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药理学  下
临床药理学  下

临床药理学 下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徐叔云,卞如濂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14119·1850
  • 页数:66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肾脏病诊治精粹下一篇:食管疾病
《临床药理学 下》目录

31.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 徐启明 1

31.1 全身麻醉药 1

31.1.1 吸入麻醉药的理化性质 1

31.1.2 入麻醉药的药动学 2

31.1.3 吸入麻醉的分期 3

31.1.4 吸入麻醉药的强度和效能 5

31.1.5 常用的吸入麻醉药 5

31.1.6 静脉麻醉药 9

31.2 局部麻醉药 18

31.2.1 概况 18

31.2.2 局麻作用原理 20

31.2.3 局部麻醉药的代谢 20

31.2.4 吸收后作用和不良反应 21

31.2.5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 22

31.3 常用于复合麻醉的神经安定药和麻醉性镇痛药 25

31.3.1 神经安定药 25

31.3.2 麻醉性镇痛药 27

32.骨胳肌松弛药 徐启明 29

32.1 作用原理及分类 29

32.1.1 非去极化类 29

32.1.2 去极化类 30

32.2 骨胳肌松弛药的药理作用 31

32.2.1 骨胳肌 31

32.2.2 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功能 31

32.2.3 组织胺释放 31

32.2.4 植物神经节阻滞 31

32.2.5 心血管系统 31

32.3 骨胳肌松弛药的药动学 32

32.2.6 胎盘屏障 32

32.4 影响肌肉松弛药效应的因素 33

32.5 常用骨胳肌松弛药 35

32.5.1 非去极化类肌松药 35

32.5.2 去极化类肌松药 37

32.5.3 常用控制性降压药 39

33.药物与睡眠 张经国 43

33.1 睡眠与失眠 43

33.1.1 睡眠及其意义 43

33.1.2 睡眠的分期和生理特征 43

33.1.3 睡眠的神经生理基础 45

73.1.4 睡眠量与睡眠质的评价 47

33.2 治疗失眠的药物 48

33.1.5 失眠 48

33.2.1 巴比妥类 49

33.2.2 非巴比妥类 53

33.3 临床用药原则 57

33.3.1 从临床角度考虑 57

33.3.2 从药理观点考虑 58

33.4 其他影响睡眠的药物 59

34.镇痛药 黄文兴 61

34.1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62

34.2 人工合成镇痛药 67

34.3 延胡索及其镇痛有效成分 70

34.4 吗啡拮抗剂 71

34.5 镇痛药的临床用药原则 73

35.2 抗癫痫药的作用机制 75

35.抗癫痫药 谢光洁 75

35.1 概况 75

35.3 使用抗癫痫药中易出现的问题 76

35.3.1 选择药物不合理 77

35.3.2 使用剂量不足 78

35.3.3 服药方法上的错误 78

35.3.4 忽视合并用药时的相互作用 78

35.4 抗癫痛药 79

35.4.1 巴比妥类 79

35.4.2 乙内酰脲类 81

35.4.3 苯乙脲类 83

35.4.4 恶唑烷二酮类 84

35.4.5 琥胺类 84

35.4.6 氨甲酰氮草 85

35.4.7 苯并二氮杂?类 86

35.4.8 磺胺类 89

35.4.9 二丙基乙酸(酯)类 90

36.4.10 其他用于治疗癫痫病的药物 91

35.4.11 中草药 91

36.抗惊厥药 冯高闳 92

36.1 惊厥和抗惊厥药的作用机制 92

36.2 常用抗惊厥药 92

37.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 张扬达 徐韬园 98

37.1 概况 98

37.2 精神药物分类 98

37.2.1 抗精神病药 99

37.2.2 抗抑郁药 105

37.2.3 抗躁狂药——锂盐 109

37.2.4 抗焦虑药 111

38.抗帕金森氏综合征药 马传庚 115

38.1 帕金森氏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115

38.2 治疗帕金森氏综合征药物 116

38.2.1 中枢拟多巴胺药 116

38.2.2 中枢抗胆碱药 122

38.2.3 其他药物 124

38.2.4 合理用药 125

39.抗炎药 彭祥鄂 128

39.1 非甾体抗炎药 130

39.1.1 水杨酸类 130

39.1.2 吲哚类 134

39.1.3 丙酸衍生物 135

39.2 甾体抗炎药 136

39.1.4 邻氨苯甲酸(灭酸)衍生物 136

39.3 抗炎药物的合理应用 141

39.4 抗炎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141

39.5 几种常见炎症性疾病的药物选择 142

40.扶正强壮药 丛铮 林志彬 146

40.1 概述 146

40.1.1 扶正强壮药的应用和作用特点 147

40.1.2 扶正强壮药的作用本质 147

40.1.3 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47

40.2 扶正强壮药物的作用与评价 148

41.抗衰老药、增强记忆药与老年人用药问题 周汉良 张子昭 卞如濂 161

41.1 抗衰老药 161

41.1.1 抗衰老药的研究方法 161

41.1.2 抗衰老药的研究现状 162

41.1.3 抗衰老药小结 168

41.2 增强记忆药物 168

41.2.1 核糖核酸(BNA)与蛋白质 168

41.2.2 胆碱能药物 170

41.2.3 肽类 171

41.2.4 儿茶酚胺类 172

41.2.5 中枢兴奋药与改善大脑代谢药物 173

41.2.6 增强记忆药小结 174

41.3 老年人用药问题 174

41.3.1 老年人的药动学特点 174

41.3.2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 178

41.3.3 老年人的用药原则 180

41.3.4 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使用特点 182

41.3.5 小结 186

42.呼吸系统疾病的用药 卞如濂 188

42.1 平喘药 188

42.1.1 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药 190

42.1.2 茶碱类 198

42.1.3 抗胆碱药 201

42.1.4 色甘酸钠及其类似物 203

42.1.5 抗组胺药 206

42.1.6 糖皮质激素 207

42.1.7 中草药 208

42.1.8 其他 209

42.2 祛痰药 209

42.2.2 吸入药物 211

42.2.1 口服药物 211

42.3 镇咳药 212

42.3.1 中枢性镇咳药 213

42.3.2 外周性镇咳药 219

42.4 呼吸兴奋药 221

42.5 抗生素 224

42.5.1 青霉素类 225

42.5.2 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 226

42.5.3 氨基甙类抗生素 226

42.5.4 抗真菌抗生素 226

43.抗溃疡病药 严幼芳 231

43.1 抗酸药 231

43.3 组胺H2受体拮抗剂 233

43.2 抗胆碱药 233

43.4 胃泌素受体拮抗剂 236

43.5 抗胃蛋白酶兼有胃粘膜保护作用的药物 236

43.6 其他 237

44.胃肠功能紊乱用药 耿宝琴 240

44.1 止吐药 241

44.1.1 吩噻嗪类 241

44.1.2 抗组胺药类 242

44.1.3 其他类 242

44.2 泻药 246

44.2.1 接触性泻药(刺激性泻药) 247

44.2.2 大便软化剂(滑润性泻药) 248

44.2.3 盐类泻药(容积性泻药) 249

44.2.4 膨胀性泻药 249

44.2.5 泻药的临床应用 250

44.3.1 吸水剂 251

44.3 止泻药 251

44.3.2 吸附剂 252

44.3.3 影响肠道运动的药物 252

44.3.4 影响肠运动止泻药应用注意事项 254

44.4 抗炎药 254

44.4.1 糖皮质激素 254

44.4.2 免疫抑制剂 255

44.5 抗生素 256

44.6 用于诊断消化道疾病的药物 257

44.7 胃肠道激素用作诊断工具 257

45.肝脏病用药 姚光弼 263

45.1 肝脏的正常功能 263

45.2 肝脏病的类型及药物治疗原则 264

45.3.1 抗肝炎病毒药物 266

45.3 常用肝脏病药物的评价 266

45.3.2 糖皮质激素 268

45.3.3 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269

45.3.4 防治肝性昏迷的药物 270

45.3.5 中草药 273

45.3.6 解毒辅助药 276

45.3.7 对所谓“保肝”药的评价 277

46.胆道疾病用药 徐叔云 陈崇宏 279

46.1 胆石症的药物疗法 279

46.1.1 药物排石疗法 280

46.1.2 药物溶石疗法 285

46.2 胆绞痛的药物治疗 288

46.3 急性胆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 290

47.2 药物性肝损害 292

47.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影响 李如琛 292

47.1 肝内的药物代谢 292

47.3 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 293

47.3.1 直接肝损害 293

47.3.2 肝的胆红素代谢障碍 297

47.3.3 过敏反应性肝损害 299

47.4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类 302

47.4.1 肝细胞损害型 302

47.4.2 肝炎型 302

47.4.3 胆汁郁滞型 302

47.5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 303

47.6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 304

47.6.2 过敏性机制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 305

47.7 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 305

47.6.1 中毒性机制引起的肝损害 305

47.8 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原则 306

47.9 药物性肝损害的预后 306

48.抗变态反应和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陈敏珠 308

48.1 免疫应答与药物调控 308

48.1.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308

48.1.2 免疫应答与免疫损伤 309

48.1.3 免疫应答的调控 309

48.1.4 药物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311

48.1.5 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临床应用 312

48.2 免疫抑制药 315

48.2.1 免疫抑制药的种类和作用 315

48.2.2 主要的免疫抑制药 316

48.3 免疫增强药 321

48.3.2 常用免疫增强药 322

48.3.1 免疫增强药的种类 322

48.4 过敏介质阻释剂和拮抗剂 328

48.4.1 过敏介质的释放和药物作用环节 328

48.4.2 临床常用药物 329

49.蛋白同化类固醇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徐叔云 张志祖 332

49.1 蛋白同化类固醇的分类 332

49.2 蛋白同化类固醇的药动学 333

49.3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 334

49.3.1 对蛋白质同化的作用 334

49.3.2 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335

49.3.5 抗高血脂作用 336

49.3.7 促进组织生长及溃疡的修复 336

49.3.6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336

49.3.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36

49.3.3 对骨胳的作用 336

49.3.8 对水、电解质代谢的作用 337

49.3.9 其他作用 337

49.4 蛋白同化类固醇的临床应用 337

49.4.1 蛋白质合成不足和分解代谢增加 337

49.4.2 贫血 337

49.4.3 用于促进骨胳生长 338

49.4.4 对抗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338

49.4.5 动脉硬化和高血脂症 338

49.4.6 急性肾功能衰竭 338

49.4.13 其他应用 339

49.4.12 运动员应用问题 339

49.4.11 肝脏疾病 339

49.4.10 妇科疾病 339

49.4.9 溃疡病 339

49.4.8 肿瘤 339

49.4.7 肌营养不良 339

49.5 蛋白同化类固醇的不良反应 340

49.6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341

50.电解质紊乱的用药 吕学正 342

50.1 纠正水、钠代谢紊乱的药物 343

50.1.1 水、钠的正常平衡 343

50.1.2 水和钠的缺乏 344

50.1.3 水和钠的过剩 345

50.1.4 治疗水、钠平衡失调的常用溶液 345

50.1.5 水、钠累积丢失量的液体疗法 347

50.2.2 低血钾 349

50.2.1 钾的正常代谢 349

50.2 纠正低血钾的药物 349

50.2.3 治疗低血钾的药物 350

50.3 治疗镁缺乏的药物 351

50.3.1 镁的正常代谢 351

50.3.2 镁缺乏 352

50.3.3 镁缺乏的治疗用药 352

50.4 酸碱平衡紊乱调节药 353

50.4.1 代谢性酸中毒及其调节药 353

50.4.2 代谢性碱中毒及其调节药 355

51.维生素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徐叔云 胡显亚 357

51.1 概述 357

51.1.1 命名和分类 357

51.1.2 人体需要量 359

51.1.3 维生素缺乏原因及其诊断依据 361

51.2 水溶性维生素 362

51.3 脂溶性维生素 376

52.医用酶的药理和临床应用 徐叔云 390

52.1 酶的含义和分类 390

52.2 几种常用的酶和辅酶制剂 391

52.3 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概介 401

53.抗菌药概述 王浴生 403

53.1 抗菌药物发展简况 403

53.2 抗菌药物常用术语与实验方法 404

53.3 抗菌药物的分类 405

53.3.1 按抗菌药物作用原理分类 405

53.3.2 按抗菌药物的功能与应用分类 405

53.4 影响抗菌药物作用的因素 406

53.5 抗菌药物的毒性 408

53.6 细菌的耐药性 410

53.6.1 耐药性产生的生化机制 410

63.6.2 耐药性产生的非遗传因素 411

53.6.3 耐药性产生的遗传因素 411

63.6.4 交叉耐药性 412

53.6.5 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412

53.7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414

53.7.1 联合用药的目的 414

53.7.2 联合用药的效果 414

53.7.3 联合用药的指征 415

53.7.4 联合用药注意事项 416

53.8 肝、肾功能障碍与抗菌药应用的关系 417

53.8.1 肾功能障碍的影响 417

53.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418

53.8.2 肝功能障碍的影响 418

53.10 抗感染治疗失败的原因 419

53.11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420

54.抗菌药物各论 张志林 421

54.1 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 421

54.1.1 青霉素类 421

54.1.2 头孢菌素类 427

54.1.3 大环内酯类 432

54.1.4 林可霉素类 435

54.1.5 万古霉素 437

54.2 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细菌的抗生素 438

54.2.1 氨基甙类抗生素 438

54.1.7 新生霉素 438

54.1.6 杆菌肽 438

54.2.2 多粘菌素类 442

54.2.3 创新霉素 443

54.2.4 春雷霉素 443

54.3 广谱抗生素 444

54.3.1 氯霉素类 444

54.3.2 四环素类 446

54.3.3 磷霉素 449

54.4 磺胺药及甲氧苄氨嘧啶 449

54.5 其他化学合成抗菌药 456

54.5.1 呋喃类 456

54.5.2 萘啶酸 458

54.5.3 孟德立胺 458

54.6 抗真菌药物 459

54.6.1 两性霉素B 459

54.5.4 吡哌酸 459

54.6.2 球红霉素 461

54.6.3 5-氟胞嘧啶 461

54.6.4 克霉唑及氯苯咪唑 462

54.6.5 大蒜及大蒜素 462

64.6.6 制霉菌素 463

54.6.7 灰黄霉素 463

54.7 抗病毒药物 464

54.7.1 金刚烷胺 464

54.7.2 碘苷 465

54.7.3 阿糖胞苷 465

54.7.4 阿糖腺苷 466

54.7.5 甲吲噻腙 466

54.7.7 干扰素及其诱导剂 467

54.7.6 吗啉双胍 467

附: 469

抗菌药物剂量表 469

抗菌药物药动学参数表 476

55.抗结核病药 谭礼智 480

55.1 抗结核药物的药理学基础 480

55.1.1 一线抗结核药物 480

55.1.2 二线抗结核药物 484

55.2 结核病化学疗法的基本原则 489

55.3 肺结核化学疗法方案 492

55.3.1 标准疗法 492

55.3.2 间歇疗法 493

55.3.3 短程疗法 494

55.3.4 痰涂片阴性患者的治疗 494

55.4 结核病的免疫疗法 495

56.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 叶雨文 497

56.1 抗肠道蠕虫病药 497

56.1.1 治疗肠蠕虫病的药物选择 499

56.1.2 抗肠蠕虫病主要药物 499

56.2 抗日本血吸虫病药 501

56.3 抗丝虫病药 504

56.4 抗阿米巴病药 505

56.4.1 作用于肠内、外阿米巴的药物 506

56.4.2 作用于肠腔内阿米巴的药物 507

56.4.3 作用于肠外阿米巴的药物 508

56.4.4 阿米巴病的治疗用药原则 508

56.5 抗滴虫病药 508

56.6 抗疟药 509

56.6.1 作用于红内期疟原虫的药物 510

56.6.2 作用于红前期疟原虫的药物 512

56.6.3 作用于红外期疟原虫的药物 513

56.6.4 疟疾的药物防治 513

57.抗癌药物的临床药理 潘启超 516

57.1 概述 516

57.2 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 516

57.3 抗癌药物抗药性的细胞生化机制及其拮抗方法 519

57.4 细胞增殖动力学基本概念 523

57.5 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 526

57.6 肿瘤化疗方案设计原则 531

57.7 几种主要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 533

58.蛇毒毒理与蛇伤救治 孙家钧 542

58.1 我国的毒蛇 542

58.2.1 蛇毒中的酶 543

58.2 蛇毒 543

58.2.2 蛇毒的致死毒性成分 544

58.3 蛇伤救治 547

58.3.1 常见毒蛇咬伤的临床过程 548

58.3.2 蛇伤中毒的临床分级 549

58.3.3 蛇伤的急救 549

58.3.4 抗蛇毒血清 550

58.3.5 其他有效药物治疗 551

58.3.6 蛇伤中毒几个注意问题 551

59.眼科用药 彭华民 徐叔云 553

59.1 眼内压和房水循环 553

59.2 血-房水屏障和角膜的药物通透性 554

59.3 眼科常用药物简介 555

59.4 对眼可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561

59.5 可致先天性眼畸形的药物 564

60.皮肤科用药 徐叔云 565

60.1 药物经皮肤吸收的机制 565

60.2 影响药物经皮肤吸收的因素 565

60.3 皮肤科药物和制剂选择 567

60.4 几种常见皮肤病的药物治疗 574

61.诊断用药 马传庚 579

61.1 X射线诊断用药 579

61.1.1 消化系统造影剂 579

61.1.2 胆道系统造影剂 580

61.1.3 泌尿系统造影剂 583

61.1.4 呼吸系统造影剂 586

61.1.5 循环系统造影剂 586

61.1.6 其他造影剂 589

61.2.1 心血管功能检查药 590

61.2 器官功能检查及其他诊断药 590

61.2.2 肝功能检查药 591

61.2.3 肾功能检查药 592

61.2.4 胃酸分泌功能检查药 593

61.3 诊断用的放射性药物 594

62.解毒药 卞如濂 598

62.1 一般性解毒药 598

62.1.1 催吐剂 598

62.1.2 氧化剂 599

62.1.3 吸附剂 599

62.1.6 泻药 600

62.1.7 强利尿剂 600

62.1.5 保护剂 600

62.1.4 沉淀剂 600

62.2 特异性解毒药 601

62.2.1 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601

62.2.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解毒药 604

62.2.3 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 605

62.2.4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毒药 606

62.2.5 有机氟中毒的解毒药 608

63.蜂制品药理学 杨毓麟 611

63.1 概述 611

63.2 供临床选用的药物 611

附录1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622

附录2 卫生部发布淘汰127种药品名单 628

中文药名索引 630

英文药名索引 6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