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胜今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60121926
  • 页数:316 页
图书介绍:
《人口社会学》目录

绪论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1

1.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2.人口社会学与人口学、社会学的区别与联系 5

3.研究方法 7

第1章 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回顾 8

1.1 人类的历史 8

1.1.1 人类与自然 8

1.1.2 人类与火 9

1.1.3 古猿与现代人 11

1.2.1 采集与农耕 12

1.2 农业与人口增长 12

1.2.2 新石器革命与人口增长 14

1.2.3 农业地区的扩大 16

1.3 产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17

1.3.1 产业革命 17

1.3.2 平均寿命 18

1.3.3 人口剧增 19

第2章 人口与社会发展的理论 22

2.1 人口与社会的理论 22

2.2 人口生产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6

3.1 现代社会变动的主要趋势 31

3.1.1 社会变动的概念 31

第3章 现代社会与人口变动 31

3.1.2 现代社会的主要动向 32

3.2 工业化与人口变动 34

3.2.1 工业化与人口的自然变动 34

3.2.2 工业化与人口的机械变动 37

3.2.3 工业化与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动 38

3.3 城市化与人口变动 40

3.3.1 城市化与人口的自然变动 41

3.3.2 城市化与人口的机械变动 46

3.3.3 城市化与各种人口构成的变化 48

3.4.1 现代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49

3.4 现代化与人口变动 49

3.4.2 现代化与人口社会构成的变化 50

3.4.3 现代化与婚姻家庭形式的变化 52

3.4.4 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与人口变动 54

第4章 出生率的变动与社会 57

4.1 人口过程的社会经济因素 57

4.2 社会文化因素与出生率的动向 60

4.3 中国人口出生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 72

4.4 生育力的分析方法 76

4.4.1 婚姻率分析 77

4.4.2 妊娠力分析 79

5.1.1 出生与死亡 94

5.1 死亡率的含义及动向 94

第5章 死亡率的变动与社会 94

4.4.3 生育力分析的主要指标与方法 94

5.1.2 死亡率的动向 95

5.2 死亡原因与社会经济因素 98

5.2.1 死亡原因的变动 98

5.2.2 死亡率上升的社会因素 99

5.2.3 死亡率下降的社会经济因素 102

5.3 环境、医疗与死亡率 103

5.3.1 环境的改善 103

5.3.2 医疗作用 104

5.4.1 死亡率的变动 105

5.4 中国人口死亡率分析 105

5.4.2 男女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动 107

5.4.3 城乡死亡率变动及差别 112

5.4.4 平均期望寿命的变动 114

5.4.5 死亡率下降及死因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115

5.5 死亡的分析方法 120

5.5.1 年龄别死亡率 120

5.5.2 标准化死亡率 122

5.6 生命表及社会应用 125

5.6.1 简易生命表的计算 126

5.6.2 生命表函数曲线 133

5.6.3 生命表的应用价值 135

5.7 死因别死亡的考察 136

第6章 人口迁移与社会 140

6.1 迁移及迁移类型 140

6.1.1 人口迁移以及迁移与出生、死亡的本质区别 140

6.1.2 人口迁移的种类 141

6.2 人口迁移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 143

6.3 人口迁移的历史回顾及迁移的基本规律 145

6.3.1 人口迁移的历史回顾 145

6.3.2 人口迁移的基本规律 148

6.4 人口迁移与社会变动 148

6.5.1 现实问题 151

6.5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劳动力人口迁移 151

6.5.2 迁移动向 152

6.5.3 调节机制 153

6.6 人口迁移的分析方法 154

6.6.1 人口动态统计的方法 155

6.6.2 人口静态统计的方法 156

第7章 人口转变与社会发展 157

7.1 人口转变理论的社会学考察 157

7.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160

7.2.1 西欧各国人口转变的特征 160

7.2.2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162

7.3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征 163

8.1 人口构成的社会经济意义 168

第8章 人口构成与社会 168

8.2 性别构成与社会经济因素 171

8.3 年龄别构成与社会经济因素 173

8.4 男女年龄别人口构成及其它社会、经济、文化的人口构成 175

8.5 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179

8.5.1 变动特点 179

8.5.2 变动因素 181

8.6 人口构成的分析方法 183

8.6.1 性别的分析方法 184

8.6.2 年龄构成的分析方法 185

9.1 高龄化的人口学考察 188

第9章 人口高龄化 188

9.1.1 死亡率的变动因素 189

9.1.2 出生率的变动因素 190

9.1.3 人口迁移因素 190

9.1.4 平均寿命因素 191

9.2 高龄化的社会经济侧面 191

9.2.1 抚养负担加重 192

9.2.2 消费结构变化 193

9.3 发达国家人口高龄化的产生和发展 194

9.4 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龄化的特征和趋势 196

9.5.1 基本概念 199

9.5 中国人口高龄化 199

9.5.2 现状与趋势 200

9.5.3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202

9.5.4 两点思考 204

第10章 社会发展与家庭变动 208

10.1 家庭和家庭结构的社会学考察 209

10.1.1 家庭 209

10.1.2 家庭结构 211

10.2 家庭与社会 215

10.2.1 机制理论 216

10.2.2 基本内容 216

10.2.3 理论意义 219

10.3 国外社会发展中家庭的变动及其问题 220

10.3.1 美国的家庭及家庭问题 221

10.3.2 苏联的家庭与社会 222

10.3.3 意大利的青年与家庭 223

10.4 中国家庭结构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 225

10.4.1 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动 225

10.4.2 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 228

第11章 人口城市化 232

11.1 关于城市化的概念 232

11.2 人口城市化理论 235

11.2.1 路易·阿斯的城市化理论 236

11.2.2 威瑟·路易斯的城市化理论 236

11.3 城市化社会与传统社会城市的比较 237

11.2.3 纳尔·安德森的城市化理论 237

11.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比较 239

11.5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240

11.6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道路与模式 242

11.6.1 城市发展现状 242

11.6.2 影响城市发展的诸因素 243

11.6.3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问题 244

11.6.4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农业 247

11.6.5 走“区域城市化”的道路符合中国的实际 251

11.6.6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特点 254

12.1 信息化社会及其衡量指标 257

第12章 信息化社会与人口 257

12.2 生活领域的信息化 258

12.3 产业领域的信息化 260

12.4 信息化社会的社会结构 263

12.4.1 信息与知识 263

12.4.2 信息社会的基础结构 265

12.4.3 社会经济变革 266

第13章 人口与社会开发 268

13.1 关于社会开发的理论 268

13.1.1 社会开发的含义 268

13.2 经济开发与社会开发 269

13.3 社会经济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 272

13.4 社会开发的社会学理论 279

第14章 人的资源开发与人口素质 281

14.1 人的资源开发的含义 281

14.1.1 概念 281

14.1.2 人的资源 282

14.2 人的资源开发的指标 283

14.2.1 基本指标 284

14.2.2 具体指标 284

14.3 人口素质及其衡量指标 286

14.3.1 人口素质理论 286

14.3.2 人口素质的衡量指标 288

15.1.1 社会环境与人口的相互作用 294

15.1 人口与环境的理论 294

第15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294

15.1.2 自然环境与人口的相互制约 296

15.1.3 人口与环境的统一关系 299

15.2 人口增长与环境 301

15.2.1 从人类环境到人口环境 301

15.2.2 人口和自然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02

15.2.3 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 304

15.2.4 人口集中对环境的影响 306

15.3 中国人口与生态环境 309

15.3.1 人口增长与生存空间 309

15.3.2 人口与生态系统 312

15.3.3 人口与环境污染 3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