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氮肥厂工艺设计手册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油化学工业部化工设计院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5063·化194
- 页数:870 页
第一篇 固体原料(块状无烟煤、石灰碳化煤球)制合成氨第一章 块状无烟煤(焦炭)气化制取半水煤气第一节 平衡常数及热效应 1
一、碳的氧化反应 1
二、一氧化碳氧化反应 1
三、二氧化碳还原反应 1
四、非均相水煤气反应 1
目录 1
九、二硫化碳生成反应 2
第二节 煤的几点性质 2
十、氰化氢生成反应 2
一、煤的发热量 2
七、硫化氢生成反应 2
六、甲烷生成反应 2
五、均相水煤气反应 2
八、硫氧化碳生成反应 2
二、煤灰的熔点 6
三、煤和焦炭的比热 7
第三节 气体的发热量 7
一、气体的发热量 7
第四节 气化过程的计算 8
二、气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显热 8
一、以实测煤气成分为依据的计算法 9
二、综合计算法 11
三、根据反应平衡计算法 15
第五节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25
一、工艺流程 25
二、主要设备 31
参考文献 33
一、石灰碳化煤球所用原料及化学组成 34
第二章 石灰碳化煤球的制造及气化特性 34
第一节 石灰碳化煤球的理化性质及气化特性 34
二、石灰碳化煤球冷、热态的机械强度 35
三、石灰碳化煤球的灰熔点及结渣性 37
四、石灰碳化煤球的化学活性 38
第二节 石灰碳化煤球的制造 39
一、生球碳化过程反应 39
二、石灰碳化煤球制造的工艺流程 39
三、石灰碳化煤球制造的工艺指标 40
四、石灰碳化煤球设计技术经济指标 41
五、主要设备选择 41
第三节 石灰碳化煤球气化工艺指标 44
参考文献 44
第一节 氨水脱硫的基本原理 45
第三章 氨水脱硫 45
第二节 净化气体中硫化氢和氨的平衡分压 46
一、新鲜氨水平衡分压 46
二、循环氨水平衡分压 47
第三节 氨水中和法脱硫 56
一、脱硫效率与氨硫比的关系 56
二、溶液循环量 56
三、再生空气量 57
四、吸收及解吸传质系数 57
第四节 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 57
一、溶液的氨浓度 59
二、硫容量及液气比 60
四、溶液中硫化氢和悬浮硫含量 61
五、吸收塔气速对吸收的影响 61
三、温度 61
六、半水煤气中H2S浓度 62
第五节 氨水的氧化再生 62
一、再生反应 62
二、氧化再生的工艺操作条件 63
三、再生设备 64
四、硫回收 66
五、半成品硫及成品硫的物性数据 67
六、对苯二酚的性质及规格 67
第六节 主要消耗定额 67
参考文献 68
第四章 一氧化碳的变换 69
第一节 平衡常数 69
一、平衡变换率的计算 71
第二节 变换率 71
二、已知气体成分变换率计算 72
第三节 反应热效应 72
第四节 变换触媒 73
一、触媒的主要特性 73
二、活化能和反应速度常数 73
三、变换触媒使用实例 78
第五节 压力对反应的影响 80
第六节 蒸汽比对反应的影响 81
第七节 最适宜反应温度的计算 83
第八节 饱和热水塔 85
一、湿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85
二、饱和塔出气温度与补充蒸汽量的关系 87
三、平衡线和操作线 90
四、循环水量 94
一、触媒床间的降温方法 95
第九节 变换炉 95
二、平衡曲线、最适宜温度线和操作线 97
三、工艺条件的选定 98
四、触媒用量的计算 101
五、触媒床阻力计算 104
第十节 系统内温度分布的计算 104
第十一节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05
一、工艺流程 105
二、主要设备 111
参考文献 111
第五章 水洗法脱除二氧化碳 113
第一节 各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113
第二节 压力对二氧化碳吸收的影响 113
第五节 水洗塔 114
第三节 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热效应 114
第四节 水洗操作条件 114
参考文献 117
第六章 碳化 118
第一节 氨水碳化过程的基本反应 118
第二节 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和碳酸氢铵肥料 118
一、碳酸氢铵的物理性质 118
二、碳酸氢铵肥料 119
第三节 碳化过程液体中各组分浓度表示法 119
一、碳化氨溶液中氨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119
二、碳化度 121
第四节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及溶解热 121
第五节 不同碳化度的氨溶液中,气态氨和二氧化碳的溶解热 122
一、氨的溶解热 122
二、二氧化碳的溶解热 124
第六节 不同碳化度的氨溶液上方氨、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压 125
第七节 NH3-CO2-H2O体系相图 127
第八节 氨与二氧化碳的平衡 130
第九节 碳化塔 133
一、塔型 133
二、碳化塔的生产能力 134
第十节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37
一、工艺流程 137
二、主要设备 142
参考文献 143
第七章 气体的压缩 144
第一节 热力学基础 144
一、气体的状态方程 144
三、气体的压缩功 146
二、气体的状态方程 146
第二节 压缩机功率计算 147
第三节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149
第四节 压缩机冷却水用量计算 150
第五节 压缩机功率计算举例 150
一、已知条件 151
二、各段气体的绝热指数计算 151
三、各段实际压力比的计算 151
四、各段气体体积计算 151
五、功率计算 152
六、冷却水用量计算 152
第六节 常用压缩机性能 152
参考文献 152
一、密度 154
第二节 醋酸铜氨液的主要物理性质 154
第八章 铜氨液脱除少量一氧化碳 154
第一节 铜氨液的组成 154
二、比热 155
三、粘度 155
四、铜氨液上方NH3、CO2及水蒸汽的分压 155
第三节 铜氨液吸收一氧化碳的平衡 156
第四节 压力、温度对吸收一氧化碳的影响 158
一、压力的影响 158
二、温度的影响 159
第五节 铜比极限 159
第六节 吸收反应及热效应 160
第七节 铜氨液的还原与再生 160
一、工艺流程 161
第八节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161
二、主要设备 164
参考文献 164
第九章 氨的合成 165
第一节 平衡常数 165
第二节 平衡氨含量 169
第三节 液氨上方气相中氨的平衡含量 174
第四节 反应热效应 181
第五节 反应动力学方程式 183
第六节 氨合成触媒 185
一、触媒的主要特性 185
二、活化能和反应速度常数 186
第七节 A6、A9触媒上氨合成反应速度 189
第八节 最适宜反应温度的计算 206
第九节 气体在液氨中的溶解度 207
第十节 氨合成塔 209
一、氨合成塔的物料计算 209
二、氨合成塔的热量计算 210
三、触媒床的降温方法 212
四、触媒床对冷管外壁的给热系数 213
五、触媒筐计算方法 214
六、触媒床阻力计算 223
第十一节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225
一、工艺流程 225
二、主要设备 227
参考文献 231
第十章 氨压缩制冷 232
第一节 氨的热力学性质 232
第三节 氨压缩机制冷能力的换算 234
第二节 氨的单位容积制冷量 234
第四节 氨压缩机的选用计算 237
第五节 氨压缩机制冷辅助设备的选用计算 237
一、冷凝器 237
二、蒸发器 239
三、氨油分离器 240
四、液氨贮槽 242
第六节 氨压缩机及辅助设备 242
一、氨压缩机 242
二、氨冷凝器 246
三、氨蒸发器 246
四、液氨贮槽 248
五、氨油分离器 248
参考文献 248
二、泛速的计算 249
一、常用填料特性 249
第十一章 传质设备 249
第一节 填料塔 249
三、填料阻力的计算 251
四、充填高度的计算 257
五、鲍尔环填料塔 271
第二节 湍球塔 272
一、小球特性 272
二、静止床层高度、空隙率及球数 272
三、空塔速度的计算 273
四、膨胀高度及塔板间距(接触区高度)的计算 275
五、塔内持液量的计算 276
九、压力降的计算 277
八、支承板及挡网 277
七、喷淋量 277
六、液体在塔内停留时间 277
十、湍球塔的段数 280
十一、氨水中和法脱硫湍球塔计算举例 280
第三节 穿流板塔 285
一、塔径的计算 285
二、塔板参数 286
三、塔板阻力的计算 287
四、塔板间距 288
第四节 筛板塔 288
一、筛板塔的主要结构参数 289
二、筛板上的流体力学计算 297
三、筛板塔的设计程序 300
一、喷射吸收塔的主要结构参数 302
二、喷射吸收塔的流体力学计算 302
第五节 喷射吸收塔 302
三、喷射吸收塔的计算举例 304
参考文献 307
第十二章 换热设备 308
第一节 传热计算的一般公式及参数 308
一、热传递量的计算 308
二、有效平均温度差 309
三、流体的平均温度 313
四、传热壁面的温度 314
五、定性温度 315
六、传热系数 316
七、换热器内流体流速的选择 318
第二节 当量直径计算 319
八、流体最终温度的选择 319
第三节 给热系数 321
一、流体自然对流时的给热系数 322
二、无相变强制对流的给热系数 322
三、冷凝给热系数 327
四、沸腾给热系数 329
五、热辐射给热系数 331
六、几种特定条件下的给热系数 332
第四节 几种间壁换热设备的设计 334
一、列管式换热器 334
二、套管式换热器 339
三、螺旋板式换热器 339
四、蛇管式换热器 343
五、淋洒式换热器 343
一、混合换热器中的热交换与质交换 344
第五节 混合换热器的设计 344
二、填充式气体冷却塔的计算 345
第六节 冷却冷凝器的设计 347
一、传热的基本公式 348
二、逐点计算法 349
三、三点法 350
第七节 保温壁温度和热损失的计算 351
一、平壁的热传导 351
二、圆筒壁的热传导 352
三、其它形状物体的热传导 352
四、由外壁至空气的给热系数的简化计算式及应用 353
参考文献 356
第一节 块状固体原料气化制取半水煤气系统计算 357
一、物料、热量衡算 357
第十三章 工艺计算举例 357
二、设备计算 372
第二节 石灰碳化煤球系统计算 382
一、加压变换气并联流程物料、热量衡算 382
二、加压变换气串联流程物料、热量衡算 391
第三节 一氧化碳变换系统计算 399
一、采用煤气冷激及蒸汽换热式变换炉的系统计算 399
二、采用水冷激式变换炉的系统计算 446
第四节 水洗脱除二氧化碳系统计算 468
一、物料衡算 468
二、水洗塔计算 471
第五节 碳化系统计算 474
一、物料及热量衡算 474
二、设备计算 485
一、物料及热量衡算 489
第六节 铜氨液脱除一氧化碳系统计算 489
二、设备计算 497
第七节 氨合成系统计算 512
一、物料及热量衡算 512
二、设备计算 520
第八节 氨压缩制冷系统计算 545
一、已知条件 545
二、确定制冷工况 545
三、确定耗冷量 545
四、氨压缩机的选择 545
五、蒸发器的选择 545
六、冷凝器的选择 545
八、液氨贮槽的选择 546
九、冷却水用量计算 546
七、氨油分离器的选择 546
第二篇 液态烃非催化部分氧化法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第一章 原料的品种及性质第一节 原料的品种 547
第二节 重油的性质 547
一、比重、重度和比重指数 547
二、粘度 548
三、比热 549
四、导热系数 550
五、闪点及凝点 550
六、化学组成 553
七、热值 554
第二章 液态烃部分氧化法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第一节 液态烃部分氧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555
第二节 液态烃部分氧化法的工艺条件 558
一、有效气体产率方程式 558
二、温度和氧油比 559
四、反应压力 560
三、蒸汽用量(蒸汽油比) 560
五、原料预热程度和热损失 561
第三章 重油部分氧化法工艺流程 562
第一节 工艺流程 562
一、急冷流程 562
二、废热锅炉流程 564
三、流程中的有关问题 564
第二节 急冷流程和废热锅炉流程的比较 567
一、热量回收率的比较 567
二、流程设备的比较 567
第三节 纯氧气化和富氧气化的比较 567
第四章 工艺计算 570
第一节 气化炉物料、热量和出口气体组成计算 570
一、第一种计算方法 570
二、第二种计算方法 577
三、第三种计算方法 582
四、富氧气化所得半水煤气组成的计算 585
第二节 热量回收及冷却的计算 592
一、急冷流程的计算 592
二、废热锅炉流程的计算 599
第五章 主要设备及计算 603
第一节 喷嘴 603
一、喷嘴的作用 603
二、雾化机理 603
三、雾化方法 603
四、喷嘴的结构和类型 604
五、喷嘴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607
六、喷嘴计算 610
一、结构 639
第二节 气化炉 639
二、容积、直径和高度的计算 642
三、气化炉的耐火、保温材料及砌筑方法 642
四、耐火及保温材料厚度及各砖层温度计算 645
第三节 废热锅炉 648
一、结构类型 648
二、盘管式废热锅炉的计算 648
第四节 急冷室与文氏管 666
一、急冷室 666
二、文氏管 672
第五节 气化设备 674
第六节 急冷流程和废热锅炉流程消耗指标 676
参考文献 677
第一节 脱硫和再生的原理 678
第二节 脱硫器的计算 678
第三篇 天然气间歇催化转化法制取合成氨原料气 678
第一章 天然气的脱硫 678
第二章 天然气间歇催化转化法制取合成氨原料气第一节 天然气间歇催化转化法的基本原理 681
一、吹风阶段 681
二、制气阶段 681
第二节 天然气间歇催化转化反应条件 682
一、转化温度 682
二、蒸汽量 683
三、吹风气中残氧 683
第三节 工艺流程 684
第四节 改良CN-2号触媒 684
二、计算 686
一、计算条件 686
第三章 物料、热量衡算及消耗指标 686
第一节 物料衡算 686
第二节 热量衡算 689
第三节 物料消耗指标 691
一、转化气消耗指标 691
二、天然气消耗指标 693
三、空气消耗指标 693
四、蒸汽消耗指标 693
第四节 热量回收 694
一、热量回收计算 694
二、废热锅炉产蒸汽量计算 695
第四章 主要设备工艺计算 696
第一节 蜗壳烧嘴的计算 696
第二节 燃烧炉的计算 700
第四节 蓄热炉的计算 701
第三节 转化炉的计算 701
第五节 废热锅炉的计算 702
第六节 脱硫及造气系统设备规格 707
一、年产3000吨型合成氨厂脱硫及造气系统设备规格 707
二、年产10000吨型合成氨厂脱硫及造气系统设备规格 708
参考文献 709
附录 711
一、气体的性质 711
(一)常用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711
(二)气体常数 711
(三)空气的组成 711
附表1-1-1常用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712
(四)空气的I-x图 713
(五)常用气体的热容 715
(六)常用气体的粘度 736
(七)常用气体的导热系数 754
(八)常用气体的生成焓 769
二、水和蒸汽的性质 796
(一)饱和态水的主要物理参数 796
(二)水的粘度 796
(三)水的表面张力 797
(四)饱和水蒸汽和饱和水的性质 797
(五)过热水蒸汽性质 806
(三)氨水的导热系数 817
四、液氨的性质 817
(一)液氨的比热 817
(一)氨水的比热 817
三、氨水的性质 817
(二)氨水的粘度 817
(二)液氨的粘度 818
(三)液氨的导热系数 818
五、某些固体物料的性质 819
(一)某些固体物料的比热 819
(二)某些固体物料的重度和导热系数 819
(一)常用保温材料 820
六、保温材料及保温厚度 820
(二)保温厚度 822
七、管道常用流速和算图 824
(一)管内各介质流速范围 824
(二)管道算图 825
八、常用数学公式和数据表 825
(一)重要常数 825
(二)常用公式 825
(三)对数表 828
(四)反对数表 832
(五)三角函数表 835
(六)平方表 841
(七)平方根表 843
(八)立方表 847
(九)立方根表 851
(十)弧度和度的换算表 856
九、单位换算表 858
(一)长度 858
(二)面积 858
(三)体积(容积) 859
(四)重量(质量) 859
(五)密度 860
(六)压力 861
(八)热、功、能 862
(七)力 862
(九)功率 863
(十)流量 863
(十一)导热系数 864
(十二)传热系数 865
(十三)粘度 865
(十四)热容(比热) 866
(十五)比容 867
(十六)表面张力 867
(十七)扩散系数 867
(十八)恩氏、赛氏、厘沲粘度换算图 868
(十九)水的各种硬度单位及换算 868
十、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 869
参考文献 86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设计十六日 国内外美术院校报考攻略》沈海泯著 2018
- 《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吴轶博主编 2019
- 《高校转型发展系列教材 素描基础与设计》施猛责任编辑;(中国)魏伏一,徐红 2019
- 《景观艺术设计》林春水,马俊 2019
- 《高等教育双机械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 第5版》吴宗泽,罗圣国,高志,李威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Cinema 4D电商美工与视觉设计案例教程》樊斌 2019
- 《通信电子电路原理及仿真设计》叶建芳 2019
- 《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 C语言程序设计》翟玉峰责任编辑;(中国)李聪,曾志华,江伟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小猫咪吐泡泡》苏梅著;蓝咔坊动漫设计工作室绘 2018
- 《中国农村经营管理统计年报(2015年)》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编 2016
- 《信号 修订版》铁道部通信信号公司研究设计院 1979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解读》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2019
- 《管道科学研究论文选集 2009-2013》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编 2014
- 《骨关节影像诊断学》(美)B.J.马纳斯特(B.J.MANASTER)原王振常总主译;谢晟,徐磊,蒋涛,彭芸主译 2019
- 《有花便是好时光》(日)真美花艺设计学校 2019
- 《动作解剖》(美)乔·安·史道格-琼斯编著;汪黎明主译 2019
-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知识问答》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