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锋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278712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通过阅读本书,你对社会心量学的认识和了解虽然还不是一个全貌,但无论你是一个在读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还是一个理论工作者或者实际工作者乃至一般读者,读完本书都足以使你顿感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人类行为世界,或者丰富了原有的理论和知识,而且很有可能会开阔新的知识视野。社会心理学是由大量理论构成的,这些量论是以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一旦整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理论。理论一经提出,就会有实验来验证它们。因此,社会心里学的概念的有效性取决于支持它们的研究的有效性。本书所涉及的主题和论点大部分来源于调查研究,它们体现了系统地收集信息的结果,而不只是凭借预感、直觉或者仅仅是某种主张得出的结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已经掌握了社会心理学的所有答案,事实上,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论证,还有一些问题由于受研究方法的限制面影响了其适用范围。但新的信息正以加速度创造和发表出来。要想跟最新的研究发现,建议你定期关注社会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上一篇:社会研究方法下一篇:美的流动
《社会心理学》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1

一、社会心理学的取向 1

1.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界定 3

2.社会心理学的工作者 4

3.社会心理学的起源 5

4.社会心理学的未来 7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0

1.理论与假说:问题的构建 10

2.实验研究:建立因果关系 12

3.相关研究:建立变量间的联系 18

4.对研究效度的威胁:做研究时的社会心理学 24

第二章 社会知觉 29

一、社会认知的取向 30

二、个人知觉: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31

1.第一印象:由外表作出推测 31

2.认知算术:1+1并不总是等于2 32

3.顺序对知觉的影响:第一印象和近因效应 34

三、归因:解释行为的原因 35

1.归因两难推理:性情因素和情境因素 35

2.归因偏误:自然科学家易犯的错误 41

四、图式!组织印象 50

1.图式的价值:为新旧信息提供一个社会构架 51

2.图式的偏误:认知吝啬者易犯的错误 54

3.动机策略模型:认知吝啬者的起落 58

4.自我实现预期:变认知为现实 59

第三章 偏见、歧视与定型 63

一、怨恨的基本原则 63

1.基本概念:偏见、定型和歧视的区别 64

2.少数群体:不仅仅是数量的问题 65

二、偏见的根源 65

1.社会学习的解释:定型的培养 66

2.现实的冲突:竞争的不调和 67

3.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成员的自尊 70

4.偏见的认知基础:通过定型看世界 71

1.内群体与外群体偏见:我们与他们 72

三、偏见的种类 72

2.外群体同质偏见:缺少多样性 74

3.虚幻的关联:缺失环节的虚构 74

4.根本归因错误:好处我得,坏处归你 75

四、偏见与性别 78

1.性别角色与定型 78

2.性别定型的根源 83

第四章 自己意识 87

一、定义自我 87

1.形成自我概念:我是谁? 88

2.社会比较:利用他人给自己定位 91

3.通过自己的行为定义自我 93

4.文化背景中的自我 96

二、评价和保护自我 97

1.自尊:对自己的评估 98

2.自我评估维护:当他人的成功对自我造成伤害时 99

3.自我意识:在生活中注重我自己 100

4.自我的错误知觉:你自己的自我是错的 101

三、把自我展示给世界 107

1.自我监控:监督自己的行为 107

2.自我显示:向别人推销我们自己 110

3.自我显示语言:通过言词和行为来维持社会控制 113

第五章 心理健康与健康心理学 118

1.自我复杂性与健康:多样自我的好处 119

一、心理健康 119

2.自我差异理论:使现实与理想相适合 120

3.自我揭露与健康:讲真话 121

4.归因风格与抑郁:习得性抑郁 122

5.错觉的好处:错就是对 127

二、压力与疾病 128

1.压力与应对:对威胁的反应 128

2.压力的来源:你的快乐是我的压力 130

3.主要疾病的社会心理成份 140

三、医生与病人 146

1.医生与病人之间的交流 147

2.依从医疗制度:听从医嘱 149

3.增加对医药制度的依从 151

第六章 人际吸引 155

一、人际吸引的起源 155

1.亲和的需要 156

2.依附 158

3.寂寞 159

二、人际吸引的情境因素 161

1.接近性 161

2.个人空间 163

3.熟悉性 164

三、其他人的个性特征 167

1.相似性 167

2.喜欢的互逆性 171

3.个人品质 172

4.外表魅力和喜欢 173

5.吸引的理论 180

第七章 亲密关系 184

一、建立关系 184

1.关系的水平 187

2.关系的亲密性 191

3.自我表露双向性 192

4.关系的发展阶段 194

5.性行为与关系 195

二、恋爱关系 197

1.热情的爱和友情之爱 198

2.爱情三角形 202

3.爱的彩虹 204

4.爱的概念的原型 205

三、关系的变化 207

1.选择伴侣 207

2.婚姻过程 210

3.同居 211

4.独身 212

四、关系的结束 213

1.离婚的根源 213

2.使关系恶化的过程 216

第八章 助人行为和攻击性行为 220

一、社会亲善行为和利他主义 221

1.处理紧急情况:你会帮助一个身处险境的陌生人吗? 222

2.利他主义:不计酬劳和代价帮助他人 226

3.移情:利他主义的核心 229

4.归因、情绪和心境:帮助他人的感受 230

5.规范与助人:帮助的标准 233

二、攻击性行为 236

1.定义攻击性行为 236

2.攻击性行为的根源 239

3.挫折——攻击性连接 248

4.引起攻击性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 250

三、减少攻击性行为的方式 252

1.渲泄和惩罚 253

2.控制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方法 254

3.学习社会规范 256

四、助长社会亲善行为 258

1.有回报的社会亲善行为 258

2.模仿和帮助 259

3.教授道德行为 261

4.价值澄清和道德推理 262

第九章 态度 264

一、关于态度的定义 265

1.定义态度的方法 265

1.态度的经典性条件反射 267

二、态度的起源和作用 267

2.方法的协调 267

2.态度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268

3.态度的习得 269

三、态度的测量 270

1.态度的直接测量 270

2.态度的间接测量 274

四、态度的一致性 275

1.认知一致性和态度 275

2.认知失调理论 275

3.认知失调理论的取舍 279

五、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283

1.错误问题的正确答案 284

2.态度和行为如何联系 285

3.未意识到的态度 290

第十章 改变态度 293

一、探寻说服之路 294

1.精密可能性模型:说服的两条途径 294

2.达到持久态度改变的理想路线 295

二、信息源:说服的根源 296

1.传播者的可靠性:专长性及可信度 296

2.传播者的吸引力和受欢迎程度 299

三、信息:有技巧的传播 300

1.信息的种类和数量 300

2.强调和对照 300

3.重复信息 301

4.恐惧唤起 302

四、说服的目标:接受信息 304

1.认知需求 305

2.个人情绪 307

五、市场中的说服 308

1.说服性广告:改变消费者的搜集思路 308

2.广告信息:联系消费者与产品 309

3.广告的吸引力:硬卖、软卖 311

4.心理描述:广告的人口统计学 313

第十一章 从众、依从和服从 318

一、从众 319

1.规范社会压力和信息社会压力 320

2.影响从众的因素 321

3.从众的数学 322

4.社会支持 323

5.从众的性别和文化差异 324

6.个人对团体的影响 327

二、依从 331

1.登门槛技术 332

2.留面子技术 333

3.折扣技术 334

4.低球技术 335

三、服从 335

1.遵从命令 336

2.服从权威的研究 337

第十二章 团体行为 341

一、团体的基本特质 341

1.团体的定义特征 342

2.团体的结构 343

二、团体中的个人表现 348

1.社会助长 348

2.社会惰化 351

三、团体问题的解决和做决策 354

1.团体决策的过程 354

2.团体决策的质量 357

后记 3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