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药源病学
实用药源病学

实用药源病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宪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06710595
  • 页数:58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透析疗法下一篇:骨科学
《实用药源病学》目录

第一章 药源病学概念 1

一、药源性疾病和药源病学的定义 1

二、药源性疾病防治的历史回顾 1

三、药源性疾病的危害及防治的重要性 4

四、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6

五、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反应类型 7

六、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分析 16

七、药源性疾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20

第二章 遗传因素与药物异常反应 22

一、遗传因素与药物异常反应的关系 22

二、单基因控制的药物异常反应 24

三、多基因控制的药物异常反应 28

四、某些遗传病患者对药物的异常特异性反应 29

五、可能具有遗传基础的其它药物异常反应 33

第三章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 35

一、药源性疾病诊断的基本原则 35

二、病史及用药史诊断 36

三、体格检查 37

四、试验诊断 37

五、皮肤试验 38

六、“除激发”与“再激发”试验 40

八、运用“治疗进程图”确定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 42

七、血药浓度测定 42

第四章 药源性疾病的治疗 44

一、去除病因,及时停药 44

二、加强排泄,延缓吸收 44

三、利用药物的相互作用减轻毒副反应 45

四、解毒疗法 45

五、抗过敏疗法 46

六、脱敏疗法 47

七、局部疗法 47

八、皮质激素疗法 47

十一、对症治疗 48

十、抗休克疗法 48

九、抗感染疗法 48

十二、支持疗法 49

十三、中医中药疗法 49

第五章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54

一、加强药政管理,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 54

二、加强新药安全性试验研究 55

三、加强临床药学的研究与应用 60

四、加强医德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61

五、加强医疗卫生单位用药管理,确保医疗用药安全有效 62

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正确认识药物作用的二重性 64

七、坚持合理用药,切忌滥用药物 65

八、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68

九、药物预防 71

十、加强医药科普宣传、提高患者行为的遵医率 74

十一、运用时间医学原理,减少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75

十二、运用电子计算机对药物不良相互作用进行系统控制管理 77

十三、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 79

十四、加强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与研究 83

第六章 药源性综合征及药物不良反应名词解释 86

一、反应停事件 86

二、首次用药晕厥 87

三、二重感染 88

四、药物热 88

七、类固醇性糖尿病 89

五、药源性恶性高热症 89

六、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89

八、甾体激素溃疡 90

九、反跳现象 90

十、激素停用综合征 90

十一、药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症 91

十二、激素性关节病 91

十三、靶中心眼 91

十四、金鸡钠中毒综合征 92

十五、砜综合征 92

十六、药源性低血糖症 92

十八、乳-碱综合征 93

十七、平衡失调综合征 93

十九、低盐综合征 94

二十、肺锁闭综合征 94

二十一、灰婴综合征 95

二十二、胎儿乙内酰脲综合征 95

二十三、胎儿三甲?唑烷三酮综合征 96

二十四、己烯雌酚迟发作用 96

二十五、金质沉着症 96

二十六、四环素牙 97

二十七、锂婴儿 97

二十八、滥用止痛药综合征 97

三十一、结核菌素样反应 98

三十二、药源性亚急性骨髓—视神经神经病 98

二十九、抗凝性肠绞痛 98

三十、奎宁黑矇 98

三十三、利他林综合征 99

三十四、肼苯哒嗪类风湿性综合征 99

三十五、胎儿华法令综合征 100

三十六、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100

三十七、药源性迟发性运动障碍综合征 101

三十八、雷耶综合征 101

三十九、狼疮样综合征 102

四十、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 102

四十三、兔唇综合征 103

四十四、风湿性综合征 103

四十二、脂肪负荷过量综合征 103

四十一、低颅压综合征 103

四十五、肌肉综合征 104

四十六、药源性张力障碍综合征 104

四十七、恶性综合征 104

四十八、药源性猝死 105

四十九、过敏性三联征 106

五十、昼盲 106

五十一、开关现象 106

五十二、保泰松腮腺炎样反应 106

五十三、赫氏反应 107

五十四、药物矛盾反应 107

五十五、戒酒硫样(双硫醒样)反应 108

五十六、M样不良反应 109

五十七、类早孕反应 109

五十八、药源性低血钾症 109

五十九、药源性高血钾症 110

六十、药源性低血镁症 110

第七章 药物过敏反应及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与预防 112

一、药物过敏反应的概念及有关术语解释 112

二、可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114

三、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病机理及影响过敏反应发生的因素 118

四、药物过敏反应的特点 122

五、药物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124

七、药物过敏反应的治疗 127

六、药物过敏反应的诊断 127

八、药物过敏反应的预防 129

九、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130

十、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防治 135

十一、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 139

十二、常用药物过敏试验法 139

十三、药物过敏反应所致后果的责任判断 148

十四、药物过敏反应所致后果的责任判断案例 149

第八章 药源性皮肤病 157

一、发病机理 157

(一)湿疹样皮炎 158

(二)荨麻疹 158

二、致病药物及药疹的临床表现形态 158

(三)猩红热形红斑及麻疹形药疹 159

(四)剥脱性皮炎 159

(五)固定性红斑 160

(六)多形性红斑 160

(七)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160

(八)痤疮样皮疹 161

(九)肿瘤样反应 161

(十)皮肤色素变化 161

(十一)脱发 163

(十二)多毛症 163

三、药疹的诊断 164

(十二)毛发变白 164

(十四)指(趾)甲色素改变 164

四、防治措施 165

第九章 药物所致的肺部疾病 167

一、发病机理 167

二、致病药物及临床表现类型 168

(一)间质性肺炎 168

(二)过敏性肺炎 168

(三)类脂质性肺炎 169

(四)阿司匹林哮喘 169

(六)药源性红斑狼疮样肺炎 173

(七)利福平性肺曲菌病 173

(五)自发性肺出血 173

(八)肺水肿 174

(九)支气管阻塞 174

(十)呼吸抑制 175

(十一)放射性肺炎 176

三、防治措施 177

第十章 药源性心血管疾病 179

一、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和心电图异常 179

二、洋地黄中毒 186

三、药源性阿-斯综合征 194

四、药物过敏性心肌炎 201

五、药源性心绞痛 202

六、药源性高血压 204

七、药源性低血压 205

八、心血管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207

第十一章 药源性胃肠疾病 218

一、发病机理 218

二、致病药物及临床表现类型 219

(一)口腔炎 219

(二)胃肠功能紊乱综合征 220

(三)吸收不良综合征 220

(四)胰腺炎 222

(五)肠梗阻 222

(六)胃肠炎症、溃疡、出血、穿孔 223

(七)伪膜性肠炎 225

三、药源性胃肠疾病的诊断 226

四、防治措施 227

五、胃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228

第十二章 药源性肝病 232

一、药物在肝内的代谢过程 232

二、药源性肝病的发病机理及病理 234

三、影响药物肝毒性的因素 235

四、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及损害类型 237

五、中草药的肝毒性 242

六、药源性肝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类型 244

(一)临床表现特点 244

(三)胆汁淤积型肝炎 245

(二)药物中毒性肝炎 245

(四)混合型肝损害 246

(五)慢性肝损害 247

(六)胆红质代谢异常 248

(七)肝昏迷 249

七、药源性肝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49

八、药源性肝病的治疗 251

九、肝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252

第十三章 药源性肾病 255

一、致病机理 255

二、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256

(二)血尿、结晶尿 261

(一)止痛剂性肾病 261

三、药源性肾病的临床表现类型 261

(三)钙化性肾功能不全和结石 262

(四)肾病综合征 263

(五)肾功能衰竭 263

四、药源性肾病的诊断 265

五、防治措施 266

六、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269

第十四章 药物所致的血液病 272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272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279

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81

四、药物氧化性溶血性贫血 283

五、线粒体损伤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288

六、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289

七、急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 296

八、血小板减少症 297

九、血小板病 301

第十五章 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304

一、药源性精神障碍 304

二、中毒性精神病 307

三、苯丙胺型精神病 307

四、脑膜-脑炎样症候群 308

五、视神经损害 308

七、外周神经损害 309

六、脊髓病变综合征 309

八、神经肌肉综合征 310

九、癫痫样抽搐及诱发癫痫发作 310

十、小脑症候群 311

十一、锥体外系综合征 312

十二、神经性耳聋 312

十三、青霉素脑病 315

第十六章 药物对妊娠、胎儿、婴幼儿的损害及防治对策 317

一、妊娠期母体药物代谢的特点 317

二、药物由母体通过胎盘转运到胎儿的方式 318

三、药物对胎儿的损害及影响药物对胎儿损害的因素 319

四、药源性流产、早产与死胎 322

五、药物对胎儿的致畸作用 323

六、妊娠期用药注意事项 326

七、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 333

八、婴幼儿用药注意事项 336

第十七章 药物依赖性及预防对策 341

一、药物依赖性的概念和可产生药物依赖性的药物 341

二、药物依赖性流行的社会病因 342

三、药物依赖性的社会危害 343

四、人体对药物依赖性的特征 344

五、吗啡类药物依赖性的表现特点 345

六、巴比妥类-酒精型药物依赖性的临床表现 346

七、苯丙胺类药物依赖性的表现特点 348

八、苯二氮?类药物依赖性的表现特点 349

九、药物依赖性的预测及评价方法 349

十、药物依赖性的预防及控制对策 351

第十八章 药物与肿瘤 353

一、药物致癌作用概述 353

二、激素与癌症 354

三、抗癌药物的致癌作用 355

四、氨基化合物与甲状腺肿瘤 356

七、疱疹净二甲基亚砜与龟头癌 357

八、肾移植后肿瘤 357

六、液体石蜡与胃肠肿瘤 357

五、砷剂与皮肤癌 357

九、止痛药与肾脏肿瘤 358

十、保泰松与白血病 358

十一、抗菌药与肿瘤 358

十二、注射铁剂与肉瘤 359

十三、喹啉类药物的致癌作用 359

十四、药物通过胎盘对胎儿的致癌作用 360

十五、中草药的致癌与促癌作用 360

十六、药物亚硝基化后的致癌作用 363

十七、医用假体与肿瘤 363

一、可引起阳痿及性欲减退的药物 364

第十九章 药物与性功能 364

二、可引起射精抑制延迟的药物 367

三、可引起精子生成减少的药物 368

四、可引起性欲亢进的药物 369

第二十章 输液反应及防治对策 370

一、常用输液的性质和用途 370

二、发热反应 372

三、过敏反应 374

四、异物反应和细菌污染反应 375

五、酸中毒后综合征 376

六、急性心衰竭和肺水肿 377

七、水中毒综合征 378

八、血栓性静脉炎 378

十、输液反应的预防对策 379

九、局部漏肿和组织坏死 379

第二十一章 输血反应及防治对策 383

一、输血反应的分类 383

二、血型及库血的理化性质 384

三、溶血反应 385

四、同种免疫反应 389

五、细菌污染反应 392

六、发热反应 395

七、过敏反应 397

八、出血倾向 399

九、枸橼酸中毒 400

十、高钾血症和高氨血症 401

十一、酸碱平衡失调 402

十二、低体温 402

十三、心脏负荷过重 403

十四、心功能紊乱 403

十五、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403

十六、输血后紫癜 404

十七、空气栓塞 405

十八、异物输入 405

十九、血栓性静脉炎 406

二十、输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406

二十二、疾病传播 407

二十一、微聚物和肺微栓塞 407

(一)输血后肝炎 408

(二)艾滋病 409

(三)巨细胞病毒感染 410

(四)EB病毒感染 411

(五)人类T细胞白血病毒Ⅰ(HTLV—Ⅰ)感染 411

(六)疟疾 411

(七)梅毒 412

二十三、输血反应的预防对策 412

第二十二章 输氧反应及防治对策 420

一、输氧治疗的生理基础和方法 420

四、死腔气体被吸收引起的反应 422

二、氧的局部刺激反应 422

三、眼睛晶体后纤维增生症 422

五、呼吸抑制 423

六、呼吸停止 423

七、肺功能不全 423

八、氧中毒 423

九、高压氧治疗反应 425

十、输液态氧反应 425

十一、输氧反应的预防对策 426

第二十三章 预防接种的异常反应及防治措施 431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概念 431

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机理 433

三、影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因素 436

四、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及防治措施 441

五、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异常反应及防治措施 444

六、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及防治措施 449

七、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及防治措施 453

八、狂犬病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及防治措施 461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及防治措施 463

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464

十一、旧结核菌素试验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 466

十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措施 467

第二十四章 中西药物合用的不良反应 475

一、中西药物的相互作用 475

二、中西药物联合应用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 477

三、不宜与抗菌药物合用的中药 479

四、不宜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合用的中药 480

五、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合用的中药 481

六、不宜与麻醉药合用的中药 486

七、不宜与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合用的中药 487

八、不宜与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合用的中药 488

九、不宜与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合用的中药 490

十、不宜与利尿药合用的中药 491

十一、中西药物合用的注意事项 493

第二十五章 药物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干扰 496

一、药物干扰临床检验结果的机理 496

二、对血液学检验结果有干扰的药物 498

三、对尿液检验结果有干扰的药物 500

四、对粪便检验结果有干扰的药物 503

五、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有干扰的药物 505

六、对免疫学检验结果有干扰的药物 508

七、药物干扰临床检验结果的预防对策 509

附录 51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511

二、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517

三、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520

四、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522

五、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524

六、注射剂澄明度检验细则和判断 526

七、药品卫生标准 529

八、毒性药品管理品种 530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有效期药品品种及期限表 531

十、老幼剂量折算表 533

十一、毒剧药极量表(成人) 533

十二、皮试药物浓度一览表 535

十三、常用抗生素重量和效价的关系 539

十四、某些药物的药动学参数 542

十五、药物相互作用表 550

十六、常用药物配体禁忌表 577

十七、处方常用外文缩写 5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