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童星等编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305014540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暂缺《劳动社会学》简介
《劳动社会学》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什么是劳动社会学 1

一、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

目录 1

二、劳动社会学的研究任务 3

第二节 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5

一、西方劳动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 5

二、苏联东欧劳动社会学的中兴 9

三、中国劳动社会学的传统与新兴 14

第三节劳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8

一、一股方法论 18

二、具体研究方法 20

一、劳动的含义及特点 24

第二章劳动与劳动行为 24

第一节劳动的基本含义 24

二、劳动活动的构成要素 27

三、劳动的目的 30

四、劳动的职能 31

第二节 劳动方式及其分类 34

一、劳动方式的含义 34

二、劳动方式的分类 36

三、劳动过程的共性与个性 42

第三节劳动行为分析 45

一、劳动行为系统 45

二、劳动动机分析 50

三、几种主要的劳动行为 53

四、制约劳动行为的社会因素 56

第三章 劳动力资源的社会开发 59

第一节 人、劳动者和劳动力 59

一、人是劳动者和消费者的统一 59

二、劳动者的含义及其社会结构 61

三、劳动力的含义和特征 67

第二节 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70

一、劳动力人口的数量 70

二、劳动力人口的质量 73

三、劳动力资源及其开发 74

第三节劳动力资源量的社会开发 76

一、总人口的适度性 76

二、劳动力人口的合理性 78

三、劳动力年龄构成的平衡性 80

四、劳动力地区分布的均匀性 82

第四节 劳动力资源质的社会开发 84

一、劳动力素质发展的全面性 84

二、劳动力智力结构的合理性 87

三、劳动者的社会化 89

四、劳动者的现代化 91

第四章劳动就业 95

第一节劳动就业及其影响因素 95

一、劳动就业的概念 95

二、劳动就业的基本特性 96

三、影响劳动就业的因素 98

第二节就业结构的变动 103

一、就业结构变动的规律 103

二、就业结构变动的方式 106

三、我国就业结构的现状 107

第三节劳动力的流动 108

一、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108

二、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111

三、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控制 115

第四节妇女就业 117

一、妇女就业的意义 117

二、妇女就业的特点 118

三、妇女就业的制约因素 120

四、我国现阶段的妇女就业问题 122

第五章职业 126

第一节职业分工 126

一、职业的界定 126

二、职业的功能 128

三、职业分工的社会基础 130

第二节职业的地位和声望 134

一、职业地位的差别性及其原因 134

二、职业地位的分级及其决定因素 136

三、职业声望及其特点 139

第三节职业期望与职业选择 144

一、什么是职业期望 144

二、职业发展理论 145

三、职业期望的决定因素 148

四、职业选择的内涵和标准 151

第四节职业指导 156

一、职业指导的作用和特点 156

二、职业指导的程序和条件 158

一、劳动群体的类别 161

第六章劳动群体与工作角色 161

第一节劳动群体的分类、特征及其社会功能 161

二、劳动群体的特征 164

三、劳动群体的社会功能 165

第二节劳动群体的结构 168

一、群体结构的含义 168

二、群体的正式结构 169

三、群体的非正式结构 174

四、群体结构对群体沟通的影响 176

第三节 劳动者的工作角色与行为规范 179

一、角色的含义 179

二、劳动者的工作角色 180

三、行为规范与角色冲突 182

一、人际关系的理论 185

第四节劳动中的人际关系 185

二、人际关系的倾向及其分析方法 186

三、中国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189

第五节劳动群体的领导 191

一、领导的含义 191

二、领导的行为模式及理论 192

三、研究领导行为的意义 195

第七章 劳动成果与劳动报酬 197

第一节经济利益关系和按劳分配 197

一、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含义及作用 197

二、按劳分配原则的合理性 201

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 204

一、劳动报酬及其支付形式 208

第二节劳动工资政策的优化 208

二、西方的劳动工资理论及政策 210

三、计划体制下的劳动工资理论及政策 213

第三节收入分配政策的优化 216

一、收入分配的含义、差距及其产生原因 216

二、西方收入分配政策与充分就业 220

三、西方收入分配政策与收入均等化 223

四、计划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政策 226

第四节特殊劳动成果的社会保护 229

一、专利权的社会保护 229

二、商标权的社会保护 232

三、著作权的社会保护 234

一、需要和动机的含义 237

第一节劳动者的需要、动机和态度 237

第八章劳动态度与劳动激励 237

二、关于需要的理论 238

三、态度的含义、形成与改变 241

第二节影响劳动态度的因素 242

一、态度与人格 242

二、态度与行为 243

三、态度与价值观 244

四、态度在劳动工作中的作用 245

第三节劳动激励及其原理 246

一、激励的心理学基础 246

二、激励的理论 248

三、人性假设与激励 250

一、士气的含义 252

第四节劳动士气 252

二、影响士气的因素 253

三、士气与劳动生产率 255

第九章劳动的社会控制 257

第一节劳动秩序和劳动规范 257

一、劳动的社会化进程 257

二、劳动秩序的实质和内容 260

三、劳动规范及其种类 263

第二节劳动中的冲突、越轨和非劳动行为 265

一、劳动中的冲突 265

二、劳动中的越轨行为 268

三、劳动中的非劳动行为 271

一、劳动中的社会控制 274

第三节 对劳动实施社会控制 274

二、劳动的社会控制手段 276

三、劳动者的自我控制 281

第十章劳动保护 284

第一节劳动保护的含义 284

一、劳动保护概念的新界定 284

二、劳动保护的意义 286

三、劳动保护的特点 288

第二节 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 289

一、工业化与劳动安全 289

二、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 291

第三节 劳动的经济条件与社会条件的保护 297

一、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 297

二、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 300

一、社会保险的概念 307

第十一章劳动者的社会保险 307

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保险 307

二、社会保险的特征 309

三、社会保险的作用 312

第二节社会保险发展的历史和条件 314

一、社会保险发展的历程 314

二、社会保险产生的条件 321

第三节社会保险的管理 324

一、社会保险的管理体制 324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327

三、社会保险金的给付 330

第四节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332

一、改革成就及存在问题 332

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构想 334

第十二章劳动者的闲暇 338

第一节闲暇的概念 338

一、什么是闲暇 338

二、闲暇时间的分类 340

三、闲暇与工作的关系 341

第二节 闲暇时间增加的意义 343

一、影响闲暇时间的因素 343

二、如何正确对待闲暇时间 345

三、增加闲暇时间的意义 346

第三节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意义和途径 348

一、繁重的家务劳动 348

二、家务劳动的社会化 350

三、家务劳动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351

第十三章劳动者的退休 354

第一节退休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354

一、退休的含义 354

二、退休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356

三、退休教育的必要性 358

第二节退休模式的比较和选择 359

一、强制性退休 359

二、灵活性退休 362

三、从本国实际出发选择退休模式 364

第三节退休老人再就业问题 366

一、老年人参加社会劳动的必要性 366

二、影响退休老人再就业率的各种因素 367

三、退休老人再就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370

四、对退休老人再就业的指导和保护 372

第十四章劳动制度及其改革 375

第一节什么是劳动制度 375

一、劳动制度的概念 375

二、劳动制度的共同特性 379

第二节 劳动制度的功能分析 381

一、劳动制度的功能 381

二、劳动制度的功能失调及其调适 385

第三节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 387

一、就业与用工制度改革 387

二、人事制度改革 392

三、工资制度改革 396

后记 40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