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2版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2版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于恩庶,罗海波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2
  • ISBN:7117016167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2版》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螺旋体 1

一、分类 1

二、形态 2

三、营养需求 2

四、分布 3

(一)钩端螺旋体 3

(二)密螺旋体 3

(一)苍白密螺旋体 4

五、致病力 4

(三)包柔体 4

(二)钩端螺旋体 5

(三)包柔体 6

(四)伯格朵弗包柔体 6

六、免疫力 6

(一)苍白密螺旋体 6

(二)钩端螺旋体 7

(三)包柔体 7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病 7

二、病原体的发现 8

一、Weil病 8

三、钩端螺旋体属名的创立 9

四、钩端螺旋体属在分类学上的变更 9

五、我国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研究简史 10

第二章 病原学 13

第一节 分类 13

一、分类 13

(一)问号钩端螺旋体 14

(二)双曲钩端螺旋体 26

(三)伊利尼细丝体 29

(四)短小细丝体 30

二、问号钩端螺旋体和双曲钩端螺旋体的鉴别 31

(一)硫酸钢试验 31

(二)氧化酶试验 31

(三)卵黄试验 32

(四)8-氮鸟嘌呤生长抑制试验 32

(五)13℃生长试验 32

(六)二氧化碳生长试验 32

(十三)致病性试验 33

(十二)三油酸酯酶活性试验 33

(十四)球形细胞形成试验 33

(十五)DNA C+C mol% 33

(九)脂肪酸需要试验 33

(十一)二氨基嘌呤鉴别试验 33

(十)小白鼠红细胞溶解试验 33

(八)对各种细胞和组织培养细、胞的病理作用 33

(七)硝酸银及氯化汞鉴别试验 33

第二节 形态学 34

一、形态、超微结构及结构成分的免疫化学 34

(一)外膜 35

(二)鞭毛 36

(三)柱形原生质体 38

二、染色 39

(一)Fontana镀银染色法 40

(二)改良Blenden染色法 40

(三)组织切片免疫-金银染色法 41

第三节 生理学 41

一、培养 41

(一)培养基 41

(二)酸碱度 43

(六)接种量及杂菌的影响 44

(五)对二氧化碳的需要 44

(七)生长情况 44

(三)孵育温度 44

(四)对氧的需要 44

二、营养要求 46

(一)兔血清 46

(二)蛋白质与氨基酸 47

(三)脂质 49

(四)维生素 51

(五)碳水化物 52

(六)丙酮酸盐 52

(七)无机盐 53

(八)血红素 53

(九)?合剂 53

(十)其他营养物质 53

(十一)组织细胞对钩端螺旋体生长的促进作用 54

三、新陈代谢 55

(一)酶 55

(二)毒素 59

(一)理化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影响 68

四、理化与生物因素对钩端螺旋体的影响及其在外界的生存力 68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抗原种类及构造 70

一、钩端螺旋体抗原种类 70

(一)属特异性蛋白抗原 71

(二)型特异性抗原 74

二、抗原构造 80

(一)第一种方式 81

(二)第二种方式 81

(三)第三种形式 81

三、钩端螺旋体与其他微生物间的抗原关联 85

第五节 变异性 86

(二)在外界的生存力 88

(四)微纤毛 89

第三章 流行病学 92

第一节 带菌动物及其血清群 92

一、国内外已发现的带菌动物 92

(六)偶蹄目 105

(五)双门齿亚目 105

(三)食肉目 105

(四)有袋目 105

(一)啮齿目 105

二、各种动物感染情况 105

(二)食虫目 105

(七)灵长目 106

(八)翼手目 106

(九)兔形目 106

(十)鸟类 106

(十一)爬虫动物 106

(十五)实验动物 107

(十六)家畜 107

(十三)鱼类 107

(十四)禽类 107

(十二)两栖动物 107

第一节 带菌与排菌 110

一、带菌 110

(一)带菌机制 110

(二)在肾脏繁殖的问题 110

(三)在肾脏引起的组织反应 111

(四)带菌率及其影响因素 111

(一)排菌时间 113

(二)动物排菌量的变动和间歇捧出现象 113

二、排菌 113

(三)尿pH与排菌的关系 114

(四)血中抗体与排菌的关系 114

第三节 钩端螺旋体在外环境存活的因素 114

一、在水中存活时间 114

(一)钩端螺旋体在水中的繁殖问题 115

(二)影响钩端螺旋体在水中存活的因素 115

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 116

一、各种带菌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117

(一)鼠类 117

三、在尿、乳和组织中的存活时间 117

第四节 传染源 117

四、在低温的存活时间 119

(二)家畜 119

(三)变温动物 120

(四)节肢动物 123

二、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 124

一、间接接触感染 126

(一)参加农业劳动时接触疫水 126

三、传染源的改变 126

第五节 传播途径 126

(二)洪水泛滥 127

二、直接接触感染 127

(一)咬伤感染 127

(二)经乳感染 127

(六)与带菌动物互相撕咬并吞食带菌动物 128

第六节 疫源地的形成与类型 128

(八)实验室感染 128

(七)同栖感染 128

(五)经鼻腔感染 128

(四)性交感染 128

(三)经胎盘感染 128

一、自然疫源地 129

二、经济疫源地 130

三、混合疫源地 131

第七节 流行特征 131

一、流行形式及其特点 131

(一)洪水型 131

(二)雨水型 132

(三)稻田型 133

(五)养猪引起的感染 134

(四)游泳引起的感染 134

二、菌群分布 135

三、我国几个重要菌群 140

(一)黄疸出血群 140

(二)波摩那群 141

(三)犬群 141

(四)爪哇群 142

(五)流感伤寒群 142

(六)七日热群 143

四、流行苗群变动 143

五、季节性 144

六、年龄、性别与职业 146

七、病死率 147

八、免疫性 148

九、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意义 148

十、致病力变化的流行病学意义 150

第四章 实验诊断 153

第一节 早期快速诊断方法的探讨 153

一、标本采集 153

二、直接和差速离心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 154

(一)病人血液检查 154

(二)试剂配制 156

(二)动物尿液检查 156

(三)鼠蛝带菌的直接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157

三、改良镀银染色法 158

(一)原理 158

(三)染色步骤 158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60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60

四、免疫荧光检查法 161

(一)原理 161

(二)材料 161

(三)操作方法 162

五、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164

(一)原理 164

(二)抗体球蛋白的提取 164

(三)免疫血清和免疫球蛋白致敏红细胞 164

(四)试验方法 165

(五)结果分析与评价 166

(六)影响试验的因素 166

六、免疫酶染色法 166

(二)方法 166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67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68

(三)染色步骤 168

八、耐热PatocI抗原玻片凝集试验 168

(一)原理 168

(二)染色液的配制 168

(一)原理 168

七、改良Blenden染色法 168

(三)玻片凝集试验操作方法 169

(四)结果分析与评价 169

(二)TR抗原的制备 169

九、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171

(一)原理 171

(二)方法 17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72

(二)方法 173

(一)原理 173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73

十、放射检测法 173

十一、分子杂交试验 174

(一)原理 174

(二)检测钩端螺旋体DNA的方法 176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78

十二、免疫金银染色法 179

(二)被检标本制备 180

(一)分子生物学技术 180

(三)DNA序列的PCR扩增 180

十三、DNA基因扩增技术 180

(四)寡核苷酸引物的提取 181

(五)结果与分析 181

(一)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182

(二)细胞毒性因子测定 182

十四、其他方法 182

(三)血清IgC和IgM对诊断的意义 183

(一)标本采集 186

一、病人血液培养 186

(二)分离培养步骤 186

十五、几种快速诊断方法同时应用的意义 186

第二节 分离培养 186

(三)影响血液培养的因素及注意事项 187

二、病人尿液培养 187

(一)用含药物的培养基作分离培养 188

(二)病人尿液接种动物后分离培养 188

四、动物脏器培养 189

(一)野生动物脏器的培养 189

三、病人其他检材的培养 189

(二)家畜脏器的培养 190

五、动物尿液培养 191

(一)培养基 191

(二)尿液采集与接种 191

(三)尿液过滤除苗后接种培养 192

六、从疫水和土壤中分离菌体 192

(一)直接培养法 192

(二)动物接种法 193

(三)豚鼠浸泡法 193

(三)显微操作器纯化法 194

(二)免疫血清抑制法 194

七、自两群混合感染材料中分离各群菌体 194

(一)连续传代法 194

八、菌体受杂菌污染材料的纯化 195

(一)生物过滤法 195

(二)药品纯化法 195

(一)原理 196

(五)琼脂平板纯化法 197

(六)显微操作器纯化法 197

第三节 动物实验法 197

(四)离心除杂菌法 197

(三)过滤器纯化法 197

一、敏感动物的选择 198

二、动物接种和观察 198

(一)豚鼠接种 198

(二)金地鼠接种 199

(三)家兔接种 201

(四)小白鼠接种 201

(五)其他动物感染 201

(六)分离弱毒株的动物模型 202

第四节 血清学试验 203

(一)病人标本 204

一、标本采集 204

(二)动物标本 205

二、试验方法 205

(一)凝集试验 205

(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210

(三)间接血凝试验 212

(四)溶血试验 218

(五)胶乳凝集试验 223

(六)间接炭凝试验 226

(七)对流免疫电泳 233

(八)微囊凝集试验 235

(九)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37

第五章 病理学 249

第一节 病理概述 249

一、侵入途径 249

二、体内蔓延 249

(一)侵入机体特点 249

(二)在体内的蔓延 249

四、毒素的致病作用 250

(二)菌体在血液中的含量与其毒力的关系 250

(一)菌体在血液中的含量与病情轻重的关系 250

三、在血液和组织中的生长繁殖 250

五、粘附现象 251

(一)交界膜的变化类型 251

(二)粘附与致病性 252

(三)粘附的转归 252

六、病理本质 252

(一)病程分期 252

(一)出血的部位 253

一、出血 253

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 253

(三)钩端螺旋体败血症的特征 253

(二)病理变化 253

(二)实验性钩端螺旋体病出血 254

(三)实验性肺出 254

(四)出血机制的学说 255

(五)肺弥漫性出血的发病因素和机制 256

二、黄疸 259

(一)黄疸表现的特点 259

(二)黄疸发生的机制 259

(三)影响黄疸的因素 261

(三)影响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因素 262

(二)急性少尿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262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 262

(一)急性少尿性肾功能衰竭的特点 262

四、休克 263

(一)休克的特点 263

(二)休克的发病机制 263

(三)影响休克的因素 264

第三节 病理解剖学 264

一、肺 264

(一)肉眼观察 264

(二)组织学检查 264

(三)电子显微镜观察 264

(一)肉眼观察 265

(五)输液疗法 265

(三)电子显微镜观察 265

(二)显微镜检查 265

(三)浓缩菌苗 265

三、胃 265

(一)肉眼观察 265

二、肝 265

(三)电子显微镜观察 265

(二)组织学检查 265

(一)肉眼观察 266

(二)显微镜观察 266

(三)电子显微镜观察 266

五、其他器官 266

六、?肠肌穿刺观察 266

(一)单条肌纤维某一段的灶性变化 266

(二)肌纤维的修复 266

四、心 266

(二)中期 268

第一节 临床分期与分型 268

(三)后期 268

一、临床分期 268

(一)早期 268

第六章 临床学 268

(三)间质的改变 268

二、临床分型 269

(一)流感伤寒型 270

(二)肺出血普通型与肺弥漫性出血型 270

(三)黄疸出血型 270

(四)脑膜脑炎型 270

(五)肾型 270

第二节 流感伤寒型的诊断和治疗 270

一、临床表现 271

(二)典型症状和体征 271

(一)潜伏期 271

(三)其他症状和体征 273

(四)病情分度 274

(五)血、尿常规化验检查 274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274

(一)临床综合诊断 274

(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诊断 275

(三)鉴别诊断 275

(一)抗菌疗法 276

三、治疗 276

(二)对症支持疗法 278

第三节 肺弥漫性出血型的诊断和治疗 280

一、发病情况 280

二、病期 281

三、发病的诱因 281

四、临床表现 282

(一)肺弥漫性出血的起病与感染中毒症状 282

(二)肺弥漫性出血最突出的症状和体征 282

(三)其它症状体征 285

(四)X线检查 286

(五)心电图检查 287

(一)流行病学史 288

五、诊断 288

(二)临床表现 288

七、病程 289

六、鉴别诊断 289

(三)垂危期 289

(二)极期 289

(一)先兆期 289

(五)急性肺水肿 289

(四)休克肺或成年呼吸困难综合征 289

(三)细菌性继发性肺炎 289

(二)大叶性肺炎 289

(一)肺结核咯血 289

八、预后 290

九、治疗 290

(一)抗菌疗法 290

(二)氢化考的松疗法 292

(三)镇静疗法 293

(四)强心药物疗法 294

(六)氧气疗法 295

(七)止血药疗法 296

(八)血管活性药物疗法 296

第四节 黄疸出血型的诊断和治疗 297

一、临床表现 297

(一)典型黄疸出血型 298

(二)轻型 298

(三)重型 298

(五)病原体分离及血清学检测 299

(二)鉴别诊断 299

(一)诊断 29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99

(一)血常规 299

(四)凝血机能检测 299

(三)肝、臂功能试验 299

(二)尿液检查 299

二、实验室检查 299

(三)重型黄疸出血型 301

(二)轻型黄疸出血型 301

四、治疗 301

(一)典型黄疸出血型 301

第五节 脑膜脑炎型的诊断和治疗 302

(一)定义 302

(二)发病率 302

(一)急性期感染中毒症状和体征 303

(二)脑膜炎型的临床表现 303

(三)脑膜脑炎型的临床表现 303

二、临床特征 303

(三)流行菌群 303

一、概念和发病情况 303

三、脑脊液的变化 304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304

(一)诊断 304

(二)鉴别诊断 304

五、治疗 305

(一)脑膜炎型的治疗 305

(二)脑膜脑炎型的治疗 305

(二)病情分度 306

(一)临床特征 306

第六节 肾型的诊断和治疗 306

一、临床特征与病情分度 306

(一)尿液常规检查方面 307

(二)血液生化方面 30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07

(一)临床诊断要点 307

(二)鉴别诊断 307

四、治疗 307

(一)早期治疗 307

二、化验室检查 307

(二)少尿或尿闭期的治疗 308

第七节 眼后发症 309

(三)多尿期的处理 309

一、巩膜表层炎 310

二、视网膜出血 310

三、中心性视网膜炎 310

四、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 310

五、玻璃体混浊 311

六、葡萄膜炎 311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 311

(二)分型问题 313

(三)复发问题 314

(四)诊断 314

(五)鉴别诊断 315

(六)预防 315

(七)治疗 316

(八)发病原因问题 318

第八节 神经系统后发症 320

一、临床诊断与治疗 320

(四)后发脑动脉炎 321

(二)后发脊髓炎及脊髓蛛网膜炎 321

(三)后发多发性神经炎 321

(一)后发脑膜炎 321

二、脑动脉炎的脑血管造影的变化 327

(一)颈动脉造影变化的特点 327

(二)脑血管造影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328

(三)鉴别诊断 329

(四)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与烟雾病的关系 329

(一)暑温型 330

一、分型辨证施治 330

第九节 中医中药治疗 330

(二)湿温型 331

(三)暑瘵型 331

(四)瘟黄型 332

(五)暑痉型 333

二、效方、单味中药及制剂 333

(一)补阳还五汤 334

三、钩端螺旋体病后发脑动脉炎的治疗 334

(四)单味中药及其制剂 334

(三)土茯苓制剂 334

(二)银翘黄芩片 334

(二)蛇参 335

(三)辩证分型治疗 335

第七章 免疫举 338

第一节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338

一、体液免疫 338

(一)免疫原(抗原) 338

(二)抗体 339

(一)巨噬细胞 341

二、细胞免疫 341

(二)中性粒细胞 343

(三)淋巴细胞 343

第二节 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344

一、特异性免疫 344

(一)特异性保护抗原和抗体 344

(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345

(一)补体系统 346

(二)补体的作用机制 346

二、非特异性免疫 346

(三)吞噬细胞 347

(四)钩端螺旋体脂多糖的非特异性抗感染作用 348

第三节 自动免疫与被动免疫 349

一、被动免疫 349

二、自动免疫 349

(一)钩端螺旋体脂多糖 349

(二)核糖体 350

(三)钩端螺旋体红细胞致敏物 350

(四)钩端螺旋体抗原口服免疫 350

一、钩端螺旋体的毒力 351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对宿主防御机制的作用 351

二、钩端螺旋体毒力的物质基础 352

第八章 预防措施 356

第一节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356

一、加强牲畜特别是猪的管理 356

(一)加强猪的管理 356

(二)牛群管理 358

(三)灭犬 358

二、灭鼠 358

(一)器械法 359

(二)毒饵法 359

(三)熏蒸法 361

(四)生物法 362

(五)生态法 362

第二节 切断传播途径 362

一、改造疫源地 362

四、搞好环境卫生 363

第三节 预防接种 363

二、兴修水利,防止洪水泛滥 363

三、杀灭水和土中菌体 363

一、人群菌苗的预防效果 364

(一)胎盘浸液菌苗 364

(二)半综合或全综合培养基菌苗 364

(四)外膜菌苗 365

二、家畜菌苗 366

三、菌苗免疫程序 367

四、菌苗的使用 368

(一)接种对象 368

(二)用法 369

(三)禁忌症 369

(四)反应 369

(五)注意事项 370

第四节 个人预防 370

第九章 菌苗 373

前言 373

第一节 发展简史 373

一、人用菌苗 373

二、兽用菌苗 381

(一)金银花、千里光制剂 383

(一)初创阶段(1959~1962) 384

三、我国人用苗苗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384

(二)第二阶段(1965~1975) 386

(三)第三阶段(1970~) 386

第二节 菌苗的制造和检定 392

(三)蛋白氮含量测定 397

(六)效力试验 397

(五)家兔血清检查 397

(四)甲醛含量测定 397

(二)抗原含量检查 397

(一)染色检查 397

二、检定 397

一、制造 397

三、使用 398

第三节 新菌苗的研究和展望 399

一、纯化菌苗 399

(一)外膜菌苗 399

(二)脂多糖提取物 404

(三)核糖体制备物 405

(四)细胞壁菌苗 405

二、减毒活菌苗 406

第一节 发展简史 415

一、国际简史 415

第十章 菌种的鉴定和保管 415

二、国内简史 416

(一)血清学分群时期 416

(二)血清学分型时期 416

(一)凝集抗原的准备 419

(二)免疫血清的制备 419

一、凝集试验 419

第二节 血清群的检定 419

(三)凝集试验的具体操作 421

(四)凝集试验的注意事项 421

二、分群血清 422

(一)分群免疫血清 422

(二)分群因子血清 435

三、分群方法 437

(一)免疫血清分群法 438

(二)因子血清分群法 440

(三)材料准备 441

(二)血清型的定义 441

(一)基本原理 441

第三节 血清型的检定 441

一、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分型法 441

(四)吸收方法 442

(五)具体操作与结果判定 442

(六)吸收试验分型法的注意事项 443

(七)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的标准化 443

(二)主要抗原 444

(四)抗原表 444

(三)次要抗原 444

(一)基本原理 444

二、因子血清分型法 444

(五)分型表与分型方法 445

(六)因子血清的制备和特异性 449

(七)分型因于血清分型法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449

三、单克隆抗体分型法 452

(一)基本原理 452

(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453

(三)单克隆抗体的分型检定与结果判定 456

四、联合分型法 460

(二)方法二 461

(一)方法一 461

第四节 血清型变种的检定 461

一、凝集素交叉吸收试验法 461

二、因子血清法 462

第五节 菌种的筛选、保存和管理 462

一、菌种的筛选 462

(一)培养特性 462

(一)、传代培养保存法 463

二、菌种的保存 463

(六)免疫力试验 463

(五)毒力测定 463

(四)抗原性试验 463

(三)血清学检查 463

(二)形态检查 463

(二)深冻保存法 464

(三)冷冻干燥保存法 464

三、菌种的管理 465

(一)钩端螺旋体专业实验室的性质与任务 465

(二)一般规则 465

(三)新菌群、新菌型的确定与命名规则 46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