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顾尚杰,薛质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5360558
  • 页数:425 页
图书介绍:
《计算机通信网基础》目录

第1章 计算机通信网概述 1

1.1 计算机通信和计算机通信网的概念 1

1.1.1 计算机通信和通信网 1

1.1.2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系统 4

1.1.3 计算机通信网的组成 4

1.1.4 网络结构 6

1.2 网络硬件 8

1.2.1 传输技术 8

1.2.2 网络规模 8

1.2.3 LAN、MAN、WAN和互联网的基本结构 9

1.3 网络软件及协议体系结构 11

1.3.1 通信协议 12

1.3.2 协议的分类 13

1.3.3 协议的三个要素 14

1.3.4 分层的协议体系结构 14

1.3.5 协议体系结构实例 15

1.4 主要设计问题 25

1.4.1 解决设备的非兼容性 25

1.4.2 协调发送和接收 26

1.4.3 提高可靠性,减小差错 27

1.4.4 优化性能 27

1.4.5 网络管理 28

1.4.6 各层的设计问题 28

1.5 本书的主要内容 29

复习题 29

思考与计论 30

第2章 协议分层的基本原理 31

2.1 OSI/RM概述 31

2.1.1 OSI/RM的目的 31

2.1.2 开放系统的基本概念 31

2.1.3 开放系统互连环境 33

2.2 分层原理 34

2.2.1 层的概念 35

2.2.2 虚拟通信与实信息流 36

2.2.3 服务与服务访问点 37

2.2.4 N实体、(N)SAP与N+1实体传递服务的规则 38

2.2.5 N协议 39

2.2.6 标识符 40

2.2.7 地址映射 41

2.3 连接及其操作 43

2.3.1 N连接 43

2.3.2 连接的建立与释放 44

2.3.3 连接的复用与分用 45

2.4 数据传送 46

2.4.1 数据单元及其组成 46

2.4.2 正常数据、加速数据和特权数据 49

2.4.3 数据单元的分与合 50

2.5 服务原语 51

2.5.1 原语及其主要类型 51

2.5.2 原语交互时序 52

2.5.3 服务原语与PDU 54

2.6 ISO选择OSI/RM层次的原则 54

2.7 OSI/RM与TCP/IP模型的比较 55

2.7.1 两者的比较 55

2.7.2 对OSI模型和协议的批评 56

2.7.3 对TCP/IP模型的批评 58

复习题 59

思考与讨论 59

第3章 现代通信网及其交换技术 60

3.1 电话网与电路交换 60

3.1.1 电话网的分级结构 60

3.1.2 电路交换基本原理 61

3.1.3 交换结构 62

3.2 数据网与分组交换 67

3.2.1 电路交换不适合计算机通信 67

3.2.2 存储-转发机制 67

3.2.3 从报文交换到分组交换 68

3.2.4 异步复用、标记交换与虚电路 73

3.2.5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比较 76

3.3 分组最佳长度 78

3.4 其他通信网简介 80

3.4.1 数据通信网 80

3.4.2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87

3.4.3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与ATM 91

3.4.4 无线数据通信网 97

3.4.5 平流层通信 104

复习题 109

思考与讨论 110

第4章 数据链路层 111

4.1 数据链路层的设计问题 111

4.1.1 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111

4.1.2 帧的构成 113

4.1.3 差错控制 115

4.1.4 流量控制 116

4.2 差错检测和纠正 116

4.2.1 差错检测的基本概念 117

4.2.2 奇偶校验码 119

4.2.3 循环冗余码 120

4.3 反馈重发差错控制的基本原理 123

4.3.1 三种ARQ方案 124

4.3.2 通信效率 133

4.3.3 最佳分组长度 136

4.4 滑动窗口式流量控制 137

4.4.1 采用帧确认的滑窗式流控 138

4.4.2 采用许可证的滑窗式流控 143

4.4.3 采用信用证的滑窗式流控 144

4.5 协议的描述方法 146

4.5.1 协议开发过程 146

4.5.2 协议的形式描述 147

4.6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159

4.6.1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160

4.6.2 Internet中的PPP协议 169

复习题 172

思考与讨论 173

第5章 介质接入控制 174

5.1 广播信道的分配问题 174

5.1.1 静态分配法 174

5.1.2 动态信道分配 175

5.2 查询技术 177

5.2.1 两种最常用的查询方法 177

5.2.2 查询系统性能分析 178

5.2.3 自适应查询——适应树搜索协议 182

5.3 随机接入:纯ALOHA和时隙ALOHA 185

5.3.1 纯ALOHA 185

5.3.2 时隙ALOHA 186

5.3.3 预约ALOHA 188

5.4 随机接入:CSMA 189

5.4.1 CSMA原理和基本方式 190

5.4.2 CSMA/CD方式 191

5.4.3 不同CSMA方式的性能分析 192

5.5 无冲突协议 195

5.5.1 预约类协议 195

5.5.2 令牌类协议 196

5.6 关于IEEE 802标准 198

5.6.1 IEEE 802.3标准及以太网 201

5.6.2 IEEE 802.4标准:令牌总线 203

5.6.3 IEEE 802.5标准:令牌环 207

5.6.4 三种局域网标准的比较 211

5.7 无线局域网 213

复习题 216

思考与讨论 217

第6章 路由选择与网络拥塞控制 219

6.1 概述 219

6.1.1 网络层的任务 219

6.1.2 向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219

6.1.3 网络层的内部结构 223

6.2 路由选择算法 226

6.2.1 关于路由选择 226

6.2.2 简单路由选择算法 230

6.2.3 最短路径法 232

6.2.4 自适应路由选择 239

6.3 网络流量控制 243

6.3.1 流量控制的作用 243

6.3.2 流量控制的主要功能 244

6.3.3 流量控制所经历的层次 245

6.3.4 流控技术——集中式流控 246

6.3.5 流控技术——分布式流量控制 247

6.4 宽带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机制 248

6.4.1 概念 248

6.4.2 ABR业务的拥塞控制机制 250

6.4.3 ATM流量控制机制的性能评价 253

6.5 TCP/IP的拥塞控制机制 254

6.6 网络层标准实例——X.25简介 257

6.6.1 X.25产生的背景及其层次结构 257

6.6.2 X.25的分组格式与流量控制 259

复习题 264

思考与讨论 264

第7章 网络互联 265

7.1 网络互联的概念 265

7.1.1 网络互联的要求 265

7.1.2 互联设备的类型 265

7.1.3 网络互联应考虑的问题 267

7.1.4 网络之间的差别 267

7.2 网桥 269

7.2.1 网桥的定义 269

7.2.2 使用网桥的优缺点 271

7.2.3 生成树网桥(透明网桥) 272

7.2.4 源路由网桥 276

7.2.5 802网桥的比较 278

7.3 路由器和网关 279

7.3.1 X.75 280

7.3.2 DoD的IP协议 281

7.3.3 ICMP、ARP和RARP协议简介 286

7.3.4 ISO的IP协议 287

7.4 互联网路由选择 288

7.5 一种多协议路由器的架构 289

7.5.1 多协议路由器的互联方案 289

7.5.2 多协议路由器的互联拓扑与特点 293

7.5.3 IP流交换与IP数据包转发 293

复习题 295

思考与讨论 296

第8章 传输层 297

8.1 传输层的一般概念 297

8.1.1 传输层的功能 298

8.1.2 网络服务类型和传输协议等级 298

8.2 传输层处理的独特问题 300

8.2.1 端到端差错控制 300

8.2.2 端到端传输连接管理 301

8.2.3 传输层超时和拥塞控制 303

8.3 传输服务 304

8.3.1 传输服务分类与功能 305

8.3.2 传输服务质量(QoS) 306

8.3.3 传输服务原语 307

8.3.4 状态转移图 314

8.4 传输协议 315

8.4.1 TPDU的确定 315

8.4.2 传输协议的规程要素 321

8.4.3 寻址 325

8.5 传输协议实例 327

8.5.1 Internet的传输控制协议TCP 327

8.5.2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333

复习题 334

思考与讨论 334

第9章 计算机通信网的高层 335

9.1 会话层简介 336

9.1.1 会话层服务的功能单元 337

9.1.2 对话管理与对话同步 338

9.1.3 活动管理 340

9.1.4 会话服务原语 341

9.1.5 会话协议 344

9.2 表示层简介 346

9.2.1 表示层的概念与功能 347

9.2.2 语法转换 348

9.2.3 表示上下文 350

9.2.4 表示服务原语和协议 351

9.3 应用层简介 352

9.3.1 应用实体的模型 353

9.3.2 应用服务元素ASE 354

9.3.3 OSI应用层协议和Internet应用层 356

9.4 支持应用的两个重要方面 356

9.4.1 网络安全 356

9.4.2 网络管理 363

9.5 OSI的应用服务元素 371

9.5.1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 371

9.5.2 可靠传送服务元素(RTSE) 374

9.5.3 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 377

9.5.4 托付、并发和恢复(CCR) 381

9.6 ASN.1简介 384

9.6.1 抽象语法表示法1——ASN.1 384

9.6.2 ASN.1的基本编码规则 391

9.7 专用服务元素举例:MHS与目录服务 394

9.7.1 X.400 MHS体系 394

9.7.2 SMTP与电子邮件 401

9.7.3 目录服务DS与域名系统DNS 405

9.8 其他专用服务元素 411

9.8.1 FTAM与FTP 411

9.8.2 虚拟终端(VT)与远程登录(Telnet) 416

9.8.3 WWW系统与HTTP 421

复习题 423

思考与讨论 424

主要参考书目 4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