宋金顺昌之战 1739
枯皋之战 1741
宋金郾城、颍昌之战 1742
郾城大捷 1744
宋金采石之战 1745
绍兴和议 1746
秦桧专权 1747
岳飞和岳家军 1748
抗战在黄河南北 1750
抗战在江南 1751
收复六州 1752
大会战 1753
十二道金牌 1755
南渡君臣轻社稷 1756
风波亭里千古冤 1758
杀害岳飞的元凶 1761
岳飞葬于何处 1761
完颜亮南侵 1762
采石之战 1763
壬午内禅 1764
隆兴和议 1765
钟相杨么起义 1766
庆元党禁 1768
开禧北伐 1769
嘉定和议 1770
史弥远擅权 1771
贾似道专权 1772
襄樊之战 1773
合州之战 1774
潭州之战 1776
扬州之虞 1776
南宋灭亡 1777
文天祥抗元 1779
“苏湖熟,天下足” 1781
誉满世界的三大发明 1783
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 1786
地理、地质和气象科学 1788
沈括的《梦溪笔谈》 1791
医学和药物学的优秀遗产 1793
建筑工程技术的光辉成就 1794
理学和著名的理学家 1797
关学和新学 1799
鹅湖之会 1801
异军突起和浙东两学派 1802
王霸义利之辨 1804
欧阳修修史 1805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806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1807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1808
江西诗派 1810
书法四大家 1811
一门父子三词客 1812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1813
“但悲不见九州同” 1815
陆游的爱国主义的诗篇 1817
辛弃疾 1819
话本与杂剧 1821
“怎一个愁字了得” 1822
两宋画院的绘画 1823
惠崇 1825
巨然 1827
华光 1829
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来 1829
法常牧溪 1831
玉涧若芬 1833
温日观 1835
友好的中外文化交流 1836
铁木真统一蒙古 1840
臣服“林木中百姓” 1840
统一畏兀儿和西辽 1841
征夏与伐金 1842
金宣宗南迁 1845
木华黎伐金 1846
红袄军起义 1847
成吉思汗西征 1848
成吉思汗之死 1850
长子西征 1851
贵由汗之立 1852
蒙哥汗之立 1853
旭烈兀西征 1854
东侵高丽 1854
忽必烈夺取汗位 1855
忽必烈治理中原 1856
四等人制 1857
“治天下的良匠”耶律楚才 1858
平定李璮之叛 1859
元代帝师制度 1860
重修大运河 1861
平定西北诸王之乱 1862
平定乃颜之乱 1864
阿合马、桑哥事件 1865
南坡之变 1866
窝阔台侵宋 1867
拔都西征 1868
进攻南宋和统一吐蕃、大理 1871
元征高丽 1872
元征日本 1873
元征安南 1874
元征占城 1875
元征缅甸 1876
元征爪哇 1877
元成宗守成 1877
元武宗之立 1878
灭亡南宋 1879
英宗新政 1882
三帝之立 1883
文宗的文治 1885
燕铁木儿专权 1886
伯颜专权 1887
脱脱更化 1888
贾鲁治河 1889
大周政权 1890
元曲的繁荣 1891
南戏与北杂剧 1893
散曲的兴盛 1894
邓牧和他的《伯牙琴》 1895
文人画的发展 1897
王冕隐遁诗画中 1898
王冕隐居九里山 1901
郭守敬的科学成就 1902
王祯和他的《农书》 1903
黄道婆 1905
少数民族在文化科学上的贡献 1906
明朝的建立 1911
明朝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1911
明代历史概述 1911
第八章 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明代历史编 1911
明 1911
明初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1912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1913
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1914
明太祖的政治措施 1914
封藩与靖难 1916
永乐改革及对北部边疆的经营 1916
明中期的社会矛盾和张居正改革 1917
土地的兼并与集中 1917
宦官专权 1918
田赋徭役的加重和农民的反抗 1918
张居正的改革 1919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 1920
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1920
社会公工的进一步扩大 1921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1922
手工业部门中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1923
藏族 1924
明朝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及其与内地的联系 1924
蒙古族 1924
维吾尔族 1925
苗、瑶、彝、壮各族 1925
高山族 1926
满族的兴起及其对东北地区的统一 1926
明朝的对外关系 1927
明朝与南洋各国的关系 1927
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抗倭斗争 1928
万历时的授朝战争 1928
明末农民起义和明王朝的灭亡 1930
明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1930
统治阶级内部的党争 1931
明末农民起义的兴起和发展 1931
大顺政权的建立和明王明的灭亡 1933
明末农民起义的失败 1933
明朝的文化和科学技术 1933
哲学 1933
文学 1934
史学 1936
地理学 1937
军事学 1937
文献学 1937
科学技术 1938
明代历史纪事 1939
“开河”和“变钞” 1939
韩山童、彭莹玉秘密传教 1940
刘福通的红巾军 1941
徐寿辉建立“天完” 1942
方国珍起事 1944
元末诸帅纷争 1945
“小明王”毫州称帝 1947
宋政权三路北伐 1948
张士诚袭击安丰 1950
倪文俊重振旗鼓 1950
陈友谅篡权建“汉” 1951
明玉珍入川建“夏” 1952
张士诚降元 1952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1954
南方割据势力的消灭 1956
“挑动黄河天下反” 1957
家无立锥地,身如蓬逐风 1958
红军大帅 1959
消灭汉国 1961
平定东南 1962
击败张士诚 1964
降服方国珍 1966
夺取福建 1966
北伐中原 1968
削平两广 1968
扫平秦晋 1970
消灭大夏 1971
征服云南 1972
攻克大都 1974
明朝的卫所兵制 1975
刘伯温急流勇退 1976
胡惟庸之狱 1979
蓝玉之狱 1980
防御蒙古 1981
建文削藩 1982
“靖难之役” 1983
惠帝失踪 1984
明成祖远征漠北 1988
明成祖迁都北京 1989
明成祖的治绩 1991
老僧?还是皇帝 1993
三卫的设立 1993
朱棣亲征 1994
治理漕运 1995
江南治水 1997
乌斯藏入明 1999
封朝鲜国王 2000
征服安南 2001
郑和下“西洋” 2003
永乐末年后宫惨案 2004
“好圣孙”朱瞻基 2005
“更有后人知警也” 2007
登上宝座,疑团种种 2009
唐赛儿起义 2010
广西罗渌山瑶民首举义旗 2011
皇陵之变 2013
“仁宣之治” 2015
明英宗生母之疑案 2019
王振专权与“土木堡之变” 2021
明朝的边患 2024
于谦北京保卫战 2025
云南之乱 2027
景帝登极 2028
太上皇南归与易储 2030
夺门之变 2034
“南宫复辟” 2036
曹石之变 2038
黄河之患 2040
千百衙门,十万宦官 2041
二十四衙门 2041
明代分布全国的特务机关 2043
宦官人数 2043
宦官的家奴 2044
刘瑾专权 2045
江彬钱守佞宠 2046
闽浙烽火:叶宗留、邓茂七起义 2048
检校和锦衣卫 2050
锦衣卫和东厂的罪恶活动 2052
西厂和内行厂 2054
汪直用事 2055
改土归流 2057
白莲教起义 2058
瓦剌南侵 2059
弘治中兴 2060
寘鐇叛乱 2061
朱宸濠之叛 2063
世宗崇道 2065
大礼之争 2068
廷和忠直 毛澄拒贿 2070
大同兵哗变 2071
壬寅宫变 2073
严嵩奸贪 2075
徐阶新幸 严嵩败北 2076
征剿河套 2079
蒙古南犯 2080
庚戌之变 2081
俺答封贡 2083
海瑞罢官 2084
郑旺妖言案 2088
利在国家、祸在身家的张居正 2090
争立国本 2094
葛成为何易名葛贤? 2096
壬寅宫变 2096
东南倭乱 2099
戚继光平定倭寇 2100
魏家阁老 2103
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 2105
布满中外的狐狗 2107
九千岁的生祠 2108
魏忠贤的侦探 2112
魏忠贤的黑名单 2115
明代的假特务 2117
东林党之争 2119
“都人之子”与“金合之约” 2124
前后妖书之案 2126
挺击太子案 2128
红丸案 2130
移宫案 2132
阉堂专政 2134
宁夏之乱 2136
杨应龙之反 2138
矿税之害 2139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2140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2142
徐霞客及其《游记》 2145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2147
心学大师王阳明 2149
离经叛道的李贽 2152
泰州学派 2158
嘉靖崇道教 2159
前后七子 2161
吴门画派 2162
《永乐大典》 2163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 2164
公安派的崛起 2166
“三言”、“二拍”问世 2167
章回体小说创作 2168
利玛窦与早期西学东渐 2169
广西侯公丁起兵弩滩 2172
广西山峒义军围攻永安 2174
广西八寨瑶民痛击王守仁 2175
吴宗显、樊尚义军接踵而起 2177
徐鸿儒起义 2178
荆襄流民起义 2179
河北农民大起义 2180
陕北饥民遍地起义 2182
明军在陕西的大屠杀 2185
放羊娃出身的闯将 2187
攻克洛阳 2189
大战中原和统一湖广 2191
明与李自成朱仙镇之战 2194
李自成汝州之战 2195
李自成攻取京师 2196
埋葬朱明王朝 2196
功败垂成 2198
李自成何时称“闯王” 2201
荥阳大会 2202
红娘子其人 2203
李自成吴三桂山海关决战 2204
李自成是否与吴三桂谈判过联合抗清 2205
奉天玉和尚 2206
李自成和归宿 2207
张献忠部第三次入蜀 2208
张献忠攻陷襄阳 2210
“清歌漏舟,痛饮焚屋”的弘光政权 2214
崇祯皇帝死于何地? 2216
扬州之战 2217
江阴之战 2217
左良玉东犯 2219
史可法扬州的抗战 2222
江阴嘉定各地抗清斗争 2226
太湖区域吴日生的抗清义军 2228
江北及南京附近的义师 2230
冀鲁豫义军的兴起 2231
鲁王的监国 2232
闽中隆武王朝 2234
黄道周出师北伐与郑芝龙叛变卖国 2236
绍武和永历政权 2239
郑成功与张煌言北伐之役 2240
努尔哈赤和后金的建立 2243
永宁寺碑话女真 2246
驿道直通乌斯藏 2247
清太祖肇基开国 2248
“八旗制” 2249
明军兵败萨尔浒 2250
熊廷弼功罪 2251
宁远之战 2253
明后金宁远之战 2255
袁崇焕监军关外 2256
满族的兴起、清朝对全国统治的确立 2261
后金政权的建立 2261
第九章 专制集权的极限与腐朽--清代历史编 2261
清 2261
清代历史概述 2261
满族社会状况 2262
皇太极改制称皇 2263
明清战争与清军入关 2263
南明及各地的抗清斗争 2264
清初的统治政策及措施 2265
康雍乾时期的经济、政治、民族及对外关系 2266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266
政治制度的设立与完善 2268
统治阶级上层的斗争 2269
边疆地区的治理 2269
中国与俄国的关系 2271
清朝的衰落、外国资本主义的武装入侵 2272
嘉道时期的农民起义 2272
闭关政策与鸦片贸易 2273
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后果 2274
太平天国起义、清统治格局的变化 2276
太平天国起义 2276
全国范围的反清起义 2278
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组合 2278
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 2280
清统治危机的加深 2281
近代工业与新阶级的产生 2281
近代工业发展艰难 2282
中法战争、中日战争 2283
早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出现 2283
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 2284
百日维新 2285
义和团运动 2286
清朝的覆亡 2288
清政府的“新政” 2288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 2289
立宪运动 2290
收回利权运动 2290
辛亥革命和清帝逊位 2291
清朝的思想文化 2293
清初的学术思想 2293
清前期的文化政策 2294
汉学的兴起 2295
清前期的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2295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发生、发展 2297
近代知识分子的出现和新学的传播 2298
清朝的历史地位 2299
宁锦大捷 2301
清朝历史纪事 2301
袁崇焕卫京师 2302
袁崇焕的冤死 2303
洪承畴的败降 2305
“冲冠一怒为红颜” 2308
陈圆圆香魂归何处? 2309
史可法江上督师 2310
史可法死于杨州之役吗 2312
清朝定都北京 2313
大顺政权的覆亡 2314
- 《泰国通史 珍藏本》段立生著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2卷》李曙新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7卷》张静如总主编 2014
- 《中国通史》崇贤书院主编 2016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3卷》温乐群,周良书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5卷》陈明显,李永丰,苗伟东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1卷》王令金 2014
- 《西方地理通史》文聘元编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4卷》孙秀民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6卷》郑樵,伍月,李恒 2014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
-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膜工业卷 3》(中国)郑祥,魏源送,王志伟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