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疗法

靳三针疗法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增福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43914204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靳三针”是靳瑞教授集历代针灸名家临证经验之精华,结合他40余年临床实践首创和总结的最新研究成果,后又经4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实验和研究而成为现代一种针灸新学派。本书内容深入浅出,讲究实效,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特色,是中医针灸、推拿、伤科临床、研究人员应用和探讨取穴规律的良好读物。靳三针疗法已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本书内容为其教学的试用教材。本书可供中医学院校中西医临证和研究人员参考应用,以及中医、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靳三针疗法》目录
标签:编著 疗法

1 绪论 1

1.1 靳三针的由来 3

1.1.1 四十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 3

1.1.2 古今著名医家取穴规律的总结 5

1.2 靳三针的组穴特点 5

1.2.1 立足临床,实用有效 6

1.2.2 三针齐发,加强协同 7

2 靳三针常用组穴及其功能 9

2.1 益智清神类 9

2.1.1 智三针 9

2.1.2 四神针 11

2.1.3 脑三针 13

2.1.4 颞三针 14

2.1.5 晕痛针 16

2.1.6 痫三针 17

2.1.7 手智针 19

2.1.8 足智针 20

2.1.9 定神针 22

2.2 急救类 23

2.2.1 闭三针 23

2.2.2 脱三针 24

2.3.1 手三针 25

2.3 肢体类 25

2.3.2 足三针 27

2.3.3 肩三针 29

2.3.4 颈三针 31

2.3.5 腰三针 33

2.3.6 膝三针 35

2.3.7 踝三针 36

2.3.8 坐骨针 38

2.3.9 痿三针 39

2.3.10 面三针 41

2.3.11 面肌针 43

2.3.12 叉三针 44

2.4 五官类 46

2.4.1 舌三针 46

2.4.2 眼三针 47

2.4.3 鼻三针 50

2.4.4 耳三针 52

2.5 脏腑类 54

2.5.1 胃三针 54

2.5.2 肠三针 55

2.5.3 胆三针 56

2.5.4 背三针 57

2.5.5 尿三针 59

2.5.6 阴三针 60

2.5.7 阳三针 61

2.6 其他类 62

2.6.1 脂三针 62

2.6.2 突三针 63

2.6.3 乳三针 65

2.6.4 褐三针 66

2.6.5 肥三针 68

3 靳三针疗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70

3.1 智三针为主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70

3.1.1 临床研究 71

3.1.2 动物实验研究 80

3.1.3 结论 81

3.1.4 参考文献 82

3.2 颞三针治疗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 83

3.2.1 临床研究 83

3.2.2 动物实验研究 87

3.3 眼三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 88

3.3.1 临床资料 88

3.3.2 结果 89

3.3.3 讨论 92

3.3.4 参考文献 93

4 靳三针刺灸法 94

4.1 针刺法 94

4.1.1 毫针刺法 95

4.1.2 靳三针论针刺传统补泻手法 101

4.1.3 皮肤针刺法 119

4.1.4 挑治针法 119

4.1.5 三棱针刺法 120

4.1.6 皮内针刺法 121

4.2 艾灸法 122

4.2.1 艾柱灸 122

4.2.2 艾条灸 124

4.2.3 温针灸 126

4.2.4 灯草灸 126

4.2.5 其他灸法 126

4.2.6 注意事项 129

4.3 拔火罐法 130

4.3.1 操作方法 130

4.3.2 靳三针常用罐法 130

4.3.3 适应症 132

4.3.4 注意事项 132

4.4 经络注血疗法 132

4.4.1 原理 132

4.4.2 治疗方法 134

4.4.3 适应症 135

4.4.4 注意事项 135

4.5 其他针法 136

4.5.1 电针疗法 136

4.5.2 穴位注射疗法 137

4.5.3 综合疗法 138

5 靳三针治疗学 140

5.1 针灸治疗原则 140

5.1.1 标本缓急 140

5.1.2 补虚泻实 141

5.2 选穴方法 142

5.2.1 远道取穴法 142

5.2.2 近部取穴法 142

5.2.3 对症取穴法 142

5.2.4 特定穴的临床应用 143

5.2.5 根结、标本、气街、四海的临床运用 146

5.3 内科、儿科疾病证治 148

5.3.1 内科常用腧穴性能归类 148

5.3.2 针灸的时间间隔和疗程 150

5.3.4 常见内科、儿科疾病的靳三针治疗 151

5.3.4.1 咳嗽 151

5.3.3 儿科疾病的针灸治疗原则 151

5.3.4.2 哮病 156

5.3.4.3 泄泻 161

5.3.4.4 痢疾 165

5.3.4.5 便秘 169

5.3.4.6 遗精 172

5.3.4.7 阳痿 174

5.3.4.8 眩晕 177

5.3.4.9 失眠 181

5.3.4.10 痫症 184

5.3.4.11 中风 187

5.3.4.12 痹病 192

5.3.4.13 痿病 195

5.3.4.14 头痛 198

5.3.4.15 胁痛 203

5.3.4.16 胃脘痛 205

5.3.4.17 腰痛 209

5.3.4.18 面神经麻痹 211

5.3.4.19 三叉神经痛 213

5.3.4.20 面肌痉挛 216

5.3.4.21 遗尿 218

5.3.4.22 儿童多动综合征 220

5.3.4.23 胃下垂 222

5.3.4.24 肥胖 224

5.3.4.25 颤震 226

5.4 妇科疾病证治 229

5.4.1 妇女生理特点与经络的关系 229

5.4.2 妇科常用腧穴 231

5.4.3 常见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232

5.4.3.1 痛经 232

5.4.3.2 闭经 235

5.4.3.3 崩漏 238

5.4.3.4 带下病 241

5.4.3.5 子宫脱垂 243

5.5 五官科疾病证治 245

5.5.1 脏腑与五官的关系 246

5.5.2 五官与经络的关系 246

5.5.3 五官疾病的常用要穴及刺法特点 248

5.5.4 常见五官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249

5.5.4.1 视神经萎缩 249

5.5.4.2 耳鸣耳聋 252

5.5.4.3 慢性鼻窦鼻炎 255

5.5.4.4 过敏性鼻炎 256

5.5.4.5 美尼尔氏综合征 258

5.5.4.6 慢性鼻炎 260

5.6.1 针灸治疗的范围 261

5.6 外科疾病证治 261

5.6.2 选穴 262

5.6.3 刺法特点 262

5.6.4 常见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262

5.6.4.1 黄褐斑 262

5.6.4.2 荨麻疹 264

5.6.4.3 硬皮病 266

5.6.4.4 乳癖 267

5.6.4.5 瘿气 269

5.6.4.6 斑秃 270

5.7.1 骨伤科针灸治疗的取穴原则 272

5.7 骨伤科疾病证治 272

5.7.2 骨伤科针灸常用的治法与方穴 273

5.7.3 常见骨伤科疾病的针灸治疗 274

5.7.3.1 落枕 274

5.7.3.2 颈椎病 275

5.7.3.3 肩周炎 278

5.7.3.4 急性腰扭伤 279

5.7.3.5 腰椎骨质增生 280

5.7.3.6 坐骨神经痛 281

5.7.3.7 腱鞘囊肿 283

5.7.3.8 扭伤 2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