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满族哲学思想研究
满族哲学思想研究

满族哲学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德宣著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61029039
  • 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
《满族哲学思想研究》目录

第一章 满族源流及其先民的社会发展 1

一、靺鞨人的社会状况 2

(一)满族祖先与汉族的交往 2

(二)靺鞨人的部族 4

(三)靺鞨人的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 7

(三)明代佛教在女真人中进一步发展 9

二、宋代女真人的政治经济生活 10

(一)女真人与黑水靺鞨 10

(二)女真人的社会制度 12

(三)女真人的社会经济 15

三、元明之世女真人的社会生产 17

(一)金末女真人口的流失 17

(二)元代女真人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 18

(三)明代女真人的经济发展 20

四、满族的形成 22

(一)建州女真南迁及其奴隶制的迅速发展 22

(二)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及建立后金 25

(三)满族的形成 28

第二章 靺鞨人的哲学意识 30

一、黑水靺鞨的哲学意识 30

(一)黑水靺鞨人以图腾解说人类和社会的起源 31

(二)黑水靺鞨人的神鬼观 32

(三)黑水靺鞨人的美学意识 36

(四)黑水靺鞨人的伦理观念 37

二、粟末靺鞨人的哲学思想 38

(一)渤海国的建立 38

(二)儒化的社会观与国家观 40

(三)粟末靺鞨人的伦理思想 42

(四)粟末靺鞨人的宗教思想 45

一、女真人的自然观 49

第三章 女真人的哲学思想 49

(一)女真人的神鬼观 50

(二)女真人的宗教观 51

(三)女真人的字宙观 56

二、函普与阿骨打的社会思想 58

(一)函普的社会思想 58

(二)阿骨打的哲学思想 59

三、完颜晟的思想 64

(一)祭祀天与祖宗神 64

(二)宗教思想 65

(三)道德思想 66

(四)社会思想 67

四、完颜亶的崇儒重道思想 68

(一)以儒家思想指导改革官制 69

(三)以儒家的政治理想为政治目标 70

(二)以唐太宗治国为法 70

(四)完颜亶的儒家伦理思想 71

五、完颜亮的思想 71

(一)反对儒家的伦理思想 72

(二)反对儒家的民本思想 72

(三)反对儒家的农本思想 73

(四)完颜亮的宗教思想 73

六、完颜雍的儒学与金俗并重的思想 74

(一)崇儒与不敝金俗 75

(二)知行观 78

(三)中道观 79

(四)伦理观 80

(五)宗教思想 83

(六)人才思想 84

(七)不神化自己 87

(八)有神论 88

(一)性好儒术 89

七、完颜璟的儒学观 89

(二)儒学宗教观 90

第四章 元明时代女真人的思想 93

一、元明之际女真人的宗教思想 93

(一)佛教在元代女真人中的传播 95

(二)道教在元代女真人中的发展 96

二、元明时代女真人的儒家思想 99

(一)粘合重山 100

(二)乌古孙泽 101

(三)夹俗之奇 103

(四)孛术鲁翀 104

(五)乌古良桢 106

(六)赵良弼 107

第五章 努尔哈赤、皇太极和福临的哲学思想 109

一、努尔哈赤的天命哲学 109

(一)天是有知有觉的神 109

(二)天是人类社会的主宰 110

(三)汗乃天之子 111

(四)汗奉天理民 112

(五)上天是是非的权威裁判者 113

(六)上天之命是外交准则 115

(七)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116

(八)伦理观中的天命思想 117

(九)宗教观与天命思想 118

(十)天命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119

二、皇太极的天命观与儒学思想 121

(一)皇太极的天命观 121

(二)皇太极的宗教思想 124

(三)皇太极的儒学思想 129

三、福临的重儒思想 136

(一)福临崇儒重道的思想 137

(二)福临的伦理思想 139

(三)福临的宗教观 141

第六章 阿什坦与折库纳的思想 144

一、清初大儒——阿什坦 144

(一)隆崇儒学,排斥杂说 145

(二)身体力行孝道 146

(三)崇礼教以淳风俗 146

(四)严守儒家的等级观念 147

(五)严义利之辨 149

二、折库纳的社会思想 150

(一)均田以制满洲恒产 151

(二)增强乌真超哈兵力 152

(三)慎选绿旗官兵 153

(四)笼络人心 153

第七章 玄烨的理学思想 156

一、玄烨的宇宙论 157

(一)玄烨的宇宙模式 157

(二)玄烨宇宙观的自然性 159

(三)玄烨宇宙观的神秘性 161

二、玄烨的社会历史观 164

(一)民本思想 164

(二)重视百姓物质生活的思想 167

(三)历史发展具有客观性 171

三、玄烨的理学思想 174

(一)玄烨的理学编著 174

(二)玄烨理学宗主朱熹 176

(三)理学为人立身之本 177

(四)玄烨的理本体论 178

(五)玄烨理学思想的特点 180

四、玄烨的宗教思想 184

(一)宗教思想的形成 184

(二)限制宗教发展 187

(三)利用宗教作统治工具 189

五、玄烨的神鬼观 194

(一)否定谶纬、方术、祥瑞 194

(二)拜堂子与信萨满教 200

六、玄烨的伦理思想 203

(一)玄烨发挥了朱熹的道德论 203

(二)圣谕十六条 205

(三)社会公德思想 208

第八章 纳兰性德的美学思想 213

(一)吾儒之理物物皆实 214

一、纳兰性德的儒家哲学 214

(二)《易》学思想 215

二、纳兰性德的出世思想 222

(一)自号楞伽山人 222

(二)净去尘上礼金经 223

(三)试图乘风归去 225

三、纳兰性德的美学思想 225

(一)适用而贵重 225

(二)美取真情 227

(三)随时应节 228

第九章 胤禛与弘历的哲学思想 229

一、胤禛的儒学思想 229

(一)崇儒重道关系学术人心 229

(二)胤禛的天人感应思想 233

(三)胤禛的多神论 239

(四)胤禛的伦理思想 245

(五)胤禛的理学思想 249

二、弘历的神秘哲学 254

(一)性理论 254

(二)天人合一与神道思想 261

(三)弘历的宗教思想 267

(四)弘历的人伦道德思想 271

第十章 德沛、阿克教、多隆阿的哲学思想 275

一、德沛的儒家思想 275

(一)德沛的大体与小体哲学 276

(二)德沛的格物知理说 279

(三)德沛反对迷妄的思想 284

二、阿克敦的理学思想 289

(一)本体说 290

(二)心性说 293

(三)万物生成说 295

(四)一神二化说 297

(五)阿克敦的哲学思想的特点 300

三、多隆阿的易学思想 302

(一)宇宙论 304

(二)传心之学 308

第十一章 颙琰与旻宁的哲学思想 311

一、颙琰的哲学思想 311

(一)自然观 312

(二)社会观 315

(三)性理说 318

(四)以诚治心 325

二、旻宁的哲学思想 328

(一)天理流化 329

(二)天人同道 331

(三)正心修己 334

第十二章 奕詝与载湉的哲学思想 345

一、奕詝的哲学思想 345

(一)自然观 345

(二)历史观 349

(三)主体修养哲学 354

二、载湉力图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尝试 359

(一)载湉的传统哲学思想 359

(二)载湉突破传统思维方式 364

第十三章 萨满教及其哲学思想 376

一、满族及其祖先信奉萨满教 376

(一)萨满教的性质 377

(二)满族的萨满教 378

(一)满族的哲学思想与萨满教的关系 379

二、萨满教中的哲学思想 379

(二)萨满教中的哲学思想 386

第十四章 《百二老人语录》的哲学思想 392

一、《百二老人语录》编纂介绍 392

(一)《百二老人语录》是满汉合璧的珍本书 392

(二)性质与学术价值 395

二、《百二老人语录》的理学思想 396

(一)理学乃为正学 396

(二)性理是为学之本 398

(三)性理研习贵在实行 402

(四)于几处治心 407

三、《百二老人语录》的宗教神鬼思想 410

(一)处理宗教须与时变通 411

(二)满族不信奉其他宗教的原因 414

四、《百二老人语录》的伦理思想 416

(一)伦常道德是为学之要 417

(二)忠孝是人道之本 418

(三)移孝作忠 420

(四)忠孝使人讲廉知耻 421

五、《百二老人语录》哲学思想的特点 426

第十五章 震钧的经学思想 428

一、震钧的经学概说 429

(一)经的本原 430

(二)经由圣定 431

(三)古学未必古、今学不必今 431

二、震钧关于各经论说举例 433

(一)《周易》 433

(二)《论语》 435

(三)《春秋》 436

(四)《周礼》 438

(一)满族哲学思想始终带有神道性 440

第十六章 满族哲学思想的特点与评价 440

一、满族哲学思想的特点 440

(二)以文化碰撞为其哲学发展的契机 442

(三)哲学思想发展的动力是政权建构 444

(四)经世致用是满族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445

(五)满族哲学思想具有强烈的开放性 446

(六)满族入关后理学思想普及到它的社会底层 447

二、满族哲学思想简评 448

(一)提高了满族的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 448

(二)促进了满族社会的飞跃 449

(三)为中国的认识史添加了许多新东西 449

(四)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祖国统一 450

(五)光绪力图改变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451

(六)满族哲学思想演化的教训 452

后记 4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