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干部读本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干部读本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干部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月泉主编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19043880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吸取了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优秀成果,将全书分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三部分进行阐述。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干部读本》目录

导言 1

绪论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2

(一)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 2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4

(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 5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7

(一)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 7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 8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历史课题 9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脉相承 12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承前与启后 12

(二)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源”与“流” 14

(三)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坚持与创新 15

上篇 马列主义基本问题 19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 19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0

(二)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21

(三)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22

二、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全部历史的基础 25

(一)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5

(二)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26

(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8

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3

(一)阶级的产生和消灭 33

(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5

(三)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37

(四)社会进化和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8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9

(一)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9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40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基本问题 43

一、剩余价值论的基石——劳动价值论 43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43

(二)劳动的二重性 44

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 46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条件 47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9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50

(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的剩余价值源泉 51

三、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分配 53

(一)剩余价值的实现 53

(二)剩余价值的分配 55

四、剩余价值再生产 57

(一)资本积累的源泉、动力及基本方式 57

(二)资本积累的社会后果 58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61

第三章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问题 64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特性 64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性 65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 67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性 67

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69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 70

(二)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71

(三)无产阶段的历史使命 73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76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走向共产主义的基本规律 77

(一)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掌握国家政权 78

(二)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必然经历一个过渡时期 80

(三)实现共产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81

(四)共产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81

第四章 帝国主义时代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课题 84

一、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84

(一)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85

(二)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 87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课题 89

二、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实践 90

(一)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 91

(二)从“同时胜利论”到“首先胜利论” 91

(三)经济落后国家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93

(四)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 94

三、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95

(一)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 96

(二)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和任务 97

四、在批判机会主义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98

(一)机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敌人 98

(二)列宁同机会主义的斗争 100

第五章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102

一、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创性和艰难性 102

(一)严峻的国内形势和险恶的国际环境 103

(二)经济文化落后和双重历史任务 104

二、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构想 105

(一)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105

(二)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构想 107

(三)对工人阶级执政党建设的探索 110

(一)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道路 113

三、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113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及特点 116

(三)苏联社会主义终结的基本原因和教训 119

中篇 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 125

第六章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历史地位 125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25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 125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29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132

(一)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132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136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38

(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38

(三)毛泽东思想是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 139

(二)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139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思想渊源 140

(五)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精神支柱 141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 143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性质 143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143

(二)中国革命的性质 14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147

(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147

(二)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148

(三)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148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49

(一)革命的领导阶级 149

(二)革命的主力军 150

(三)革命中的民族资产阶级 151

(一)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152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152

(二)中国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 154

(三)对马列主义革命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156

五、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 157

(一)统一战线 157

(二)武装斗争 159

(三)党的建设 160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63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63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基本国情 163

(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巩固革命胜利成果的需要 165

(三)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165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有利条件 16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集中体现 168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168

(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70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72

(四)社会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的理论 174

三、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苦探索 175

(一)对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成果 175

(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 177

(三)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的探索 179

(四)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 181

下篇 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185

第九章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与科学体系 185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85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186

(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思想前提 188

(三)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 189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91

(一)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的地位 192

(二)邓小平理论在中华民族振兴史中的地位 193

(三)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的地位 193

(四)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特色 194

(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95

三、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97

(一)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体系 197

(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199

(三)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201

第十章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204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4

(一)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 205

(二)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07

(三)根本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09

二、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210

(一)对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再认识的过程 211

(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213

(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基本特点 214

三、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16

(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216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18

(三)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20

第十一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22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 22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22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 22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分配制度 228

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230

(一)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30

(二)“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231

(三)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34

三、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236

(一)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36

(二)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238

(三)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40

第十二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243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 243

(一)人民民主专政 244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45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47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48

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 249

(一)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 249

(二)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50

(三)没有人民民主就没有国家的长治久安 252

(四)社会主义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253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55

(一)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 255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目标 257

(三)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258

第十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26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战略地位 26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 26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6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268

(一)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68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70

(三)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 27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74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275

(二)正确处理重在建设与抵制各种消极影响的相互关系 276

(三)正确处理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279

第十四章 实现祖国统一 维护世界和平 281

一、现代化进程与祖国统一、世界和平的关系 281

(一)祖国统一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任务 282

(二)世界和平是实现现代化的外部条件 284

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 288

(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长期探索的结果 288

(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佳选择 290

(三)“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292

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 295

(一)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地位和作用 295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96

(三)大力发展对外关系 298

(四)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奋斗 299

第十五章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于党 301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坚持党的领导 301

(一)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301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03

(三)增强党的凝聚力根本问题是改善党的状况 305

二、实施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307

(一)面向21世纪党的建设总目标 307

(二)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 309

(三)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创造性探索 310

三、“三个代表”是面向21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311

(一)“三个代表”的基本要求 311

(二)“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 313

(三)“三个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314

后记 3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