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放射性核素诊断学
放射性核素诊断学

放射性核素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中允,林景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4
  • ISBN:15175·496
  • 页数:524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医心方校释 上下一篇:烧伤治疗学
《放射性核素诊断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医用核物理基础知识 6

一、原子结构 6

二、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 7

三、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 7

四、放射性衰变规律 14

五、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18

六、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9

七、辐射量及其单位 23

第二章 放射性测量原理和临床常用的测量装置 27

一、放射性测量原理 27

二、放射性测量的分类 28

三、放射性探测器 28

四、放射性测量用的电子线路 34

五、临床常用配套测量装置 40

第三章 放射性测量装置测试的一般程序 43

一、仪器的安放 43

二、电路供电 43

三、检验 44

四、工作条件的选择 44

五、稳定性 47

六、仪器的刻度 47

七、分辨时间和漏计 48

八、其他 49

第四章 容器内样品的放射性测量 50

一、样品放射性相对测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50

二、放射性强度标定 56

三、放射性自显影 59

四、双核素测量技术 60

五、液体闪烁测量法 61

第五章 体内放射性测量[I]准直器、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63

一、准直器 63

二、静态测量 74

三、慢速动态测量 74

四、快速动态测量 75

五、体内双核素测量 75

第六章 体内放射性测量[Ⅱ]脏器扫描显影技术 76

一、分辨率 76

二、灵敏度 86

三、出图效率 87

四、扫描机的特殊类型和特殊扫描技术 90

五、扫描机的临床测试 93

六、一般扫描的程序要点 94

第七章 体内放射性测量[Ⅱ]γ照相技术 97

一、γ照相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97

二、γ照相机的准直器 99

三、γ照相机的性能测试 99

四、γ照相技术的要点 101

五、γ照相机的附加设备及其功能 102

六、γ照相机与扫描机的比较 105

第八章 放射性药物概论 106

一、放射性药物诊断原理 106

二、对放射性药物的要求 107

三、放射性药物的鉴定 111

四、患者的吸收剂量和放射性药物的正确使用 115

五、放射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 119

六、放射性药物的发展趋势 121

第九章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 124

二、~(113)Sn—~(113m)In发生器 135

第十章 竞争放射分析总论 140

一、竞争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 140

二、被测物质的提纯 142

三、被测物质的标记 143

四、标准品(标准被测物) 146

五、特异结合试剂 146

六、B与F的分离技术 148

七、竞争放射分析质量控制 151

八、竞争放射分析法的应用概况 155

第十一章 临床常用的几种竞争放射分析法和免疫放射自显影技术 156

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放射免疫测定法 156

二、血清甲状腺素(T_4)的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简称血清T_4CPBA法) 158

三、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的放射免疫测定 160

四、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放射免疫测定 161

五、甲胎蛋白(AFP)的放射免疫测定 163

六、血清地高辛的放射免疫测定 164

七、血浆和尿皮质醇的放射免疫测定 165

八、血浆和尿中环磷酸腺苷的竞争性蛋白结合测定法 166

九、血浆胰岛素的放射免疫测定 168

十、免疫放射自显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170

十一、甲胎蛋白免疫放射火箭自显影测定法 171

十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免疫放射自显影测定法 173

第十二章 放射防护 175

一、电离辐射的最大容许剂量当量和限制剂量当量 175

四、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的分类和工作场所的分级 175

二、空气和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和限制浓度 176

三、放射性物质污染表面的控制水平 176

五、外照射的控制 180

六、污染的控制 185

七、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189

八,建筑设计和实验室防护条例举例 190

九、核医学实验室实测剂量情况 192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Ⅰ]甲状腺功能测定 194

一、甲状腺生理 194

二、甲状腺功能试验 198

(一)测定甲状腺浓聚放射性碘的功能 198

1.甲状腺吸~(131)I试验 198

2.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 205

3.TSH兴奋试验 206

4.~(131)I的经尿排出量测定 207

(二)测定甲状腺浓聚~(99m)Tc的功能 207

1.蛋白结合碘(PB~(131)I)及转换率(CR) 208

(三)测定甲状腺合成与释放激素的速度 208

2.丁醇提取~(131)I(BE~(131)I) 210

(四)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210

1.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CPBA)测定血清T_4浓度 210

2.~(125)I-T_3红细胞吸收试验 212

3.~(125)I-T_3树脂吸收试验 213

4.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_4I) 214

5.有效甲状腺素比值(ETR) 214

6.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_3浓度 215

(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SH浓度 215

(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 216

(七)过氯酸钾释放试验 216

三、用放射性核素诊断甲状腺功能的程序 217

(一)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程序 217

1.初诊 217

2.治疗中和治疗后观察甲状腺功能状况 219

3.自主性功能亢进性结节的诊断 220

(二)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程序 220

(三)诊断甲状腺炎的程序 221

第十四章 内分泌系统[Ⅱ] 223

一、甲状腺显影 223

二、肾上腺显影 241

三、肾上腺功能测定 252

四、血浆胰岛素测定的临床应用 254

第十五章 消化系统[Ⅰ]肝胆显影 256

一、肝实质显影 256

二、胆道显影 280

三、肝血池显影 288

四、肿瘤显影 294

五、甲胎蛋白在肝癌诊断上的价值 296

六、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程序 300

第十六章 消化系统[Ⅱ] 303

一、肝血流指数测定 303

二、~(131)I-玫瑰红肝功能测定 304

三、~(131)I-玫瑰红排泄试验鉴别新生儿黄疸 305

四、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的临床应用 306

五、胰腺显影 307

六、食道癌的诊断 309

七、胃显影 309

八、胃泌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310

九、Barretts食道和Meckel氏憩室的诊断 311

十、肠道恶性肿瘤的阳性显影 311

十一、癌胚抗原(CEA)测定的临床意义 312

十二、~(131)I化脂肪消化吸收试验 312

十三、胃肠道丢失蛋白量的测定 314

十四、胃肠道出血量的测定 315

第十七章 泌尿系统 316

一、方法学 316

(一)~(131)I-邻碘马尿酸钠肾图 316

(二)~(131)I-OIH肾图 326

(三)~(169)Yb-二乙三胺五醋酸(~(169)Yb-DTPA)肾图 326

(五)肾动态显影 334

(四)肾静态显影 337

(六)放射性核素肾血管造影 340

(七)尿逆流和膀胱残余尿量的测定 340

(八)肾有效血浆流量测定 341

(九)肾小球过滤率测定 343

(十)总肾和分肾功能的定量测定 344

(十一)血浆肾素活性测定 345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法在泌尿系几种主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346

(十二)甲状旁腺素测定 346

第十八章 神经系统 364

一、脑显影 364

二、脊髓蛛网膜下腔、脑池和脑室显影 388

三、放射性核素脑血管造影 394

四、脑血流测定 397

五、颅脑发射计算机断层照相 399

六、脑脊液中cAMP浓度测定的意义 400

第十九章 心血管系统 402

一、心功能测定 402

(一)体循环时间、肺循环时间、血容量、中心血容量、心排血量的测定 402

(二)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 408

二、心内分流的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410

(一)放射性核素心血管显影 410

(二)肺稀释曲线 414

(一)心肌“热区”显影 415

三、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诊断 415

(二)心肌“冷区”显影 418

(三)局部心室壁运动观测 422

(四)冠状动脉血流量测定 422

(五)血浆cAMP测定 423

(六)血清肌红蛋白测定 423

四、高血压的病因诊断和分型 424

五、心血池和大血管静态显影 425

六、肢体血流量和静脉栓塞的测定与显影 428

(一)肌肉血流量(MBF)测定 428

(二)肢体血流定量测定 430

(三)肢体静脉血栓的测定和显影 430

(五)~(32)P皮内清除率 431

(四)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 431

(六)末梢血流状况测定 432

七、血清地高辛测定 432

第二十章 呼吸系统 435

一、方法学 435

(一)肺灌注静态显影 435

(二)吸入静态显影 439

(三)扩散性气体肺灌注动态显影 440

(四)扩散性气体肺放射图 443

(五)吸入动态显影 446

二、放射性核素检查法在呼吸系统几种主要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447

第二十一章 骨胳系统 461

一、骨显影 461

三、创伤后的皮质醇反应 469

二、关节显影 469

第二十二章 血液及淋巴系统[Ⅰ] 471

一、血容量的测定 473

二、红细胞寿命的测定 478

三、红细胞破坏部位的测定 483

四、血小板寿命和破坏部位的测定 484

五、铁的吸收和利用 484

六、维生素B_(12)吸收试验 488

七、骨髓显影 489

第二十三章 血液及淋巴系统[Ⅱ] 491

一、淋巴显影 491

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显影 494

三、脾显影 495

四、细胞动力学 499

五、~3H-TdR参入量的测定 504

第二十四章 生殖系统 506

一、生殖系肿瘤的诊断 506

二、产科中的应用 511

三、计划生育研究中的应用 515

四、内分泌素乱和不育的诊断 517

第二十五章 五官 519

一、唾液腺显影 519

二、腮腺浓集与排出~(99m)Tc的功能测定 520

三、浅表肿瘤的~(32)P测定法 521

四、眼球恶性黑色素瘤的特异性诊断 522

五、~(67)Ga亲肿瘤显影 522

六、EB病毒壳抗原IgA抗体与鼻咽癌 523

七、放射性核素泪道显影 523

八、血浆皮质醇浓度测定用于单纯性青光眼的病因研究 524

九、其他 5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