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陈传席文集
陈传席文集

陈传席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4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传席著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40108819
  • 页数:1836 页
图书介绍:陈传席教授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美术史家和理论家之一,同时又是一位颇有见地的人文学者,他已出版的《六朝画论研究》、《中国山水画史》、《中国绘画理论史》、《中国紫砂艺术》等28部著作,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影响。在现代理论领域内,陈传席提倡阳刚大气,以振奋民族精神;提倡“正”、“大”气象和时代风格,反对殖民文化等,都具有相当的号召力,对艺术发展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美术界权威刊物《美术》1990年10期曾披露,陈传席的美术史论研究强度居全国首位。1996年2月21日《书法导报》头版头条报道:“陈传席先生是国内外美术理论界公认的研究能力和深度分值最高的一位艺术理论家。”《人民日报》曾以《史画两栖陈传席》给予介绍。台湾著名学者、诗人、画家、国际诺贝尔文学提名奖获得者罗青教授称陈传席的《中国山水画史》为中国出版物中的最高水平著作,等等。陈传席撰写大量的文学和艺术评论文章,他对文学和艺术的重要观点能主有关理论大多内含于他的评论中,我们准备再编一本《陈传席文学艺术评论集》,所以,本集中基本没有收录他的评论文章。为了全面反映他的理论广度深度,我们只选录了他对已故画家及其已经很成熟画家和影响较大画家的评论,以及
《陈传席文集》目录
标签:文集

作者小传 1

自题 3

第一卷 古代艺术史研究 3

【原始时代】 3

原始社会艺术综述和研究 3

自序 4

【六朝时代】 47

一、重评顾恺之及其画论 47

(一)从谢赫《古画品录》谈起 48

(二)张彦远对顾恺之的评价 53

(三)关于顾恺之绘画创作的几个故事 59

(四)顾恺之和六朝几位画家的比较 61

(六)关于顾恺之三篇画论问题 68

(五)顾恺之的贡献主要在画论 68

(七)中国绘画在艺术上的彻底觉醒 72

(八)顾恺之传神论的产生 76

(九)顾恺之画论的影响和评价 80

二、《论画》点校注译 84

(一)《论画》点校注释 84

(二)《论画》译文 102

三、《魏晋胜流画赞》点校注译 105

(一)《魏晋胜流画赞》点校注释 105

(二)《魏晋胜流画赞》译文 113

四、《画云台山记》点校注译 115

(一)《画云台山记》点校注释 115

(二)《画云台山记》译文 126

附录:顾恺之介绍 128

(一)最早的山水画论 130

(二)“道”、“理”、“神”、“灵”、“圣” 130

五、宗炳《画山水序》研究 130

(三)山水画功能论 137

(四)写山水之神 141

(五)以形写形,以色貌色 143

(六)远小近大原理之发现 144

(七)道家思想的浸入——对后世画论和画的影响 144

六、《画山水序》点校注译 148

(一)《画山水序》点校注释 148

(二)《画山水序》译文 162

附录:宗炳介绍 164

(一)王微思想简说 166

七、王微《叙画》研究 166

(二)考王微《叙画》写于宗炳《画山水序》之后 167

(三)山水画功能论 169

(四)山水画是独立的艺术画科论 171

(五)写山水之神 173

(六)明神降之(上) 175

(七)明神降之(下) 179

(八)对后世文人画的影响 181

八、《叙画》点校注译 184

(一)《叙画》点校注释 184

(二)《叙画》译文 193

附录:王微介绍 194

九、论中国画之韵 196

(一)原“韵” 197

(二)韵和神的关系 201

(三)韵用于画之意义 204

(四)韵的含义之发展 208

(五)以气取韵为上 213

(六)“南宗”画尚韵说及韵与人格之修养 218

(七)结语 226

附录:原“气” 228

十、谢赫与《古画中品录》的几个问题 232

(一)《古画品录》的原书名问题 232

(二)《古画品录》的著作权问题 234

(三)谢赫及其著书年代问题 235

(四)谢赫的理论和实践之对抗性问题 237

(五)“六法”句读标点问题 240

(六)骨法—传神—气韵 241

十一、《古画品录》点校注译 243

(一)《古画品录》点校注释 244

(二)《古画品录》译文 278

十二、姚最和《续画品》的几个问题 283

(一)姚最的生平和思想 283

(二)《续画品》的写作年代 286

(三)《续画品》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87

十三、《续画品》点校注译 293

(一)《续画品》点校注释 293

(二)《续画品》译文 325

十四、《山水松石格》研究 331

(一)《山水松石格》的作者和年代 331

(二)《山水松石格》的贡献及其影响 334

(三)色彩的研究和破墨的提出 340

十五、《山水松石格》点校注译 342

(一)《山水松石格》点校注释 342

(二)《山水松石格》译文 350

十六、玄学与山水画 352

《六朝画论研究》后记 357

附录一:云冈石窟雕刻 361

附录二:戴逵、戴颙在雕塑史上的地位 366

第二卷 古代艺术史研究 373

【汉唐五代时代】 373

一、佛教艺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及其他 373

二、中国早期的佛教美术和四次样式演变 383

三、论故宫所藏几幅宫苑图的创作背景、作者和在画史上的重大意义 397

四、六朝后期至中唐山水画发展概说 408

五、“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澄清唐代山水画史上的一个问题 421

六、王维和水墨山水画研究 430

(一)王维的生平和思想评述 430

(二)王维的山水画 435

(三)王维在山水画史上的地位 444

七、国色天香——牡丹考兼论花鸟画的起源 448

八、佛教绘画何时传入中国?对中国绘画有何影响? 457

九、逸品美学观的确立及影响 461

【宋辽时代】 471

一、庆陵辽画及辽国两种形制绘画初探 471

二、论北宋中、后期山水画 479

三、王维传派中的李成、郭熙、王诜画系 498

四、《雪景寒林图》应是范宽作品 522

五、米友仁生卒年新考 527

六、《宣和画谱》作者考及其他 530

七、李唐研究 536

第一章 李唐研究中一些问题之辩证 538

第一节 对历来关于李唐生卒年考证的批评 538

第二节 关于日本学者铃木敬的结论 541

第三节 考南宋画院复置于绍兴十六年之后及李唐生卒年 543

第四节 其他 546

第二章 李唐南渡之新发现及李唐思想之分析 550

第一节 李唐被掳后从金营中逃出 550

第二节 李唐思想管窥 554

第三章 李唐的生活道路 557

第四章 李唐的作品 560

第一节 李唐的人物画 560

第二节 李唐的花鸟画 566

第三节 李唐的山水画(上) 568

第四节 李唐的山水画(下) 571

第五章 李唐的崇古和独创以及南宋山水画“系无旁出”析 577

第一节 李唐的崇古 577

第二节 李唐的独创 582

第三节 南宋山水画“系无旁出析” 585

第六章 李唐艺术风格形成之分析 587

第七章 李唐绘画成就和影响 592

第八章 李唐的两幅画 599

第一节 《晋文公复国图》 600

附录:《左传·秦纳晋文公》及注译 606

第二节 《采薇图》 612

附录:《史记·伯夷列传》及注译 615

第九章 论李唐的南渡、复院及其风格变迁(上) (日)铃木敬著 陈传席 译 617

第一节 迄今为止的研究经过 622

第二节 有关李唐的文献 624

第三节 金对开封的占领及画院和绘画遗品的去向 632

第四节 关于太尉邵宏渊 638

第十章 论李唐的南渡、复院及其风格变迁(下) (日)铃木敬著 陈传席 译 638

第五节 前稿(上)记述的若干补订 638

第六节 郭熙古典风格的解体和《松风图》 640

第七节 从《万壑松风图轴》到《江山小景图卷》和《奇峰万木图》册页 646

第八节 《晋文公复国图卷》和《采薇图卷》 648

第九节 关于“高桐院山水图”双幅 650

第十节 结语 654

附录:关于李唐研究的古代文献资料辑录 656

一、赵孟兆页“古意论”研究 679

(一)赵孟頫的“古意论” 679

【元明时代】 679

第三卷 古代艺术史研究 679

(二)赵孟頫“古意论”的来源 683

(三)赵孟頫对“古意”的实践 686

(四)“古意论”的价值和意义 690

二、元代山水画的特殊性及其社会根源 696

第一节 元代画家和社会意识 696

第二节 元画的特点 701

(一)元画的主要作者是士人 701

(二)元画的以高逸为尚,放逸次之 701

(三)元代绘画对脱俗的强调 703

(四)元人绘画中心的特殊性 704

(六)其他 707

(五)元代绘画的主流和支流 707

三、黄公望述评 709

第一节 黄公望的生平和思想 709

第二节 黄公望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形成 717

第三节 黄公望的山水画成就及其影响 724

四、倪云林生年新考 729

五、吴门派和吴派辨 733

六、沈周在画史上的重要作用及其花鸟画 735

(一)沈周在画史上的重要作用 735

(二)沈周的花鸟画 743

七、明代女画家秋香——兼说唐伯虎 757

八、唐寅《桃花庵梦墨亭图》 760

附录:吊唐寅墓 765

九、明代女侠薛素素的《墨兰图》 772

十、明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对山水画的影响以及画派纷起的基础 775

【清代】 793

一、略论渐江和新安画派 793

二、渐江述评 802

(一)渐江的生平和思想 803

(二)渐江山水画及其美的根源 806

(三)渐江绘画的成就及其影响 813

三、论皖南诸画派几个问题 818

(一)画派的名称问题 818

(二)画派的跨越年代 823

四、动美和静美——四僧画审美观变迁议 831

(一)四僧画在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之比较 831

(二)四僧画的静美和动美 837

(三)传统审美观 841

(四)传统审美观的变迁 845

(五)结论 848

五、徽商与新安画派 850

六、有关萧云从及《太平山水诗画》诸问题 866

(一)关于萧云从的生年问题 866

(二)关于萧云从的乡籍问题 868

(三)萧云从的生活经历 872

(四)萧云从的思想 875

(五)关于《太平山水诗画》(上) 877

(六)关于《太平山水诗画》(下) 879

七、坐拥群花过岁寒——恽南田及其绘画艺术 883

(一)恽南田的生平和思想 883

(二)恽南田的山水画 894

(三)恽南田的没骨花卉画 900

(四)恽南田没骨画的地位和影响 913

(五)恽南田的绘画理论 916

八、“四王”散考 922

(一)王时敏降清变节述考 922

(二)吴梅村与“四王”交往考 928

(三)王鉴生卒年考 935

九、谈清初遗民画家对“六法”的反对 937

十、关于“金陵八家”诸问题 945

(一)关于“金陵八家”的最早文献和三类记载 946

(二)“金陵八家”的构成因素及其他 951

十一、关于“金陵八家”的多种记载和陈卓 963

十二、“金陵八家”的构成及五位高岑问题 969

十三、清代中国画坛三大重镇及其形成 972

十四、石涛《画语录》中“生活”正解 980

十五、扬州八怪诗文集早期版本概述 989

(一)汪士慎 990

(三)边寿民 991

(二)金农 992

(四)黄慎 998

(五)郑燮 999

(六)李? 1002

(七)李方膺 1003

(八)罗聘 1004

(九)高凤翰 1006

(十)华岩 1008

(十一)陈撰 1010

十六、论扬州盐商和扬州画派及其他 1012

(一)商人、官僚和文人的一体化 1013

(二)清代扬州的盐商及其财力 1018

(三)盐商对扬州文化事业的赞助 1023

(四)盐商和画家之间互相需求 1030

(五)扬州繁荣市场对画家之需求 1033

(六)扬州的商业经济对扬州画派画风的影响 1036

(七)盐商骤然衰败导致扬州画派的骤然消失 1039

第四卷 近现代艺术史研究及理论探索 1049

【近现代艺术史研究】 1049

一、陈独秀之父陈庶,瞿秋白之父瞿世玮 1049

二、陕北民间艺术考察记(上) 1054

三、陕北民间艺术考察记(下) 1063

四、留青竹刻 1076

五、与君共岁华——谈“梅茶图” 1078

六、徐悲鸿 1080

附录:徐悲鸿简明年表(以周岁计) 1117

七、王少陵谈徐悲鸿和孙多慈 1122

八、吞吐宇宙的艺术——傅抱石研究 1125

绪言 1125

(一)生平和艺术道路 1127

(二)傅抱石的绘画艺术 1147

1.山水画 1147

2.人物画 1158

(三)几点探索及评价 1163

附录:傅抱石年表 1169

十、张大千在安徽二、三事 1173

十一、张大千卖画报国内幕 1176

十二、潘天寿研究及联想 1180

十三、集众所善,专为一家——记黄紫霞及其诗画艺术 1194

十四、学者型画家——谢稚柳 1203

附录:谢稚柳年表 1224

十五、亚明 1230

附录:亚明年表 1256

十六、京派和浙派 1262

【理论探索】 1271

一、一句书评与中国的命运——陈独秀研究之一 1271

二、中国画研究三题 1277

(一)从“画”和“绘”谈起 1277

(二)“山水居首”和“水墨最为上” 1282

(三)隐士和文官制度对中国画的影响 1288

三、隐士文化一些问题 1292

四、美术和美术教育问题之研究 1302

五、论画家画——我对艺术发展的看法 1316

六、绘画创作的灵感、欲望和批评(一) 1324

七、绘画创作的灵感、欲望和批评(二) 1333

八、论早熟和晚学、晚成 1337

九、“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谈美术理论的作用 1348

十、关于皴法和皴法的学习 1354

十一、儿童画的价值和睢宁县儿童画 1360

十二、违背美的历程的《美的历程》 1365

十三、评论评论家——答李毅峰先生 1374

十四、品壶“六要” 1379

十五、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中的实际地位 1388

1.中锋与八面锋 1398

第五卷 悔晚斋论艺选刊及序跋集 1398

【悔晚斋论艺(上)】 1398

2.老、嫩,厚、薄 1399

3.清空与质实 1400

4.感、觉、悟 1401

5.三般见解 1402

6.韵、法、意、态 1404

7.藏与露 1405

8.写意 1406

9.五代——艺术辉煌之顶 1407

10.书画用笔不可太实 1408

11.汉代书法改革成败之鉴 1409

12.道、佛异同 1410

13.名家和大家 1411

14.诗有三远 1414

15.诗与人 1415

16.“八面受敌” 1416

17.吴、浙、蜀之地与人 1417

18.洞庭张乐地 1418

19.书鉴 1419

20.跋《书谱》 1420

21.古之学者为己 1421

22.真隐者和使气者艺文必异 1422

23.简与繁 1423

24.文入蜀则雄,武入蜀则弱 1424

25.人生不可无憾——美女、才女非寡即夭 1425

26.人才多出于四季分明之地 1427

27.不了了之 1428

28.聊天避讳 1429

29.知己 1430

30.上升与下降 1431

31.格律 1432

32.难得则易毁 1433

33.翻译大家不通外语 1434

34.汉代已有男女接吻先例 1435

35.人无癖,不可与交 1436

36.人无疵,不可与交 1437

37.南京不可为都论 1438

38.重修荆浩墓记 1440

39.王世贞论变不足为据 1442

40.题画 1444

41.与赵凤池先生论书法 1445

42.一笑图 1446

43.蜕化 1447

44.邓石如书 1448

45.“远有楼台只见灯” 1449

46.多移居有益人生 1450

47.读书之如日、月、烛 1451

48.旧学与新知 1452

49.穷与达 1453

50.美女·结婚 1455

51.论病 1457

52.抱残守阙 1458

53.为人与为艺 1459

54.文章之深与浅 1460

55.文章之远与近 1461

56.法与意 1462

57.情与理 1463

58.大书法家忌言为书家 1464

59.人生不可全求,亦不可全无求 1466

60.枝蔓与干枯 1467

61.“以物寓情”和“以情寓物” 1468

62.题三竹图 1469

63.薄熙来 1470

64.中国 日本朝鲜 1471

65.大商人、大文人 1473

66.多情、寡情、无情、痴情 1474

67.曾国藩之大气与小气 1475

68.心与志 1476

79.暂时相赏 1477

70.皖人不可小视 1478

71.古今翻译之异 1480

72.语以半文半白者佳 1482

【悔晚斋论艺(下)】 1485

一、我对当前艺术发起展的七点意见 1485

二、从阳刚大气谈起 1492

三、因果没有倒错 1497

四、提倡“正、大”气象和时代风格——关于书法问题答记者问 1502

五、呼吁批评界的天煞星和黑旋风 1507

六、评文坛大家和名家——答客问 1510

七、评画坛大家和名家(选录) 1518

吴昌硕 1518

齐白石 1523

徐悲鸿 1528

陆俨少 1532

李可染 1536

林风眠 1540

蒋兆和 1546

刘海粟 1552

附录一:刘海粟,是不是文化汉奸?算不算画坛大师——关于“评刘海粟”一文风波答记者问 1559

附录二:“大师”之害(《岭南文化时报》编辑部文) 1566

八、就百年画史中一些问题答客问 1568

九、画坛点将录 1582

十、游美闻见记 1591

十一、访谈录:李铸晋教授谈美术史研究方法 1612

十二、求异存同和求同存那里——与高居翰对话 1618

十三、历代名画的收藏和散佚 1624

十四、古画鉴定有什么意义?怎样鉴定古画? 1629

十五、庶免马首之络——电影片名小议 1636

十六、艺术大师与政治 1638

十七、《依朱图》——项圣谟自画像 1640

十八、美术史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 1643

附录:回首追风趁日飞——记美术史论家陈传席 1648

十九、评几位所谓“新文人画家”及其他 1654

二十、野牛精神——老甲画杂谈 1658

二十一、阳刚大气,别开生面——老甲和他的画 1665

二十二、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说老甲(贾浩义)的画 1667

二十三、聪明·文·野·化境——谈吴冠南及其画 1671

二十四、笔墨等于灵魂(外一章《什么是大师》) 1677

二十五、“现代书法”臆议——兼说改革太急便会出现胡来 1685

【序跋集】 1691

一、《六朝画论研究》自叙 1691

二、《六朝画论研究》台版自叙 1692

三、《中国山水画史》自叙 1693

四、《中国山水画史》三版自叙 1695

五、《中国山水画史》后记 1696

六、《中国山水画史》重印附记 1697

七、《中国山水画史》三版后记 1698

八、《中国山水画史》五版自叙 1701

九、《中国山水画史》韩文版自叙 1703

十、《六朝画家史料》前言 1710

十一、《现代艺术论》前言 1717

十二、《现代艺术论》后记 1719

十三、《中国紫砂艺术》自序:人无癖,不可与交 1721

十四、《中国紫砂艺术》后记 1723

十五、《中国紫砂艺术》续后记 1725

十六、《弘仁》后记 1728

十七、《中国绘画理论史》自序 1734

附录:独排众议奇思多(罗青撰文) 1735

十八、《中国绘画理论史》跋 1737

十九、谈改变中国画形态的五大理论 1741

二十、《明末怪杰》前言 1744

二十一、《扬州八怪诗文集》前言 1747

二十二、灵性和悟性——《亚明画集·序》 1755

二十三、《回望人生路》序 1758

二十四、《黄山画人录》序 1761

二十五、人文、黄山、画黄山——《现代名家画黄山》序 1766

二十六、才分·功力·情怀 1769

二十七、大字——南溟书序(一) 1771

二十八、小字——南溟书序(二) 1772

二十九、论远:跋杨建侯教授《群燕来归》(《杨建侯画集》代序) 1773

三十、神于好、精于勤——《裴家同画集》序 1776

三十一、中西之变 1778

三十二、山水起于玄,花鸟通乎禅 1780

三十三、法以去弊,法亦生弊 1782

三十四、《故宫博物院藏画集》序 1784

三十五、《海外珍藏中国名画》序 1797

附录: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主流书风周俊杰文 1804

附录一:史画两栖陈传席/刘润为 1809

附录二:陈传席教授著作、论文目录(选) 1811

编后记 18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