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从CAAD到Cyberspace 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
从CAAD到Cyberspace 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

从CAAD到Cyberspace 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利著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10508296
  • 页数:30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三个层次来探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影响。书中既有对早期CAAD时代的回顾,也有对当前CAAD发展的评论与展望,更有对新的Cyberspace时代的建筑美学与空间观念的研讨。全书内容分为三篇,每篇下设若干章节。第一篇为对计算机时代初期的回顾,其中第1章论述早期计算机对建筑界的影响,第2章论述早期计算机在视觉艺术界的影响;第二篇为在计算机工具影响下的建筑设计,其中第4章论述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辅助设计,第5章论述计算机与智能设计,第6章论述无纸设计;第三篇为在计算机文明影响下的建筑与建筑设计,其中第7章论述建筑信息化系统,第8章论述计算机时代的新建筑美学,第9章论述建筑空间的非物质化。 本书是一部从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关系的宏观背景来评论信息技术与建筑学关系的论著。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基础资料,通过整理与评论,向读者展示了一条信息技术逐层深入地影响建筑学的线索。本书既可供土建专业的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认识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可帮助职业建筑师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意识,同时也可为建筑界的理论工作者对新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从CAAD到Cyberspace 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目录

0绪论 1

0.1相关理论综述(一):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

0.2相关理论综述(二):科学技术与建筑学的关系 8

0.3计算机技术与建筑师关系的三个层次划分 14

0.4关于编写的一些说明 15

第一篇 计算机作为新生的事物——对计算机时代初期的回顾 19

1 早期的计算机对建筑界的影响 19

1.1早期的CAAD系统 21

1.1.1第一代CAAD系统 21

1.1.2第二代CAAD系统与16位小型机 21

1.1.3第三代CAAD系统与32位超小型机 23

1.1.4第四代CAAD系统与早期的个人计算机 25

1.3.1计算机与建筑设计方法论:亚历山大的《形式的构成》 28

1.3早期的计算机与建筑设计理论 28

1.2独立的建筑应用程序 28

1.3.2计算机与建筑设计自动化:对自动生成建筑平面的尝试 33

1.4小结 38

2 早期的计算机与视觉艺术 40

2.1突出计算机输出特点的创作 40

2.1.1打印字符绘画(ASCII Art) 40

2.1.2动态的CRT演示 42

2.2突出计算机运算能力的创作 42

2.2.1函数图形 42

2.2.2平面构成 43

2.2.3伪随机数图形 46

2.3其他的应用 47

2.3.1计算机辅助构图 47

2.3.2计算机与艺术理论研究 49

2.4小结 52

第二篇 计算机作为工具——计算机影响下的建筑设计 57

3 计算机对建筑师过程性工作的影响 57

3.1计算机与二维建筑绘图 60

3.1.1建筑二维绘图的计算机表示 60

3.1.2 CAD软件的二维建筑绘图 60

3.1.3综合非CAD软件的二维建筑绘图 67

3.2计算机与三维设计表现 76

3.2.1计算机三维模型 77

3.2.2计算机三维渲染 83

3.2.3计算机三维技术与新兴的媒体技术 90

3.3工程文档工作 93

3.3.1设计文档 93

3.3.2工程图档的管理 94

3.3.3项目管理 94

3.4小结 95

4 计算机对建筑师智能性工作的影响 96

4.1计算机与草图思维 96

4.1.1草图的模糊性 98

4.1.2草图的计算机实现 99

4.1.3计算机与草图设计的未来 108

4.2方案深入与指标评价 112

4.2.1建筑平面的辅助生成 112

4.2.2建筑方案的评测系统 116

4.3专家系统与建筑师的经验思维 118

4.3.1专家系统的原理 118

4.3.2应用于工程技术的专家系统 120

4.3.3应用于建筑造型的专家系统 122

4.4小结 125

5 计算机带来的新工作方式——无纸设计 128

5.1.1传统的设计媒体 129

5.1传统的设计媒体与信息循环方式 129

5.1.2传统的设计信息循环方式 130

5.1.3传统设计方式的弱点 131

5.2走向单一的设计媒体:虚拟建筑 131

5.2.1建筑的“全息”数据库 132

5.2.2体现虚拟建筑思路的系统实例 134

5.2.3虚拟建筑的前景 137

5.3走向高效的设计信息循环:网络 137

5.3.1建筑师与内部网络 138

5.3.2建筑师与外部网络 146

5.4实现无纸设计的难点 155

5.4.1数字化设计文件的规范 155

5.4.2社会对图纸的需要 157

5.5小结 158

6 建筑信息基础设施 163

第三篇 计算机作为新文明的代表——新文明下的建筑与建筑设计 163

6.1建筑信息基础设施 164

6.1.1建筑信息基础设施出现的基础:对信息交换功能的需要 164

6.1.2建筑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物化形式:综合布线系统 165

6.1.3信息基础设施对建筑师的要求 168

6.2两种建筑类型的实例 174

6.2.1图书馆建筑 174

6.2.2网吧 182

6.3关于“智能建筑”的讨论 187

6.3.1“智能建筑”的概念及其与建筑信息基础设施的区别 187

6.3.2智能大厦对建筑师的要求 193

6.3.3智能大厦的历史局限性 198

6.4小结 201

7 新的建筑形式观 202

7.1计算机三维造型能力的扩充与新的建筑形式 202

7.1.1新的计算机三维技术 203

7.1.2时下流行的建筑形式 209

7.2新的几何学研究与新的建筑形式观 214

7.2.1分维几何(Fractal Geometry) 215

7.2.2镶嵌(Tiling) 225

7.3复杂科学与复杂建筑形式:詹克斯理论之辩 230

7.3.1复杂科学、计算机、桑塔费研究所与新的世界观 231

7.3.2詹克斯提出的复杂科学与复杂建筑形式的学说 234

7.3.3对詹克斯理论的讨论 237

7.4小结 239

8 空间的非物质化 241

8.1 Cyberspace:新的空间? 241

8.1.1 Cyberspace的概念 242

8.1.2 Cyberspace与真实空间的比较 244

8.1.3 Cyberspace与建筑师的关系 249

8.2.1新生产方式的意义 254

8.2新空间观念下的理论(一):米切尔的比特城市(City of Bits) 254

8.2.2人的数字化存在 256

8.2.3信息循环对物质循环的替代与空间的非物质化 257

8.2.4比特产业、比特圈与未来 261

8.3新空间观念的理论(二):Novak的超建筑(Trans Architecture) 263

8.3.1“超建筑”的意义 264

8.3.2超建筑的形式 268

8.4小结 271

附录1 对北京32个建筑设计单位计算机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272

调查的简要情况 272

调查的问卷说明 274

调查的结果统计 274

调查的简要结论 281

附录2 部分译文原文 282

参考文献 29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