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永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7045019
  • 页数:1152 页
图书介绍: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目录

基础篇 3

第1章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发展史 3

1.1 萌芽、奠基时期(原始社会~秦汉) 3

1.2 临床发展时期(晋~唐) 8

1.3 整理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11

1.4 鼎盛时期(明代~清代) 14

1.5 学科建立时期(新中国时期) 20

第2章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基本特点 23

2.1 整体观念 23

2.1.1 耳鼻咽喉口腔科学整体观念的基本内容 23

2.1.2 整体观念是研究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的基本方法 26

2.2 辨证论治 26

2.2.1 辨证论治是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防治疾病的基本方法与手段 26

2.2.2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疾病辨证论治的基本方法与特点 27

第3章 耳鼻咽喉口腔与阴阳五行学说 29

3.1 耳鼻咽喉口腔与阴阳学说 29

3.1.1 耳鼻咽喉口腔的阴阳属性 29

3.1.2 阴阳学说与耳鼻咽喉口腔的生理功能 30

3.1.3 阴阳学说与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的病理变化 31

3.1.4 阴阳学说与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的辨证 32

3.1.5 阴阳学说与耳鼻咽喉口腔疾病的治疗 32

3.2 耳鼻咽喉口腔与五行学说 32

3.2.1 耳鼻咽喉口的五行属性 33

3.2.2 用五行学说阐明诸窍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3

3.2.3 用五行学说说明诸窍间的病理变化与传变 34

3.2.4 用五行学说指导诸窍疾病的辨证与制定治法 34

4.1.1 耳的解剖 36

4.1 耳的解剖与生理 36

第4章 耳鼻咽喉口腔解剖与生理概述 36

4.1.2 耳的生理功能 38

4.1.3 耳的生理特性 39

4.2 鼻的解剖与生理 39

4.2.1 鼻的解剖 39

4.2.2 鼻的生理功能 41

4.2.3 鼻的生理特性 43

4.3 咽喉的解剖与生理 43

4.3.1 咽的解剖与生理 44

4.3.2 喉的解剖与生理 48

4.4 口腔的解剖及生理 50

4.4.1 口腔的解剖 50

4.4.2 口腔的生理功能 53

4.4.3 口腔的生理特性 55

第5章 耳鼻咽喉口号脏腑经络相关学说 57

5.1 耳鼻咽喉口与脏腑相关学说 57

5.1.1 耳鼻咽喉口与心相关论 57

5.1.2 耳鼻咽喉口与肺相关论 63

5.1.3 耳鼻咽喉口与脾胃相关论 68

5.1.4 耳鼻咽喉口与肝胆相关论 73

5.1.5 耳鼻咽喉口与肾相关论 77

5.2 耳鼻咽喉口号经络的关系 83

5.2.1 耳与经络 83

5.2.2 鼻与经络 84

5.2.3 咽、喉与经络 85

5.2.4 口与经络 87

5.3.1 耳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88

5.3 耳鼻咽喉口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88

5.3.2 鼻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90

5.3.3 咽、喉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的关系 91

5.3.4 口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的关系 92

第6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95

6.1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病因 95

6.1.1 六淫 95

6.1.2 疫疠 101

6.1.3 七情 102

6.1.4 饮食 102

6.1.5 劳逸 104

6.1.6 外伤、虫伤 104

6.1.7 痰饮 105

6.1.8 瘀血 107

6.2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病机 108

6.2.1 正邪虚实 108

6.2.2 阴阳失调 110

6.2.3 耳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112

6.2.4 鼻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112

6.2.5 咽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113

6.2.6 喉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113

6.2.7 口腔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 115

第7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诊法 115

7.1 望诊 116

7.1.1 耳科望诊 116

7.1.2 鼻科望诊 118

7.1.3 咽科望诊 121

7.1.4 喉科望诊 122

7.1.5 口腔科望诊 126

7.2 闻诊 128

7.2.1 耳科闻诊 128

7.2.2 鼻科闻诊 128

7.2.3 咽科闻诊 129

7.2.4 喉科闻诊 129

7.2.5 口腔科闻诊 130

7.3 问诊 131

7.3.1 耳科问诊 131

7.3.2 鼻科问诊 134

7.3.3 咽、喉科问诊 136

7.3.4 口腔科问诊 139

7.4 切诊 140

7.4.1 耳科切诊 141

7.4.2 鼻科切诊 141

7.4.3 咽科切诊 141

7.4.4 喉科切诊 142

7.4.5 口腔科切诊 142

第8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辨证 144

8.1 八纲辨证 144

8.1.1 表里辨证 145

8.1.2 寒热辨证 146

8.1.3 虚实辨证 147

8.1.4 阴阳辨证 148

8.2 脏腑辨证 149

8.2.1 脏病辨证 149

8.2.2 脏腑兼病辨证 157

8.3 卫气营血辨证 161

8.3.1 卫分证 161

8.3.2 气分证 161

8.3.3 营分证 162

8.3.4 血分证 163

第9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治法 165

9.1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内治法 165

9.1.1 解表法 167

9.1.2 清热法 167

9.1.3 祛痰(化痰)法 169

9.1.4 理气法 170

9.1.5 活血法 170

9.1.6 温补法 170

9.1.7 滋补法 171

9.1.10 开音法 172

9.2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外治法 172

9.1.8 通窍法 172

9.2.1 耳科外治法 173

9.2.2 鼻科外治法 175

9.2.3 咽科外治法 178

9.2.4 喉科外治法 181

9.2.5 口腔科外治法 182

9.3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针灸、推拿、按摩、导引疗法 183

9.3.1 耳科针灸、按摩、导引疗法 183

9.3.2 鼻科针灸、按摩、导引疗法 185

9.3.3 咽科针灸、按摩、导引疗法 186

9.3.4 喉科针灸、按摩、导引疗法 188

9.3.5 口腔科针灸、按摩、导引疗法 188

第10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的养护 191

10.1 自身养护 191

10.2 起居养护 192

10.3 饮食养护 193

10.4 精神情志养护 194

10.5 窍道养护 195

第1章 耳科疾病 199

耳前瘘管 199

疾病篇 199

耳损伤 203

耳壳痰包 207

断耳疮 210

耵耳 213

异物入耳 216

耳疖 219

耳疮 223

旋耳疮 227

耳痒症 231

气奔耳窍症 234

急耳痹 241

慢耳痹 250

脓耳(急脓耳、慢脓耳) 260

耳后疽 280

耳根毒 283

脓耳面瘫 286

脓耳眩晕 288

黄耳伤寒 291

风邪面瘫 295

耳硬化症 301

耳眩晕 305

暴晕 316

暴聋 322

耳鸣 342

药毒聋 359

温毒聋 372

噪伤聋 375

老年聋 379

癔聋 383

聋哑 386

听脉瘤 390

耳瘤 395

耳菌 399

第2章 鼻科疾病 404

鼻损伤 404

鼻疮 412

鼻疳 420

鼻疔(鼻疖) 429

酒渣鼻 439

伤风鼻塞 450

鼻窒 460

鼻干燥症 482

鼻槁 487

鼻鼽 493

鼻衄 504

鼻腔异物 521

鼻柱偏曲 523

急鼻渊 524

慢鼻渊 531

鼻息肉 539

鼻部痰包 546

恶性肉芽肿 548

鼻瘤 553

鼻菌 557

第3章 咽科疾病 563

急乳蛾 563

慢乳蛾 572

急咽痹 583

慢咽痹 591

咽疳 599

咽关痈 604

咽底痈 620

咽旁痈 627

梅核气 636

异物鲠咽 651

增殖体肥大 662

咽白刺 667

鼻咽红丝瘤 671

鼻咽癌 678

呛食风 686

白喉 690

异物鲠喉 697

第4章 喉科疾病 697

急喉瘖 703

9.1.9 利咽(喉)法 712

会厌痈 732

慢喉瘖 740

喉槁 765

声带息肉 773

声带小结 779

声带溃疡 785

声带瘀血 790

喉肌弱瘖 796

声带麻痹 801

情志瘖 811

喉室带性发声障碍 817

行经瘖 826

子瘖 832

变声障碍 837

喉白斑 845

喉淀粉样变 848

喉部痰包 852

喉瘤 856

喉癌 863

咽喉癣 870

急喉风 881

第5章 口腔科疾病 895

牙痛 895

牙痈 911

牙宣 918

口疮 941

飞扬喉 950

鹅口疮 954

口糜 958

口腔白斑 964

口癣 966

舌裂 969

唇风 974

面痛 981

痄腮 991

痰包 1009

颊车骱痛 1016

柴胡 1027

丝瓜络 1027

第1章 耳科类药物 1027

1.1 通窍陪耳熄鸣类 1027

药物篇 1027

路路通 1028

石菖蒲 1028

远志 1029

穿山甲 1029

全蝎 1029

蜈蚣 1030

地龙 1030

五味子 1031

何首乌 1031

龙骨 1032

磁石 1032

女贞子 1032

牡蛎 1033

酸枣仁 1033

夜交藤 1034

合欢皮 1034

柏子仁 1034

骨碎补 1035

枸杞子 1035

龙眼肉 1035

龙胆草 1036

益智仁 1036

熟地 1036

黄精 1037

桑椹 1037

莲子 1038

响铃草 1038

泽泻 1038

芡实 1039

兔丝子 1039

鹿茸 1039

山药 1040

1.2 熄眩止晕类 1040

天麻 1040

钩藤 1040

羚羊角 1041

石决明 1041

山羊角 1041

珍珠母 1042

代赭石 1042

礞石 1042

琥珀 1043

菊花 1043

白芍 1044

龟甲 1044

鳖甲 1044

第2章 鼻科类药物 1045

2.1 通鼻窍、疗头痛类 1045

辛夷 1045

白芷 1045

藿香 1046

苍耳子 1046

鹅不食草 1046

麻黄 1047

麝香 1047

葱白 1048

蔓荆子 1048

葛根 1048

藁本 1049

当归 1049

川芎 1050

2.2 止衄血类 1050

仙鹤草 1050

白茅根 1050

藕节 1051

大蓟 1051

小蓟 1051

地榆 1052

茜草 1052

侧柏叶 1052

白及 1053

阿胶 1053

血余炭 1054

蒲黄 1054

花蕊石 1054

棕榈炭 1054

花生衣 1055

三七 1055

生地黄 1055

大黄 1056

栀子 1056

赤芍 1057

丹皮 1057

黄连 1057

黄芩 1058

第3章 咽喉科类药物 1059

3.1 清利咽喉类 1059

山豆根 1059

射干 1059

薄荷 1059

荆芥 1060

紫苏梗 1060

乌梅 1061

橄榄(青果) 1061

马勃 1061

白僵蚕 1062

桔梗 1062

万年青 1063

牛膝 1063

牛蒡子 1063

大青叶 1064

冰片 1064

芒硝(玄明粉) 1064

板蓝根 1065

穿心莲 1065

牛黄 1065

马鞭草 1066

蟾酥 1066

金果榄 1067

朱砂根 1067

酸浆草(挂金灯) 1067

点地梅 1068

金荞麦 1068

鱼腥草 1068

蒲公英 1069

野菊花 1069

紫花地丁 1069

千里光 1070

蚤休 1070

金银花 1070

玄参 1071

连翘 1071

麦冬 1072

沙参 1072

石斛 1073

百合 1073

甘草 1073

3.2 开音疗哑类 1074

蝉蜕 1074

木蝴蝶 1074

胖大海 1075

诃子 1075

杏仁 1075

枇杷叶 1076

桑叶 1076

凤凰衣 1077

竹衣 1077

竹沥 1077

桑白皮 1078

瓜萎皮 1078

天竺黄 1078

贝母 1079

海浮石 1079

木通 1080

通草 1080

细辛 1081

花椒 1081

第4章 口腔科类药物 1081

4.1 止牙痛类 1081

胡椒 1082

露蜂房 1082

川乌 1082

草乌 1083

两面针 1083

祖师麻 1083

天仙子 1084

荜拨 1084

升麻 1084

4.2 疗口疮类 1085

青黛 1085

旱莲草 1085

石膏 1085

五倍子 1086

人中白 1086

柿霜 1086

西瓜霜 1087

明矾 1087

赤石脂 1087

胆矾 1088

硼砂 1088

黄柏 1088

附篇 1093

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疾病诊断和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会制定) 109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 1110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 1117

方剂索引 113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