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西中医学院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4119·1423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
《微生物与寄生虫学》目录

目录 1

上篇 医学微生物学 1

第一章 绪言 1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 1

二、病原微生物与医学微生物学 1

三、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

四、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4

第二章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 4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4

一、细菌的大小与基本形态 4

二、细菌的构造 5

三、细菌形态学的检查法原则 12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4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14

二、细菌的繁殖方式与速度 15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5

四、细菌的代谢产物 18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9

一、细菌变异的实例 20

二、细菌变异发生的机理 22

三、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24

第四节 细菌的分布 24

一、土壤中的细菌 24

二、水中的细菌 24

三、空气中的细菌 25

四、正常人体常见的细菌 25

第五节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26

一、物理因素对细菌的影响与物理灭菌法 26

二、化学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29

三、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32

第六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33

一、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 33

二、细菌入侵数量与致病关系 36

三、细菌的入侵途径与致病关系 36

四、传染来源 36

五、传染类型 37

第三章 免疫学基础 38

第一节 免疫概述 39

一、免疫的传统概念 39

二、免疫的现代概念和免疫反应的三种主要功能 39

三、祖国医学对免疫的认识与贡献 40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41

二、非特异性免疫的构成因素 41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41

第三节 抗原 45

一、抗原的概念 45

二、抗原的基本特征 45

三、抗原的种类 46

四、医学上有重要意义的抗原 47

五、佐剂 48

第四节 特异性免疫 48

一、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48

二、机体的免疫系统 49

三、特异性免疫的反应过程 52

四、抗体与体液免疫 52

五、淋巴因子与细胞免疫 57

六、机体获得免疫性的方式 58

一、概述 59

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相互关系 59

第五节 变态反应 59

二、分类 60

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67

第六节 免疫学的应用 69

一、免疫学在预防方面的应用 69

二、免疫学在治疗方面的应用 70

三、免疫学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71

第四章 病原性细菌 78

第一节 化脓性球菌 79

一、葡萄球菌 79

二、链球菌 81

三、肺炎球菌 84

四、脑膜炎球菌 85

一、破伤风杆菌 86

第二节 创伤感染厌氧芽胞杆菌 86

二、气性坏疽病原菌群 88

第三节 肠道杆菌与消化道感染菌 89

一、沙门氏杆菌属 90

二、志贺氏菌属 94

三、大肠杆菌 97

四、变形杆菌、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 98

五、肉毒杆菌 98

第四节 病原性弧菌 99

一、霍乱弧菌 99

二、副溶血性弧菌 101

第五节 呼吸道感染菌 101

一、百日咳杆菌 101

三、白喉杆菌 102

二、流行性感冒杆菌 102

一、结核杆菌 105

第六节 分枝杆菌 105

二、麻风杆菌 109

第七节 动物源性病原菌 110

一、布鲁氏杆菌 110

二、鼠疫杆菌 112

三、炭疽杆菌 112

第五章 病毒 113

第一节 病毒的基本特性 113

一、概述 113

二、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114

三、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15

四、病毒的寄生性与增殖过程 116

七、病毒的分类 118

五、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18

六、病毒的抵抗力 118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119

一、病毒的致病性 119

二、机体对病毒的免疫性 120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 122

一、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22

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123

三、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 124

第四节 呼吸道感染病毒 124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25

二、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127

五、麻疹病毒 128

四、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128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 128

六、鼻病毒 130

七、冠状病毒 130

八、呼肠病毒 130

九、风疹病毒 130

十、腺病毒 130

十一、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痘苗病毒 132

第五节 消化道感染病毒 133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33

二、柯萨基病毒 134

三、ECHO病毒 135

四、新发现的肠道病毒 135

五、甲型肝炎病毒 136

六、乙型肝炎病毒 137

第六节 虫媒病毒 138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38

二、森林脑炎病毒 139

三、出血热病毒 139

第七节 其他病毒 140

一、狂犬病病毒 140

二、疱疹病毒群 141

三、肿瘤的病毒病因问题 142

四、噬菌体 143

第六章 其他病原微生物 144

第一节 衣原体 144

一、概述 144

二、沙眼衣原体 145

一、概述 146

第二节 立克次氏体 146

二、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147

三、恙虫热立克次氏体 147

第三节 支原体 148

一、概述 148

二、人体寄生的支原体 149

第四节 螺旋体 149

一、钩端螺旋体 149

二、回归热螺旋体 151

三、梅毒螺旋体 151

四、奋森氏螺旋体 152

第五节 放线菌 152

一、概述 152

二、伊氏放线菌 152

一、概述 153

三、奴卡氏菌属 153

第六节 真菌 153

二、皮肤丝状菌 155

三、毛霉菌 156

四、白色念珠菌 156

五、新型隐球菌 157

六、产毒真菌 157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158

一、实验须知和实验室规则 158

二、细菌形态的观察 158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61

四、微生物的分布 163

五、消毒与灭菌 163

六、细菌的致病作用 166

七、免疫学实验 167

八、病原性细菌 169

九、病毒 173

十、其他病原微生物 175

下篇 医学寄生虫学 177

第一章 概论 177

一、医学寄生虫学的定义、任务和范畴 177

二、寄生生活、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177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178

四、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危害性 180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及防治 180

六、我国医学寄生虫学的发展 181

第二章 医学蠕虫 181

第一节 概述 181

一、蛔虫 182

第二节 线虫 182

二、鞭虫 185

三、钩虫 187

四、蛲虫 191

五、丝虫 193

第三节 吸虫 198

一、肝吸虫 198

二、姜片虫 200

三、肺吸虫 202

四、日本血吸虫 205

五、寄生于人体的其他血吸虫 210

第四节 绦虫 212

一、猪带绦虫 212

二、牛带绦虫 216

三、包生绦虫 218

第三章 医学原虫 221

第一节 概述 221

第二节 痢疾阿米巴 221

第三节 阴道毛滴虫 226

第四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228

第五节 疟原虫 229

第四章 医学昆虫概述 237

一、概念和范围 237

二、重要种类及其形态特征 237

三、生活史基本过程 240

四、生活习性 242

五、对人体的侵害及传播疾病的方式 243

六、防制原则 244

一、线虫 246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 246

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 248

二、吸虫 248

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日本血吸虫 250

三、绦虫 250

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包生绦虫 251

四、原虫 251

痢疾阿米巴、阴道毛滴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 253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附录 253

一、常用试剂的配制 253

二、常用染剂的配制 254

三、粪便检查法 254

四、血液检查法 257

五、其他检查法 258

六、免疫诊断法 25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