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尚守忠,田世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110026167
  • 页数:502 页
图书介绍: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目录

第一篇 水资源的形成与特点 1

第一章 水的赋存与水资源形成 1

第一节 地球上水的存在与分布 1

第二节 自然界水的循环 2

一、大循环与小循环 3

二、内陆水文循环 5

三、影响水分循环的因素 6

一、我国水分循环的途径 7

第三节 我国水分循环的途径与水资源的形成 7

二、中国主要水文循环系统 8

三、我国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的形成 9

第四节 地表水、地下水的形成与三水转化 10

第五节 水量平衡原理与通用水平衡方程 11

一、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11

二、地球上的水量平衡 12

三、通用水量平衡方程式 14

一、水资源含义综述 16

第二章 水资源及其养蓄与管理的有关概念 16

第一节 水资源的基本含义 16

二、水资源定义 18

三、水资源的三种重要作用 19

第二节 未资源科学与养蓄和管理概论 20

一、水资源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与对象 20

二、水资源科学及其应用与分支 21

三、水资源养蓄与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分支 23

第三节 地表水及其特征 24

一、河流水系及其径流的形成 24

二、湖泊与水库 30

第四节 地下水及其特征 37

一、地下水定义 37

二、地下水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 42

三、潜水、承压水(自流水)、上层滞水 42

第五节 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区别 46

一、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46

二、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区别 49

第三章 中国水资源及其特点 52

第一节 中国的水系湖泊 52

一、水系湖泊与水资源 52

二、水系流域 53

三、湖泊 57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量及其地区分布 59

一、水汽输送和降水 59

二、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62

三、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 64

四、水资源总量及其分布 65

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特点与水资源条件 66

第四节 北京水资源及其特点 73

一、地表水资源及其特点利 74

二、地下水资源及资源条件的恶化 75

三、北京可利用水资源 77

四、北京严重缺水形势日趋严峻 77

第二篇 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81

一、区域降水量计算 82

第四章 水资源计算 82

第一节 降水量计算 82

二、年降水量频率计算 85

三、年降水量资料系列的特征值统计 87

四、降水资源量计算 90

第二节 地表水资源计算 91

一、年与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 91

二、地表水资源各组成部分的分别计算与地表水资源总量统计量 95

三、地表水资源量年内分配 97

四、地表水资源计算中资料的处理和修正 99

第三节 地下水资源计算 101

一、地下水资源(储量)的分类 101

二、地下水补给量的组成与计算 104

三、地下水动态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补给资源 114

四、与地下水资源计算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115

第四节 总水资源计算 122

一、总水资源计算模型 122

二、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量计算 123

三、总水资源计算 126

第五章 水资源评价 128

第一节 地表水资源评价 128

一、地表水可利用量评价问题 128

二、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 130

(一)可利用水量与用水量对比法 130

(二)不具备充分调蓄条件的典型年法 130

(三)河川径流被控制并可多年调节时的以丰补欠评价法 131

三、现状条件下的可供水量并非可利用量 131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评价 132

一、地下水可采资源的评价原则 132

二、局部(或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可采资源评价方法 134

三、区域地下水可采资源评价方法 136

四、地下水可采资源(允许开采量)按研究程度的分级 142

第三节 总水资源评价 145

一、迭加法评价可利用总水资源 145

二、保证率曲线法评价可利用总水资源 146

三、地表、地下水联合调蓄是提高地区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的有效途径 147

第四节 水资源评价实例 148

一、北京地表水可利用量评价 148

二、北京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评价 149

三、北京可利用总水资源量评价 156

第六章 水质评价 158

第一节 水质及水质分析中一般化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的含义 158

一、水质的基本概念 158

二、水分析中一般化学指标的含义 160

三、水分析中细菌学指标的含义 166

第二节 水中化学元素对人体作用及水分析中毒理学指标的含义 167

一、化学元素对人体作用概述 167

二、水分析中毒理学指标的含义 168

第三节 水的物理化学特征及分类 176

一、水质按物理特征分类 176

二、水质按化学特征分类 178

三、水化学类型 180

四、水质评价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181

第四节 依水环境本底值的天然标准评价水质 182

一、水环境本底值的概念 182

二、水环境本底值的确定 183

三、水环境本底值做为水质评价天然标准的建立 185

四、依水环境本底值做天然标准评价水质 185

第五节 按不同用水的水质标准评价水质 185

一、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评价饮用水水质 186

二、按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标准评价天然矿泉水或矿泉饮料水质 193

三、按锅炉用水水质标准评价锅炉用水 195

四、按不同工业用水水质要求评价工业用水 198

五、按灌溉用水水质标准评价农田灌溉用水 203

六、按渔业用水水质标准评价水产养殖用水 208

七、按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用水 211

第六节 污水及垃圾溶液对水环境影响及水污染评价 211

一、污水及垃圾溶液的排放 211

二、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212

四、放射性“废水”的排放标准 219

三、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特征及各种工业废水水质 219

五、污水排放对水环境影响及水污染评价 220

第七节 地表水水质评价 222

一、河流水质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的选择 222

二、河流水体水质评价方法 224

三、湖泊、水库水质评价 226

第八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 230

一、评价因子的选择 230

四、湖泊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230

二、评价的本底值 231

三、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232

四、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评价实例 235

五、饮用天然矿泉水水质评价实例 236

第九节 应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区域水质综合评价 238

一、模糊概念及模糊数学 238

二、模糊综合评价水质污染的原理和方法--隶属函数的确定 239

三、模糊综合评价水质实例 240

一、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含义 251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含义及基本任务 251

第三篇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51

第七章 水资源开发规划 251

二、制定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基本任务 252

三、水资源开发保护规划以水资源勘查、监测和评价为基础 253

第二节 水资源开发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 254

一、水资源开发规划是国土整治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 254

二、水资源开发规划是制定水利建设计划的主要依据 255

三、水资源开发规划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兴利除害的纲领 256

四、水资源开发规划是流域(或区域)内进行各种水事活动的根据 256

五、水资源开发规划是主要供水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前提 257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规划的类型 257

一、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分类 257

二、不同范围和目的的水资源开发规划分类 258

三、综合规划和专业规划 261

四、各种规划之间的关系 262

第四节 水资源开发规划编制的原则和方法 263

一、水资源开发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263

二、水资源开发规划编制的主要原则 264

三、水资源开发规划编制的程序与方法 265

第五节 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中的水资源开发规划 272

一、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与水资源开发规划的关系 272

二、区域水资源规划与城镇及工业区规划中水资源条件评价 273

三、城镇及工业企业规划中地下水开采规划 275

第六节 规划实施与水资源开发系统的建立 276

一、与水资源开发系统有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276

二、实施规划建立城市给水系统 278

一、开发地表水的取水工程形式 285

第八章 地表水资源开发 285

第一节 地表水取水工程形式及取水位置选择 285

二、地表水取水构筑物设计原则 286

三、地表水取水位置的选择 287

第二节 开发地表水的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294

一、固定式取水构筑物的基本型式与构造 294

二、山区浅水河流的固定式取水构筑物 300

三、湖泊水库取水的构筑物 303

第三节 开发地表水的活动式取水构筑物 305

一、浮船式取水构筑物 306

二、缆车式取水构筑物 311

三、活动式低坝取水构筑物 313

第四节 地表水厂与输配水系统 314

一、地表水厂厂址的选择 315

二、地表水厂净水工艺流程 316

三、地表水厂的流程布置 321

四、输配水系统 325

第九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 328

第一节 开发地下水的工程形式与水源选择 328

一、开发地下水的水源选择 328

二、开发地下水的形式及取水构筑物种类 330

三、开发地下水井群的合理布局 330

第二节 管井 333

一、管井概述 333

二、管井的型式和构造 334

三、管井的建造及成井工艺 339

四、管井的出水量计算 342

第三节 渗渠 350

一、渗渠概述 350

二、渗渠位置的选择和布置方式 352

三、渗渠的型式和构造 354

四、渗渠的出水量 356

第四节 大口井 360

一、大口井概述 360

二、大口井的型式和构造 362

三、大口井的施工与建造 366

四、大口井的出水量 368

第五节 辐射井 371

一、辐射井概述 371

二、辐射井的型式和构造 373

三、辐射管的施工 376

四、辐射井出水量计算 378

一、坎儿井及其基本原理 382

第六节 坎儿井 382

二、坎儿井的构造与建造 383

第七节 地下水厂与输配水系统 384

一、集中开采地下水水源地与水厂选择 385

二、地下水水厂净水工艺流程及布置 386

三、输配水系统 389

四、自备水源井(包括自备井群)供水的分散配套给水系统 389

第十章 污水的开发再利用 392

第一节 污水与污水资源化的基本概念 392

一、污水及其组成和性质 392

二、污水资源化及其作用和意义 395

第二节 城镇工业废水排放与工业水污染物排放 398

一、工业废水及其分类 398

二、城镇工业废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标准 399

三、工业企业废水治理 400

第三节 城镇污水处理 401

一、污水处理概述 401

二、污水处理基本方法 403

三、污水处理回用的水质要求 408

第四节 中水及中水系统 410

一、中水、中水设施及中水系统的基本概念 410

二、中水水源的种类与水质 411

三、现行中水处理工艺流程 412

四、中水水质标准 414

五、中水回用系统与中水利用 415

一、再生污水回用范围 416

第五节 污水资源化的主要途径 416

二、污水资源化的主要途径 417

第十一章 海咸水的开发利用 424

第一节 海咸水及其水质特征 424

第二节 海水水域环境与水质标准 425

一、海水水质分类及水质卫生要求 428

二、海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428

三、海水水环境保护措施 431

一、海咸水的利用途径 432

第三节 海咸水的利用途径及海水取水构筑物 432

二、海水特点 434

三、海水取水构筑物 436

第四节 海咸水淡化方法与途径 438

一、海咸水淡化的基本含义 438

二、海咸水淡化方法与途径 439

三、海水淡化方法综述 440

第五节 海上淡水蓄水池 441

一、国外海咸水利用状况 442

第六节 国内外海咸水利用状况 442

二、我国海咸水利用现状 444

第十二章 城乡用水调查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46

第一节 城乡用水分类与定义 446

一、城乡用水分类 446

二、城市生活用水分类及定义 447

三、工业用水分类及定义 449

四、农村用水分类及定义 451

一、城市用水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53

第二节 城市用水调查与用水量估算 453

二、城市用水量的测定与估算 459

三、城市用水量统计与调查结果的汇总整理 461

第三节 农村用水调查与用水量估算 463

一、农村用水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463

二、农村用水量调查与估算 469

三、农村用水量的测量方法 473

四、农村用水调查结果的统计汇总 480

第四节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482

一、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概念 482

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与综合评价 484

三、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实例(以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为例) 488

第五节 水资源供求量统计核算 491

一、水资源供求量列入国家统计部门核算的含义 491

二、水资源统计核算的内容与基本形式 493

参考文献 49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