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当代中国的四川  上
当代中国的四川  上

当代中国的四川 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0406096
  • 页数:581 页
图书介绍:暂缺《当代中国的四川》简介
《当代中国的四川 上》目录

目 录 1

总 序 1

凡例 1

序言 杨汝岱 1

绪论 1

“天府之国” 1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3

悠久的辛勤开发历史 5

四川人民的革命传统 12

前赴后继的革命斗争 13

四川人民革命新阶段的开始 15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军长征过四川 18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大后方 21

粉碎国民党政权最后的挣扎 25

建设新四川的历史起点 31

第一篇三十六年的建设历程 37

第一章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经济社会的初步发展 37

(一九五○——一九五七年) 37

第一节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四川奠基 39

一、剿灭股匪,安定社会秩序 39

二、征收公粮,保证军需民食 42

三、清匪反霸,减租退押 44

四、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制度 47

五、抢修都江堰,赶筑成渝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 51

六、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教育,占领思想阵地 56

一、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 59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59

二、个体手工业合作化 63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4

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67

第三节“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初步发展 68

一、重要工业、交通项目的建设 69

二、农业和地方工业生产的发展 73

三、“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75

第二章 经济建设的严重挫折和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78

(一九五八——一九六四年) 78

第一节全面建设的开端和“大跃进”运动的发动 79

一、发展四川经济有利时机的出现 79

二、生产建设“大跃进”和发展目标大升级 83

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剧转折 89

第二节经济建设的严重挫折 93

一、经济困难的出现和克服困难的初步努力 93

二、纠“左”进程的中断和经济困难的加剧 98

第三节国民经济在全面调整中迅速恢复 106

一、总结教训的开始和调整经济的起步 106

二、从“坚决退够”入手的国民经济全面调整 112

三、国民经济恢复的加速 119

第四节四川经济面貌的主要变化 124

一、经济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125

二、重要工业部门初具规模 126

三、工业布局初步改善 129

第三章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经济 133

(一九六五——一九七六年) 133

一、重大的战略决策 134

第一节三线建设的展开 134

二、三线建设的实施 138

三、三年建设带来的变化 149

第二节大动乱和国民经济的恶化 152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混乱和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的成立 152

二、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前后的全省大规模武斗 155

三、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和“反复旧”造成的破坏 158

第三节三线建设的继续进行和经济缓慢回升 160

一、重要项目的续建、收尾和配套 161

二、改田改土,兴修水利 171

三、“三化”的建设 173

第四节“文化大革命”后期经济的“一起两落” 175

一、“批林批孔”的冲击 176

二、抓整顿出现转机 178

三、“批邓”带来的灾难 181

四、十年动乱对四川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 183

第四章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振兴四川经济 187

(一九七七——一九八五年) 187

第一节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 188

一、深入揭批林彪,“四人帮”,粉碎帮派体系 188

二、整顿领导班子 190

三、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191

四、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 194

第二节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进行经济 196

体制改革的试点 196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统一全省人民的认识 196

二、在农村实行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198

三、在城市开展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试点 201

四、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继续发展 203

国民经济 203

五、战胜特大洪灾 208

第三节加快改革步伐,振兴四川经济 211

一、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 212

二、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展开和逐步深入 213

三、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17

四、三线企事业的调整改造 220

五、对外开放和横向经济联系 222

第二篇 主要经济部门、行业的建设和发展 247

第五章农业的发展 247

第一节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四川农业的战略地位 247

一、良好的自然条件 247

二、重要的战略地位 250

第二节农业生产的发展 252

第三节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255

一、水利建设 258

二、改造低产田土 262

三、肥料 264

四、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农业科技体系的建设 266

五、农业机械化事业 270

六、植物保护 272

第四节农村各产业部门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 273

一、种植业 274

二、林业 278

三、畜牧业 281

四、渔业 285

五、乡镇企业 286

第一节解放前四川交通、通信的落后状况 291

第六章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291

第二节改变“蜀道难”的奠基工作 295

一、修建成渝铁路 295

二、大力恢复、整治和新建公路 298

三、整治川江 300

四、恢复、整治通信线路 302

第三节集中力量打开出入省通道 304

一、修建宝成铁路,打开西北通道 304

二、兴建川黔铁路,打开南面通道 306

三、兴建世界屋脊上的“幸福之路”——川藏公路 307

四、开辟空中通道和发展邮电通信事业 310

第四节配合三线建设,大力发展交通、通信 313

一、加快建设成昆铁路 313

二、兴建襄渝铁路 316

三、加强公路运输,支援攀钢和成昆铁路的建设 318

四、首次整治金沙江 319

五、配合三线建设发展微波通信 319

第五节开拓交通和通信事业新局面 320

一、铁路挖潜改造,提高运力 320

二、公路事业迅速发展 323

三、水运、民航、联运事业的新突破 326

四、邮电通信事业开拓新局面 328

第七章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 332

第一节丰富的能源资源 332

第二节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成就 339

一、初步形成能源生产基地,能源产量大幅度增长 339

二、能源结构由单一煤炭型向煤电气综合型转变 340

三、能源工业布局由点到面,逐步趋于合理 341

四、农村能源有很大的发展 342

五、节约能源成绩显著 343

第三节能源工业发展的历程 345

一、水火并举,电力工业布局逐步展开 345

二、坚持大中小结合,形成煤炭工业体系 352

三、加强勘探开发,初步建成天然气生产基地 356

第四节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 361

一、小水电 361

二、小煤矿 363

三、薪柴 364

四、沼气 364

第五节能源生产供应变化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368

第八章工业的发展 372

第一节巨大的变化 372

第二节重工业迅速发展 382

一、冶金工业 383

二、国防科技工业 388

三、电子工业 393

四、机械工业 398

五、化学工业 401

六、建筑材料工业 405

第三节轻工业曲折前进 407

一、纺织、丝绸、服装工业 408

二、食品、医药工业 414

三、造纸、工艺美术品、文教用品工业 419

四、皮革、家用电器、日用品工业 420

第九章商品、物资流通的发展 425

第一节三十六年的主要成绩 425

一、国营商业的建立和发展 429

第二节商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429

二、供销合作社的成长 432

三、物资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发展 434

四、合作商业和个体商业 434

五、城乡集市贸易 437

六、民族贸易 439

七、工矿贸易 440

第三节主要商品的购销工作 442

一、粮食的分配和流通 442

二、农副产品的收购和销售 446

三、日用工业品的经营 457

四、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 459

第四节物资流通的发展 460

一、商办工业 466

第五节商办工业与饮食服务业的发展 466

二、饮食服务业与川菜 470

第十章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473

第一节城市建设 473

一、城市面貌全面改观 474

二、城市规划工作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475

三、住宅建设成效显著 477

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的加强 479

第二节村镇建设 484

第三节建筑业 487

一、日益壮大的建筑施工队伍 487

二、建筑业对四川经济建设的贡献 490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493

第四节环境保护 496

一、控制工业污染初见成效 497

二、城市环境有了改善 499

三、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自然保护有了良好的开端 500

第十一章财政、金融 502

第一节 日益发展的四川财政 502

一、财政收支规模、结构及其发展变化 502

二、财政对农业的支援 508

三、对企业财务的管理与监督 512

四、行政事业财务和预算管理 517

第二节前进中的金融事业 519

一、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520

二、货币流通与信贷收支 522

三、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526

四、基本建设拨款、贷款的管理和监督 534

五、发展保险事业,建立经济补偿制度 535

六、外汇的经营和管理 537

第十二章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事业 539

第一节对外贸易 539

一、三十六年的外贸成就和发展道路 540

二、扶持出口商品生产,增加出口货源 545

三、进出口商品的检验 547

第二节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549

第三节对外承包劳务和经济技术援助 552

第四节旅游事业 554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554

二、旅游事业的发展 558

人名索引 563

英文目录 56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